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湖西惨案大揭秘-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视、仇恨或疑惧的态度,不容忍共产党的发展。第三,有的国民党具有正统思想。认为尽管是国共合作,但国民党是执政大党,有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是抗战的领导者。共产党只能在国民党领导下参与抗战,应听从国民党指挥。甚至有的国民党人竟认为国共合作实际上就是共产党向国民党投降。因此,当山东共产党为了抗战,为了生存,而发展力量,尤其是建立抗日*政权时,他们就千方百计地对共产党进行压制和摧残。

  “太河惨案”发生后,*对秦启荣、王尚志的*罪行进行了揭露和抗击。4月10日,*中央北方局指示:对一切顽固分子的无理进攻,要进行坚决反击。17日,张经武、黎玉通电全国,揭露秦启荣坚决*、破坏抗战,制造太河惨案的罪行,呼吁全国主持正义,严惩祸首。19日,《大众日报》发表题为《敌乎?友乎?》的社论,揭露太河惨案真相。“太河惨案”发生后,秦启荣、王尚志遭到共产党的严厉谴责和军事上的反击,在山东国民党内部也普遍受到批评和指责。然而,正当他们十分孤立和被动的时候,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下令嘉奖秦、王二人,赞扬其:“能战敢为”。同时,国民党中央驻山东党务特派员裴鸣守也一再表示坚决支持秦启荣、王尚志在太河的举动。国民党上层的这种做法,对山东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不少原来与共产党有合作关系或保持中立态度的国民党人,纷纷向右转,沈鸿烈、秦启荣搦:等顽固派*气焰更为嚣张,提出了“宁伪化,不赤化”,“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的反动口号,“磨擦”更加频繁剧烈。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共产党组织及其武装以抗日大局为重,正确地处理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联合与斗争的问题,既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又保持必要的忍让,尽力维护山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在策略上,根据“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原则,把沈鸿烈和于学忠(苏鲁战区总司令)这两个国民党在山东的代表人物加以区别,制定了“拥护于学忠,联合东北军,孤立沈鸿烈,打击秦启荣”的方针。成功地建立并维持了与于学忠的*关系,使山东国民党正规军在“磨擦”与反“磨擦”斗争中基本上保持了中立。

  秦、王所为也激起广大抗日军民的义愤,就连国民党内部亦多有责议。其时,省政府所在之东里店,对其空气的压力颇大。不论是党内、党外,交相责难。在此情形下,秦、王等为混淆视听,大肆散布太河事件是王部“讨逆”,解决“叛军”李人凤部。其实,此是一年前旧事。1937年底,日军侵入鲁北时,为组织民众,保家卫土,临淄西关小学校长李人凤与临淄县长冯谦光等人在临淄城成立了一个“青年抗战人员训练班”,组织“学生志愿军团”。1938年1月临淄城沦陷后,县长冯谦光逃走,李人凤则以训练班和学生军团为基础拉起一支抗日武装,暂时使用王尚志部番号,编为王部第三大队。不久,李人凤等人因不满于王尚志所为,率部转编为山东八路军第三支队第十团,并解散了王尚志设在临淄的司令部,扣押王尚志等人,旋释之。王部称此事为“临淄事变”。太河惨案与此事并无内在联系。秦、王宣扬此事不过是借以掩人耳目,抹煞其残杀八路军干部、战士的罪行。为打击秦、王的反动气焰,4月20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第四及第一支队(原第八支队)奉命对王尚志部进行反击。王部见势不妙,东逃临朐。就在这时,秦启荣连夜从东里店赶至王尚志临朐鹿皋驻地,对王尚志的东逃表示极大的愤怒,亲自部署王部及其他所部反攻,袭击八路军悦庄一带驻地。沈鸿烈亦插手此事,一面派出以基督教徒郭金南为团长的所谓“调查团”,一面令王部避驻于吴化文防区。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则对秦启荣“传令嘉奖,并记大功一次”;嘉奖王尚志部为“能战敢为”,发给奖金2万元。可见他们在*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太河惨案本身就是在国民党中央消极抗日、积极*和沈鸿烈山东省政府大肆推行限共、*政策的背景下,在秦的支持、指使下由王尚志部制造的严重的*流血事件。太河惨案刚平息不久,秦启荣即于8月间,纠集所部先于莱芜袭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驻雪野后方机关,制造了“雪野事件”,继而于淄河围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第四支队,制造了“淄河事件”。由此,秦启荣被抗日军民斥为“摩擦专家”。太河惨案对山东抗战和反磨擦斗争产生了深刻影响。

