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意味着,只要他们上桥,进入对方的火光范围就会无所遁形。因此,他们被赵孝锡这个问题,问的确实不知如何回答。
  其实在寻问赵大等人时,赵孝锡却非常清楚,对方在浮桥近距离处设置了防守岗哨。就意味着,想从桥上偷袭几乎不太可能。那么剩下只有一条路,桥下或者直接渡河偷袭。
  看着赵孝锡来到搭建浮桥的桥桩之下观察,赵大立刻道:“公子,你想从桥下过吗?”
  面对赵大等人的询问,赵孝锡点头道:“不错,在这种情况下,越是敌人觉得不可能的地方,越是我们最佳偷袭的途径。
  虽然这些桥桩的距离都比较远,可在这桥板之下,工匠都钉了横梁加固。有了这些横梁,我想顺道桥下过去轻而易举!
  行了,还是老样子,你们在桥这一头等着,一旦看到我的手势立刻过来。注意等下过桥的时候,动作尽量放轻一些。
  只有确定,对方的桥头堡守军被我们全歼,我们才能接应其它大部队过来。只有出其不意,此战我们才能有百分百的胜算。明白吗?”
  觉得身为部下,却在这种时候帮不上任何忙,赵大等人自然也是羞愧的很。只是他们都明白,这并非他们所擅长的东西。
  因此,也只能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希望在未来的战场上,能不用赵孝锡这位郡王爷亲自赴险。
  看着赵孝锡闪身来到了桥面之下,不时的腾跃于桥桩之间。偶尔又如同壁虎一般,攀着桥底下的横梁往前快速移动。
  不多时,站在桥下观望的赵大等人,就看到赵孝锡的身影。消失在对岸的桥桩之下,这才屏信呼吸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尽管他们相信赵孝锡被发现的可能性很低,可要是对岸传来喊杀之声,他们会不加思索的直冲对面,增援这位对他们恩重如山的郡王爷。
  对于赵大这些亲卫而言,打仗胜不胜不要紧。只要赵孝锡不出现问题,那怕他们付出生命也心甘。要是赵孝锡出了什么事,做为亲卫的他们就真的万死难赎了!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袭之杀戮
  
  做为西夏派遣到黄河边的守桥兵,这些守桥兵都清楚,这条浮桥对于对岸进入宋境的侦骑有多重要。在遇到紧急情况下,这座浮桥某种意义上,就是那些侦骑的生命线。
  可随着他们把浮桥加急搭建起来,原以为宋朝会派兵过来破坏。可等到现在,这座浮桥前都看不到宋朝官兵的身影。就连守桥兵们都觉得,曾经辉煌一时的宋朝,真的已经没落了。
  带着这种自信跟傲气,驻守在此的守桥兵,都觉得那怕不在这里驻守。这座浮桥恐怕都能坚持到开春时节,那些宋朝人才会过来,把这座浮桥可破坏。
  可现在这种情形下,有侦骑在对岸骚扰,怕是不太可能有人敢过来搞破坏!
