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叶芳菲心-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之下,啤酒的优点逐渐显露,成了首选。它是麦牙发酵做的,起开瓶盖,倒入一只透明的杯子,立时泛起乳白色的泡沫,轻轻一抿快溢出杯口的酒液,有点刺口、带点麦香,泡沫退却,显出澄明微黄的颜色,特别诱人。因为喜欢,常常三两口便喝完一杯。后来喜欢一饮而尽,不过分秒,浑身燥热,直觉热血涌上脸庞,特别刺激。

  自斟自饮一般只喝一杯,我想自己到底能喝多少呢,这么好喝,一瓶应该是没问题的。当又是全家聚会时,想到做到,连饮啤酒三杯,一会儿一瓶就解决了。只觉得腿肚发软,双臂无力,两眼都开始发红了,特别是耳朵嗡嗡直叫,太阳穴突突直跳,头疼啊,记得多年前差一点煤气中毒时就是这种感觉。经过这次后,好几次都不敢喝了,家人问起来,怎么样,来一杯吧?我实话实说:你们喝吧,我戒了,怕头疼,还怕成啤酒肚。

  杯中酒,喝酒的朋友,在你欢庆的时候,选好自己的酒,斟上一杯,只喝一杯,贪杯喝醉了可没人管哦。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给伯父拜年
今天是2 月4日,正是农历的立春节,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在这春的节日里,我看到院子里的梅花开了,还有室内摆放的淡紫色的瑞香,洁白的水仙,火红的仙客来和风梨,有了这些美丽的花儿;我知道,百花争艳的春天将要来临了。 

  一早;我们去很远的家乡;给年迈的伯父拜年。下了车,便要与泥土亲密接触了,因为除夕下的那场小雨夹雪,路上还有泥泞。我走在堤埂上,脚下踩着软软的泥土,两眼四处搜寻着早春风景,堤旁的油菜地还未开花,仍是碧绿一片,那些野花也没有踪影,只有枯黄的野草,但抬头看着蓝天白云,不由得就想要高声歌唱。伯父家就在不远处,下坡了,我走在最前面,张开双臂奋力奔跑一番,惊动了远处枯树上栖息的一群雀鸟,张惶地飞向更远处的树;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伯父家到了,大哥大姐带着他们的孩子们前来迎接我们,其中也有去年新添的伯父的小重孙,现在刚刚七十天,是个小女孩子,穿着一身鲜艳的小红袄,躺在她妈妈怀里睡得香香的,我忍不住接过来抱一抱可爱的她。向伯父问好的时候,我看到太阳下的他眯起了左眼,毕竟是岁月不饶人,与年轻小辈的成长相比,伯父伯母真得是老了。 

  在伯父家我们吃了真正的农家饭,菜是丰盛的,应我们的要求,伯母特意炒了个豌豆尖,在满桌的鱼肉之中,这个菜清香中透着淡淡的苦味,是现在的时令菜,很符合大家的口味。伯父家的饭却不好吃,是普通的大米做的,米质差,吃了几小口,我们竟觉得难以下咽。我的家乡儿是湖区,是鱼米之乡,伯父伯母以种田为生,却没有好米吃,我知道这也不是奇怪的事,好的米产量一般都不高但价格却高。每当收获的季节,好的粮食都拿去卖了,只有像这样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的米被留下来自己吃,这样的米当然不好吃了。 

  和往年一样,吃完午饭我们就要回城了。来时带的烟酒之类的礼品留给了亲友们,而他们也在忙着给我们准备豆饼、糍粑、鸡蛋等土特产品。离别的时刻到了,我们互相一一道别。时间一年一年这样的过去,在不同的环境,我们生活的一些事情在一天天的变化着,不变的是在这节日里短暂相聚时彼此心中牵挂的亲情。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布谷鸟叫了
熊华