  共产党肃托的消息传来,七路内部的上层人物更是幸灾乐祸,手舞足蹈。

2、朱世勤其人
湖西地区面对苏北重镇徐州,紧接津浦、陇海两条铁路干线,处于敌人的敏感部位,又是共产党在晋冀鲁豫边区的门户,是八路军、新四军联系的纽带。

  就在魏钦公养伤的时候,消息传到了国民党第七路游击第一旅旅长朱世勤这里。

  朱世勤,号俭堂,山东单县朱菜园村人,幼年家贫,1921年,绿林首领杨德清拉朱世勤入伙。杨死后,朱被推为首领,队伍很快发展到千余人,几百条枪。1933年被韩复榘招抚,任韩的特别侦探队四分队队长,后因功连年擢升,由分队长升为中队长、大队长。1935年任剿匪总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部抗日,参加庆云、东光、商河、滨县战役,多处负伤。1937年升任鲁北水上保安副司令。1937年底,率部500人在蒲台与千余日军殊死激战,毙敌甚众,腿部两处负伤。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在“军*审”后,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罪被处决,朱世勤失去了靠山,急忙另拜新佛,从李宗仁那里求得了一个挂名的第五战区第七游击司令的头衔。1938年2月,率部南渡黄河,被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任命为第七路游击第一旅旅长。3月下旬,参加台儿庄会战,奉命侧击日军右翼,在鲁西南阳湖指挥所部破坏交通,扰敌后方,支持正面会战,并配合第三集团军会攻济宁。战后,率部移住郓城休整。不久,济宁日军猛犯郓城荷泽,遂与日军在郓城展开激战。徐州会战,不愿随军后撤,毅然率部千人于 7月中旬由梁山返原籍,克复单县。同年,中国共产党利用会道门组织组成的军队,攻击山东西境一带所属国民革命军。支持国民党沈鸿烈的朱世勤,参与该战役,并成功守住第五战区,因此被授予鲁西南警备第一旅旅长。1939年2月,济南、充州日军进犯朱世勤将军所据守的成武县城。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抗日将士个个奋勇无比,他们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和飞机的轰炸,顽强抵抗,打得日军死伤累累,狼狈地败下阵去。敌人硬攻不能得手,派人送来劝降信,朱世勤冷笑着回信道:“仍愿与贵军相见于疆场之上,济则地方之福,不济则以死继之,亦世勤之分耳。他何敢言!”并鼓励部下:“大丈夫立身世间,应顶夭立地,横逆艰险,乃是良师。此时忠好分明,正吾辈肝胆涂地之时,应把最后一滴血洒在鲁西,嗣后如有气馁畏难怕死者,均不是我之部下。”

  朱世勤跃武扬威地活动在鲁西南边陲,虎视耽眈地注视着八路军根据地的中心二十八寨。他收拢了旧部的散兵游勇,连络了各方地主武装,纠集附近几个县的土匪势力,组建了两个旅和两个独立团,并当上了山东省新任主席沈洪烈的第十一区警备司令,从此,他扯起了假抗日真*的大旗,当地国民党的头面人物纷纷投靠朱世勤,渐渐稳定了自己的地盘。

  “共产党大分裂、大爆炸了!”

  “八路军乱套了,内讧了!”

  “杀吧,杀得越多越好!”