  拥有这种麻痹心理的守桥兵,白天还有人站在搭建的矮箭楼上执勤。到了晚上时分,那箭楼上的哨兵。根本就是个摆设,窝在箭楼里面呼呼大睡。
  除了不时在桥附近巡逻的五个守桥兵,其它驻扎在这里的十几个守桥兵,几乎都进入了梦乡当中。其实若非白天一支千人队过去了,他们这几个守桥兵,晚上都不会出来巡逻。
  连白天都没人敢过来摸桥,这大晚上还会有人过来摸桥,那就真的活见鬼了。更何况,在对岸他们还潜伏了两个哨兵,一旦有情况他们会第一时间,射出响箭通过河对岸的哨兵。
  可这些守桥兵都不知道,此刻在他们简单的营房外面。一块暗影之中已然潜伏了一个杀神。这个杀神,已然在他们这个营房之外巡视了一圈。
  直到确认。这座桥头堡距离后方的骑兵大营,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在这种夜色之下,只要这里不出现喊杀声跟火光。后面的骑兵大营根本就不知道,这里即将会发生的事情。
  看着那五个走走坐坐的巡逻哨兵,过来第一时间观察了周围情况的赵孝锡,很快决定先解决这屋里熟睡的哨兵。其次摸掉箭楼上,那两个打嗑睡的弓箭手。
  剩下的五个巡逻兵,再施以雷霆手段灭杀。以他现在的身手。足以将这些守桥兵全部杀死,也不会让他们叫出一声来。
  想好作战计划的赵孝锡,很快将带过来的长剑,重新背到肩上。抽出怀中一把利刃,缓缓的推开眼前这两幢房舍。一刀一个熟练而冷酷的将屋里睡觉的守桥兵,抹杀于睡梦之中。
  仿佛又回到当年充当雇佣兵时的血腥时刻,赵孝锡脚步轻盈的游走于对方的床铺之上。割喉捂嘴压制身体。让对方在这种几乎绝望跟迷离之中,将生命力一次性耗干。
  等到两座营房中的守桥兵被摸哨,不时盯着那些巡逻兵动作的赵孝锡,已经潜伏到两座矮箭楼的楼梯下。趴在楼梯的阴影处,观察着这些巡逻兵的动静。
  随着巡逻兵转身往另外一个方向走动时,他的身影如同一股清风般。脚下生风的奔上只有一丈左右高的箭楼。
  上楼的第一时刻,他就将打嗑睡的弓箭手给扣在怀中,一刀扎进了对方的心脏之上。让其在剧痛中,无力的挣扎了两下,就彻底的失去了动静。
  解决了箭楼上的弓箭手。赵孝锡又透着箭楼的缝隙,抓住一个对方转身的时机。再次迅速的飘身而下。重新回到了暗处,利用相同的方式解决了另一座箭楼的弓箭手。
  在这种悄无生息的抹杀之中,赵孝锡也深刻感受到,一个武林高手要是学会了特战技能。其发挥出来的作用,真的非常可怕。
  这也意味着,看似乌合之众的江湖人,只要能让他们服从指挥。这种由武人组建起来的部队,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必定惊人。
  带着这种想法的赵孝锡,不断接近那五个不时移动的哨兵,他们也是现在这座守桥堡中,唯一还活着的五个人。解决了这五个人,意味着进攻后方骑军大营的大门已然打开。
  将短刀重新扎回腰间的赵孝锡,很快又抽出了背在身后的长剑,等到这队巡逻兵再次转身之时。赵孝锡如同夜色下的幽灵,突然就出现在这支五人的队伍之中。
  第一剑斩杀而出,两个巡逻兵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削铁如泥的宝剑削飞了脑袋。等到其余三个巡逻兵,心中意识到有敌人袭击之时,却发现对方的索命剑已然临身。
  就在第一个站在最前面的巡逻兵,刚准备开口之时,赵孝锡的长剑已然划做利箭。直接插进了他的嘴中,把他一剑灌倒在地。
  其余两个近身的巡逻兵,则被赵孝锡利用短刀。一刀一个,干净利落的在他们开口之时,割断了赖以生存的喉咙。
  而这一切,就在电光闪烁之间。五个今晚负责巡逻的守桥兵,连喊一嗓子的机会都没有。足以说明,赵孝锡下手迅速之快,杀人手段之坚决。
  看着五人脸上还保留着惊骇表情的死人,赵孝锡也清楚,正是这种突然出现的袭杀。让他们产生了片刻的失声恐惧,而这片刻时间,足够赵孝锡将他们抹杀干净。
  解决完桥头堡的守桥兵,赵孝锡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这个桥头堡看不到一个活人之后。赵孝锡才走到此刻,还灯火通明的桥头之上,朝一直等候的赵大等人招手。