  在春天里,我们结伴到乡村去踏青,欣赏一派自然风光。

  这里有连绵不断的小山岗和农田,满山坡的桃花开得正艳,从它们的阵阵清香中间走过去,坡下是涨满了春水的池塘和金黄色的呈波浪式漾开的一层层油菜花。一头健壮的水牛站立在前行的人们必经的堤埂上,静静地吃着放牛人洒下的枯草,看着锋利的弯弯牛角,我们不得不停下喧哗,悄悄绕过它。远处传来了悦耳的鸟鸣,“布谷、布谷”,那是久违的布谷鸟的叫声,刚刚安静下来的人们又忍不住为刚才的局促大笑起来。

  “布谷、布谷”,年复一年,布谷鸟总是不误农时地以自己的鸣叫声催农种谷,虽然它长得不像白鸽那样美丽,叫声不像黄莺那样动听,但是独独得到了农家人的宠爱。汉族称布谷鸟为神农爷派来的使者,云南哈尼族民间故事中也有阿罗找布谷的寓意深长的故事:农人和有钱人在遇到困难时,其中农人相信布谷鸟的话,按照它说的去工作,有吃又有穿,而有钱人不相信布谷鸟的话,等在那里什么也不去干,结果饥寒而死。

  “布谷、布谷”倾听远处布谷鸟的鸣叫声,我们记下了如此多的意思:“家家看火”、“割麦插禾”、“淮上好过”、“沙糖麦糖”、“阿公阿婆”、“脱却布裤”、“郭嫂打婆”、“一百八个”、“扎山看火”、“家家好过”,“担粪撒谷”。

  同一种鸟的叫声,人们理解它的意思,会因地域方言的差异,时节变化而不同。但这些不同的理解之中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形象、上口、好记、有用。如同忙碌一周后来踏春的我们,关注的是春天百花盛开的风景,而天天处在“美景”中的种田人关心的是花谢后累累的丰收果实,相同的是我们最终都感到了生活的美好。 

  2003…4…5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暴雨
当气温达到三十七度时,坐在家里什么事不做也会流一身汗,更别提出门在外的了,对于这样的天气今年有个时新名词叫作桑拿天,天气预报时衣冠楚楚的播报员就是这么说。

  太阳早早的明晃晃挂在东方的树梢,女人们可以撑起漂亮的花伞而习惯于光头赤膊的男人就够受了。热了几天,知了在树上嘶鸣,远远近近的此起彼伏着。是呀,多亏了有这些树呢,它们的树荫连起来,树下疲惫的行人们可以躲一躲正午的太阳了。

  一朵乌云不知从何处飘来,正罩在明晃晃的太阳上,刺人的光线立时暗淡了下来。空气更沉闷了,当一丝凉风陡然从树梢上掠过后,有雷声在天空中隆隆地响起。这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了!响声未停,豆大的雨滴伴随着又一阵急风落下来了。这样的雨可以几分钟就停下来,也可以数小时绵绵不绝。

  一阵暴雨之后的天空转而变得晴朗,仿佛从没有密布过乌云,从没有倒下过那瀑布般的雨水。被暴雨逼向屋檐下阻隔了脚步的人从天空中收回视线,望望脚下的土地,而地上往往还是泥水横流,这些泥水的痕迹,从远处一望,竟像极了人脸上的岁月留下的一道道的皱纹。

  被雨水从草丛中冲出的蜗牛带着它们的小房子以不为人知的速度顺着这些泥迹缓缓地爬着,看着这些微不足道却处心积虑地生存的小东西,邪恶心理突然冒了出来,本来迈向一边的脚步移向了这一寸寸前行的生灵,随着一声“扑噗”的闷响,阳光下的碎壳在脏污的水渍中折射出了一串零乱的光芒。

  从草丛中被暴雨冲出的还有黑色的细长的蚯蚓,它们却幸运多了,人只是厌恶地绕道而行。离开了草中的家园,它们一样是死路一条,活泼泼地扭着扭着,扭不了多远,随着泥中的水气被太阳尽数晒干,它们也成了僵硬的一条黑线。

  2004…10…8 。 想看书来

父亲的花
父亲年轻的时候许多爱好都随着年岁的不饶人而被迫减淡了;譬如:因老花眼和眼底压高不能喝美酒也不能常看常写文章,肩周炎又让他在兴奋地钓鱼或下棋后疼痛难忍。。。。。。 

