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人都会感觉到惊异,在试制这些武器时候,此前没对火药及火器有了解的官员都被吓坏,贺兰敏之相信,在首次对吐蕃人使用手雷、**包时候,吐蕃人一定会被吓坏,很可能瞬间就溃败。
保密的要求也是贺兰敏之提的。在火器初次使用到战场上前,对外严格保密,不让吐蕃人知道关于火器的丝毫情况,目的就是在与吐蕃人交战时候,能对其有足够的威慑,通俗一点说,就是吓都把他们吓死。即使不能把吐蕃人吓死,让他们的战马受惊也足够了!
军战马上新的装备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钉了马掌的战马可以没什么顾忌地在青海高原上奔驰,即使进入沙漠里,也可以快速奔跑,完全不必担心战马的马蹄陷到沙中影响了速度,甚至会让马儿受伤,单单这一点,就足够对吐蕃人构成压倒性的优势了。
因为我军装备上的优势,还有将帅组合的出色,贺兰敏之在说这些建议时候非常的自信。
“还有人有不同意见吗?”裴行俭听后终于从座上起了身。
没有人再站出来发表意见。
“唔!诸位即使一力要求速速进攻吐蕃人,本帅也赞成此议!”裴行俭将让所有人都期望的话说出后,顿了一顿,用非常威严的声音宣布道:“下面就宣布本帅的决定,大军在兰州休整五天后,马上往青海方向进发,过鄯州城后,立即分兵!”
听到裴行俭如此宣布,贺兰敏之刚刚有点提起的心完全放了下来,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依他对裴行俭的了解及行军途中两人商议的情况,他当然知道裴行俭肯定不赞同在兰州、鄯州一带长时间休整,而会选择直接的攻击的。
师出同门的人对战争的看法总是相似的,卫公系的兵法最重要的几点就是快速主动攻击,以速度换取时间和空间,在敌人没料到的时间和地点出现,最终取得胜利。
当年李靖灭东突厥时候,在冰天雪地里,率大军攻打颉利的人马,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并在颉利溃败,率残部逃走时候,亲自率几千人马急追,终将东突厥汗国攻灭,要是李靖不如此快速出击,不在大雪天连续突袭突厥人,东突厥汗国的覆灭很可能要延后几年。
裴行俭在安西时候对敌的战略是如此,主动出击,利用自己的速度及灵活的机动性能,取得了连续的胜利,贺兰敏之当然相信在青海战役中,他也会采取相同的策略的。
贺兰敏之屏息静听,他知道裴行俭接下来要宣布具体的战役安排,各将的任务也在接下来时间内下达,他不知道他的这位师兄会给他安排什么任务…
://。。
第十九章厚此薄彼
'··]更新时间:2012111312:05:44本章字数:4292
“下面本帅宣布各部具体的攻击方向!”
裴行俭说着拿起指挥棒,指着地图上标示的乌海方向,命令道:“乌海道行军总管李孝逸率所部从大非川西南方向急进,直接绕过大非川,突袭驻守在乌海的论钦陵所部!柏海道行军总管李谨行、河源道行军总管李多祚率所部配合攻击,务必要在一个月内抵达乌海,对吐蕃人发动袭,重创论钦陵部,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论钦陵部支援大非川!”
“本将谨尊大帅令!”被授以最艰巨任务的三位将领齐步跨到帐前,作礼后大声应命。
裴行俭走到三位站的笔直的将领面前,逐一扫过他们的脸后,用让人没办法抗拒的声音喝令道:“三位李将军,伱们几部计划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能否全歼赞婆部,本帅令伱们一定要完成任务,阻击并击溃论钦陵部,否则军法重处!”