  。。。。。。

  这天,朱世勤的一位座上客来到朱世勤的办公室。

  他叫汤静,作为国民党的中统骨干来到到朱部,其目的是控制这支队伍,使它既不能投靠共产党,又不能投靠鬼子,同时笼络苏鲁豫边区的爱国青年,破坏统一战线,瓦解抗日根据地。

  汤静认为共产党搞“肃托”,是天降良机,失而不可复得。他向朱世勤进言说:“朱司令,共产党内部倾轧,正有利于我们,借大乱,求大治嘛。要尽快把共产党内部那些被肃的爱国青年拉到咱们这边来,壮大咱们的队伍。”

  朱世勤深知汤静的来历,当然是敬畏三分,言听计从。现在他提出诱降共产党人,也正合自己的心意,便十分爽快地答应说:“你的主意实属上策,就由你亲自出面,到单曹边境的尚楼,再开办一个军政训练班。你为学员讲课,与受训青年谈心,尽快摸透这些人的思想脉搏。”

  这天早晨,派到下面做动员工作的政训干部向汤静报告:“共产党《团结报》社的副社长魏钦公刑场脱险,正在舅父家养伤。”

  汤静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早就认定魏钦公是个难得的人才,只怨他走错了路小投错了门,恨不得立时抓到手中,为自己所用。没料到今天他会自己送上门来。如果能从魏钦公身上打开缺口,让他现身说法,对共产党反戈一击,这不仅对争取知识青年大有好处,同时也便于尽快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

  汤静眼珠灵活地转动了几下说:“千万不要打草惊蛇,先严密监视。我向朱司令请示后再采取行动。”

  “是!”

  第二天,汤静派人去请魏钦公。

  早饭后,汤静向朱世勤作了汇报,朱世勤高兴得拍案而起,立刻命令:“快去几个人把他抓来!”

  汤静马上劝阻:“司令,不可,魏钦公是共产党舆论界有影响的人物,在广大爱国青年中又有号召力,若能争取过来对我们大有好处。再说,对这样的人,只能智取,不可力擒,若若使用强硬手段,则会事与愿违的。。。。。。”

  “你说昨办好?”朱世勤撇着紫黑色的嘴唇,盼着智囊拿主意。

  “我已经让他的同学去请了——”

  正在这时,门外喊了声:“报告——”

  “进来!”

  急性的朱世勤见来人神色慌张,忙问:“怎么回事?”

  “魏钦公来了。”

  “来了?不请自到啊。。。。。。人在哪里?”

  “在大厅。”

  “咋办?”朱世勤瞪着汤静。

  “司令暂且旁观,我先与他周旋,中午,你再出面为他设宴压惊!”

  “还要设宴?有点过分了吧?”朱世勤不解其意,豹眼睁得更圆了。

  “俗话说,捕虎须得游子,钓鳌要有香饵,这样他会上钩吗?”

  朱世勤心领神会,马上拍拍汤静的肩头:“那就看你的了!”

  汤静说了声:“请!”

  “客人到!”大厅外传来了勤务兵的喊声。

  果然是魏钦公来到了大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魏钦公赴宴
朱世勤轻蔑地瞥了一眼魏钦公,皮笑肉不笑地欠欠身子,他见久巳闻名而未得一见的魏社长,虽穿着一身粗布衣裳,却显得气宇轩昂。暗道:共产党杀你,国民党请你,难道还能不分亲疏,不识好歹吗?他坚信,共产党也是人,同样会有七情六欲。

  魏钦公的那位同学向魏钦公介绍了汤静。

  汤静介绍了朱世勤。

  魏钦公早就想会会这位草莽英雄。

  “听说魏社长受了伤?”朱世勤突然问道。

  魏钦公点点头:“已经快好了,没什么大碍。”

  汤静笑道:“魏社长大难不死值得庆贺,值得庆贺啊!” 

  朱世勤眼珠一转:“这共产党太不讲义气了!”