  在看到赵孝锡利用桥下潜伏到对岸,赵大等人尽管相信赵孝锡的身手。可这种无声的等待,对担心他安全的赵大等人,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煎熬。
  觉得时间为何过的如此之慢时,赵大等人没看到信号,也不敢随意走上桥。毕竟,那几个巡逻兵的身影,不时还会出现在床头的灯光之下。
  直到看到赵孝锡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桥头之上,朝他们招手之时。赵大等人忍不住心头一喜,知道桥对面的西夏兵怕是死光了。
  赶紧按照赵孝锡先前的吩咐,派人通知前方看守战马的亲卫,把这些战马给赶过来。牵着这些战马,小心翼翼的来到了桥头堡西夏一侧。
  看着已经被赵大等人,从营房里抬出的尸体,后面牵马的亲卫也觉得。要是换成他们过来偷袭,只怕根本没办法做到。以一己之力,抹杀这二十多个守桥兵。
  望着每个西夏守桥兵身上,只有一个致命的伤口,这些亲卫也明白。这份杀戮时的冷静心,只怕他们都需要好好学习一番,才有可能做到象赵孝锡一样干净利落。
  清楚已经有亲卫去通知大部队过桥,赵孝锡很快在这里留下两个亲卫,再次将战马保留在桥头堡内。
  带着赵大等几位亲卫,步行前去查看一下,那座在视野中若隐若现的西夏骑兵大营。为后面大部队,如何实施突袭,提供一点战前的情报参考。
  对于那些西夏俘虏交待的情况,赵孝锡不可能全部尽信。在这种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唯有亲自出马查探一番,他才能做出最利于己方的作战方案。
  兔子逼急了都知道咬人,更何况这是一群穷凶极恶的精锐骑兵。那怕赵孝锡清楚,这座骑兵大营,今晚难逃被攻陷的命运。
  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身为一之将领所需要考虑的事情。对他而言,杀十个西夏骑兵,死一个骑军士兵,他都会觉得吃亏。
  尽管清楚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能够做到少死人多杀敌。又为何不愿意多付出一点幸苦,亲自过来查探一下情况呢?
  抱着这种心态,赵孝锡带着赵大等人,利用轻功之力快速的向骑军大营逼进。这种速度更加保险,而且速度不比骑马慢上多少。
  当然,利用轻功赶路也只适合短距离。若是长途奔袭的话,只怕还没到目的地,内功再深厚的武者也会内力尽消。因此,能骑兵行进的时候,赵孝锡更愿意骑兵前进。
  带着赵大等人接近到这个帐篷林立的骑兵大营后,赵孝锡望着分布秩序井然的骑兵大营,也清楚这才是西夏骑兵应有的素质。
  望着这个骑兵大营的正门,赵孝锡仔细观察了一下,箭楼上面同样有两名弓箭手,在箭楼上不时的走动。除此之外,大营里面也不时能看到,手持火把跟刀枪的骑兵走过。
  清楚这种骑兵大营,不可能只有一道门的赵孝锡,很快又带着赵大等人。绕着扎起的拒马尖刺护栏,游走了一遍之后。很快在后面,又发现了一个打开的营门。
  相比在面对宋朝的一言,大营门口有两座接近二丈的箭楼,后面这道营门则没有箭楼。不过,同样也有士兵把守,不时还有巡逻的哨兵经过。
  这一点也能看出,西夏骑兵在扎营时,这警戒工作还是布置的非常到位。某种程度上,这扎营的安全性一点不轮于宋朝的步兵扎营。
  绕着这座足够容纳三四千人居住的骑兵大营转了一圈,赵孝锡根据所看到的情况,不断分析着接下来,如何有效的进攻办法。
  觉得在外面看不到里面具体还存在什么情况时,赵孝锡很快朝赵大耳语了几句。不久之后,一个跟随赵孝锡而来的亲卫,立刻转身往桥头堡的方向赶。
  那接下来,赵孝锡又会如何攻破这座敌营呢?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二章 无声的杀戮
  
  望着眼前这座安静中,带有一种肃杀之气的骑兵军营。赵孝锡却觉得并没他前世,所独闯过的外军军营危险。至少眼前这种削尖的篱笆栏,跟那一幢幢蒙古包似的帐篷。
  跟前世一些他所带队,突袭过钢筋混凝土的堡垒要塞,无疑要显得简漏上许多。当然,此时此刻的他,也没有当年的无声狙击步枪跟一水的特战装备。
