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的时候,一个综合素质高、阳光、健康、快乐的孩子就会站在我们的面前。也许他就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大贡献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到那时,你不想骄傲都不行。
  

家庭教育中的几个不要(1)
前面我们聊了家庭教育中的种种误区和家长最常犯的错误,现在我们再来聊聊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不要。
  1。不要说孩子笨
  有时在我们着急上火的时候,也许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笨!”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有伤孩子自尊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心理蒙上阴影。如果这句话成了家长的口头禅,一个没有主见、没有自信、呆头呆脑的笨孩子可能真的会诞生。
  2。不要恐吓孩子
  有时,对调皮、贪玩或屡教不改的孩子,我们也许会说:“再不听话,就让大灰狼来吃你。”或者说:“老妖精来了,还不快跑?”每当这些恐吓孩子的话语讲出来的时候,确实能起短暂的效果。但是它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也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挽回的。一些孩子怕生人、怕黑、怕独处很可能就是由于小时候家长的恐吓教育造成的。
  3。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家庭,夫妇双方有矛盾,为了扩大势力,都想拉拢孩子,想让孩子站在自己一边,而手段多数是贿赂。也有一些家庭,为了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或者实现别的什么目标,就采取许诺、贿赂的办法。比如“你如果做得怎样,我就给你什么奖励”,以此刺激作为动力。但这的确不是个好办法。
  前一种贿赂会把孩子搅进父母的是非之中,也往往造成孩子是非观念的混乱,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后一种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他学习不是为提高自己,而是为了物质奖励。当他不需要这些奖励的时候,他的动力也就没有了。
  4。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是很多家长所犯的通病。他们总觉得孩子还小,还不能独立。因而对孩子的方方面面进行全方位、掠夺式保护。但这样过度保护,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保护孩子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长此下去,就会塑造出一个没有生活独立能力,凡事依赖父母、缩手缩脚的孩子。所以,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能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5。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唠叨是80%以上家长的通病,也是几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点。
  父母之所以唠叨,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注意、不改正,因而时时提醒、事事提醒,这样就形成了唠叨的习惯。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这样的做法。他们认为:有些话说一遍已经够了,没有必要不停唠叨。过分唠叨,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甚至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糕。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做父母的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唠叨。
  6。不要强迫孩子盲目服从
  强迫孩子盲目服从也是许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其根源还是我们灵魂深处家长专制的封建思想在作怪。
  我们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却做出了不尊重孩子、违背孩子意愿,甚至伤害孩子的事情;我们常常强迫孩子停下他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做一些孩子痛苦但家长认为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有的只是盲目服从。 。 想看书来

家庭教育中的几个不要(2)
长此下去,不但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也剥夺了他分析、思考、判断、选择的能力。就这样一个满身耳朵,却没有脑袋的孩子产生了。这样的结果,也绝对不是我们家长所想要的。有时候,如果你想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要他做什么。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抱怨的自由。
  7。不要掩盖孩子的错误,不要过分纵容孩子
  犯错误是孩子的共性和权利,孩子在不断地犯错误,然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成长、成熟。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就必须及时提醒、纠正。但是,往往有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采取掩饰、纵容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我觉得作为父母,适当地宽容孩子的缺点、错误是可以也是必需的。但过分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潜在能力的发展,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8。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
