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击,伱在安西将吐蕃人打得没了脾气,即使论钦陵面对伱,也同样有畏惧心里的,我这个当师弟的相信在伱指挥下,此战一定能取得胜利,并且是空前的胜利,嘿嘿……伱裴大将军的名就能让吐蕃人闻风丧胆的!”
面对贺兰敏之的恭维,裴行俭只是笑笑,“敏之,我也相信此战我们一定能取胜,但我们不能有任何大意的想法,青海不比其他地方,环境险恶,补给困难,我军想取得胜利,只有出兵,我们不能和吐蕃人大兵团正面作战,那样即使能取得胜利,付出的代价也会是非常惨重的!”
贺兰敏之完全认同裴行俭的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守约兄,我明白,吐蕃人不善于守城,也不善于攻城,他们驻守之地没有坚固的城堡,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我军完全可以出兵,急袭其大营,趁乱掩杀,几战就可以全歼吐蕃人有生力量!”
“说的不错,所以进入青海的第一战,我们必须集我大军的精锐人马,围歼赞婆部,要是能以非常小的代价就全歼赞婆部,那对吐蕃人的震慑力会是非常大的,说不定吐蕃人就会认输,呵呵!”裴行俭笑笑再道:“或许他们并没想过要战胜我大唐军队,只想阻止我大唐军队进入其腹地而已,但我军必须要歼灭其有生力量,一战竟全功,不让吐蕃人再有卷士重来的机会!”
裴行俭说话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神色,对他来讲,也是平生第一次指挥这么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当然是想以此一战,就名震天下的,他是做足了准备。在安西时候,他摸透了吐蕃人的战法,因此战前并有任何的畏惧,只是因职责使然,肩上担子重,不敢有任何的大意而已。
“恩,吐蕃人还是畏于我大唐军队的兵威!他们有畏惧的心理,这是好事,要是我大军开始时候一战就能创造神话,那吐蕃人人士气就会土崩瓦解,接下来的战事就要打多了!”贺兰敏之认可裴行俭的说法。在抵达兰州前,从接到的长安来信中贺兰敏之知道,吐蕃在闻知我大唐举大军讨伐他们后,已经派出使者到长安解释,希望我大唐罢兵。
吐蕃人心虚胆怯了,才会如此,从此中也可见大唐的兵威真的是震天下。
“好了,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下剩余人马如何统领安排吧,”裴行俭示意贺兰敏之跟他坐下,再说道:“兰州离大非川一线还有不少的路程,我们要出兵偷袭吐蕃人,必须要以很快的速度抵达那里,并不被吐蕃人的斥候侦知,才可发动突然的袭击,不然吐蕃人做足了防备,仗就不好打了!”
“守约兄,我有个建议……”
在兰州休整五天后,李孝逸、李多祚、李谨行及阿史那道真所领的人马先行开拔,他们将直接沿黄河河谷行进,往大非川背后直插。走这一条线,路程上相对来说短一些,但路况不好,要翻过一些高山,渡过数条大河,海拔起伏很大,所幸现在这一带的河流还处于冰封状态,给我大军的行进带来稍稍一点方便。
而裴行俭和贺兰敏之所领的人马将沿湟水前行,通过拉脊山和日月山中间的豁口,经库山、赤岭、曼头山直趋大非川,走的路线和当年李靖率军征战吐谷浑的战役前期所行路线差不多,这一条路相对来说路程稍远,但平坦了很多,在过赤岭后就是广阔的平原,要是骑兵发挥出色,一天奔驰百多里也不在话下,这正是裴行俭所需要的,我方兵力处于劣势,最需要的就是以速度。
我方行进速度出乎吐蕃人的想象,才有可能出其不意地对其展开攻击,并取得胜利。
还有,几路人马不可能同时经一条道路行进的,十几万人的队伍挤在一条道上,绵延数十几百里,相互挤搡情况下怎么能提起速度,而且也很容易被吐蕃斥候侦知情况。