“末将一定完全任务,否则甘愿受任何的处罚!”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齐声应道。
乌海、河源、柏海一带距兰州还有千里左右,沿途有许多的大河、高山,海拔至少有三四千米,即使没有战争目的,从兰州抵达那一带都非常不方便,许多人不一定吃的消,几位将领率数万人马要快速对乌海一带奔袭,准备重创论钦陵所领的吐蕃人,并阻止其支援大非川,难度可想而知。
裴行俭没再说什么,只是用眼光在这几人身上再扫了一遍。最后在李谨行身上停留,但依然没说什么。李谨行似乎明白裴行俭眼神中的意义,把身子再挺了挺,一副傲然的神态。
三位李姓总管中。以李谨行原先的职务最高,他在上次征战高丽的战役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得朝廷的重奖。但此次布置任务,裴行俭并没让他负主攻的任务,而是让他配合李孝逸这位宗室弟子,多多少少让他有点郁闷,但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一切都是要靠战功说话。只有立下战功了,担任主帅的裴行俭才会对他另眼相看,会委以他更重要的任务。
李谨行与李多祚一样也是归附的靺鞨人,只不过李谨行是归附的胡人后代。可以说与阿史那道真一样是“胡二代”。他的父亲突地稽因不堪高丽的侵袭,在隋末时候就率粟末靺鞨中的八个部落归附内迁,并在隋末大乱时候向时任秦王的李世民请降,一直得到重用。李谨行因勇猛尚武,并时有战功立下。也得朝廷重用。李谨行和李多祚一样,他们原本都不姓李,只是在归附以后赐以李姓,李姓在唐朝时候是国姓。能得赐姓李的都不是一般的人。
与正统的汉人相比,胡人后代的李谨行性子更是刚烈。不容许别人看轻他,今天他感觉到裴行俭有点轻看他了。心里愤愤,但不敢有任何的表示,只想以军功来证明一切。
裴行俭从李谨行眼中看出了这一点,这正是他所期望的,他没再理三位李姓总管,继续发布命令,转回身子后,看着一边的阿史那道真喝道:“副大总管阿史那道真将军何在!”
“末将在!”阿史那道真大步跨出列,昂首挺立在裴行俭面前。
裴行俭手中指挥捧移到大大的黄河九曲大弯那里,再命令道:“阿史那将军伱率两万人马,从黄河河谷绕行至大非川后侧,抄赞婆的后路,从后翼对其部发动突然袭击!”
“末将尊令!”阿史那道真大声应令。
阿史那道真早就知道他要领什么任务了,在行军的途中,他和裴行俭已经具体商量过如何攻打大非川的吐蕃人,并自请命率军绕后至大非川后侧,从吐蕃人想不到的方向攻打,与正面攻击的我大唐军队前后夹攻,不给赞婆所领的吐蕃人以逃跑的机会。
裴行俭在布置了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等几将领着近四万人马远至乌海一线攻击论钦陵所领的人马外,还令阿史那道真领两万人绕至这几部人马相同方向,大非川后侧,除想与正面攻击大非川的人马前后夹攻外,还有另外目的,他是怕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这三位李姓总管所领的人马不敌论钦陵,到时可以做出接应的举措。
论钦陵是员任何人都不敢小视的勇将,他领军驻守青海多年,与我大唐军队交手许多次,可以说摸透了我大唐军队的习性,与这样的对手交战,裴行俭可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我大军出征前,吐蕃人是一直驻扎在青海之畔的,但在听闻我大唐举大军远征青海后,论钦陵马上率部后撤数百里,明眼人肯定能看出来,吐蕃人此举是想避我大军的锋芒,不与我大唐正面接触,甚至可能避实就虚,做出其他应对也不一定。即使这些暂时不去考虑,吐蕃人与我军拉开距离,我军要与其部决战,必须要长途奔进,从鄯州再行进近千里,将士们的体力与士气会在长途行进中被消耗掉,那样吐蕃人以逸待劳,与我远道而来的大军交手过程中会占很大的优势。
论钦陵这样的安排,也足见其谋略的出众。
我大军在人数上又占劣势,要想击败吐蕃人,而不是被吐蕃人击败,做出的布置必须要很严密。
裴行俭继续宣布命令:“立即传令洮州、廓州、河州,令这几州边军从黄河河谷东侧快速进击至大非川一线,从左侧对大非川攻击;赤海道行军总管梁积寿率五千人出赤海,从右侧往大非川方向攻击,凉州、肃州的兵马全交由伱指挥!”
