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颐起身肃手听了,躬身道:“王爷教导,臣感激不已,定恭谨办差,不敢负王爷慈心。”
    说出“慈爱”二字,他直觉得自己的牙根儿都要酸倒。
    无奈,四阿哥端出尊长的架子,又是“苦口婆心”的模样,曹颗只能跟着配合。
    四阿哥点了点头,像是颇为满意曹颐的知趣。目光柔和许多,声音却越发冷冽,越越来劲,颇有气吞山河之势。
    从曹颐少年沉迷商贾之事,耽搁课业开始,到曹颐行事不圆滑,在京城与人交恶,林林总总,都是不满。
    要不是隔着远,这吐沫星子就要喷到曹颐脸上。
    曹颐只觉得额头冷汗都要流下来,平素里瞧着自己也没有那么不堪,怎么四阿哥这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难道自己费心经营十多年,在这未来帝王眼中就是这个印象。
    他却不知道,还是他那方才那句“慈心”惹的祸,使得平素板着脸的四阿哥转眼就化身“话唠”
    四阿哥的姐妹中,长成的只有八位,其中六位抚蒙古,就算有外甥。也隔得远,身份有别,;轮不到他这个舅舅管教。
    嫁到京中两位公主。一位是他同母所出的和硕温宪公主,嫁到终家两年后病故,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另一位是和硕惠靖公主,下嫁给孙、承运,前年死了额驸,带着儿子寡居。
    这位惠靖公主不仅同雍亲王府鲜少往来,还同十四福晋年龄相仿,交情甚好,孙承运生前也是围着十四阿哥的**转。
    四阿哥不迁怒都不错了,哪里还会同这个妹子亲近?
    曹颐失父,又是他了长大的杭州相遇开始算,所以四个,眼下被曹颐的“慈心”一句勾得慈心大发。
    加上,方才在三阿哥处憋的火,这般发挥一下,心里也畅快了。
    见曹颐脸色越来越白儿,他才兴致未尽地收了口,口气转为温和道:“你已不小了,往后行事不可肆意,凡事谋定而后动。要是遇到不解之事,就来寻我。”
    曹颐被四阿哥折腾的,有些战战兢兢,小心地应了。
    四阿哥见他恭敬有余,亲近不足,有些不满;想着他同十六阿哥的亲近。就有些不舒坦,道:“十六阿哥虽与你有同窗之谊,但却你的尊长,不可怠慢。”
    咦?这都哪儿跟哪儿?
    曹颐被四阿哥的跳跃式发言弄得有些懵懂,不过还是先老实地应了。
    四阿哥见他“孺子可教”真有些自家骨肉的感觉,心满意足地走了。
    曹颐亲自送他出了帐子,转身在回帐子时,丁点儿睡意都没了。
    他将四阿哥的话掰开了,揉碎了,还是猜不出十六阿哥哪里得罪了四阿哥。
    许是这两日,“惊喜”太多,惊得曹颐有些麻木。即便四阿哥将自己贬的一无是处,曹颐只在听的时候忐忑,过后就平静下来了。
    四阿哥以为自己是“庸才”不是更好,就不会想着点他出头做“改革先锋”
    但是十六阿哥身为宗室,往后境遇如何,都在四阿哥一念之间,曹颐可还惦记他混上铁帽子,自己能多个靠山。
    想到这点,曹颐有些迫不及待地,但是现下就去找十六阿哥又太惹眼。万一传到四阿哥耳中,自己不是成了“冥顽不灵”?
    他站起身来,踱了几步。
    以十六阿哥的伶俐,当不会得罪四阿哥才是,到底哪里出了砒漏?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他正寻思,就听有人道:“乎若,听说方才四哥来了?”