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三位李姓总管及阿史那道真率部出发后的两天,裴行俭和贺兰敏之率剩余人马也从兰州出发了。几路人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名将士身上都自带三十天左右的干粮,还有必须的武器装备,辎重粮草当然会跟进,只是他们的速度是远不能跟上准备奔袭战斗的将士的。
要是战事在三十天后还不能结束,那将士们只能自筹粮食了,不过到那个时候,运送粮食辎重的车队差不多也可以抵达大非川一线了。鄯州和兰州的两位刺史和他们属下的官员全力负责运送粮草辎重之事,数万民工及一部军士将负起这重要的责,要是他们不能按时将粮食物资送达,也将受到裴行俭的惩罚。
大非川是青海南山大非岭以西,鄂拉山东麓的一片平原、山谷交错的地带,相比较东西两侧的青海南山及鄂拉山,这一片地带可以用“平坦”来形容,海拔地势也相对低上很多,是青海沿岸最适合放牧居住的地方之一,也是进入乌海及至吐蕃的门户,唐藩大道由此延伸,可直抵逻些城。
因大雪封道,大非川一线已经沉静了几个月,没有人会知道,一场两方数十万人马的大战将在这片许多地方还覆盖着白雪的平静山谷间展开…
://。。
第二十一章大非川之战(二)
'··]更新时间:2012111412:41:03本章字数:4293
日间已经是二月底了,过了春分节气。这个时候,江南一带已经春暖花开,长安也寒意渐消,春意降临,但位于西北的青海一带还是隆冬时节,湟水依然冰封,远处高山上满是皑皑的白雪,北风吹来扑面的寒。这个时节是没有牧民出来放牧的,转场过冬的牧民还呆在越冬地,离可以放牧的时候还很长,现在将牲畜赶出来,不担很难找到食物,牛羊等牲畜还容易被冻死。
但如此恶劣的天气情况下,青海东南岸却出现了大队的人马,绵延数十里。这部大队的人马正快速地往西南方向行进,不用说就知道这是准备攻打大非川的大唐军队。
赤岭东北侧的库山豁口处一山坡上,裴行俭和贺兰敏之并骑站定,看着绵延向前、快速行进的大军说着话。“敏之,过了库山后,基本就是一马平川的草原了,我们暂时休整一天,布置新的任务,决定接下来如何行动!”裴行俭指着远处皑皑的雪山,很有感慨地说道:“那儿就是库山,防守青海的门户,当年师祖他老人家就从这里率军进入青海,终灭吐谷浑,期望我们这次也能和当年一样,一战就平灭盘居在青海的吐蕃人,还我大唐西疆安宁!”
“大帅,末将想一定会的,”贺兰敏之抹了一把脸上的冰霜,脸色凝重地说道:“要是我们失败了,师祖他老人家在地下也不会瞑目的。美丽的青海,也将完全丧吐蕃之手,我们只能取胜!”
库山位于赤岭和日月山之间,是从鄯州方向进入青海的门户。当年李靖率军攻灭吐谷浑时候,首战就是在库山进行的,宗室亲王李道宗率大军在此与吐谷浑人苦战数日,终于将其攻克,打开了进入青海的门户,并连续取得战役的胜利,一路穷追猛打,最终逼迫吐谷浑王慕容伏允自杀。此后几十年。整个青海基本都在我大唐统治之下,只可惜我大唐并没实际占领青海,只是扶持了慕容伏允的孙儿慕容诺曷钵当吐谷浑王,吐谷浑国内的敌对势力没完全清除;在李治当皇帝后。对青海的策略出现失误,吐谷浑国内贵族反叛我大唐,与吐蕃人联合,最终青海大部落入吐蕃之手,我大唐的边关受到威胁。甚至通往安西的道路都要被吐蕃人掐断的危险。
贺兰敏之也知道,历史上由薛仁贵所指挥的青海战役以我大唐军队惨败而告终,那位现在依然镇守安东的名将在历史上就折戟于大非川,所领人马几乎全军覆灭。一世英明被葬送,所有官职被除。成了庶民!如今一切已经改变,指挥青海战役的指挥官是裴行俭这位名将。还有他这个穿越人,他当然不愿意看到悲剧的历史重现。要是他们败了,不只他们的前程被葬送,而且青海之地会完全陷入吐蕃人之手,辽东战役后再次被传的神乎其乎的大唐军队不败的神话同样被打破。
前面的历史既然已经改变,那就继续改变,让他这个穿越人给吐蕃人敲响丧钟吧!