  勤务兵用红漆托盘陆续把酒菜摆上桌。

  朱世勤的两位旅长进来,朱世勤给魏钦公做了介绍:“这是朱旅长,我的本家兄弟,这是陈旅长,也是我的弟兄,特让他们作陪。”

  大家坐定,朱世勤招呼:“魏社长,请吧——”

  魏钦公一边入座,一边说道:“感谢朱司令的盛情,不过。。。。。。”

  朱世勤笑道:“咱们只是吃喝,魏社长不要有什么疑虑为好。”他夹起一个四喜丸子,一边吃一边说:“来,大家都别客气,先尝尝这莱的味道可以吧!”

  “好,恭敬不如从命了。”魏钦公那有心思品菜,只是不得不夹起一点,勉强应付。

  汤静道:“司令,光吃菜好像单调了些吧?”

  朱世勤哈哈大笑起来:“当然,没有酒哪里是席啊!来,斟酒!”

  勤务兵开始斟酒。

  魏钦公用手捂住自己面前的杯子:“我现在身体还很虚弱,酒我就免了。”

  “唉,为社长压惊,怎么能不用酒呢?”朱旅长道。

  陈旅长说:“司令,您是东道主,说说这酒该怎么喝法?”

  朱世勤说:“那还用说,既然是为魏社长压惊,理当我们先敬客人一杯。只是魏社长刚刚恢复身体,就给他少倒点,表示一下心意就行了。魏社长,这总可以了吧?”

  魏钦公此时十分警觉,他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虽然还不清楚知道朱世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知道如何应付当前的局面。他暗暗告诫自己:酒是不能喝的。他欠了欠身子,以诚恳的口气解释道:“司令及各位,在下只能谢谢大家的美意,可惜我一向不会喝酒。”

  汤静道:“不会喝,可以学学的嘛。”

  魏钦公摇摇头:“还是不学位好。”

  朱世勤蹙蹙眉,望望魏钦公的那位同学。

  魏钦公的那位同学有点勉为其难的样子,但马上为魏钦公开脱:“我这位同学的确是不喝酒的。这样吧——”他示意了魏钦公一眼:“既然司令和各位都有个心意,不如让老同学来点甜的吧。”

  朱世勤点点头:“也行,真的不能喝辣的,就来点甜的,只是这度数太低了。来,给魏社长倒甜酒!”

  魏钦公不好再推辞了:“谢谢司令和诸位的美意!我就只能试着尝尝,点到为止吧。”

  勤务兵上前给魏钦公倒了一杯甜酒。

  “来,大家都来陪一杯!”汤静把酒杯高高举起。

  朱世勤起身招呼道:“来,大家一起,干!”

  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共同端起酒杯,目光集中到魏钦公身上。

  魏钦公勉强站起身,无可奈何地端起酒杯:“谢谢司令和诸位!我只能点到为止。”

  朱世勤哈哈大笑:“甜酒就像糖水,魏社长不要有什么顾虑的。我先干怎么样?”说着,晃晃酒杯,一饮而尽,又有意把酒杯翻个底朝天,示意大家都干。

  魏钦公作出为难的样子:“我先喝一半,先适应一下如何?”说着,把杯子的酒喝了一半,并有意咳嗽了两下。

  “来来,吃点菜压压。”魏钦公的那位同学替魏钦公解围。

  “行,行,一半就一半。”汤静狡黠地说。

  朱世勤夹了一块排骨给魏钦公:“多吃点羊排有好处。”

  魏钦公不好拒绝了,边吃边道:“嗯,是不错!”

  朱世勤一拍手掌:“好的还在后头哪,上鱼!”

  勤务兵双手端过托盘,桌上又添了一个白底红花的透明鱼池,里面探着一条张鳞翘尾的红烧鲤鱼。

  “魏社长,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老黄河的鲤鱼啊,来,品品吧。。。。。。”

  魏钦公尽量找理由推辞:“都说鱼是发物,我就别吃了吧,大家随便用吧。”

  朱世勤又是一阵大笑。“魏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