  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是部分家长常犯的错误之一。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随意性很强,没有原则、没有规矩,或者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孩子同样的行为,有时遭到处罚,有时得到表扬,有时则任由他去。这样就会使孩子感到困惑,不知道究竟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长此以往,不但使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丧失,而且会使孩子养成没有是非标准、凡事可以随自己情绪而改变的无赖习气。
  所以,孩子需要家长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育他。但家长还要注意不要定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假如你希望一个两岁的孩子同五岁的孩子一样守规矩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
  9。不要对孩子滥用奖励
  滥用奖励也是一些家长常犯的毛病。大人们常说:“如果你做到什么,我就奖励你什么东西”,“如果你考试达到多少分,我就奖励你什么东西”这样拿奖励来纠正孩子的错误,或者拿奖励激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实际上是对孩子的贿赂,是非常错误的教育方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培养了孩子懒惰和不正确的价值观。
  我曾看过一幅漫画:一个孩子拿着100分的试卷,爸爸奖励了他100元钱;第二次,孩子拿着90分的试卷,妈妈奖励了他90元钱;第三次孩子拿着88分的试卷,奶奶奖励了他88元钱;第四次,孩子拿着50分的试卷,向爷爷要50元钱的奖励,却遭到了全家人的责骂。这幅漫画很好地讽刺了乱用奖励的恶果。
  我觉得,我们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事的时候,应该有个标准。做好了表扬,做不好批评。有时候也可以象征性地来一点小小的物质刺激,但不能滥用,更不能拿奖励作为纠正孩子错误的方法。比如学习就是孩子的职责,考好了应该表扬、肯定,但以考多少分为依据奖励多少钱的做法,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切记:不能滥用奖励。
  10。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有些家庭,家庭关系不和谐,夫妻之间常常吵闹。修养好的,还能顾及孩子,尽量避开孩子;修养差的,则根本无所顾忌,甚至专挑孩子在的时候吵闹。这样吵闹的结果,既破坏了家庭欢乐、和谐的氛围,又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还会让孩子看不起父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家庭教育中的几个不要(3)
也有一些家庭,父母因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致而公开争吵,这样就会使孩子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听谁的好。最后往往都是按一方的意见行事,长此下去,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不说,还使得让步的一方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下降。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如果真有非常大的分歧,也要避开孩子进行讨论。不要让孩子感到只有一个人说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不起作用。
  11。不要将孩子的缺点揪住不放
  生活中总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将孩子的缺点、过错揪住不放。
  可能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醒孩子、教育孩子,但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恰恰是挫伤孩子、打击孩子、不断地强化孩子对自己缺点的认同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时也可能激起孩子的反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思想。
  比如一个胆小、见了生人不爱说话的孩子,家长不是表扬他的大方、勇敢,而是一遇到生人就说:“我这孩子胆小,不爱说话。”家长已经给孩子下结论了,还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还有就是,有的家长不停地说自己的孩子贪玩、调皮、不爱学习。时间一长,孩子真的不爱学习了。为什么呀?因为你已经给孩子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了。
  在我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不足,如果你能不断地发现并表扬他的优点,有意淡化他的不足,时间一长,他的优点会更加突出,不足反而渐渐地消失了。同理,我们进行家庭教育也一样,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有意淡化不足,这样也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此,我要送大家一句话:“对于孩子,优点说了不得了,缺点不说渐渐少。”不信你可以试试。
  12。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基本特征,既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又是孩子创新思维的精神源泉。
  对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他们这也好奇、那也新鲜,因此他们常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稀奇古怪的想法和不合常理的举动。对这些可贵的表现,有的家长能因势利导,从而培养了孩子爱发问、爱思考、爱探索的好习惯,进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但也有部分家长,他们很烦孩子的问题,很怕孩子的提问,对孩子可贵的好奇心,往往报以冷漠的拒绝或无情的打击。他们常常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多话这么多问题,少问些问题好不好?”或者说“你问的问题多傻”“你的想法多可笑”“快别这样,人家知道会笑你的”。就这样,一个对外部世界充满渴望、充满好奇的孩子,渐渐变成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求进步、循规蹈矩、缺乏热情、缺乏创新精神、平静而平庸的人。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好奇心的丧失。
  所以我们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千万千万!