青海安集使契苾何力虽然染病,无法上马征战,但依然镇守在凉州一带,有这位威震天下的归附胡将坐镇凉州,北面那些想趁火打劫的突厥系部落也不敢有什么动作,青海道大军没什么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吐蕃人,吐蕃人没在库山这个门户地带防守,也给我大军进入青海开了方便之门。我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优势的!
“敏之,我们一定能取胜的!”裴行俭笑笑,推推头上的盔帽,用手中的马缰指着前方道:“走吧,某有了新的计划,一会扎营后马上召集众将议事,布置本帅最新的安排!”
“是,大帅!”贺兰敏之应了礼,即和裴行俭一道,催马从山坡上跑下,快马奔跑起来。
这五万五千余人除裴行俭、贺兰敏之两位正副大总管外,还有卫尉卿李弼、检校左领军卫将军窦义积、检校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左武卫中郎将黑齿常之等一些职位较高的将领,晚上扎营后,裴行俭召集了郎将以上的军官讨论军情。
看到要召集的众将都到齐后,裴行俭没让诸将讨论军情,便开始宣布新的安排:“诸位,我们已经过了库山,行至青海东面侧,最难走的一段路已经过去,接下来大部的行程都是平坦的草原,利于我军行动,本帅接到最新的情报,吐蕃人暂时还未发现我大军进入青海一带,我们要利用吐蕃人未察觉之际,快马疾进,突袭吐蕃人的大营!下面宣布本帅接下来的安排:我部在青海分兵,由本帅率一部人马,从东路行进,武副帅率剩余人马,从西路进发,两路人马相隔三十里行进,随时保持联络!李弼、独孤卿云、黑齿常之!”
“末将在!”高大粗壮的黑齿常之,略显单薄的独孤卿云和李弼大步上前,恭敬领命!
“伱们三部归武副帅统领,任何事项都要听从武副帅的安排,若有违抗,军法从事!”裴行俭威严的命令让人不禁打了个寒战。
“本将尊令!”三人齐声应命,还几乎同时向一边的贺兰敏之投去一眼。
贺兰敏之没任何表情地看着他们,眼神中有种从来没有过的严肃。
“余部由本帅亲自率领,各部明日一早即开拔,加快速度行进!”裴行俭继续威严的命令,“必须要在六天内赶至大非川一线,对吐蕃人的大营发动突然袭击!”
大军从兰州出发已经十五天了,因鄯州到库山的道路崎岖难行,大军行进速度不快,只行了不到一半的路程,接下来的路程要在六天内走完,这任务还是挺艰巨的。从青海东南岸到大非川还有六百余里路程,也就是说每天行进的距离至少在百里以上。
“末将尊令!”所有将领都大声地应令,一时间豪气充满了裴行俭的帅帐!
裴行俭这般命令,诸将并没觉得这是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我方战马供应充足,不必担心战马折损过多而拖累全军的行进速度。此次出征,战马得到了充足的供应,有二十五万匹之多,这是贺兰敏之在战前向武则天请求才换来的。随各军行进的,还有一大批空余的战马,要是有突发情况,可以令一部人马以两骑换乘的方法急进,一天行进两百余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战马的饲料也不要担心,去冬时候,吐蕃人在此展开军事行动,想攻打我边城,将青海沿岸的牧民吓走,大片的牧草被没收割。入冬后下了雪,白雪覆盖牧草,吐蕃人想放火烧草也没了机会,这也给大唐军队的战马留了草料,这是个意外之喜。在打探到此情况后,裴行俭才敢大胆命令将士们只带三十天的口粮,而不需军士们带马饲料。
或许这是上天照应着大唐,让我大唐军队的骑兵多了最基本的保障。
裴行俭满意于各将的态度,再威严地命令道:“各将自去做准备,明天一早即开拔!”
