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单枪匹马闯天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起皇上和这位张皇后二人的情爱故事,那可真是一件奇谈。”张继祚眯起双眼,看着远处,脸上尽是无限羡慕神往之状。

    “据说,皇上和她是同乡,多年前两人曾偶遇一面,皇上对她一见倾心,惊为天人,发誓终有一天要娶她为妻。可当时皇上还只是个穷小子,而张皇后却是刺史之女,两人门不当户不对,身份地位相差悬殊。

    多年之后,两人再次相遇,情形却掉转了过来。皇上当时在黄巢手下已做了大官,这位张皇后却因战乱沦落为难民,是意外被乱兵抢来送给皇上的。

    皇上当然是欣喜若狂,而她听闻皇上对自己早已倾心多年后,感动于他的一片赤诚真情,当时她又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便答应了嫁给皇上。为了示以隆重,皇上还派人四处寻找她的族叔,千辛万苦找到后,才以大礼三媒六聘,择吉成婚。

    不得不说,这张皇后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妻子、贤内助,不仅相貌国sè天香,xìng情刚柔相济,还机智过人,深通兵法谋略和治国之道,其见识常常让皇上钦佩不已。皇上每遇大事不能决断之时,便向她请教,她分析预料总能切中要害,让皇上茅塞顿开。

    因此,皇上对她言听计从。她说战局不利,让皇上领兵回营,皇上便下令收兵。皇上暴怒要杀人时,没有人敢出来求情,可只要她出面谏阻,必能解救。皇上的大儿子郴王友裕,差一点就被皇上冤杀,就是她救下的。

    张皇后爱护将士臣子,和皇上相伴的二十余年里,她从皇上的屠刀下,不知救过多少待戮之人,为皇上消弭过多少杀孽,因此,满朝文武将士无不对她感恩戴德,敬爱有加。

    皇上对她,那可也是真心宠爱、惧怕,有她在时,皇上从未纵情声sè,不要说**佳丽三千,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从不敢想,只娶有两房侍妾。有一次,皇上打败敌将朱瑾,抢掠了这朱瑾之妻,本已动了念头想要强占为己有,也被张皇后一番言语,给送到寺庙里做了尼姑……”

    江统听到此处,也不禁眯起双眼,望着远处,脸上露出羡慕神往之sè,心中暗道:“等我长大后,也要娶一个这样的妻子,好好宠爱她,方不枉一世为人!”

    “可惜,可惜……”张继祚停下来,悠悠叹道。

    “你可惜什么?你又不是皇帝!再说,一个敌将的妻子,有什么好可惜的?”江统正听得入迷,见他听下来面露痛惜之sè,不由诧异。

    “我可惜的是,这样的好皇后,也已经殡天了。当今皇上,再也无人能够约束得住、劝谏得了,在皇后去世的这些年里,他就像脱缰的猛兽、决堤的洪水一般,嗜杀荒yín的本xìng暴露无遗,且越来越肆无忌惮。这一次北伐兵败,他羞愤恼怒之下,必有暴躁乖戾之举,不知又有多少人要为此遭殃……前天父王告诉我,皇上派人传旨说是要驾临魏王府中的会节园避暑。我担心,这会给我们张家带来覆灭之祸!”看张继祚脸上神情,似是越说越沉痛忧心。

    “啊!?张皇后也死了?如此世间奇女子,今生又无缘相见,实在是比那李存孝还要叫人遗憾!恨不早生二十年……”江统一边为这位贤惠皇后的早逝惋惜,一边又随意安慰张继祚:“不过,你也不要太过担心,这皇上打了一辈子仗,偶尔大败一场,难道便会发疯不成?莫要小瞧了他。再说,他驾幸魏王府,那也是对你张家的信任、恩宠,没把你们当外人看,你应该觉得荣幸才是啊!”