    挑了帐子门口进来的,正是打着哈欠的十六阿哥,身后还跟着伊都立。
    有伊都立在,曹颐有万般疑惑,也只能先压下来,招呼他们两个落座。
    “十万两白银,恭喜乎若,真是叫人羡慕。”伊都立满脸羡慕地说道。
    就算他家资富足,但是对于这么一笔数目字也觉得乍舌。而且,这银子只是一部分,还有其他贵重之物。
    财帛动人心,这背后的体面,更是常人不能想的。
    伊都立笃定,关于李氏身份的传言不是空**来风,早年有太后的另眼相待,还有“三柄如意”;如今,还有科尔沁王公拿着慧妃娘娘的嫁妆”尊太后“遗命”交到曹颐手中。
    流落在民间的公主,说起来像是古时话本中所述。
    只是早年没相认,现下也不过是打着太后的旗号加恩,看来皇上没有认祖归宗的意思。
    曹家得了银子不假,失去的却是固伦公主的封号,这样看来那些财物就不脆蹙一甲丁一里。
    曹颐只能苦笑,这两日发生的事情跟打仗似的,接二连三。
    伊都立不提,他还暂时想不起,那十万两金子的处置,也是令人头疼之事儿。
    十六阿哥见曹腼如此,岔开话道:“老伊先别羡慕他,这没几日就到中秋,中秋后就要行围,乎若可是赶不上了。不仅如此,还得罪五百护军,真是可怜。”
    伊都立听十六阿哥提了曹颐明日返京之事,才跟着他过来看曹颐的,关于护军那个。却是不解:“咦?五百护军?要说旁人手痒痒,去护军行营单挑还有可能,乎若不会那般鲁莽吧?”
    曹颐晓得十六阿哥的意思,这八旗青壮,向来以参加木兰围猎为荣。而且历年木兰秋弥,都有皇帝加恩赐银。
    如今因为了押送曹家这批财物回京,拨了五百护军,这些人就失去了参加木兰围猎的机会。这些人虽不敢违抗皇命,也不敢以下对上,但是心中腹诽咒骂是少不了的。
    曹颗只觉得大脑“嗡嗡嗡”的,若不是十六阿哥指点,他还想不起这个。
    看来,如何安抚这些人,也当想个法子,既弥补了他们不能参加围猎的损失,又不惹眼,有施恩的痕迹,这其中还得妥当思量。
    这会儿功夫,十六阿哥已经同伊都立说了缘由。
    伊都立笑着说道:“就算参加行围,满洲、蒙古十来万兵丁。有头有脸的还能分些银子,寻常兵丁也就三五两银子的事儿。护军营地位高些,人头十两银子也到头了。五百人,乎若舍个几千两银子,也就摆平了。十六爷还替他愁这个?”
    十六阿哥看了他一眼,装恼道:“你们都是财主,倒显得爷是个气人儿了
    伊都立同他熟惯了的,晓得他不是真恼,也不害怕。同曹颐说笑几句,就先忙其他的去了。
    十六阿哥心存好奇,少不得问问四阿哥的来意。
    听说只是了曹颐一番,还告诫让曹颐对自己恭敬,十六阿哥不由笑出声来,看着曹颐,带着几分幸灾乐祸地看着曹颐道:“即是长幼有别,咱们是不是先唤了称呼来小曹颐,唤一声十六十六叔听喉…”
    曹颐见他不以为意,道:“十六爷仔细想想,真没有得罪那位的地方?”
