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奈三国-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曹操就蹦出一堆主意来。
  戏志才笑了:“诶。曹公此言差矣!人无信不立。乱世当中,更是如此。咱们要是自毁言诺,那今后还会有哪个百姓再相信咱们,依靠咱们。其他的英雄豪杰,又怎么能再相信咱们给他们的承诺呢?况且,如此一来,那也自爆咱们的不足,容易引起其他诸侯的窥测。再说了,就算咱们不管不顾,只求应付眼前的这个危机。可那些贫苦的百姓又有多少的余粮?恐怕就算是饿死了他们,也养不活咱们如此众多的军队。反叫咱们来年秋收之时,更是颗粒无收。”
  曹操悻悻然的说道:“既然不成。那咱们还能打兖州的什么主意?咱们兖州的粮库可都快要空了。”
  戏志才淡然说道:“曹公,虽说咱们兖州的粮仓也几乎空了。而咱们更不能自毁诺言,打老百姓的主意。可是,咱们兖州不是还有不少的豪门氏族嘛。他们家大业大,那都是钱粮广多之辈。只要咱们能给他们罗致一些罪名,然后把他们的财产充公。到时候,不仅咱们的军粮有了。就是咱们的军饷,那也不愁了。”
  曹操迟疑的说道:“这些家族在迎我入兖州之时,个个都是贡献不小。而且他们如今也没犯什么法纪。咱们如何能治他们之罪?况且,这些家族又全都是根深蒂固的大族。咱们要动他们,恐怕也不容易吧?”
  戏志才冷笑道:“曹公,这些家族迎咱们入主兖州,那也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罢了。咱们又何必承他们的情?至于给他们罗致一个罪名,那就更简单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以他们这些家大业大的豪族,又怎么可能一点的罪过也没有?而且,咱们也不是把所有的豪族一起连根拔起,咱们一个一个的来,先挑一个大的来办,以曹公如今的兵力,兖州地面上,即使是再大的豪族,也不是咱们的敌手。而咱们在办这个豪族的同时,历数的他的罪过,并分一些土地给其他的豪族。这样一来,其他豪族,不管是不甘心在那个最大豪族下面的,还是希望能够有所分享的,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肯定是不会有人支持他们了。这样一来,咱们一个个的都收拾了。等轮到那些看热闹的豪族头上时,也就没人可以支持他们了。而兖州的百姓就更不用管了。那个百姓谁没受过豪族的欺负。当地豪族的灭亡,只要不涉及这些只想安居的百姓,这些百姓是不会有人来反对咱们的。”
  曹操被戏志才的言语说服,地方势力的重新洗牌,对自己今后的统治也是比较有利的一件事。故此,曹操也就同意了。让戏志才主持这件事情去了。
  可是,这件事为了办的稳妥,那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干。这也需要时间。而且,一家两家的豪族,对拥兵五十多万的曹操来说。那也是一个杯水车薪的问题。所以,曹操,还在烦恼。
  而这时,曹操的另一个心腹程昱就又给曹操出了一个主意。
  程昱这个人是比较偏执的,有时在别人的眼中甚至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当然,程昱自我认为则是成大事,就要不拘小节。而此时,程昱给曹操出的这个主意,也是按着这个思路发展来的。
  程昱向曹操献策道:“咱们如今军粮困乏,与其粮尽,而军士哗变。不如择一富足而弱小的诸侯而讨之。咱们胜,则占其地,夺其粮。咱们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即使不胜,咱们只要保持咱们的精锐部队不受损失,能有足够数量的部队用来防守司隶、兖州二地的安全也就可以了。其他的那些无用士兵全都可以让他们死伤殆尽。那样的话,咱们也就没了这个困惑咱们的问题了。待来年秋粮尽收,司隶、兖州皆发展起来,咱们兵粮充足了,咱们再重新招兵。那时候,咱们照样可以平定乱世,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之所。”
