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魂--华夏之刃-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前1053年,商朝“远征军”归国,疲惫不堪,姬昌趁机攻打耆(qí)(又称黎)国。耆国就是武乙时的旨方,殷商末年为殷西的内属国,位于今山西长治西南,是殷商的重要盟友之一,也是殷商的重要屏障。姬昌灭密须后,趁势东进,终于击败耆国。耆国被灭,商王朝失去了对西土的控制。

  此时,纣王大臣祖伊闻讯,十分害怕,便进谏纣王,劝其当心,然而纣王狂妄自大,说:“我命在天,西伯昌能奈我何!(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回去后对微子启说,“纣不可谏矣。”导致微子启萌生去意。值得一提的是,《史记》在这里又出现了时间问题,《周本纪》和《宋微子世家》说祖伊是此时进谏的,而《殷本纪》说是次年姬昌灭邘国后才进谏的。

  公元前1052年,姬昌伐邘国。邘地位于今河南沁阳西北,曾作为殷商的陪都,纣王时命鄂侯于此。后来鄂侯被害,其子孙逃往湖北鄂州一带定居,一说湖北省简称鄂即由此来。鄂侯后人逃走后,邘地被封与他人,作为朝歌的重要屏障。姬昌率大军最终将邘国拿下。姬昌拿下耆国和邘国,相当于剪除了殷商这只大鸟的两只翅膀,剩下的就是摧毁他的爪牙。

  公元前1051年,姬昌终于来到了老仇人崇侯虎面前,十几年前正是由于他的出卖,使得姬昌有了七年的牢狱之灾,饱受折磨,痛失爱子,自己也差点死去。本来姬昌并不知情,在羑里时也一直把他当做兄弟,如果不是纣王的出卖,今日恐怕要并肩作战了。但是恶有恶报,要怪,你只有怪殷纣不义了。

  崇侯虎所镇守的崇地,位于今陕西户县附近,是一处战略要地,其城墙高大而坚固,驻有重兵把守,是名副其实的殷商西大门。因此,在所有的殷商属国中,崇国的实力是最强的。西伯强攻三十天没有将其攻下,将士疲惫,军粮见缺。西伯惆怅,便与姜尚进行了谋划,最终决定采取以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战略。

  西伯一面继续准备大量的攻城器械,调集部队,收集粮草,联合友邦,做好军事部署,一面宣布了崇侯虎六大罪状,即“茂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表示自己是为民伐崇,是替天行道,同时宣誓不会滥杀无辜、破坏房屋、抢夺财产、掳掠牲畜。崇地百姓本来就对崇侯虎不满,闻此誓词,纷纷表示支持周国伐崇,部分人还在城内制造混乱;而军士见状,也无战心,心想周军势大,又不见殷商援军到来,再撑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且崇侯虎本来就不义,为其效死命不值得。随着这样想法的人的逐渐增多,崇军斗志逐渐被瓦解。终于在不久后,崇城被周军攻克。

  崇侯虎被灭,殷商失去了锋利的牙齿,只剩下了一对爪子,这对爪子就是他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纣王果然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周军将其羽翼一个个剪掉的过程中,他居然没做出一丝反应。

  至此,剪商大业告成,之后,周朝又南扩至长江、汉水流域,形成了“天下三分有其二”的形势。周国控制了大半个天下,殷商彻底被孤立了起来。

  不久后,为了更好地监视殷商的情况,姬昌命人营建了沣邑,并从岐山下迁都到沣(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

  一切准备完毕,就剩下最后一击了。但不幸的是,西伯姬昌在灭崇次年即公元前1050年病倒了。当其感到自己命不长久时,便招来了各个儿子和文武百官。他嘱咐姬发一定要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灭亡商朝;要尊姜子牙为师,称“尚父”,悉心听其指导。同时嘱咐周公、召公、毕公以及诸臣要尽心尽力辅佐姬发完成大业。在将诸事安排妥当后,西伯姬昌带着一点点的遗憾闭上了眼睛,享年六十二岁。

