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云起大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光斗正在囚车内,紧闭双目。第一次力战被俘来到金营,还说得过去。第二次真被高人吴道墉说中,童贯那阉臣贼子竟真能做出拿杀敌报国忠勇之士,百姓的血汗钱换取一时苟安。美其名曰:以一人之躯,保万千黎民之命。狗屁,保得是这些贪官污吏的荣华富贵。朝廷居然对这些狼行狗图之辈委以重任,大宋亡矣。此刻被自己人押送到金营,心如死灰,闭目不语。

    “李将军别来无恙。”一句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李光斗睁眼望去,一身青衫的吴道墉负手立在车前。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一节 雨夜
    李光斗长叹一声算做回答。吴道墉哂笑道:“我以为将军是个人物,谁知年纪轻轻正在磨砺之时,稍受打击便意志消沉,不思如何奋起,只知长吁短叹!”

    李光斗听后浑身一震,心若死灰复燃。起身道:“是我错了!先生教我,如今如何处之。”

    “先需保身。我看今夜金人,必有举动。你可在二更时逃出金营,在据此西南三十里,有一破庙中与采兰和羊三会合,我自会去找你们。”吴道墉说着将一把打开锁拷的钥匙塞在囚车中。

    李光斗恢复生气,收起钥匙问道:“采兰姑娘我认识,羊三是何方高人?”

    “此处不是说话之地,见了便知。”吴道墉看见国师燕洪弼正大步走来。语速加快“切记,此刻隐忍,到时我自会助你。”

    燕洪弼来到近前问道:“吴先生,此人意下如何?”

    吴道墉轻笑一下:“既然国师来了,就请自问吧,我当告辞。”说罢不急不缓离去。

    羊三正努力学字,采兰在旁一副老学究的模样。见吴道墉进来,都立起身恭敬叫道:“吴先生。”吴道墉对二人一番嘱咐,唤进一个金兵道:“现在送他们出营,我急需一味草药,着他们在近郊寻找。送到营门口,你便回来,我另有事要你办。”金兵依言领二人离去。

    完颜宗望下令,全军收拾行装辎重,时刻准备行军。金营中顿时来来往往,人叫马嘶一片忙碌。天空中乌云密布,闪电划破天际,不时传来沉闷的雷声。

    国师燕洪弼见完颜宗望说到,李光斗的确是个人才,不过他一时还没拿定主意,还要再思量思量。完颜宗望喜道:“他心念已动,就不难了,目下攻宋紧要,容他好好想一想。”

    燕洪弼却说:“我却感觉他心不在焉,似另有他想。还需小心谨慎,严加防范为妙。”

    宗望说:“宋朝已无他容身之处,那就好生招待,但严加看管,不使他走掉,再慢慢理会。”

    此处距重镇真定不过六十里,骑兵两三个时辰,步兵五六个时辰就可到,如果轻装简行,则更快。不过此刻天已将黑,大雨将至,势必会使行军减慢。不过也会让宋兵疏于防范,达到奇兵突袭的效果。完颜宗望下令军士饱餐一顿,休息两个时辰。轻兵简骑先行,辎重随后,连夜进发,要打童贯个措手不及。

    出发前,招来千户以上将领及兀术、燕洪弼、吴道墉等人安排战前事宜。本来完颜宗望欲亲自领兵和兀术、吴道墉及几员骁勇战将先行。国师燕洪弼和其他人押后。吴道墉却执意在后,宗望以为他不想见战场杀戮,也不勉强。

    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完颜宗望率先行金兵奔袭而去。燕洪弼也领后军迤逦而行。李光斗依然被关在囚车内,和送他一起来的权同等宋兵在队尾被三个百夫长带三百余金兵押解。

    李光斗心想:计划有变,现在天刚刚黑,等到二更怕已经到真定城下了。不知吴先生此刻是否在军中?先休息一下,到半夜再随机应变。想着就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不觉间已冒雨行军两个多时辰,燕洪弼不许停留,辎重器械颇为沉重,道路泥泞难行,众人都有些疲惫。李光斗趁人不备,取出钥匙,轻轻松了镣铐。可碗口粗细的木栏囚笼非常坚固,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开的。转眼心生一计,大叫:“快打开牢门,我要大解。”

