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雨劫-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环自偏厅里快步过来。张环面容焦急像是遇了什么大事,正到他面前未及行礼便急道:“大人您可回来了!宫中来了圣旨,要李大人去祁连山捉拿刺客!”

  
  狄仁杰乍听之下还以为是什么急事,却原来是为了这事。狄仁杰看张环一脸焦急,不禁笑道:“呵呵呵呵,此事在宫中皇上已然对本阁提及,张环你不必惊慌!”

  
  “大人您知道?”张环一脸愕然,又道,“这就好了,李大人说要等大人您回来再作打算!”

  
  狄仁杰听他此言,不由得心中一紧,思绪一时杂乱如麻。想来李元芳定是忧心走后狄仁杰会遇千难万险,却又不能抗旨不去,故才要等他回来再作打算。狄仁杰又何尝不曾想过这些,但皇帝已然将一把暗刀顶在背后,由不得狄仁杰做选择。事已至此,进则险,退则死,也只有步步为营小心前行。

  
  “元芳身在何处?”狄仁杰只不表露心意,脱口问道。

  
  “李大人正在房里收拾行礼!”张环一边引路,一边恭敬回话。

  
  狄仁杰迈步向前,不多时便来到李元芳卧室门外。房门正开着,午后阳光自西窗口洋洋洒洒晒进来,在房里画了许多金格子。李元芳正在床边欠身收理包袱,一把幽兰剑随意搁置在床边。耳听得门外有脚步声传来,李元芳这才回头看见狄仁杰站在门口。

  
  四目相看,又是五味陈杂。李元芳眼中从容依旧,只是狄仁杰此番却在他这从容中觉察到一丝从未见过的古怪,好似这一段时间来李元芳变了个人一般。思忖间,李元芳已大步走到狄仁杰面前,欠身拜下,道:

  
  “卑职拜见大人!”

  
  狄仁杰本能张口欲问,猛然又发现张环还在身边,便朝张环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张环会意,又朝狄仁杰行了礼才转身离开。狄仁杰跨步进了房中,双手扶起李元芳来,想要问却又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问他,只反转话题道:

  
  “你先起来,圣旨之事本阁正要与你细讲!”

  
  “细讲?”李元芳站正了身子,一脸愕然道:“莫非大人觉得圣旨有古怪?”

  
  狄仁杰慢步走到门边轻轻将房门关上,脸上神色凝重转而对李元芳道:“陛下派你孤身前去追捕江舞风,而不是随我一道前去的用意你可知道?”

  
  “自然是因为卑职武艺与江舞风在伯仲之间!”李元芳一边思忖一边慢道,“不过卑职也觉得奇怪,皇上派大人去甘州公干,本是与卑职同路,何以要一先一后?”

  
  “因为她不相信!”狄仁杰一言点破,道:“她谁都不相信!”

  
  “为什么?”李元芳心中一惊,脱口而出这三个字。

  
  “江舞风捏造谣言说你是方彬彦,依皇帝的心性必然是觉得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更何况方彬彦杀人无数,仇家甚多,她要借此试你一番!所以,她要你孤身一人追捕江舞风。”狄仁杰一边走到桌边坐下身来,一边简言分析道。

  
  李元芳听狄仁杰这番分析,心中好比冬日里浇了一盆冷水,冷得从头到脚。也不知是怎的心血来潮,幽幽问出一句:“若我果真是方彬彦呢?”

  
  狄仁杰被他这突然一问惊了半晌,随后斩钉截铁道:“那就是圣旨上所讲的‘遇奸除奸,遇叛诛叛’。我若顾念旧情,钦差卫队中自有内卫行走。”

  
  一语惊醒,李元芳猛然懂得为什么皇帝不让狄仁杰他同行。一来狄仁杰不在他身边行事无人从旁指点,全要靠他自己心性使然;二来内卫师出有名,名为保护实为监视。想到自己与狄仁杰一片忠心出生入死,李元芳心中委屈不禁如潮似浪般翻涌起来,道:

  
  “许多年来,卑职和大人一起为皇帝出生入死,更是救过皇帝许多次。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难道这样也比不过江舞风一句谣言?她不相信卑职,卑职为官在京时日尚短,卑职也无话可说;可是大人毕生鞍前马后鞠躬尽瘁,她不该不相信大人!”