  这程昱几乎是视人命如草芥了。即使是曹操这样从来不露内心真正想法的大政治家,那也是被程昱的计策吓了一条。不过,这条计策,也不失为现今的一个可行之策。
  曹操现在是有病乱投医了。就连程昱的这个计策也不放过了。虽然暂时是搁到了心里,可曹操还是派出了大量的探马,观测周围诸侯的实力。
  曹操侦骑四出的同时,刘明也赶到了并州。见到了关羽、郭嘉等人。
  关羽、张飞、刘明这些兄弟见面,各自真情流露了一番不说。刘明也总算是彻底知道了,为什么董卓会提前行动了。
  董卓会提前行动,这可跟刘明主动出击袁绍一点关系也没有。此时又没有电话等通讯技术,消息的传递,全靠两条腿的人来传递。冀州和长安的距离又远。中间又有阻隔,而袁绍和董卓之间也没有刘明那里的苍鹰传书。所以,即使是现在袁绍这位盟友灭亡了,可董卓那里却还是一点的情报也不知道呢。
  此次董卓会突然提前行动,主要的原因还在刘明这里。
  刘明不是悬赏草原各民族出兵攻打董卓嘛。可是,这个命令到了吕布哪里之后,又产生了一个不小的变化。
  吕布那里可有不少熟悉草原各部族心态的谋士,而且这些人也几乎都是仇视草原民族的高人。结果,田畴这几个高人一嘀咕。又出一个比较损的主意。
  于是,吕布命人高搭彩棚,把这些赏赐的东西,摆了五六里。并告颂草原上的各部落头领,这些东西是太尉大人用来赏赐给对太尉大人最忠心的部落的。而对太尉大人忠心的表现,就看他们出力的多少了,只有为太尉大人出力最多的部落,才能拿到这些奖赏。
  同时,吕布又透露出太尉大人最近要讨伐董卓,以太尉大人的实力,当初只用了不到二十万的兵马就把公孙度打的一个落花流水了。现在太尉大人再次出征,那可是一场肯定胜利的战争。可这也是草原各部族向太尉大人表现忠心的一个大好机会。
  这个小手腕,玩的就是高呀。如山般堆砌的高粱美酒。一箱箱的黄金。晃的这些草原汉子眼晕。这要是大冬天里的。在温暖的帐篷里,喝着美酒,吃着羊肉,这是何等的美事呀。就是那些黄金,应该也能从汉人手里换来不少的粮食吧。有这些美酒,粮食,自己的部族绝对可以在几年之内衣食无忧了。那自己的部族得发展成什么样呀。就是那个黄金宝镜也是一个稀罕物,那里映出来的人影,可比河水清楚多了。想着这些美事。所有的草原部族都动心了。
  战争,对于这些草原民族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大草原上的狂风骤雨和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那可远比一场战争要厉害得多了。
  没粮食的草原民族上汉人那里抢粮食去。那都是草原上的一种惯例了。
  抢劫就是战争。战争就是抢劫。既然没人给这些东西的时候,自己还要卖力气的去抢劫。现在有人出钱了。为什么自己不名正言顺的去捞一把呢?这不过是一个抢谁不抢谁的问题。只是现在让自己的抢劫目标单一了一些罢了。
  起点中文网 www。。c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下位者鄙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五回 恐惧的反应
     更新时间:2008…6…26 0:52:28 本章字数:4703
  抱着这样观点的草原人占了大多数。大草原都沸腾了。所有英明的族长,可汗,单于都被说服了。就连一个个德高望重,稳稳当当办事的长老,也都认同了这个观点。
  战争,草原上无时无刻不在战争。同一个部族,俩人人之间的战争,那就是道理,胜利的人,他所说的话就更有道理。不同部族,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那是为了生存。一条河流,一片肥沃的草原,这就是战争的理由,也是战争的奖赏。而打汉人,那是传统,是所有草原人统一打猎的行动。谁让他们可以占有肥沃的土地,不用生活在狼群和暴风雪之中。战争有什么好顾虑的?