    马上坐着的金人军官,打着防雨行军灯,看了他一眼道:“要么忍住,要么就在笼子里解决吧。这一路没有国师说话,谁也不能打开这笼子。”看来金人已经提防,李光斗此计不通,一筹莫展之际一条黑影,不知从何处飘来,竟没有声响。来人迅捷无比,众人只觉眼前一花,还不及反应,黑影已落在囚车上,双掌按住木柱,似乎并无用力。众人才看到来人一身黑衣,头覆面巾,只露出双眼。这才反应过来,一齐发喊,冲了过去。

    蒙面人身体一抖,一声低吟。按在掌下的木头突然木屑四溅,分崩离析。被木屑打中的人吃痛不起,大叫倒地。这劲道让周围人惊骇无比。李光斗大喝一声,脱笼而出,如下山猛虎扑向马上金人。抢过弯刀,将金人甩下马去,四处砍杀,欲杀出重围。蒙面人更是形如鬼魅,手到处人倒地,竟没人能挡他一下。夜黑雨大,虽有几十盏带罩的行军灯,但作用不大,常人依旧视线不清,一时人人自危,一片混乱。

    李光斗,自知不用担心蒙面人安危,只管一力向前突围,借着大雨掩护,又不怕误伤,杀得痛快淋漓,几天里心里怒火怨气得以尽情发泄。已经突出重围,忽觉背后风声响起,扭头一看,一个凹脸鹰鼻金人,目露凶光,手持金杖凌空击下。原来燕洪弼已经闻声赶到。

    这一杖,看似虎虎生风,又杖影重重,飘忽不定,令李光斗生出背部任何一处都是落点而无从躲避之感,杖未及身,凛冽的杀气已经让李光斗打了个寒颤。在紧要一刻,李光斗避无可避,翻身下马,就地几个翻滚,躲过这一击。那马儿却没有想象中的被杖击毙,反是身上没人,顿感轻松,悠悠跑回金军队伍中,丝毫没有感觉刚才有灭顶之灾。可见燕洪弼杖法已到收发自如,毫不拖泥带水。国师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燕洪弼挡在李光斗去路前,一脸嘲笑看着他道:“果然另有打算,此时还不受降。”李光斗自知不是他对手,但也要拼死一搏。正待扑过去,一条人影已疾速奔掠过去。燕洪弼小眼猛睁到很大,表情不能相信。李光斗也被一股气场压的背如芒刺,睁不开眼。只听耳边彭彭气机相交之声不断,勉力张眼去看时,两条人影迅疾分开,不过一眨眼功夫。燕洪弼回退两步才站定,自己被提起衣领,牵引的双腿如车轮般不由自主狂奔而去,隐没在夜色大雨中。

    远远传来燕洪弼内力充沛的声音:“好你个吴道墉,小看你了,来日方长,不远送。”

    吴道墉扯着李光斗一气奔出二十余里,方才停步。李光斗上气不接下气倒在一棵树下,喘着粗气说:“我真的跑不动了。”忽见吴道墉低头喷出一口鲜血。大惊,急忙起身,扶住他关心问道:“先生你受伤了,伤在哪?我看看严重否?”

    吴道墉摇摇手,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前几日送将军走时,与兀术争执,他想杀宋俘泄恨,我本欲杀之,宗望赶到,我不得已收回十成掌力,致使内脉瘀滞而受损。今日事态紧迫,燕洪弼武功精湛,要是被他拖延,金兵围住,我们必不得脱身。故要速战速决,一击得手。就不顾内伤全力出手,不求伤人,只为让他知难而退。我也不曾被他所伤,此为激战后又狂奔二十里而吐出淤血,现在好多了,没什么大碍。只需静修数日便可痊愈。”

