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氓皇帝-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承畴是英雄,其实他投降满清,也是逼不得已;而且,洪承畴此人才干不亚于明末三大名将孙承宗、熊廷弼和袁崇焕……至于李自成,从偶所了解的历史来看,觉得此人充其量就是个草寇而已,相比之下,更佩服张献忠,当然,并不是是被清朝人歪曲的那个屠夫张献忠。

一点小小的见解,希望懂历史达人们多多指正,谢谢!)。。。


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安大战(八) 
  
 转瞬之间,罗汝才的军队,穿着红色衣甲、举着雪亮马刀的宣府骑兵,已经和张献忠的农民军短兵相接。

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纷飞,人头和残肢四处飞落,鲜血四处飞溅;惨叫之声连绵不绝,战马的嘶鸣,大声痛骂的声音,刀剑碰撞的声音,哭爹叫娘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曲催命的地狱镇魂乐章,人间的土地已经成为修罗的战场,天空的乌鸦鸣叫声,更是给这战场带来三分毛骨悚然的恐怖和惊悚。

张献忠的军队,从昨夜三更开始应战到今天白天的午时,不过是靠着一股气来支撑着,体力实际上早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加上前面士气大振,红着眼睛冲杀的时候,早已经耗尽了精神和力量。

这时候看到如此多的大明宣府精兵投入战场,又看到罗汝才的上万大军竟然反戈一击,都已经有些泄气,看看就要坚持不住了。

张献忠红着眼睛,大声的招呼他自己的亲卫队伍聚拢,这时候亲卫队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张献忠大吼道:“兔崽子们,跟老子冲啊!今天不是老子们死,就是对面的混球们亡!跟老子冲啊……”

大批亲卫队,跟着张献忠红着眼睛向东方冲杀而去,他们的方向正是罗汝才所在地。

这时候曹文诏的宣府精兵冲锋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张献忠虎吼连连,挥舞着手中的大刀,见到穿红色衣服地就砍杀。

手下竟然没有能走过一个回合的兵将。

他往前冲了几十步,倒下的红衣服明兵就有数十人,几乎是一步杀一人,跟地府来的勾命阎王一般恐怖。

他身后的亲卫们看到主将如此勇猛,跟着士气大振,大声吼叫着向前冲杀,气势如虹。

在冷兵器时代。

在火枪还没有取得统治地位的时代,主将的勇猛。

往往能够带来极大地激励效果,明军纷纷后退,躲避张献忠的锋芒……

“地的!”东方一骑战马猛冲过来,马上坐着一名身材适中,面容白皙的大将,手中拿着一支丈八蛇矛。

战马跑近,他猛地跳下马来。

指着张献忠大吼道:“对面可是魔王张献忠,有种就过来跟老子一战!”此人就是宣府副将曹文诏,他举起丈八蛇矛,如同流星一样飞奔而已,披着重甲竟然还有这等速度,实在是令人吃惊。

张献忠也不答话,举起手中大刀,也向着曹文诏的方向冲去。

“当”的一声。

两人的大刀和蛇茅相碰,火星四溅,声音远远传了开去。

两人都是手臂有些酸麻,知道碰到了对手,张献忠打起精神,也不要命了。

挥舞开手中大刀就开始泼水一样的强攻;曹文诏毫不示弱,手中地蛇矛高接抵挡,不时刺出两招反击……

远远看去,两条人影已经交织在一起,但见得兔起鹘落,只见白色的刀光和黑色的矛影,已经看不到两人的身躯,而“砰砰”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传了过来,伴随着火星狂暴涌出,足见决斗的激烈程度。

两人竟然打了个难解难分!