    十六阿哥摆摆手,笑着说道:“你就放心吧,自从四哥送我经书,我也“喜好,佛法,时常同他请教一番,关系只有亲近的,哪里还会有龌龊?四爷不过随口一说罢了。他就是这样的性子,这些年不显了,早年见到年幼的兄弟,就爱多说几句。我也是被他过的。”
    听他如此说,曹颗才放心,不过还是决定,往后在人前同十六阿哥“礼数周全”省得被挑出不是。旗人重规矩,没事找事的,就爱拿规矩发挥。
    说完这个,两人还是说到那五百护军上。就算曹颐也银子,也不能大喇喇地送银子。
    皇上赐银是恩典,众人只有感激的;他这个伯爵送银子,说不定还要得罪人。
    商议过后,两人还是觉得,就算要弥补这些护军的损失,也不能曹颇出面。既然他们是护送太后赐李氏的财务回京。那还是当以李氏的名义,安排答谢,才不容易叫人挑出错处”
    从圣驾行在到京城将近八百里,到热河四百多里。
    要是早出发两日,还能到热河过中秋,如今却是有些来不及。
    曹颐为了安抚这些人,少不得借着十六阿哥的便利,从行营带走几车肉脯奶干,给大家预备路上过节之用。
    这五百护军由一个正三品护军参领统领,直到行了两日,驻地闲话时,曹颐才晓得。这些护军大半来自正白旗第五参领,小半来自第四参领。
    曹家抬旗后,就是正白旗第五参领下。
    这第五参领下,原有十五佐领,其中满洲佐领十一,蒙古佐领二。新满洲佐领二。这十五个佐领,都是世管佐领。
    曹颐这个新出炉的世管佐领,并没有抢了旁人的位置,而是由其他佐领下多余的人口数,刑拨过三百多户过来,成为正白旗第五参领下的第十六佐领,因此到是不怕得罪人。
    相反,因这个的缘故,随行的护军校中,有好几个主动巴结曹颐。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他们有亲戚族人,戈;归到第十六佐领下。划归的时间,是在年初。
    这十六佐领的旗民,暂时有淳王府的属官纪兼掌管。
    直致此时,曹颐才晓得,康熙的“加恩”不是心血来潮,怕是早有此意。
    同那些一口一个“伯爷”谄媚的小校不同,随行的护军参领达力是个不芶言笑之人。
    不过。每当曹颐问起旗政时,达力都不厌其烦地交代一番。
    例如身为佐领,就同大户人家的族长一般,对佐下三百多户旗民的生计前程,乃至婚丧嫁娶,都要掌握得一清二楚。
    对上,还要应付参领与都统。
    实际上,这参领与都统都是皇上任命的,不比佐领是世袭统管。所以。说起来,佐领算是旗民的第一层主子。
    这佐属下的旗丁,不管前程多飞黄腾达,在曹颐面前都要执卑下礼。
    因为正白旗是皇帝亲掌,没有王爷贝勒分管旗务,曹颐这个佐领,也就不用像下五旗佐领一样,上面要侍奉个王爷主子,也算是万幸。
    曹颐每日学着这些,倒是不觉得路上乏味。
    五日后,众人回到热河。这时,已经是八月十七,中秋过了两日,曹颐叫人包了热河城中最大的几处酒楼,慰劳了大家两顿。
    田公公带着两个小太监留在曹家别院,同吴盛一路,缓行回京。
    前些日子,蒋坚身子不舒坦,在热河养病,没有随着曹颗去塞外。如今。他已经瘙愈。却是被曹颐的动静吓了一跳。
    曹颐与五百护军在热河修整了一日,再次启程。
    每日八十里,四日后,到底京城。
    这十来天的功夫,从圣驾行在,早已有消息传回京城。
    曹府门外,探头探脑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几百护军,护送着二十来辆马车,就在无数人中的窥探中,往曹府行过”
    下一章,李氏之怒。
第九百二十二章 交心
    二,二病了,病情来势汹汹。两二日功夫。神容清减,卧和八胁
    曹颐心中,后悔不已。他只想着告之母亲真相,让她心里早做准备,省得从外人口中听到这些握手不及,却忘了母亲到时是年过半百的人,又不是心志坚韧的性子。的
    初瑜已经从丈夫口中。得知婆婆身世。虽说表姑祖母成了亲姑母,有些惊诧,但是也不减她对婆婆的恭敬之情。
    夫妻两个衣不解带地在兰院侍疾,长生、天佑他们也乖巧许多。
    虽说李氏怕过了病气给孩子们,但是他们这几个小的,还是每日过来,隔着帘子给李氏请安问好。