    张继祚苦笑一下,温声说道:“小兄弟,我有一事拜托,希望你能帮忙。”

    “世子有何事,尽管讲来,我能做到的,决不推辞!”江统答应的很是干脆。

    “如果,我是说如果,皇上驾临魏王府时,若我家中真有不虞祸端,你能否请托你大伯向皇上开口求情,或是让他劝谏皇上一番……”张继祚面露难sè,缓缓说道。

    “为什么是我大伯?你不是说皇上无人劝谏得了吗?万一劝谏不成,激怒皇上,岂不是要害了大伯xìng命?我宁肯自己做此事,也断然不会置大伯于险地的……”江统有些不快,口吻稍显凌厉。

    “小兄弟放心,当今皇上,谁都可能杀,却绝不会杀你大伯。”

    “这倒奇了,这是为何?”

    “因为你大伯昔年曾与张皇后相恋,本已订有婚约,不料还未成亲,张家便毁于战火,两人被乱兵冲散。你大伯后来寻访到张皇后的消息,几番yù要和她见面都未能见成,其实并非皇上阻挠,而是张皇后执意不再与他相见。但她殡天前曾交待皇上,她辜负你大伯一生,要皇上善待你大伯,以安她的愧疚之心……”

    张继祚还yù娓娓道来,却被江统一声大喝打断——

    “怪了!这诸多机密之事,你是如何得知的?莫非是欺我年少,看我好哄骗,编故事给我听不成?”江统沉声责问,面sè不善。

    张继祚再度苦笑起来,缓缓说道:“职责所在,不敢不知,这大梁朝廷的进奏院,便是我承密旨统辖的,专门刺探搜集各路消息。今rì所说,绝无一句虚言诳语,想不到我这番披肝沥胆,本想和小兄弟交个心,哪知倒令你起了疑!”

    “嗨……世子不要介意,是我反应过激了。大伯待我恩重情深,我是不愿让他有任何差错闪失。”江统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连忙致歉,又辩解道:“不过,我看大伯出面也是无用,上次皇上杀那蒋家三百余人,大伯定然有过一番苦谏,皇上何曾听得进去?还不是照样杀!”

    江统想起那rì刑场中的血腥场景,心中犹自五味杂陈。

    “此一时彼一时,上次之事皇上举动极有深意,圣心难测,倒不是随xìng而为。但皇上这次兵败,班师后定然会重用木、江两位前辈,近几年我大梁兵马屡败于河东晋军,亟需真正有文韬武略的高人辅佐。他这次出征没让两位大贤随驾,心中定是后悔不已……”张继祚显得对自己的推断极有信心。

    江统猛然觉醒,多rì没有两位尊长的消息,也不知他们是何情形,遂急忙问道:“世子可知我大伯和义父的消息?他们现在还好吗?”

    张继祚答道:“木前辈奉命领军前去收取黄巢宝藏,这两rì便回;江前辈随父王负责这次战事的钱粮筹措,后来押运粮草去了前线,应该会随皇上一起来此。小兄弟放心,他们两位都安然无恙。”

    江统听张继祚如此说,心中很是欣慰,又想起这些时rì在魏王府中多受照顾,张家兄妹待自己一番盛情厚意,自然要做些回报才是;一念及此,便朗声说道:“世子放心,若能见到大伯和义父,我一定会请他们相助,设法保你张家周全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你有些杞人忧天,过虑了……”;
第11章 都是蹴鞠惹的祸
    张继祚和江统的一番深谈,并没有让江统认清这位流氓皇帝的真xìng情。江统反倒觉得张继祚有些胆小怕事,杞人忧天。

    张继祚见江统虽然答应相助,却有些不以为然,知道他没将此事真正放在心上,也只能反复叮嘱拜托几句,匆匆离去。

    江统有所不知,朱温之妻张惠死前,曾给朱温留下一句话:“君人中英杰,妾无他虑,惟‘戒杀远sè’四字,请君留意。”真是知夫莫若妻,朱温最后正是因为未听贤妻之告诫,死在了这“杀”字和“sè”字上——或许也正是张惠在世时,对朱温约束过甚,杀人没杀过瘾、**不得尽兴的朱温,才在她死后如洪水决堤般嗜杀荒yín。

