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素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的,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孟子的话就是教育人们,行事以义字为先,假如因为贪生怕死而放弃原则,虽然苟且偷生,却难免为人所不齿。
见嫌而不苟免
即使被人误解、猜疑,身处是非之地,仍然犯难涉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会因为害怕被人猜忌而推脱自己的责任。
周公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就由文公摄政当国。这时候就有人散布谣言说:周公有野心,有谋位篡权的嫌疑。假如周文公此时明哲保身、置身事外,那么朝政无人管理,必然引起大乱。于是他果断平定了叛乱,大行封赏,营建东都,制礼作乐,最后还政成王,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工作中误解、委屈都是难免的,凡成大事者,必然要有担当一切的胸怀。老子说过:“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能承担国家的屈辱浊乱的;才算得上国家的君主;能肩负国家的灾难祸殃的;才配做天下的君王。承受磨难,是为了玉汝于成,成就辉煌。
第18节:素书(18)
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世间诱惑成千上万,虽然美色、功利、私情等都有可能使人丧失理智,然而,真正的智慧是不会为其惑乱的。只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在这些引诱面前可做出冷静、正确的抉择。具备上述品德的,就是人中之杰。
《淮南子?泰族训》有云:“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虽然与本书中对俊、豪、杰的划分标准不同,但道、德、仁、义、礼,始终是作为人才应该真正掌握,并且身体力行的品质,这就是本章名为《正道章》的原因。求人之志章
求人之志章    有一位哲学家来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砖的工匠:“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头也不回地说:“我在砌砖。”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看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教堂。”听完回答,哲学家马上就判断了三个人的未来:第一个人心中眼中只有砖,他这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眼中有墙,心中有墙,将来或许能当个工头;三个人中能成大器的只有第三位,因为他的心中有一座殿堂,这一志向会指引他走向卓越。
“志不高,行不远”,所谓志;是从属于远大理想的具体奋斗目标,是一个人内在驱动力和成就事业的精神支柱。立志就是确立个人具体奋斗目标。人的志向犹如信仰,它是指引人成长进步的目标。具有德才的人如何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实形势,树立正确的志向就是本章所阐述的内容。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常立志不如立长志,立长志首先就要绝嗜禁欲,抛弃这些阻碍个人发展的累赘与障碍。
第19节:素书(19)
人的欲望是一把双刃剑,一定的欲望可以成为奋斗的动力和源泉,但如果不加节制过度喜欢,就会发展成为嗜欲。嗜欲意味着对某种事物有着极其强烈以至于无法轻易控制的情感。这种情感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过分的痴迷与溺爱,有了嗜欲,就意味着你可能会因为它而轻易放弃其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远比所嗜好的事物更加重要,比如志向和事业,再比如自我,因此中国自古就告诫人们“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意指智慧而又勇敢的人常常因自己所喜好的东西所困惑,以此教育人们切忌玩物丧志。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出自 《庄子?秋水篇》),千仞高的峭壁之所以巍然挺立而不坍塌,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因此没有什么可以引诱他、攻击它;人只有摒弃世俗的欲望,无欲无求,才能达到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的境界。 
诸葛亮在《诫子篇》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因为无欲无求,所以无所羁绊、无所顾忌,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志向的实现上去;正因为心中没有束缚,所以志向明晰坚定,既不会被贪念侵蚀,也不会被虚荣所蒙蔽,才能推动理想向现实迈进。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除绝嗜禁欲之外,还要在心中划定对错善恶的标准,明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此作为行事的标准。不良的思想要在成为现实之前就抑制它,将它扼杀在萌芽状态,最终使善的思想战胜恶的思想,进而指导人的行动,从根本上减少明知故犯的机会。
因此,就算受到外部干扰即将行差踏错时,这种来自内心世界的精神力量也会产生阻碍作用,从而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 
第20节:素书(20)
人生中有些错误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心犯下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在错误发生后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时刻引以为戒,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他的臣子士季就此向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也!定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从此士季的这句名言流传至今。
文彦博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三君子”之一,他与古人郭有道、介之推并称为“介休三贤”。据说,年幼时的文彦博为了修身,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好事就在其中一个罐子中放一粒红豆,做了坏事就在另一个罐子中放一粒黑豆。他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已经能够不自觉地不做错事,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
与此相仿,清代名臣曾国藩也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每天在日记中检讨自己的不足与过错,好比说了什么错话、办了什么错事、动过什么邪念,都会在日记中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提出改正的方法与措施。正是这种“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成就了在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曾国藩。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酒乱性,色败身。远离酒色的诱惑,才能使自己的品行没有污点。
人类所有的嗜欲中,酒、色最为伤人,其实,伤人的不是酒、色,而是自身对于酒、色的嗜欲。美酒当饮、秀色可餐,美好的事物自然人人喜欢,但如果不懂节制,纵欲放荡,就会招致祸乱的发生。酒能乱性,乱性后思维就会混乱不明晰;色能败身,败身则行事糊涂无力。假如能够抛弃嗜欲,就能做到神清气爽、处事分明,因此提倡“贬酒阙色”,举止有度。
2第二部分
第21节:素书(21)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行事要避免与别人产生嫌隙,与人相处不能让人产生疑心,这样才能有利于事情的进行与发展。
欧阳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道:“祸患常积于忽微”,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许多并不是由是非原则问题引起的,往往一个不正确的表达方式、一次不经意的冷落,甚至一个被人误解的眼神,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为今后的发展埋下祸患的根源。
三国时的名士曹植有诗《君子行》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所以,凡谋大事者,必须要从人与人之间的小事着眼,从生活中的细节着手,了解什么行为是别人所厌恶的。明白什么行为可能导致别人对你的怀疑,然后尽量避免这类行为的发生,以保证自己的计划能顺利进行。