  纵观姬昌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的一生。其10岁便担负起兴周大任,12岁就引兵出征。在其精心治理下,周国兵强国盛,诸侯归心。后遭小人出卖而进羑里,七年间又作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周易》。其在痛失爱子的时候能强忍住悲痛,可谓至刚。后又访得圣贤,谋划出剪商战略,并成功的用于实践,终于使“天下三分有其二”,为武王铺好了灭商之路,可谓雄武。周文王西伯姬昌,文治与武功并举,不愧圣王的美名。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七 承父业一战定乾坤——武王姬发
公元前1050年,即西伯昌称王第七年,文王病重,他召来众儿子和众大臣,嘱咐好身后事,然后带着些许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其死后,次子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此时姬发47岁。

  暂停一下,我们先来看本小说——《封神演义》。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姜子牙以及众神仙道人辅佐武王伐纣的故事,里面的妖魔鬼怪神仙道圣非常之多,他们的招数神奇诡异、高深莫测,法宝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其中很多人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如姜子牙、苏妲己、申公豹、哪吒三兄弟、托塔李天王、二郎神杨戬、四大天王(魔家四将)、土行孙、雷震子,等等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慈航道人,他是昆仑十二仙之一,没有徒弟,是个男的,但他后来和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投奔了佛教,变成了女的,名字叫做观世音……

  其实,《封神演义》中不光是各位法术高强的大仙道人神奇,不会法术的文王姬昌也很神奇,相传他一辈子生有99个儿子,算上雷震子正好是一百个。其中老大叫伯邑考,老二叫姬发。文王去世的时候是九十七岁,临死前对姜子牙说;“吾儿年幼……”按演义所描述,姬发当时的确是很年轻。看来文王前七十岁专心发展事业,没有要孩子,或者生了很多女儿,而过了古稀之年便一生再生,结果生出了九十九个儿子……当然,既然是一部神魔小说,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演义中说文王不愿伐纣,认为以臣弑君是大逆不道之事,这只是小说的安排而已,事实上,上一章也说了,文王是壮志未酬,事业未竟,在伐纣之前不幸去世了。

  好了,书归正传。姬发即位时是四十七岁,其之前的事迹不详。

  武王登位,以太公望(即姜子牙)为太师,周公旦、召公姡А⒈瞎呶郑屑谈盖椎奈淳〉氖乱担髅鹕痰淖急浮

  公元前1048年,即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文王受命九年(武王姬发未改元),武王首先将都城从沣水西岸的丰(沣)邑迁到了沣水东岸的镐京(即宗周,今陕西长安县境内),以便更好地组织进攻。当一切就绪后,他亲自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临行前,武王制作了文王的牌位,用车载着,供于中军帐中,自称太子发,宣称奉文王命而前去征伐(以父之名)。行军半路上遇到了伯夷、叔齐,两人认为父死而不葬却动干戈是不孝,以臣弑君是不仁,意欲阻止武王东征,在场的各位将领欲杀此二人,结果姜子牙说道:“此义人也。”便将他们放了。

  大军继续东行,当前进至黄河南岸的孟津(又名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时,有八百诸侯不约而至,武王随即发表了一番讲话,大意是自己无德无能,只是受先王遗命征伐殷商,在此制订了严格的赏罚制度,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建功立业。言毕,姜子牙下达命令:“部队集合,把好船桨,落后的一律斩杀!”之后,武王乘船渡河。

  据《史记》记载,当武王的船走到河中间时,有一条白鱼跳进了船中,武王把它抓起来祭天了。当渡过黄河安营扎寨后,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了武王的房子上,还转动不停,最后变成了一只赤红色的乌鸦,叫声凄惨。而此时,八百诸侯纷纷说:“纣可伐矣!”武王却说:“你们不了解天命,现在还不是时候。”于是武王率军回去了。

  这当然不太可信,事实上,武王之所以退军,并不是因为什么火乌鸦落屋顶的事件,那极可能是后人杜撰的,而是武王本来就不想攻打殷商,这次进军只不过是一次部队检阅和军事演习,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号召力和军事状况,试探伐商的可能性。当武王和姜尚认为目的达到后,便以“诸位不知天命”为由班师回朝了。