  
  “她更相信自己的心腹!古有巫蛊之乱,谣言亦可比之,古往今来,帝王之家无不如此。”狄仁杰一语截住李元芳,随后又缓道,“你以为,你我比章怀太子如何?”

  
  狄仁杰背对李元芳,或是也不敢去看李元芳此时的神情。细想来李元芳出身武将,原本便是性情憨直的军人,哪里懂得这些官场倾轧。李元芳不再回应,只是体味狄仁杰的话,狄仁杰恰恰没有看到此时李元芳脸上阴云阵阵,杀机重重之相,只听得李元芳双拳紧攥之时指关节咯咯作响。良久,狄仁杰才长长吁了一口气,慢步行至窗前,日光如沐洒满全身。

  
  “元芳,你行惯了战场;可是论险恶,官场绝不比战场逊色半分。有道是伴君如伴虎,纵有万千功绩也比不过‘猜忌’这两个字。”狄仁杰看李元芳闷声不响,转身开解道,“如今,你我已经是骑虎难下,进则险,却有一线生机;退则死,半分余地都没有。你若被人坐实是方彬彦,既是杀人凶犯罪大恶极,又是隐瞒真实身份欺君罔上,届时皇帝要你人头落地,本阁自然也脱不了干系;你若捉不到江舞风,便有违圣旨。为今之计,就只有千万小心。本阁今日将这层意思对你点破,相信你心中有数,往后也可加倍留神。”

  
  “大人……”李元芳微微抬头去看狄仁杰,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狄仁杰知道他遭逢猜忌心中委屈却又无可奈何,只慢步走到床边,提了刚才李元芳整理好的包袱和床边搁置的幽兰剑,又来到李元芳面前,双手呈递与李元芳道:

  
  “此去险恶,你要多多小心!与人结交也要处处留神。”

  
  “大人……”李元芳赶紧接过包袱和幽兰剑,实在是受不起狄仁杰如此大礼,却又心中分明一阵痛楚。一个是高高在上心怀猜忌的皇帝,一个是视如己出关怀备至的大人,正是退又退不得,进又不心甘。两相矛盾在心中,李元芳闷声不响。

  
  抬眼之间,李元芳竟霎时看到了狄仁杰花白须发。眼前这老者一夜之间又是老了许多。想来狄仁杰在朝为官多年,经历的又岂止是这一次两次的险恶境地,也难怪他看得如此透彻。李元芳不禁更是钦佩眼前这老者,他在沙场经历战役再多也只是明刀明枪,而眼前这老者却是这等软刀暗箭中一步步走出来。念及狄仁杰当初救命之恩、知遇之恩,李元芳心中这些委屈又怎比得上多年来父子之情,只是心中替狄仁杰不平。

  
  李元芳不再多言,只双手抱拳朝狄仁杰行过一礼,继而拎了包袱提了幽兰剑大步往门外走去。狄仁杰却不去看他,反而转身背对了门口。偶然间,又听得门口传来一句:

  
  “大人,卑职想再多问一句。皇上这样待大人,为何大人还要为她出生入死?”

  
  日辉透窗,背影相对,却偏偏静地出奇。狄仁杰背对了李元芳,看窗外银杏树上一片黄叶如蝶一般扑进窗来。李元芳背对狄仁杰,站在门外嘴角阵阵抽搐。良久,李元芳都不曾听见狄仁杰应话,只有深深吸了一口气大步离开。李元芳自是不会看到狄仁杰听着他离开的脚步声猛然闭上了双眼,硬是不让眼眶中噙的泪水下来。

  
  正堂偏厅,廊房后院,这风也似是懂了时宜,呼啸而过之时还带了冷意。狄府门外早已备好了一匹快马,李元芳一语不发径直出了门来,顾自上了马扬起一鞭打马离去。厢房里,狄仁杰拾起了那片银杏叶,又走到窗前将它放飞在风中。黄蝶起舞,随风起卷,却终也不能回到窗前那棵银杏树上。