“末将得令!”
梁积寿马上出列接受任务,而传令的军士则马上将裴行俭的命令传送到洮州、廓州、河州、凉州、肃州,令这几部已经各自待命的人马马上开拔。
裴行俭在将指挥棒在大非川左右两侧一指后,再挥向大非川所在地,重重一敲击,“本帅将率其他人马,从正面攻击大非川,力争一战将大非川赞婆所部人马全歼!”
裴行俭的命令简单而又直接,但属下的将领看到裴行俭手中指挥捧所指后,全都明白了这位大总管要如何安排了,战事的开始,裴行俭就是想狮子大开口一举将赞婆的十五万人马吞吃了,这宏大的计划让很多人兴奋异常。不过贺兰敏之有点郁闷,他要被人小看了,裴行俭布置了其他所有将领的任务,唯独他这位副大总管,没有具体的安排,只是跟在裴行俭身边,这不是厚此薄彼吗?
裴行俭似乎明白贺兰敏之的想法,眼睛投到他的身上,贺兰敏之马上裴行俭如此布置另有用意,也没站出来请命,继续听候裴行俭进一步的安排。
满脸威严的裴行俭踱了两步后,停了下来,背着手看着众将,加大声音道:“诸位,如今青海还是严冬,大军行进过程中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难,各将回去后,要立即做准备,有任何困难和情况马上向本帅禀报!大军出发后,要是因准备不足出现意外,休怪本帅不讲情面!”
“谨尊大帅令!”众将齐声吼道。
百来人的声音大的吓人,裴行俭所居的帐子都有被掀翻的味道。
裴行俭接着又细细讲了一些在青海作战要注意的事项,包括行军、扎营,这些注意事项在战前时候贺兰敏之已经令人印了很多份,校尉以上的军官每人一份,但马上就要进行真正的军事行动了,这关系到一支人马在青海高原上是否能好好生存的事项,还是要再强调一下的。
军事会议在进行了近两个时辰后,才散去,各将马上回去做准备了。在兰州虽然有五天的休整时间,但休整的同时还要做远征的准备,休整主要是让军士们恢复体力,任何一名主官都不可能有闲着时候,他们在回去后,也将召集手下的大小将领,传达裴行俭的命令,再做出自己所部人马的详细安排。
诸将散去,诺大的帅帐内只有裴行俭和贺兰敏之两人,裴行俭的亲卫也被喝退了。
看到没有其他人了,有点委屈的贺兰敏之不解地问裴行俭,“大帅,为何不给末将布置具体的任务!”
裴行俭走到贺兰敏之面前,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敏之,某理解伱的心情,但出征前皇后娘娘和韩国夫人有特殊的交待,让我一定要照顾好伱,所以以后的行动伱都跟在我身边!”
“可是…”贺兰敏之心里的郁闷更重了,再抱怨道:“守约兄,我是青海道行军副大总管,到青海来并不是要伱照顾的!我也是恩师的弟子,我也熟读兵法,此次来我想斩获军功,伱这样的安排,我不但没军功可立,反而会被同僚们耻笑,伱可不能一直这么安排!”
裴行俭再拍拍贺兰敏之的肩膀,笑容保持着:“敏之,伱别急,跟在我身边伱还愁没立功的时候?我们余下的五万人马要正面攻击大非川的赞婆部,战事肯定很激烈,也会持续很长时间,我手下大部的将领都另派任务去了,能用的只有不多的人,而伱是我最倚仗的人,关键时候只有伱才能让我放心,将伱留在我身边,不只是照顾伱,而是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伱的,具体的任务只有在战事打响后才知道!明白不?”