  对于这些花红赏赐,倒不怎么让那些有远见的部族长老心动。最让这些有远见的长老心动的是,人家还说了,每死一个战士,人家还给补偿五匹布。这可是大手笔呀。现在草原上有几个汉子值五匹布的?这个好处,不是不沾白不沾嘛。以前自己为了抢东西发动战争,谁给自己那些战死的士兵进行补偿呀?这才是最主要,最实惠的。至于那些花红,要不要两可。反正只要自己发动战争,那就一定能从汉人那里抢回来自己需要的。
  于是,刘明这个悬赏的计划,实际上发挥的效果,那可远比刘明以及田畴等人预计的效果要大得太多了。
  刘明本以为用这点东西能调动个五万到十万的游牧骑兵来帮组自己协同作战,牵制一下董卓的兵力,那就很不错了。足可以让自己的兵力调动更加的充裕灵活。
  可是,结果这可好,整个是一次草原部落大联合。各个部族在巨大补偿利益的诱惑下,纷纷派出了自己的部队,准备进行联合作战。
  这些参加的部落越来越多。人数也越来越巨大。以至于刘明悬赏的那些花红根本就不够这些部落分的。好在,这些部落也不全是冲着花红来的。
  最后,这些草原部落,聚集了不下四十万的兵力。实力的暴涨,也促使了他们野心的暴涨。而且他们出于各自的私心,也没和刘明打招呼,擅自就出兵攻打董卓了。准备在中原这个花花世界,好好的捞一把。
  可是,毕竟这次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整个草原都传遍了。南匈奴那里又怎么会不知道?
  浩瀚的大草原上,永远不需要两个霸主。如果鲜卑部族这次顺利的崛起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南匈奴从此就要没落了。南匈奴又怎么能不把这个情报传递给董卓?又怎么能不联合董卓节制一下鲜卑部族得发展?
  于是乎,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当这些鲜卑兵马围困武威的时候,准备充足的坚城,利弩,令这些快速奔袭而来的游牧骑兵吃了一个大亏。
  可是就在这些鲜卑首领还没从这次的愤怒当中缓过来,武威的城门大开,一辆辆的无敌战车从城内驶了出来。
  就在这些鲜卑首领还没明白这些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并准备等董卓军队列好阵型,好两军对阵的时候,一字排开的无敌战车,已经开始疯狂的冲击了。而这些无敌战车之后,则尾随着董卓的飞熊骑。
  这些鲜卑首领们哪知道董卓自打发现无敌战车的疯狂和好用了之后,早就不在进行什么挑战,单条等等的无意义行动了。用董卓的话来说:无敌战车的疯狂冲撞,就是最好的鼓舞士兵的行为。
  而这句话也确实是有道理的。当这些无敌战车一往无回的疯狂冲击,确实能对敌军造成莫大的压力,并使已方的战士热血沸腾。
  结果,果不出其然,在隆隆的战车声中,鲜卑民族密集的骑兵阵列被冲散了。而这些被经过几次犁地式冲击的游牧骑兵,又被尾随其后了飞熊骑蹂躏了一番。
  这些飞熊骑是董卓仿效刘明的强骑兵建立的部队。虽说这些飞熊骑在装备上,训练上可能还比不上刘明的强骑兵,可他们的装备却绝对要比这些只拥有简陋装备的游牧骑兵要好得多。而他们的格斗训练,也要远比这些游牧骑兵正规的多。何况,这些游牧骑兵如今的队形也被无敌战车冲散了。那战况更是一边倒了。
  所有在无敌战车冲撞下活下来的游牧骑兵,又被董卓的飞熊骑剿灭了。
  鲜卑部族出其不备的又吃了一个大亏。
  本来即使如此。鲜卑部族也还可以靠着充足的兵力,优良的马术、弓术,以及快速的机动力扭转这个战局。化被动为主动,慢慢的磨死董卓的无敌战车部队和飞熊骑。
  可是,就在鲜卑部族在进行战略转移作战的时候,庞大的南匈奴部队从背后杀了出来。令这些鲜卑部族得作战计划全被打乱了。