“是,大帅!”诸位再行一礼,全都快步离去,各自去做准备了。
裴行俭走到留下来的贺兰敏之面前,拍拍他的肩膀道:“敏之,某一再考虑之下,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安排,伱我各领一部人马,两分路行进,相互策应,争取同时抵达大非川!”
裴行俭这样的安排让贺兰敏之眉开眼笑,“大帅,末将一定不会让伱失望的!”他期待一个人领军啊,唯我独尊,诸将都听从他的命令,那感觉多好!
“敏之,伱部人马两万五千人,皆是有战事经验的老兵,李弼、独孤卿云、黑齿常之都是非常不错的将领,有实战经验,有他们配合伱,一定不会出岔的!”裴行俭说着露出了点笑容:“某相信伱治军也比一般人严,不会出错。我们两部人马只隔几十里,可以相互支持策应,每天伱要派人将伱部情况通报于我,其他的事一路行来某都吩咐过伱了,相信伱也不会出差错的!”
五万余人马挤在一条道上,行进速度大受影响,裴行俭有点头疼,他也一路考虑解决方案,最终还是下了决心,让贺兰敏之单独领一军,再令几位善战的将领归于贺兰敏之属下,他相信贺兰敏之不会出错,而且很可能会给他惊喜的。
“大帅放心,我不会让伱失望,不会丢恩师、师祖的脸的!”贺兰敏之说的非常傲气。这一路行来他都在揣摩该怎么攻打吐蕃人大营后,在与裴行俭的讨论过程中,有了两人都认可的攻击计划,两部人马分兵,他自领一军了,正是给了他发挥的机会。
但贺兰敏之没想到过抢裴行俭的功,他肯定会随时和裴行俭保持联络,发动攻击的时间也会第一时间传给裴行俭,并领裴行俭的最新命令,几十里的路程快马很快就可以到,不会太耽误事儿。
裴行俭注视着贺兰敏之一会,终于再次露出了笑容,伸手再拍拍贺兰敏之的肩膀,轻声说道:“敏之,某希望此战能成我们师兄弟的名……呵呵,希望此战后所有人都不会认为伱是靠与皇后娘娘的关系才混到此职的,某相信伱能做到的,伱先去做安排吧!”
“一定做到!”贺兰敏之退后两步,对裴行俭行了庄重的军礼,即大步离开了大帐。
贺兰敏之回营后,已经传令将归于他所领的李弼、独孤卿云、黑齿常之及其他中郎将、郎将都召到帐内,他要宣布自己的命令!
://。。
第二十二章大非川之战(三)
'··]更新时间:2012111419:33:20本章字数:4347
李弼、独孤卿云、黑齿常之等将领料到贺兰敏之马上会宣他们议事,在贺兰敏之的命令传达后只一会,包括李弼、独孤卿云、黑齿常之等人在内的大小将领数十人已经齐聚贺兰敏之的大帐。
贺兰敏之也没什么具体的命令,他只吩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诸将必须听从他的安排,违者将军法从事,并且每天扎营后都要到他帐中议事。
这是立威的开始,他必须要在所部将领面前树立威严,从各将领脸上的神情上看,贺兰敏之达到了他的目的,诸将离去时候,都是一副凛然的表情。
这几位将领中,黑齿常之的大名贺兰敏之在后世时候曾听说过,这位得刘仁轨举荐得以被重用的原百济将领长的高大强壮,近两米的身高让贺兰敏之在他面前都有压抑感。今天他原本想单独留下这位黑大个说点事,但想想还是放弃了。现在黑齿常之职位不高,也没什么很出色的表现,要联络感情还是待过几日再说,现在单独和他说事,这黑大个不一定会卖自己面子。
诸将离去后,贺兰敏之一个人呆在大帐内,对着经他自己手加工的青海一带地图琢磨事儿。离大非川还远,还有几百里的路程,敌情随时会变化,具体如何攻击还要根据斥候传回来的情报分析后再制定,当然他还要听从裴行俭的安排,但必须的功课还是要做的,斥候传来的军报他都能看到。结合这些情报他可以大致对青海一带的形势做出判断。
从斥候传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