    李光斗听完放下心道:“夜黑雨大,金人不知我们走的方向,应该一时半会找不到这里。先生还是先歇歇吧。”

    “料我们走后,燕洪弼重任在身,必不会带人追来。但还有二人在等我们,稍停片刻,立刻上路,免他们久等不见,节外生枝。”说完吴道墉盘腿而坐,闭目调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二节 山重水复
    李光斗和吴道墉二更时分赶到破庙,看到庙内有烛火闪动,李光斗刚要上前被吴道墉拦住,并示意不要出声。只见吴道墉凝神细听,轻声说:“庙中至少有三十人,庙檐四周也有二十多人。”

    李光斗大惊,吴道墉接着道:“不过都呼吸不匀,不像有高手在内,大部分似有伤病,有很多人已经沉睡。”两人退到十丈外的树后。李光斗一面对吴道墉的听查之术敬佩不已,一面疑惑是谁在里面?

    吴道墉对他做个压低的手势,示意不要动。随即悄无声息一闪身到庙周围查看情况。

    不多时,采兰和羊三出来,向躲在树后的李光斗打了招呼,李光斗满腹疑惑的跟他们走进庙里。满目尽是负伤的宋兵,轻伤的吊手裹足,重伤的奄奄一息,有的伤口已经溃烂,状不忍睹。吴道墉正俯身查看一个宋兵的伤口,摇头轻叹。几个没有睡着的宋兵看见李光斗,大喜过望:“李将军你怎么到这里了?”

    忽然想起宋将本身对兵就不熟加之衣衫褴褛,面目憔悴难以辨认连忙补充道:“前几日,你带我们在土丘与金人作战。我等皆是受伤被俘,后又被金人放了。”

    李光斗惊讶道:“金人这次怎么发了善心?实出意外。”

    采兰从李光斗出现目光就一直在他身上,听到他疑惑,接口就说:“本来要被活埋的,还不是多亏了吴先生让宗望改变主意。”

    庙里众人不是被身边人推搡,就是闻声醒来。听到此话,对吴先生感激之态溢于言表。看到李光斗又如看到生机。一个宋兵说:“我们被金人放后,不敢停留,一直往这边走。可方圆几十里闻听金兵到来,早跑的没人了。我等又是重伤在身,走不动路,几日才到得这里。很多弟兄无食无药都死在路上,真是惨。”说着忍不住泪涕满面。

    李光斗出身将门,平日少见兵士疾苦。现在一个残败破庙里,拥挤着三十几个烂衣破袍,饥肠辘辘,身上都带伤病的宋兵。才明白死容易,能好好活着才难。心中恻然,哽咽道:“是光斗无能,让弟兄们受苦了,我李光斗竭尽全力也要保大家安然无恙。”

    羊三看到此景,心中想到,比起横死沙场,连个名字都没留下的人又或眼前这些被伤痛饥饿折磨的奄奄一息的人,自己四体健全,无病无伤有多么幸运。还有什么好怨怼的。

    吴道墉站起身问道:“还有多少人在此?其他人在何处?”

    一个宋兵答:“还有三百余人,庙中狭小,夜里又逢大雨,其他人都在庙后的树林中。”

    李光斗吩咐伤兵先休息,天亮后再计较。

    此时雨势渐收,四人出庙隆起火堆。吴道墉向李光斗说知羊三来历,两人互相认识。李光斗叹息宋军中种种**,怪不得敌不过金人。还拍了拍羊三肩膀说:“小兄弟,你受委屈了。”

    羊三自见到李光斗就从心中仰慕,视为天下大英雄,此刻竟能坐在一起,甚至不分高下地说话,受宠若惊兴奋不已。此刻四处奔忙找些柴禾。采兰不时向火堆中加些柴,静静坐在一旁,不时看看李光斗。

    二人正在商议,如何安置这些伤兵。李光斗觉得这些宋兵都是自己属下,为这一仗落得如此凄惨。能让他们有个好归宿自己义不容辞。心念电转,冥思苦想。忽眼前一亮道:“此去西二十里就是合丰县城,何不到那里求援。”

    “将军现在无官无职,不怕那县令不管不睬?”采兰担忧道。

    吴道墉微笑:“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我和光斗一起去,见步行步。”

    李光斗略一诧异,怎么吴先生不呼自己为将军,而称名字,不过这样更为亲切。站起身对吴道墉兴奋说道:“事不宜迟,让我和先生再狂奔二十里,如何?”