  为打发这许多的闲暇时间,曾宣称养花不如种树,养鸟不如喂猪的父亲改变了观点,到街上焊了个铁架回来在阳台边上放花盆学着养花了。开始时只种些仙人掌、仙人球之类易养活的,后来投入一些资金,购回许多花草,有君子兰、苏铁、最珍贵的是用本地名木对接白腊制作的盆景,其它的还有金桔、杜鹃、茉莉、米兰、海棠、瑞香、吊兰等等。对他的这些花草,种的好的,我们夸奖,种的不好的就嘲笑一番,属于看戏不怕台高的角色。 

  因花多了,地方显得太小,不免一些不得宠的花便被他老人家淘汰了,文竹、仙人掌、仙人球、金银花这些最初的的*都逃不过这个命运。 

  有一种杂木叫槿巴条,一到夏季便开粉红色的花朵,有蓬勃的生命力,随手折根枝条插在地里也能成活,可以种植成行道树,最适宜的是在农家院的密密地插成一排种植,七月流火的季节,花儿盛开变成一堵红绿相间的花墙,彩蝶翩飞在其中,相映成趣。槿条树的形状很普遍,普通的都不好形容它的样子,它的叶片是修长的鹅掌形,谁也不会把它同花中之王牡丹联系起来。 

  父亲种过牡丹的,我记得在初春时光秃的枝杆绽开暗红的嫩叶,随着叶片的舒服逐渐变成绿色,开花的时候,枝头一般只有一个花苞,这是一盆单瓣的白牡丹,我很喜欢它,父亲却嫌它花色单薄,与富贵之说相差甚远,不待花谢就把它送人了,我可惜了好一段日子,时常怀念它在晨风中花儿绽放摇曳的模样。 

  去年初春,父亲兴冲冲捧回一盆“荷泽牡丹”的花桩说是街头花贩给他推荐的。经过一番呵护,发芽了,是翠绿的嫩叶,我心想怎么这么干瘦呢,不像去年那盆丰润。因为期待花的盛开,这个疑问没说出口,只是对父亲说不要像种米兰那样剪枝,成个秃杆。他点头同意了。长了几个月,这盆逐渐长高近一米。盛夏也到了,家人都起得很早,我听见在阳台上晾衣服的母亲和父亲笑着说话:“那不是老家后院种过的槿巴条花吗?”我探头一看,可不是!那簇生在枝头的粉红色花朵曾是多么熟悉。我说:“老爸,还荷泽牡丹,连牡丹都不是!”父亲无可奈何地笑了:“现在的人呀,光想赚钱净骗人,连买个花都上了当。”感叹之余,父亲还是精心地侍弄着它,这花也确实有野花气韵,一直盛开到秋末。冬天到了,别的娇花都被父亲搬到了有暖气的室内,只有落尽了叶子的槿巴条留在阳台边,经过了一年的四季之后比来时的模样长高增粗不少。 

  春节时,老家的侄子们前来给父亲拜年,走的时候,父亲突然像想起了什么,要他们等一等,到阳台上忙碌了许久,兴冲冲地拿着那根槿巴条进来了,对他们说:“这花好啊,比其它的花有用呢,拿回去种在屋后,让它好好的长,长成一片。”这时我才恍然明白,父亲说过他退休后还是要回家乡老屋住的,他没有把这野花丢掉,是让它陪伴以后的归农生活的呢!

  2003…6…12

塔和桥
今日偶读郭风先生的散文《桥》,俗话说文由心生,他这篇文章写于水深火热的1941年,觉得难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文中,作家在喧嚣的小城郊外漫步,对于视野里的塔和桥,有着强烈的爱憎取向。他对真实有用亲近人的桥充满了赞美而对那代表所谓功勋的,一层层堆叠起来像征人世虚伪的塔十分憎恶。 

  看后,感叹作家自然清新的文风的同时,我联想到了自己这许多年来对于塔和桥的印象,我想对本城的塔还是很喜欢的。一座城市有山有水,便少不了塔和桥相依相伴的身影。塔美不美,我想那是不重要的,关键是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霜和战乱后,能够留下它们或玲珑或雄壮但一律向上挺立的身姿是多么幸运的事。有它们的存在,是古与今的文化纽带,也是历史的无声见证者。 