  可对精通特种作战的赵孝锡而言,这看似严密的军营其实漏洞百出。若非他身边现在可用,经过特种作战训练的武部骑兵数量不多。
  赵孝锡完全有信心,可以在不动用骑兵冲营的情况下,将住在里面的人全部抹杀掉。但现在嘛!虽然把握不大,可赵孝锡还是想试一下,先暗杀解决一些醒着的敌人。
  若是暗袭失败,再派兵强袭这座骑兵大营。至少他清楚,这里距离最近的一座西夏小城,还有至少五六十里的地。只要不火光四射,这里杀破天都不会有人知道。
  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五六十里地如果对方骑兵来援,最多也就是几柱香的时间。要是被对方大股骑兵追上,那今晚过来突袭的骑兵,只怕损失就会超出赵孝锡的预计。
  很计较战损率的赵孝锡,希望尽可能以简单的方式,达到最终的目的。那么眼下先暗袭,再快攻的方法无疑最合适,双管其下一举拿下这座骑军大营。
  等到带领着大部队到来的折知刚等人,来到赵孝锡面前请示作战命令。赵孝锡很快将骑军营中,擅长近身搏杀的骑兵找了出来。
  同时让折知刚跟曹文虎,分别带领剩下的骑兵,分成两队一前一后上马待命。一旦突入军营的暗袭队,行踪暴露立刻实施突入。
  看着挑选出来的近百名擅长近身搏斗的骑军官兵,赵孝锡决定从正面发起突袭,先把这正门上的弓箭手给解决掉。控制下这座正门,以便于暗袭失败。待命的骑兵可一股攻入。
  至于入营之后,这些都手持短刃的骑军官兵,则由赵孝锡挑选出来的带队官。按照十人一组的方式,先解决巡逻的哨兵。有手弩这种近杀利器。小心一点应该不会有问题。
  决定了从正门进攻的赵孝锡,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已然看清楚对方巡逻兵途经这里的时间。让身边的亲卫拿来弓箭之后,将另一个箭楼的弓箭手,交给了身边的赵大负责。
  等下赵孝锡会看准时机,两人同时射出手中的箭枝,将这两个箭楼上的弓箭手一箭袭杀。只要没了在高处观望的弓箭手,他们入营则会安全隐蔽许多。
  看着那队巡逻兵再次持着火把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不到一会功夫又消失,赵孝锡很快小声道:“赵大。准备!”
  两人同时望着箭楼上一左一右的弓箭手,由赵孝锡负责远处那位弓箭手,而赵大却负责近处的弓箭手。不断瞄准之后,赵孝锡等到两个弓箭手,同样转向外面一侧时。
  立刻道:“射!”
  已然做好瞄准的赵大。很沉稳的射出了手中的利箭,也非常精准的射入了对方的咽喉之中。至于赵孝锡的铁箭,虽然距离更远一些。
  但射杀对方的时候,几乎还赶在了赵大的前头。这相差无几的箭袭,就这么分毫不差的结束。
  望着箭楼上,两个瘫软下来的弓箭手,赵孝锡立刻带领第一分队。翻过眼前的篱笆护栏。进入了西夏人的骑军大营之中,并吩咐两个亲卫,赶在巡逻兵抵达这里时。
  迅速的冲到了箭楼之上,解下被射杀的弓箭手服装穿戴了起来。等到巡逻兵又一次巡回到这里时,根本不会想到,箭楼上的两个弓箭手。已经换成了另个两个人。
  这种看似无声却惊心动魄的袭击,让等待在外面暗处的骑军官兵,也觉得有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同时也庆幸,今天他们是攻击一方的人。
  看着这些手持火把的巡逻兵,又一次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赵孝锡单手一指。两个随他进入的亲卫,立刻将正门的营门给打开。
  等待在外面的骑军官兵,迅速的在暗处进行了集结。接下来,他们在做的,就是尽可能小心隐蔽将大营里活着的人抹杀干净。
  在外面已经分成了若干小队的突袭队,全部沉住气趴在大营中的阴暗处。他们需要在这里,亲自观看一次赵孝锡,袭杀巡逻队的实战演示。
  尽管这种临阵教导有些过于简单,可赵孝锡非常清楚。有了一次直接的体会,这些武功不错,却不擅长偷袭的骑军官兵,会有个相对直观的实战观演。
  清楚这种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