本章中强调的“避嫌远疑”与《正道章》中提到的人中之杰“见嫌而不苟免”并不冲突,后者强调的是,在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上,要不怕被人猜忌而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正如林则徐所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而前者则意在提醒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以免阻碍今后的发展。后者从大局考虑,前者则从实处出发,两者只是出发点不同,而目的却是统一的,都是为了能够有所成就。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聪明的人会广泛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勤于发问,善于学习,从而使自己的学识渊博,为自己的将来积累丰厚的知识储备。
如同建造房屋一般,假如没有打好地基,无论多好的图纸、多好的建筑师、多好的材料也无法建成一座好房子;如果把立志比做建屋,那么广博的学识就是支撑这座建筑的最根本的地基。认为知识的积累要从平日做起,只有勤奋学习、广泛发问,才能通晓疑难,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22节:素书(22)
一个人,即使他天生具有圣贤质地,假如不勤奋好学,将来也不会有很多大的成就。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曾说:“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无独有偶,孔子也认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并且对此身体力行。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祭典中的礼节,差不多每件事情都问到了。于是,有人就在人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问。孔子听道这些议论后就说:“对于不懂的事情,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论语?公冶长》)
一个人的志向能否实现,首先要看他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底蕴来支撑他走下去。战国末年,洛阳人苏秦少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自以为学识足以求取功名后,他辞别老师下山,变卖家产,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没有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落魄归家,连嫂子都看不起他。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周书阴符”,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于是开始二次周游列国。这回他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成为了六国的丞相,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人思考得越少,往往话就越多;而思考得越多,话就越少。聪明而又有涵养的人,往往崇尚行动多于言说,也就是看重行动而吝于言说。如果具备解决事情的能力,那么他的实际行动往往比嘴边的夸耀更能说明问题。与此相对的就是所谓的言行不相顾,即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与之对应的行动。这种“高言寡行”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他人对你的评价,也会妨害到自身的修养。
第23节:素书(23)
《论语?学而》中写到,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意思是,经常花言巧语,作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儒家崇尚质扑,强调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反对花言巧语、文过饰非。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两处都提到了“讷”,都包含了语言朴实无华,微言慎行的意思。
老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也在多处谈到了人才与言语的关系,比如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有宗,事有君”、“美言可以市尊”等等。他认为,人的语言必须朴实,言之有物,花言巧语只能博得暂时的利益而损坏自己的德行。
为什么会通过人的言语来评价人呢?中医认为“舌为心苗”,由此引申出“言为心苗”,认为语言是心念的反映,花言巧语、夸夸其谈之人,有太多自私的目的隐藏在其中,心念不正,其言当然不可听。所以,修养身性要从日常的言语做起,从而防微杜渐,防止心灵的净土中生出败坏德行的邪念。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具有恭敬、节俭、谦虚、简约这四种品德的人,进可以成就大业,退可以完善品格,坚持操守,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思考问题细致周全,对事物的发展有着深入长远的了解;因此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手足无措,而是处变不惊、随机应变。春秋时管仲的政治谋略虽然可以“九合诸侯”但缺乏经营天下的谋略;秦朝的商鞅虽然可以变法强国,但无法做到仁义;汉武帝时的桑弘羊虽然善于聚财,却无法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像这样虽有成就但仍有所局限的人,因为自身的修行不够,都不能算是真正深谋远虑的人。
第24节:素书(24)
纽克钢铁公司(Nucor公司)是一家过去30年中在美国最成功的钢铁公司。曾将该公司从濒临破产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钢铁公司之一的英雄就是纽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肯?艾弗森(Ken Iverson)。
艾弗森1965年升任纽克钢铁公司总裁后,立刻把总部的12名员工削减到2人,总部只是一个牙医诊所一般大小的租来的办公室,门厅摆着廉价的板式家具。公司没有设餐厅,主管们在商业区外的小餐厅宴请重要的客人。
艾佛森特别照顾员工,在1982年的危机中,员工的工资下降25%,主管下降60%,总裁下降75%。艾佛森的行为是足以表率的。在景气的时候,他不做浮夸的浪费,于是可以促成合理地分配财富,在公司面临危机的时候,他自降75%的工资,成功带领大伙儿渡过难关,他的行为总是谦虚而坚决,于是企业就形成了积极而且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2007年该公司钢材产量达到2004万吨,销售额为165?9亿美元,全球产量排名第11位。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人危难的时候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通过对一个为数超过两千多人的目标人群进行的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和他拥有的支持者、帮助者的数目成正比。根据这一结论,安东尼指出:影响人生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人的才华、家庭背景等,而是人的社会关系或好人缘。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是要选择合适的人成为朋友。《论语》有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结交正直的朋友,真诚大度的朋友,博学多才的朋友,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而事实上并不正直的朋友,善于迎合别人、讨好别人,而缺乏诚信的朋友,善于信口胡说却没有真才实学的朋友,只会让我们受到伤害。
第25节:素书(25)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对待别人要宽容仁厚,对待自己则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自己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则要忠贞不渝地去实施。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有一次他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世上有没有一句话可以成为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呢?孔子回答说:“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论语?卫灵公十五》)
孔子教育以仁为中心,如何行仁,那就是恕。如《论语?颜渊篇》中仲弓问仁,孔子答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尽心篇》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孔子认为,对待别人要能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对人要理解、宽容。这样看来,儒家所提倡的“恕道”的外延基本上就是理解和宽容,以律己之心律人,以恕己之心恕人。也就是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