就在这个时候。

从东边的红衣精兵中。

又杀出来一名穿着黄袍地小将,骑着白色的军马。

手中挥舞着一把雪浪也似的大砍刀,带着数百名穿着黄色战甲的将士,勇猛无比的冲进了张献忠的亲卫队之中。

那小将比张献忠还要勇猛,手中地大砍刀挥舞开来,惨叫之声连连,而且更让人感到极度恐怖的是,不管是刀枪刺在他身上,还是利箭射在他身上,或者是锤子重斧这样的兵器加在他的身上……都只听到金铁交击的声音,而那小将就跟没事人一样,继续挥舞起手中的大砍刀,如同砍菜切瓜一样将眼前敌人的头颅剁下来,远远的滚落尘埃……

“鬼啊!”也不知道张献忠部下的哪个士卒喊了一声,围在那小将周围的几十名叛军,心胆俱裂,跟着发了一声喊,四散逃命去了。

那小将转头看了一眼,猛地掉转马头向这边冲锋而来,大声命令曹文诏道:“曹将军,你去指挥大军攻击,朕来擒这张献忠!”

此人竟然是大明朝地小皇帝,也就是张献忠所说地“纸糊的小皇帝!”,张献忠知道再不能幸免,反而打起精神,大吼一声,抛开曹文诏,向那小皇帝猛冲过去。

程真哈哈大笑,看着张献忠砍过来地大刀,根本就不做闪避,而是直接伸出大手来,猛地将那大刀的刀刃握住……刀刃上一股大力传来,张献忠的力气还真不小,但是程真哪里放在眼里,猛地用力顶住,笑道:“张献忠,朕御驾亲临,你还不快快投降!”

这声音就如同雷鸣一般,张献忠觉得耳朵都在嗡嗡作响,但是他向来凶悍,当下虎吼一声,使命的将大刀往下压,但是那大刀根本就是纹丝不动……张献忠心中的恐慌已经到达了极点,这小皇帝还是人么?空手抓住了锋利的刀刃,竟然跟没事人一样,他到底是人还是鬼?

这个问题还没有想清楚,对面的小皇帝纵声长笑,双手猛地用力,只听到“当”的一声,张献忠只觉得双手一松,差点失去平衡而栽倒。

——他那千锤百炼、所向披靡的大砍刀,竟然已经被那魔鬼一样的小皇帝空手折断了,活生生的折断了,就算是传说中的吕布和项羽,也未必有这么大的气力罢?

等张献忠再度清醒过来的时候,脖子上已经架上了一把长刀,那是小皇帝手上的大砍刀。

程真哈哈大笑,大声高喊道:“贼首张献忠已经被活捉,其余叛军,投降者免死!”他身后过来两名禁卫军,将张献忠绑了起来,推到一处高地上,数百名禁卫军一起齐声高喊:“贼首张献忠已经被活捉,叛军们听着,投降者免死!”

精神领袖已经成擒,最强的亲卫队已经被打垮,三个方向的大明军队开始疯狂的反扑,还有传说中的大明天子驾临战场,本身的体力已经到达极限……叛军们终于开始崩溃,从张献忠附近开始崩溃,那些农民军看到张献忠被抓住,都大喊大叫着,要么是跪下投降,要么是撒开腿往南奔逃……

影响由点到面,由一个到十个,由十个到一百个……最后波及了整个战场,不多时叛军已经全线崩溃,大部分叛军都知道跑不过官兵的战马,少数的叛军抢到马匹,远远的往南逃走了,那另一路叛军的首领王大梁,死在了乱军之中。

这时候剩下的事情不过是打扫战场,城南门处的洪承畴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感觉到一阵头晕眼花,身体一阵虚脱,他手中用来指挥、也本来准备用来自刎的长剑,“哐啷”一声掉落尘埃,瘦弱的身躯从马上重重的栽倒在地面上……洪承畴本来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这时候放松下来,终于晕倒在地。

程真骑着高大的战马,押送着张献忠走过战场,战场上成群的叛军俘虏,跪在地上,仰起脑袋,又是惊恐又是神秘又是崇敬的看着传说中的大明天子。

感觉这个大明天子,跟他们想象中差的太远了,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少年小皇帝,竟是一个勇不可当,如同楚霸王一样的猛将。

皇帝身后的上万名禁卫军、宣府精兵,还有罗汝才的所谓叛军,都高高举起刀枪,齐声高呼起来:“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动天地,远处林子里的大片飞鸟被惊起来,向着飘雪的天空飞去。

程真面带微笑,高高举起手中带血的大砍刀,大声吼叫道:“大明天军,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响声更加巨大,就连站在西安城墙上的守军,都感觉仿佛在震动一样。

程真知道,这一战,已经让他和大明军队的距离又靠近了一步,非常关键的一步!