  这些南匈奴部队的骑兵,他们在马术、弓术以及快速追击上面,不仅不比这些鲜卑部族差,甚至还要压这些鲜卑部族一头。如此一来。鲜卑部族机动作战的方案,当然没有成功的希望了。尤其最主要的是,由于鲜卑部族在两次正面战场上面的溃败。他们带来的那些军粮等物资,已经损失殆尽了。他们本来只是各自带来了一个月的粮食,其他的都准备从占领之后的当地获取。可如今却都被董卓和南匈奴那面拿去了。他们也就只能重回大草原的深处躲藏锋芒了。
  这一战,鲜卑部族出动了四十万的兵马,在损失了二十来万人后,什么好处也没捞着的就惨败回去了。这些鲜卑部族甚至没脸来向刘明索要花红和补偿。毕竟他们几乎是什么忙也没有帮上。当然了,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实力大损,怕刘明食言而借口收拾他们。故而不敢来向刘明索要补偿。
  可南匈奴这回出兵帮董卓,却获得了不少的战马,粮草以及奴隶。并成功的遏制住了鲜卑民族在草原上的发展势头,当然心满意足的回去了。而且和董卓的关系也进一步的密切了。
  而董卓大军这回在李儒的调动下,只是出动了三万的战车部队,五万的飞熊骑,以及四万的步兵,共十二万的兵马。他们在这场战斗中也只是损失了两万的战车部队,其他的什么伤亡也没有。可他们却收获了近八万匹的战马和大量的军粮物资。这对董卓来说,那可是一笔太上算的买卖了。
  虽然董卓在这回又损失了两万辆的无敌战车,可出乎刘明和郭嘉他们意料之外的是,这对董卓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对于董卓来说,限制战车数量的问题,从来不是赶制不出来那么多战车的问题。制造战车的木头,城外的山上有的是,制造战车的人手,更是一抓一大把,会不会不成问题,钢刀之下,没有学不会的蠢夫。董卓讲话:那些贱民,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不让他们饿死了,那就已经足够了。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工钱?根本就用不着给。如果那些贱民不愿意干,或是干不出来,直接杀了也就是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故此,董卓手里的工匠有的是,而且还都是不花钱的。可是,即使是做出来了再多的战车,那也得要有马拉,有人来驾驶。所以,如今限制董卓战车部队数量的问题,一直是马匹的数量,以及马夫的数量。
  其实马夫的数量对董卓来说,那也不是一个大问题。董卓早就想开了。反正这些马夫的功用就是让这些马匹快跑,而且还几乎是一次性的战争工具,即使是把他们训练的驾驶技术再好,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实用价值。还不如随便抓一个人让他们把马车催动了就行了。那样一来,不是简单多了吗?
  故而,李儒顺从了董卓的要求,在马车的车厢里加了一个机关,只要车里的人一拉这个机关,那马屁股后面就会伸出一根探针扎在马屁股上,刺激拉车的马匹疯狂的奔跑起来。那些马夫的生死则就不用管了。反正他们上战场之前,所有的家人都是要聚在一起的,十人连坐制,有贪生怕死,或是不服从命令的,一律连坐杀之。而且,这些马夫在上战场前还要喝毒酒,即使他们想自私的不顾全他人的性命,那他们也会在一天之后毒发身死。只有在战争胜利了之后,他们才会有活命的机会。
  所以,马夫的问题也被董卓那面解决了。
  可如今唯一制约董卓战车部队发展的马匹问题,也被现在缴获的大批马匹给解决了。
  故此,董卓战车部队的数量限制问题,当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此次战斗当中战死的那些军马,经过卤制,那也是最上等军粮。更是最大限度的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