  
  马蹄声声,凛冽寒风。官道两旁秋草离离,皆是遭了霜打般无精打采瘫在那里。快马过处,一路烟尘飞扬,好似大雾骤起却又被风吹散。马背上李元芳一身便衣却依旧不失将军威仪,神色从容又带几分怅然。马鞍上挂的布袋里一把寒铁宝剑微微露出剑柄来,这幽兰剑也似憋闷得慌一般要露出头来透口气。

  
  这一人一骑在官道上走得匆忙,李元芳原就心中不快,更有借速兜风以泄胸中闷气之意,于是再加上几鞭,胯下坐骑更是如离弦之箭一般往前奔去,一口气跑出一百多里,恨不得一息间赶到祁连山捉了江舞风回来。

  
  时候已是入了冬,白昼也是短了许多,正近酉时天色便暗了下来。眼看夜色如泼墨一般黑下来,风也是越来越冷,李元芳这才回过神来,直悔刚才只顾着心急打马错过了这官道上唯一的市镇。若是要赶去下一个市镇投宿,怕是要跑到天亮,更何况人饥马乏;若是在荒郊野地过夜,倒不用怕毒蛇猛兽,只消挨这等冷风,到天明便要找人抬着才能走了。李元芳拉了缰绳兜转了两圈,终还是叹了口气打马折返回去。又跑过七八里地,李元芳这才到了一处名叫青阳镇的地方。

  
  青阳镇乃是神都往雍州官道上的一个小镇,方圆二三百里都没有人烟。此处原来是附近几个村庄临时赶集的集市,后因官道上往来人多,几个村庄便渐渐搬到一处,久而久之便在此作了个小镇。李元芳到了镇口才缓下一口气来,心里寻思着进了镇随便寻家客店住宿歇马,待到天明便立即动身赶路。日走夜歇,尽快赶去祁连山办好了事情,教那皇帝不用再猜忌。

  
  青阳镇在这几百里官道上是唯一村镇,自然是聚了八方来客都来此歇宿,就连夜里也是热闹非凡。只可惜来这镇子的人大多是歇宿一夜便往神都赶路,故发展至今还是不太兴盛,镇上只有一条小街。李元芳看这街上夜里也是人多繁杂,不好骑马进镇,只得下了马来,拉了马慢步走上青阳街头。

  
  此镇虽是镇小街小,却犹如百里荒烟中一座不夜城一般热闹。此番已是过了戌时,街边两侧茶寮面摊依旧是人满为患,摊主小二更是穿梭其中忙得不亦乐乎。沿街又零零落落歇了骆驼马匹,反教这街头更添拥挤。马蹄声响,李元芳拉了马在这街上穿行,无形中便觉着两边茶寮面摊里所有人目光都齐刷刷往他身上聚集过来,看得人心里阵阵怪异发毛。灯火微光中,幽兰剑在马鞍上的布袋里倒似比李元芳更为抢眼。李元芳不动声色,只顾自向前行走。

  
  突然间不知从何处响起一声喊,道:“李大哥!如此晚到,令小弟在此等候多时,少时更须罚酒才是。”

  
  李元芳听得这声音有些耳熟,便本能四下观望,只见右边小摊上有一桌的客人站起身来直朝他招手。此人一身粗布白衣身姿矫小,长眉入鬓相貌端庄,一眼看上去唇红齿白文弱有余。李元芳这才记得此人,正是前次在神都街亭上将他叫醒的买画书生上官雨,心中只是好奇这书生竟然会在这里出现。

  
  思忖间,上官雨已然快步走到李元芳面前一脸喜色,一手拉过李元芳的马,一手拉了李元芳的衣袖往右边小摊上去。见这两人如此亲近,周遭注目才逐渐散去,渐渐又闹腾起来。上官雨将马匹交付于摊主,又打赏了些许银两,这才拉了李元芳坐了下来。

  
  李元芳看四周渐复平常,好似一池寒冰遇了春风一般,不禁对上官雨抱了一拳,笑道:“看来又是上官贤弟帮了愚兄一次!”