  这次事件史称“孟津观兵”。

  公元前1047年底,纣王杀比干,囚禁装疯卖傻的箕子,微子启出逃,太师疵、少师强(不知此二人具体为何人)见纣王无可救药,抱着祭器和礼乐之器投奔周国。武王见状,与“尚父”姜子牙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灭商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于是决定起兵伐商,派人通告各个诸侯国前来会合。相传当大军集结完毕,整装待发时,太史依照传统先算了一卦,结果大凶。正当百官失色、将士心惊之时,武王姬发果断做出决定,不理鬼神,迅速出兵。

  武王亲率三百战车、三千勇士、四万五千披甲战士东进伐纣,于十二月戊午日渡过盟津,与诸侯会和,战车共计四千多辆。武王作《太誓》,向全体官兵宣告,其中历数了纣王专宠妇人、荒淫无耻、破坏人伦、凶狠残暴、辱没祖宗等“自绝于天”的罪行,说明了自己伐纣是遵从上天的旨意,动员大家要英勇杀敌,不要畏惧,一战完成灭商大业,不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然后武王冒雨行军,挥师北上(东北方向)。

  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黎明,武王来到商朝首都朝歌(帝武乙时迁都至此,今河南淇县)郊外70里处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南),左手拿着黄钺,右手拿着白旄,举行誓师,作《牧誓》,誓词内容依然是历数纣王的恶行,要求大家保持队形严整,鼓励大家要像猛虎、熊罴、豺狼和蛟龙一样奋勇杀敌,同时不要阻止前来投降的敌军士兵,要争取他们来帮助联军。末了,还加了一句,有不听号令、不勇敢作战者,格杀勿论!誓师完毕,大军在牧野摆开了阵势。

  纣王听说武王居然跑到家门口来开会,如梦方醒,于是连忙调集士兵。但由于征伐东夷时损失很大,纣王只好把贵族、囚犯、奴隶和战俘都武装了起来,终于拼凑出了一支十七万的大军,开赴牧野迎战。

  武王发现敌军是一支临时拼凑的军队,士气低落,队形混乱,便派姜子牙率领百名勇士前去挑战,然后自己亲率三百五十辆战车、两万六千二百五十名士卒和三千勇士冲击敌军。纣的军队虽然人多,但都没有打仗的心思,那些囚犯、奴隶和战俘一见联军赶到便临阵倒戈,攻击殷军,为武王做了开路先锋。武王在后面驱战车冲击,纣的士兵迅速崩溃,进而也都背叛了纣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参战人数虽然空前,但实际上并没有怎么打。

  纣王见此景象,也知道了自己大势已去,于是逃回朝歌城中登上鹿台,穿上自己镶满宝石的衣服,投火*而死。这一年是帝辛三十年,商朝从此灭亡。

  这一头,武王手持大(太)白旗,指挥诸侯奋勇前进,直奔朝歌。当抵达朝歌郊外时,武王看到,朝歌百姓早就在此等候了,他们一见武王大军到来,各个像见到救世主一般跪地叩拜,武王立刻回拜行礼,命令群臣向百姓宣告:“这是上天赐福给你们!”百姓纷纷拜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武王进入城中,找到了纣王*的地方,对着纣王的尸体连射三箭,然后走下战车用轻吕宝剑刺击尸体,最后用黄钺斩下了纣王的头颅,悬挂于大白旗上。接着,武王去寻找妲己和另一个纣王宠妃,结果发现她们已经上吊自杀了。武王又走了一遍戮纣尸的程序,向两具尸体连射三箭,用轻吕宝剑刺击,最后用玄钺斩下她们的首级,悬挂于小白旗上(杀人也要分等级)。这些事情做完后,武王返回城外军营,这时候微子启自缚而来,表示真心投降,武王恢复了他的爵位。