  城中有名的塔有三座,位于市中心的文峰塔、城东山上的东山宝塔及山下白骨塔。顾名思义,白骨塔下掩埋着战乱中的森森白骨,建塔就是为了镇邪的,一般人们是不会去欣赏的。另两座都是人们游玩的好去处了。它们是石塔,两者中东山顶的宝塔十分雄伟,游人可以顺着塔中楼梯拾级而上至顶,鸟瞰风景。文峰塔是一座封闭的塔,前几年因城区改造被拆除移址另建。未拆前它屹立路口,仅看那灰色的塔身就有一种韵味,雕刻精巧的佛像无声地诉说着悠久历史,而塔上斜着寄生的野树又延续着塔的不朽魅力,它的旁边就是一座小石桥,桥下是清清的竹皮河水在缓缓流动。在塔被迁后,车辆畅通无阻地在新修的三眼水泥桥上行驶,视线开阔了同时也单调乏味了,时间长了,几乎忘记了还曾有一座秀美的塔存在过。 

  我想,无论是塔还是桥,都是人们与生存的大自然相融的结果。每一座塔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会有无意义的塔建在那里的。而正如郭老所说每一座桥也是尽情地发挥了它的作用,它那弯弯的桥洞与桥下的潺潺流水相印成趣,人们或在桥上望风景或驾船从桥洞穿梭而过。

  2002年的今天,最伟大的是现代技术修建的火车大桥,呼啸而过的南来北往的列车通过它的载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乘客们偶尔从车窗里向外一看,小城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便尽收眼底,再一看那山顶的东山宝塔,亦古亦今,便会生出许多感叹吧! 。 想看书来

绳与中国结
很多年前,在一望无际且渺无人烟的大海上,远离家乡的海军战士身在战舰巡视着我们祖国的辽阔海缰 。岁月流逝,其中有一位长期与缆绳打交道的战士如今早己回到家乡颐养天年。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多少风雨沧桑变幻,对于曾经的日子,我们白发皓首的老者,留下了什么有意义的回忆呢? 

  任谁也想不到,是那些长长的暗色的缆绳竟然让他的晚年生活别有一番情趣。小院深居的门口一侧挂满了那串成一串的红红的大辣椒,而绿荫如盖的花架下老人手中拿的却是同样艳丽的绳结,它是一支灯笼的形状,长长的灯须在和风的吹拂下徐徐飘动,就象他此刻平和的心情。老人自豪地说,是那寂寞而充满危险的海上生活,才能让他有时间琢磨这绳中的玄机,现在他可以用彩色绳子编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甚至是线条复杂的京剧脸谱也不在话下。 

  老人的创意无师自通,但是我国作为文明古国,用绳子编结出艺术却是由来己久了。我们的先贤们讲究中庸之道,修身养性表现在外表上,那些文人骚客大都以玉树临风的姿态示人,衣袂飘飘之下便有了绳结的用武之地。扇坠,荷包带、袍带等系金坠玉,美哉妙哉。 

  美丽的绳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亦掀起了复古的狂热潮流,人们称之为中国结,有了这一枚小小中国结佩戴在这中式的唐装之上,雄伟的男子显出几分儒雅,玲珑的女子露出些许精致,中华文明古国的风韵跃然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中国结都是由平安结演变过来,盛行在明清朝代。编织一支平安结,除了选取光滑美丽的细绳外应该准备一些工具,海绵垫、镊子、珠针,还需要一双灵巧的手。编织时或站或坐,把选好的绳挽一蛇结,在海绵垫上用珠针把绳固定搭一个大致框架(一般为菱形),再用镊子穿绳其中,不一会儿就穿好了,还要进行整理,一支好的平安结三分编、七分整,这就是有高下好坏之分的原因了,编得再好,也要整形。之后,再对结的四周抽出弧形,沿各自的方向把它用镊子拉紧。 

  中国结根据其形状被人们寓以不少深刻含意。有吉祥结,代表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有蝴蝶结,代表富贵;有如意结,四周编有小结代表四季如意;有大大的圆满结,代表花开富贵,平安圆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