  
  上官雨手把折扇,脸上浅浅一笑,道:“有道是出外靠朋友。青阳镇这个地方汇集八方来客,正是龙蛇混杂。只可惜镇小店少,全镇上下才三家客店,哪里住的下这么多人。莫说是李将军这么晚才到,就是小弟比你早到两个时辰也只有在这小摊上过夜。”

  
  “想不到上官贤弟一介书生,竟对这青阳镇如此了若指掌!”李元芳出门之时狄仁杰千叮万嘱要小心结交朋友,自是不敢松懈。只是上官雨多次相助于他,李元芳心中又是不愿猜疑。

  
  “呵呵,小弟卖画为生,虽是一介书生,但也有志登临山水,想要仿效圣贤周游列国!没来由得了李将军一句猜疑,可是不该啊!”上官雨言辞婉转却意达深处。李元芳不禁有些佩服这些文弱书生,虽不会武功却能从一句话里找出乾坤所在,狄仁杰如此,上官雨亦是如此。

  
  “上官贤弟见谅,呵呵,出门在外,难免小心!”李元芳性情秉直,立时向上官雨赔礼笑道。

  
  “呵呵,不妨事不妨事!出门小心也是应该的!”上官雨倒显大度,又道,“不过,我看李将军面带愁容,不知是否遇上难事?若有小弟出力之处,还请将军不要客气才好!”

  
  一语刺中李元芳心中事,适才那些被快马疾风吹散的不快又齐齐涌上了心头。李元芳不禁心中又苦闷起来,自斟了一杯一饮而尽。上官雨不再多问,只为他斟了几杯。李元芳心中烦闷,如今又他乡遇故交,记起上官雨曾帮过他几次,想来也不会是歹人,便零零碎碎将苦闷之事尽数讲了出来。上官雨见他遭逢猜忌,又不断自斟自饮,大有借酒浇愁之意,忙将一手覆在李元芳手中酒杯之上:

  
  “李将军,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河蟹)九。你如此苦闷又有何用?”

  
  李元芳放下手中酒杯,道:“我真是不懂,为什么皇帝会相信一个谣言,为什么大人还要为皇帝这般奔走?”

  
  “李将军果真是性情憨厚,难怪你不懂个中奥妙!恕小弟直言,你在京为官,相信若是没有得狄阁老庇荫,早已人头落地。”上官雨自斟了一杯,饮了一小口道,“官场暗箭比战场明刀更甚。就如同这桌上酒壶,身周可不止是一个酒杯。白玉粗瓷,若是粗瓷杯要说这白玉杯有瑕疵,你猜酒壶会怎样想呢?”上官雨举了手中白瓷酒杯,一边把玩一边看李元芳神色。

  
  李元芳看着上官雨手中酒杯,心中细细体味过他的话外之音,这才恍然大悟,惊道:“你是说……”

  
  “狄阁老定是心中有数,所以才要你沿途小心结交朋友,莫被人坐实了欺君之罪!李将军此去可谓是腹背受敌,故此将军更要小心!狄阁老心怀天下,一身正气,又岂能为区区小事而让步。”

  
  “岂有此理,是谁在皇上面前恶语中伤大人!”李元芳攥紧了手中酒杯几乎要捏碎,少时又转而向上官雨谢道:“我真是该死!若不是上官贤弟指点,怕是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大人心意。我这就回去向皇上禀明(河蟹)心迹!”李元芳言及此处,正要起身却被上官雨按下。

  
  “将军且慢!”上官雨坦言道,“你这般莽撞,难怪狄阁老不将有人恶意中伤之事对你明言。你现在回去见皇帝也只会落个欲盖弥彰,越描越黑;届时不但帮不了狄阁老,反更增皇帝猜疑。狄阁老说得对,为今之计,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小心行事。你遵照圣旨,赶往祁连山捉了那刺客江舞风,打消皇帝猜疑之心才是上策。”

  
  李元芳听他所言有理,只好又安坐了下来,低声道:“是我太莽撞大意,遇了大人有难便不够冷静!幸得上官贤弟从旁提点,才没有闯出大祸!你说得对,既然有人胆敢中伤大人,那就口说无凭,只有用事实证明才是正道。想不到我空有一身武艺,竟连别人一张嘴几句中伤之词都比不上!只可惜上官贤弟明日便要别过,愚兄孤身一人,恐怕这一路上再无人从旁指点。”李元芳看眼前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