    朱温这次率大军五十万御驾亲征,本是雄心万丈,非大捷不班师回朝的。谁料竟让李存审率八百人打得大败,军中大营遭偷袭,粮草辎重被一把火烧了个jīng光,损失甚巨,唯有当即拔寨后连夜遁逃,灰溜溜地返回洛阳。他打了一辈子仗,几时有过这种惨败、跌过这么大跟头,心中羞辱难当,怒火难消,路上竟将自己给气病了。

    在返军洛阳的途中,朱温将江恕召来,让他上了自己的龙辇。

    朱温执着江恕的手,诚恳说道:“朕这一生,霸业有成,全赖两人之力,一是朕的军师敬翔,一是朕的贤妻张惠。她临终之际,三番两次向朕举荐你,既是不想埋没你的平生才学,也是为误你终身心怀愧疚,让朕替她还债补偿。一切都是机缘巧合,非她之过,亦非朕之过,朕希望你能看在与她的往rì情分上,遂了她的遗愿,真心辅佐朕,可好?”

    江恕心中悲戚万分,泣不成声,只道:“承蒙陛下不弃,当许陛下以驱使,一切……听凭陛下吩咐便是。”

    朱温见他神情,心中大安,继续说道:“先生大才,朕本应眼下便托以重任,然朕已垂垂老矣,来rì无多,遍观膝下诸子,均是才略平平,能承继朕功业者,惟有惠儿所生均王友贞,稍可寄望,朕想让他拜你为师,待朕归天后传位于他,你届时再做他的顾命大臣,为他辅政,如何?”

    江恕闻听大惊,没想到朱温竟将如此千斤重担交付自己,心中感佩万分,纳头便拜:“罪民何德何能,让陛下如此错爱,心中惶恐万分,惟有庶竭驽钝,为我朝廷千秋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大恩。”

    ——从秦朝赵高开始,便有“顾命大臣”摄政之说。顾命大臣可代替皇帝掌管朝政,权势在当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如此权倾朝野的高位,怎不令比朱温小十余岁的江恕心中震撼,彻底臣服?

    其实江恕私下觉得这朱温虽然有诸多可恨之处,这些年却也着实在安邦定国方面做出过一些政绩,让治下百姓得过实惠,更颇有识才、重才之心,可取之处还是有的。再念及现如今既已投效,不如借机为国为民有番作为,遂了平生志向,也算一件幸事。

    朱温伸手将他扶起,话锋一转,叹道:“虽说朕治下河山,处四战之地,目下北有河东晋王李存勖、幽州桀燕刘守光,西有凤翔岐王李茂贞,西南有蜀国贼王八王建,东南有吴国杨隆演,南有楚国马殷等,但朕生平劲敌,惟河东李克用。如今这李克用虽死,他手下的十三太保,却个个英勇善战。若朕归天,恐朝中诸将再无人是其对手。朕素有识人之能,前番观你那侄儿面相,若好好栽培一番,将来必是柱国栋梁,rì后我大梁国祚的长久安泰,怕是要托付在他的身上了……”

    江恕见朱温这般评说江统,心中甚感欣慰,忙恭敬答道:“统儿本是犯下死罪,陛下饶他xìng命,代以流放千里之刑,已是皇恩浩荡,令我江家上下感激不尽,岂可再寄厚望?罪民只怕他会辜负陛下……”

    朱温缓和着口气,悠然说道:“你可知现今的荆南节度使高季昌之事?当年他只是朕的义子李七郎府中的家童,是朕慧眼识珠,简拔他于微末之中,才让朝廷得此翘楚良臣。朕观江统小娃儿,将来功业必远在这高季昌之上,定不会差。

    虽说朕的帐前也算猛将如云,但各有所命,不敷守任,真正能与河东晋军抗衡者,还需寄望后进大才。朕已派人传令摆驾魏王府的会节园,爱卿且随我同去,再见见你那侄儿。

    爱卿有所不知,朕说是要将江统流放千里,实是另有用意。昔年朕与一世外高人有约,此人神武雄略,深不可测,朕曾苦求他出山相助,他都不肯,只答应朕若遇一可造之才,送至他处,他愿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这次朕还驾洛阳,便派人将你那侄儿送去……”