这时候夕阳斜射过来,射在战场上横七竖八的尸体上,乱插的刀枪边,无人的战马身上,射在还活着的人们脸上,众人举目西望,只觉得残阳如血,寒风似刀——大战结束之后,竟然已经是除夕之夜了。

经过半个夜晚加几乎一个白昼,西安大战终于结束了。

这一战禁卫军损失了一千多人,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但是损失更加惨重的是洪承畴和杜文焕带出来的军马,出来的时候六千人,能够回城过年的不到一千人;最后出城慌里慌张支援的明兵,也损失将近两千人;最后加入战场的罗汝才和曹文诏倒是损失较小,不过也有上千人……

大明朝的军马,一仗损失了将近一万人。

至于城外的农民军,死伤更加惨重,总共将近十万名农民军,最后被俘虏的达到三万多人;而根据三天之后清点尸首得到的结果,农民军总共有三万多人战死,还有三万多农民军可能逃散了,也可能死在了其他地方……

血的代价,这是程真心中浮现的四个大字!

(西安大战结束了,屠刀该向谁的头上挥去……杀,杀,杀!)。。。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除夕之夜(上)   

 大明朝的军兵伤亡如此惨重,客观的原因固然是因为农民军人数庞大,而且张献忠的人马打起仗来不要命,但是主观的原因,是因为战斗力的低下。

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曾经过正规的训练,士卒们衣甲不全,有人甚至连武器也没有,在作战之前的数日之内,没有一日曾经吃饱过……这样的军队,如何打仗?

但是造成这种局面,却没有办法怪底层的将士,要怪也只能怪上面那帮蛀虫,那些贪得无厌的王爷们,那些跟蛔虫一样寄生在大明朝这个巨人身体里的贪官污吏们。

正是因为他们克扣士卒们的粮饷,不关心底层士卒的死活,只顾花天酒地,才造成这种战斗力疲弱的局面。

而且,更令人感到气愤的是,就在大战的前夜,王爷们竟然还在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竟然还有四位王爷醉醺醺的夜宿怡红院。

其他两位王爷倒是没有住在ji院,他们都缩在了家里,在家里干嘛呢?让程真感到又是气愤又是好笑的是,他这两位敬爱的皇叔,竟然在家里挖地洞,准备埋葬值钱的,万一起义军打破了西安城,他们将来的时候,也能够再度将这些宝贝取出来用。

还有那陕西巡抚乔应甲,就在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去履行巡抚的职责,而是带着几个美貌的小妾,还有很多金银细软,打算趁着战场一片混乱之际。

从叛军已经被击溃的西门逃走——他皇帝来了,但是他已经吓破了胆子,心中对于赢得这场胜仗,已经不抱任何地希望,管他皇帝不皇帝,先保住老命要紧……

如果不是因为西门巡逻的禁卫军坚决不吃乔应甲的官威,恐怕乔应甲已经远远的逃离了西安城。

当禁卫军将乔应甲抓回城。

送到大牢的时候,乔应甲的大已经被送到了那里。

那个胖扑上来,对着肥胖的乔应甲又是扇耳光,又是拳打脚踢,又是撕咬……跟疯狗一样。

她口中还在破口大骂你这个老不死地,把老娘丢下来不管了……你也不想想,要不是因为老娘那个做总督的爹爹,你能当上这个陕西巡抚吗?忘恩负义地咋种。

老娘今天跟你拼了……”两夫妻就这样厮打起来,让旁边的禁卫军哭笑不得。

乔应甲的之所以也被关到了大牢,是因为大战结束之后,程真没有做任何停歇,马上就采取了雷霆手段,将西安城所有朝廷大员、还有王爷们的府第都封了起来,将王爷们和贪官们的主要亲属,都抓起来送到了西安城的大牢里面。