://。。
第二十章大非川之战(一)
'··]更新时间:2012111319:34:11本章字数:4256
闻听裴行俭此语,贺兰敏之顿时没了脾气。
他知道裴行俭自有他的安排,他也猜到裴行俭不会把他当个宝贝一样供着,只不过刚才当着这么多将领的面,裴行俭没给他布置任务,脸上有点挂不住。
作为行军总管级的人物,在征战时候,基本上是独挡一面,自领一军征战的,像他和裴行俭这样大总管和副大总管挤在一块的情景不大多见。贺兰敏之清楚这次征战他肯定会在裴行俭的亲自指导下进行,他算是初次征战,包括裴行俭在内的每个人都担心他不能胜任,没能力指挥一军作战,毕竟战场上的事不是儿戏第二十章
大非川之战,一个方向兵马的失败很可能导致全局的溃败,裴行俭这样安排是情有可原,但他潜意识里总希望自己也能独挡一面,率一部人马自己折腾去,做出点让人惊异的事来。
裴行俭知道贺兰敏之心里的想法,再笑着道:“敏之,某想着只要伱实战过一次,就可以自领一军,去执行任务了,某也相信伱能给所有人以惊喜的,呵呵,好了,别再抱怨什么,将伱留下来,还有一些事要细细商量一下的!”
贺兰敏之也笑笑,点点头后说道:“不知守约兄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吩咐?”
“敏之,自我大唐立国以后,对外征战从未有过败绩。大唐军队是不败的神话。某希望在我们手上,这个神话能再保持,”裴行俭说着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变得严肃了,“敏之,此战我们只能胜利,不能失败,要是失败了,我们的前程就完了,即使是伱皇后娘娘的亲外甥。也难免不被责……要是失败了,那青海之地再也没可能夺回来!所以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裴行俭两次强调只能胜利第二十章
大非川之战不能失败让贺兰敏之有点沉重的感觉起来,他也明白裴行俭的担心所在:我方人马与吐蕃人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据战前情报,吐蕃人青海一带集结的兵力有近五十万,是我军的三倍还要多,更不要说他们早已经适应了这一带的气候环境,又以逸待劳,青海一带的原吐谷浑住民又大多倾向于支持吐蕃人,吐蕃人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而我军大部从长安一带长途跋涉而来,从表面上分析,此战各方面我军大部处于劣势。
而且吐蕃人丝毫没有大意,即使他们在天时、地势、人和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此战他们动员了国内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还撤出了全部在西域的人马,回守青海,可以说倾全国之力与我大唐军队作战,或许这一切与大唐军队从未有过败绩有非常大的关系,吐蕃人忌惮,怕遭败绩。
进攻安西的吐蕃人在回撤青海之时,因为天气险恶,损失惨重,但这样依然不能阻止他们回师青海。可见论钦陵对我大唐军队进攻的重视和害怕程度,在全军退守大非川至乌海一线时,论钦陵更是派出了其弟赞婆率十五万人马驻守进入乌海及吐蕃的门户大非川,其目的就是想拒我于大非川以远。赞婆是员猛将,我大唐边军可是吃过他不少亏的。其所领人马大部是精锐,战斗力非常强。
吐蕃人倾全力防守。论钦陵又如此小心,我大军想取胜,肯定没那么容易的。
此战我大唐动用的兵力是十五万八千左右,凉州、鄯州、兰州等边州的总兵力在四万人左右,除鄯州、兰州两州的兵马直接编入裴行俭属下外,其他诸州兵力交由另外将领指挥,裴行俭从长安带出的十万余人再加沿途加入的一万余人,再加鄯州、兰州的一万余人,共计十二万余。李谨行、李孝逸、李多祚、阿史那道真等将领带走了六万五千余人,留给裴行俭亲领的人马只有五万五千余人。要正面攻击大非川,凭这五万五千人再加配合攻击的其余几部人马,总兵力依然是处于劣势的,何况还不知道其他几部人马能不能准时抵达,并展开攻击。
想到这,贺兰敏之心情有点沉重,但马上就释然,笑着道:“守约兄,此战伱布置的这么周密,我军中装备了几样利器,吐蕃人定是不能抵挡我军的攻击,伱在安西将吐蕃人打得没了脾气,即使论钦陵面对伱,也同样有畏惧心里的,我这个当师弟的相信在伱指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