    “我已老迈,休息片刻,待天亮城门放行时赶到便可。”吴道墉微笑作答。李光斗恍然大悟,此刻去城门未开,自己没有证明身份信物,去早反为不美。吴道墉婉转而说,非真的需要休息。二人会意一笑,李光斗感觉和吴道墉一起真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从厌世的阴影中走出,生气勃勃。

    天光渐亮,雨也停了,羊三和采兰依然留下,吴道墉与李光斗入合丰城,直奔县衙。在城内一路见百姓不多,但无慌乱之态,沿街店铺户户开门,也有巡捕差役来回巡查。心中暗暗称奇,这个县令倒是治理有方,临变不乱。

    李光斗对县衙门口差役道:“速去通报县令,就说秦州指挥副使到此,有要事相商。”那差役上下打量二人一番,神情疑惑,又不敢得罪,抱拳道:“大人可有凭证、官符等物,好去通禀。”

    “混账东西!这些是你能看得吗?!见了你家县令自会知晓。再要啰嗦,贻误军情,赏你四十军棍。”李光斗怒叱。这些衙门当差最会衣冠取人,也善察言观色。此时客气徒增麻烦。

    差役见这凶样,这番气势,矮了几分。心想要是冒混的事后大不了被责骂几句,要是真的,看这脾气怕是担待不起了。口中连忙道:“大人息怒,这就去通禀,稍待、稍待。”边说便跑进后堂。

    李光斗二人坐在客堂上,不一时匆匆来了一个大汉,虎背熊腰,浓眉大眼,面带几分豪气。走到近前,抱拳施礼道:“我是本县都头樊虎,不知指挥使大人屈尊到此,怠慢之处请多包涵。敢请大人出示官符信印,也好招待。”几句话说得不卑不亢,理由充分,使李光斗不好用强耍横。

    吴道墉开口说:“樊都头,先请坐。我二人来此不曾带任何凭信,但有百多人证。”

    听得樊虎一愣:“人证?是何人,不知在下认识否?”

    “离城东二十余里,树林中有一弃庙有三百多受伤宋兵皆可为证,此为他们先锋官、指挥副使李光斗。”吴道墉答道。

    樊虎惊起道:“你是李光斗?”

    “你认识在下?”李光斗奇道。

    “虽不认识,但久闻大名。我有几位相知曾在将军麾下,时常见面,屡屡谈起将军英雄了得。仰慕不已,不想今日能在此见到将军。不知将军可记得闫磊、聂青勇?”

    李光斗微微一笑,樊虎外表粗豪,却心思细密。他提到这二人确实曾在李光斗帐下供职几年,印象颇深。遂将闫磊、聂青勇二人样貌,性格,当年所历之事娓娓道来,及五日前在合丰城边土丘率军与金人血战说得分毫不差。

    樊虎再不怀疑,跪下就拜:“果然是李将军,得罪、得罪。”

    李光斗连忙扶起说:“救人要紧,赶紧让县令出来见我。”

    樊虎才说:“那狗官早在一月前,带家眷金银细软跑了。”

    这次李光斗和吴道墉齐齐一愣。随即李光斗大骂:“狗官,身为一县之父母,却未见金人闻风而逃,留下全县妇孺老幼不顾,真是可恨!可恨之极!”

    吴道墉在旁问道:“那现在谁在县中主事?”

    樊虎道:“正是不才樊某。”

    李光斗、吴道墉想到一县之首已经遁逃,县中并没匪盗横行,民不聊生。进城看到一切井然有序,治理的井井有条,原来都出自这位都头樊虎,不由对他另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