    看到孩子们乖巧,曹颐夫妇这般孝顺,李氏只觉得胸口发堵,鼻子酸酸的。
    昏昏沉沉中,李氏想起许多。
    想起自己打小羡慕的李煦嫡女,想起同自己一样寄居李府的王嫔,好像回到了大家还是孩子的时代。
    高太君对她冷淡,她早就晓得,但是她不敢有半点埋怨。以庶女的身份。养在嫡母的名下,没有短了吃穿,没有打骂,这已经是她的福气。
    想得越多,她就越难过。
    小时候不懂事,也是淘气的性子,跟着比自己年长三岁的侄女学舌,管堂兄李煦叫爹,管堂嫂韩氏叫娘,直到五、六岁才改口。她那时是,最羡慕的不是旁人,就是自己的侄女李非。
    她常常想,自己要是李非就好了,是嫂子的女儿。
    等到李非进宫了,李氏心里偷偷欢喜,因为往后就没人跟自己争嫂子了。但是,堂兄的小妾生了李翼,抱到嫂子身边养,就是李翼,她这个小姑子就要靠边站,连她最爱吃的桂华莫,姓子也急不得叫人做了。
    为了讨嫂子欢心,李氏就围着李鼻的摇篮转,不肯离开嫂子的屋子。
    后来,不知是堂兄心疼嫂子,还是嫂子嫌自己了,同高太君说了什么,使得高太君板着脸斥她一顿,叫她不要老去打扰嫂子。
    她人前没露出什么,晚上在被窝里哭了半宿,她实在是不想一咋。人孤零零地待着。
    幸好王嫔母女投奔过来,都是失父孤女,同病相怜,她同王嫔倒是成了小伙伴。
    那以后,李氏就不再“淘气”同王嫔一道,老老实实地跟着据姆们学女红针线,成了“温柔贤淑”大姑娘,,
    初瑜虽晓得婆婆是伤心所致,但是身为媳妇,也不好提旁的,唯有尽心侍候。李氏怕累着她,叫她去歇着,她也不听。
    曹颐在无人时,少不得开解母亲几句。
    往事召矣,如今一家人安安稳稳地过活,何必为旁人伤心。
    李氏每每闻言,只有垂泪不语。
    她这一病数日,连芍院的高太君也做不安稳。
    这日,高太君过来探病,打发曹颗两口子下去休息,她留在兰院陪李氏说话。
    “淑卿,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就病下,可是颐哥儿惹你生气?听说他从热河回来,带了不少行李,是往家里领人了?”高太君看着病榻上的养女,带着几分担忧。拉着她的手说道。
    她眼中都是慈爱,即便语气并不温柔,但是能这般软和说话,已经是难得。
    娘”娘亲”李氏心中百感交集,哽咽着说道。
    高氏拍了拍她的手,道:“你打小不声不响的,性子看着绵和,却是脾气不小小时候,李非抢你的果子,你就能哭得闭过气去,过后将李非的荷包扔到鱼缸里;李翼害病,怕过了病气给你,不让你去你嫂子屋子。你就年没去。过后就去再去,也再也不肯亲近你嫂子。真是小白眼狼,全然不往你嫂子待你亲闺女似的养,生生叫她伤心。真是叫人操心,如今你都有孙子了,还忍心让我老婆子为你挂心么?”
    听高氏絮絮叨叨提及自己的儿时旧事,李氏只觉得老脸发红,之前的感伤竟莫名其妙的少了不少。
    李氏回握高太君的手,看着她白发苍苍的模样,想她不到二十就守寡。直叫人可叹可悯。
    “娘,爹”爹去的时候,您还年轻,膝下又没有,,没有儿子,为何不改嫁?”沉吟半晌,李氏终于问出自己早就想宣之于口的问题。
    听李氏提这咋”高氏还以为她是为思念亡夫病倒的,毕竟眼看要到曹寅的三周年。
    “改嫁?你伯娘劝了我二十年。直到你出阁了,她还说过。”高太君说起往事,陷入回忆:“你父亲没时,正是我们成亲第一年,我才十六,他兴致勃勃地参加乡试,不想却因写了违禁的字儿落第。你亲祖父、亲祖母没的早,你父亲由你大伯、伯娘抚养长大。你大伯当时在河南任按察使,听说你父亲落第的消息,怕他心里郁结难过,就写信过来,叫他去河南府游学。你父亲考试不中。自觉颜面有失,正想出去溜达溜达,就听了你大伯的安排,出了京”这一去,就再没回来”
    说到最后。她不知是哭是笑,神情怕人。
    不仅没回来,还给妻子留下咋,“私生女”么?
    李氏心中还有好多疑问,例如自己怎么到了李家?为何会被当成是李家庶女?
    但是见了高太君如此。她什么也问不出。
    若说她那是有一分苦楚,那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