  第二天,武王要修治祭社和商纣的宫室,动工前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只见一百名壮汉扛着挂着飘带的云罕旗在前面开道,武王的六弟姬振铎(曹叔振铎)摆开插有太常旗的仪仗车,四弟周公旦手持大钺,毕公高手持小钺,护卫于武王两旁,散宜生、太颠、闳夭等人也都拿着宝剑护卫在武王周围。大队人马整好队形,浩浩荡荡地进入朝歌城内。进城后,武王立于社坛南边,群臣跟随左右。武王异母弟姬郑(毛叔郑)捧来了新鲜的露水,九弟姬封(卫康叔)铺好草席,召公姡咨狭瞬什懈附友狼@戳斯┘漓胗玫纳蟆R霖识亮俗N模谌菔擎跷薜溃痪刺焐瘢杳蛔孀冢垩拱傩眨斜┎蝗剩锒裉咸欤簧系壑懒恕谑俏渫醢萘嗽侔荩低分恋兀底约菏鞘芴熘锤锍笊陶ǖ摹苤撬捣ユ鹕滩还刈约旱氖拢际巧竦闹家狻渫跛低昙绦蛋荩醯孟费莸牟畈欢嗔耍牌鹕硗顺 

  之后,武王经过与尚父磋商决定采取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方法,以巩固政权。他先将原来的商王畿(京城周围千里)之地分为邶(朝歌以北)、啵ǔ枰阅希⑽溃ǔ枰远┤鲂」蟪囊琶穹飧箧亩游涓盟于绦卫硪蠊泵罄幢环庥诠艿氐娜芗剩ü苁逑剩┓止茑{、后来被封于蔡地的五弟姬度(蔡叔度)分管卫、后来被封到霍地的八弟姬处(霍叔处)协管邶,三位王弟名义上是辅佐武庚治理殷国,实际上是用来监视武庚,因此被称为“三监”。

  之后,武王命召公姡Ы磺艚幕臃帕顺隼矗幻瞎呤头帕吮磺艚陌傩眨槐碚昧松倘莸睦锵铮锼钠返拢幻钅瞎剩ㄒ蛔髂瞎ǎ┥⒎⒙固ú挚庵械那坪皖仪帕覆值牧甘酬饧闷睹瘢挥置瞎屎褪坟故玖司哦鸵蟪谋τ瘢幻蓉残拗吮雀傻姆啬梗⑼堂獗雀晌瘢幻#ㄗ谧#┰诰屑赖煺笸鼋康耐隽椤R磺惺虑榇硗瓯希渫醭繁鞴椤

  西归路上,武王巡视了各个诸侯国,记录政事,作《武成》,宣告灭殷武功已经实现。当抵达镐京后,武王颁赐了宗庙祭器,建立国家,定国号为周,追封古公亶父为太王、季历为王季、姬昌为文王。然后完善法制,将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大封诸侯、功臣谋士和姬姓亲族,言各封国国主可以拥兵,但必须听从天子调遣,定期向天子朝贡,允许他们世代承袭,并可以自封国内卿、大夫,但天子有权对其过问并进行赏罚,等等。其中第一个受封的是姜子牙,被封于营丘(今山东昌乐县营丘镇),国号为齐,其他受封众人请看本传之后单列的附章。武王分封完毕,选定伊水、洛水一天王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铭刻《分殷之器物》,其中记载了武王的命令和各诸侯得到的赏赐。

  殷商虽然灭亡,天下尚有诸侯不服武王,于是武王在安排好国事后继续率兵去征讨他们。据说共击败了99国,有652国国王向武王臣服,可见当时所谓的国家是多么的小。后来武王在召见九牧时,路过豳城,他立即想到周国大业正是兴起于此地,于是登上土山,眺望镐京,久久不去,感慨万千。

  武王回到镐京,日夜操劳于国事,直到深夜也不能安睡。周公旦闻知此事,来到了武王处所,询问原因,武王就对他说,“殷商曾经很富强,但最终却灭亡了,现在周国还没有真正稳定下来,我怎能安心入睡,我要努力治理国家,树立功德,使周国不至于重蹈殷商的覆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