除了这些贪官和王爷们。

驻扎在西安城里不少大明官兵的高级将领,也都被禁卫军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里。

程真手里拿到了西安城锦衣卫地一份情报,哪些领兵的大将是贪,哪些领兵的大将忠诚,一目了然。

于是按图索骥,将那些属于反派的大将们统统抓了起来。

就在这件事情进行的同时,精锐的禁卫军接管了全城的防务,控制了整个西安城;而曹文诏的宣府精兵,则驻扎在城外,监督着俘虏们清理战场,掩埋尸体……程真已经基本上将整个西安城牢牢地掌握在的手中,也不再怕这大年之夜再出乱子。

西安城里本来有三万多军队,还有一万多王爷们的私兵,为了防止这些力量作乱。

除了将那些有可能作乱或者罪大恶极的将官们抓起来之外。

程真一方面让禁卫军严密监视这些官兵和私兵,一方面下令将西安的粮仓打开。

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分给这些已经多日不曾吃饱地士兵们。

西安的粮仓里面存货也已经不多,于是就打开那些贪官们家里的府库;贪官们的府库用完了,再把王爷们的府库打开,能吃的都拿出来给这几万大军过年……最后除了这些军队之外,老百姓也是个个面有菜色,陕西大旱,他们也是很久没有吃饱过一顿了……

既然这个皇帝来了,不管着,都需要让老百姓和将士们过一个好年罢。

程真脸上露出了冷笑,马上下了一道圣旨,让禁卫军拿着西安的库银,还有一部分贪官的银子出来,找西安的粮商们买粮。

圣旨里面写的是:平价买卖,如若有敢趁机涨价者,抄家灭族。

当看到如狼似虎地禁卫军拿着银子,带着圣旨前来收购粮食地时候,那些贪婪无比的粮商,本来打算囤积居奇地家伙们,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大明皇帝的数万大军就在城里城外,这个时候如果得罪了他,那就是找死……于是粮商们一边笑容可掬的将粮仓里面的粮食放出来,让禁卫军的将士一袋一袋的背着往外走,一边心里在滴血……

当最后禁卫军的军官拿着银子来付钱的时候,那些商人们哪里敢收钱,一个个脸上的笑容都是更加的和蔼可亲,更加的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口中的话更是一个比一个客气当此国难之际,鄙人不敢收这银子……那些粮食,就当是鄙人为朝廷尽的一点绵薄之力罢!不敢不敢,将爷请把银子拿,拿……”

“恩,你不,叫名字,我自会禀告给孙勇将军,让他呈报给皇上!”军官们一般都会留下粮商们的名字。

于是在大战过后的除夕之夜,西安城里的老百姓和士卒们,都吃到了一顿不算丰盛,但是至少能够填饱肚子的大饭,虽然他们拿到粮食的时候,已经接近了二更,但是那种高兴劲头却没有因为夜深而有丝毫减弱,家家户户都开始蒸包子,高高兴兴的过大年。

外面的大街上,禁卫军的将士打铜锣宣布圣旨皇上有旨,城外叛军已经击退,西安城军民百姓,可以安心呆在家中过年!明年朝廷不收赋税,还会有赈济灾银发放,西安城军民百姓,尽可放心过年……”这样的声音让士卒们和百姓们的心中更加稳当下来。

西安城的局势,终于在即将过年的时候暂时安稳下来。

城里涌起的炊烟,还有雪花飘舞的空气中带来的阵阵包子馒头香味,让程真的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

他仰望这大战之后的夜空,虽然飘着淡淡的雪花,但是奇迹一般的还有几颗小星星存在,虽然显得有些落寞和寂寥,但是也聊胜于无罢。

这时候孙勇走到了程真的身后,程真听脚步声就是他,于是淡淡的微笑道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办妥了罢!”

“都已经办妥了,根据范统领部下提供的名单,这西安城的所有王爷们和他们的重要家人,还有贪官们和他们的主要家人,以及一些将领和主要的帮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