    朱温说了好长一段话,有些疲累,咳嗽不止,只得叮嘱江恕严守机密,切不可泄露今rì谈话。江恕见状,忙连声应诺,叩拜一番,走下龙辇,留朱温独自好生歇养。

    朱温大军返回洛阳,并没有摆驾西都皇宫,而是直接住进了魏王府中的会节园,对外称是养病避暑。

    这rì江统正在院中缠着魏王府的一群人蹴鞠——在这小院中居住多rì,偶听张三娘谈起此物之妙,觉得很是有趣,便想见识一番,不料一见之下竟喜爱至极,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总拽着大伙儿同他一起玩耍娱戏。

    张三娘推脱不掉,只好应承。这rì便是她和江统各领一队,参与者有她的贴身婢女、负责给江统送饭的仆役等人。双方斗到酣处,兴致十足之际,张继祚匆匆跑来,说是皇上召江统见驾,让他速速前去。

    江统正玩的高兴,一时xìng起,如何肯听?全不当一回事,只催着大伙继续。可那些婢女仆役们哪有这个胆量,早吓得魂不附体,一哄而散。江统很是气恼,拉着张三娘不让走,非要她陪着继续玩不可。

    张继祚慌了神,对着江统连连作揖:“小祖宗,我求求你了,快去见驾吧!若再推脱,惹得皇上龙颜不悦,怕是我张家要大祸临头了!”

    张三娘也劝:“还是先去见皇上要紧,等回来后咱们再耍,哪里就差这么一时半会的?大不了往后我勤来着点就是了!”

    江统懊恼道:“只怕是没有机会了!皇上这次召见我,必定不rì就要将我流放千里,不止今后与你们再也相见无期,家中的爹娘兄弟恐更是团圆无望了!”说完便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劝都不起来,急得张继祚满头大汗。

    江统被朱温从家中带出,已近两月,起初心中还算平静,此时自知刑期将近,对爹娘家人的思念之情,遽然爆发,头脑混乱,才有此非常之举。

    正当张家兄妹一筹莫展之际,朱温和江恕、张全义一行人走了进来。原来是朱温见江统久不过去,自己寻来了。

    张家兄妹见朱温驾临,急忙跪下行礼,三呼万岁。江统也只得站起身来,拱手问安。

    张三娘见他竟然不给皇帝行跪拜之礼,皇帝也不计较,很是好奇,斜睨着拿眼神偷偷询问江统,江统做了个鬼脸,一时也不便解说。

    朱温进了这小院,一双鸳鸯眼便滴溜溜地围着那张三娘转,竟再也错不开眼珠子。

    今rì张三娘因为蹴鞠,穿的是一袭紧身短打扮,显得身上线条凹凸有致,婀娜多姿,颇有英姿飒爽之气。江统还是个情窦未开的少年,张三娘的美貌对他来说,只是看着亲切易近,断无一丝邪念;可这朱温却是个风月老手,此番北伐无功而返,来回奔波,本就有一肚子邪火要发泄,见了这般美貌妙龄女子,自然yín心顿起。

    张全义在一旁瞧见朱温眼都直了,心里暗暗叫苦,慌忙冲着张三娘训斥道:“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不好好在闺房中待着!跑来这里疯闹什么?冲撞了圣驾,岂是你担待得起的?还不快快退下!”

    张三娘也是一阵心慌意乱,爬起来就想往外跑,却被朱温伸手拦住了。

    “爱卿,这般美貌的小娘子,为何不给朕引见引见?在朕心中,你可是一向忠诚恭谨,没有让朕失望过的啊!”朱温终于将眼睛从张三娘身上移开,对着张全义笑道。

    张全义心中忐忑,不祥的预感越发强烈,硬着头皮答道:“陛下容禀,这是小女三娘,自幼持宠而娇,不尊礼数,常常率xìng直言,口无遮拦,臣是怕她冒犯天威,惹皇上不快……”

    “外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