  13。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对孩子报有希望,是每一个家庭,也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共同情怀,也是我们花大力气进行教育投入的根本原因。但是对孩子期望过高,当脱离了孩子自身实际能力阈限的时候,期望就会变成束缚、变成压力、甚至是灾难。
  我们常常看到、听到因为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太严而使孩子产生精神障碍或是自杀的悲剧。我们自己也常常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辛苦,自己也辛苦;在达不到目标时,孩子痛苦,自己也失望。我们常常要求孩子次次考试都得第一,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最好是满分。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这也优秀、那也出色,但仔细想想,一个孩子能够承载那么多的期望吗?再说了,大家都想当第一,那么谁当第二?毕竟第一只有一个,更何况孩子得不得第一、考不考得出好成绩,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还有学校、家庭氛围、老师水平以及家长的遗传基因等因素。我们怎能不顾实际而一再要求孩子呢?所以我们应当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一切。对孩子的适当希望是可以并且是必须的,但希望太高反而适得其反。大家一定要记住:“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俗语。
  以上十三条是我们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不要过分表扬或批评孩子。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但不停地过分表扬,结果却容易适得其反,使得孩子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过分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只要指出错在哪里就可以了,这样可帮助他们吸取教训。家长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否则会把孩子宠坏,变得为所欲为。也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因为父母向孩子大发雷霆虽然可以一时震住孩子,但长远来看其威信却降低了。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少发脾气,如果控制不住,可以先平静一下,然后再回来对孩子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这样效果会更好。
  

笨孩子的产生过程(1)
据生物学和统计学原理推测,生一个“笨孩子”和生一个“天才”一样不容易。95%以上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普通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部分家长和老师眼里,“笨孩子”还是那么多、那么普遍,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在上学后慢慢变成了“笨孩子”?你在看了下面几个故事后,就会知道“笨孩子”是怎么产生的。
  案例一:我曾经的邻居有个孩子叫洋洋(化名),上小学二年级。他在班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他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平时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严。每天放学回到家,都要先写作业,然后才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或看电视。洋洋的父母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关心,经常要求洋洋多学一些课外的东西,并且规定洋洋在班上一定要在前几名。洋洋姑姑家有个小孩叫龙龙,跟洋洋是同班同学,虽然学习不太用功,但由于脑子聪明,学习成绩还不错。洋洋的父母经常拿龙龙跟洋洋比。一次考试,龙龙比洋洋高了两分。回到家,洋洋的父母就对孩子大发雷霆:“你怎么这么笨,平时是怎么学的,看人家龙龙考得多好,你呢!学习不上进,看你将来怎么办!你简直太让人失望了!”洋洋听了,觉得很委屈,可又无言以对,他确实比龙龙少考了两分呀。
  由于父母经常责骂洋洋,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他在学校上课也不敢举手,怕回答问题出错受老师的批评。但是教他数学的班主任老师,恰恰是个爱批评学生的中年女老师,而且对孩子的成绩要求也特别高。每次考试,只要谁在98分以下,就必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洋洋也是被经常批评的对象。
  一次,老师让洋洋回答问题,洋洋的声音太小,被老师严厉地训了一顿。随后,老师又让洋洋上黑板做题。因为紧张,洋洋呆呆地站在那里,这时老师更生气了,她大声地斥责洋洋:“傻呆呆地站着干什么?你怎么这么笨呀!真是个无脑儿。”
  就这样,洋洋的胆子更小了,而且还得了个“无脑儿”的外号。再后来,洋洋完全成了一个没有自信心、不爱交往、胆小怕羞的“笨孩子”,而且别的小朋友也开始排斥他。
  一次,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只有洋洋一个人在一旁看。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洋洋腼腆地对我说:“他们说我笨,不和我玩。”我问他:“谁说你笨了?你和他们一样聪明,而且还懂礼貌!”听到我的夸奖,洋洋的眼里有一丝光亮,但随即就消失了。“我爸爸老说我笨,老师也这么说我。”听了孩子的回答,我无比愤怒,恨不得去找他的爸爸和老师理论。
  看,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孩子,因为父母不恰当的要求和老师不恰当的教育使他变成了“笨孩子”。这样的事情是多么让人痛心啊!不,除了痛心还有愤怒!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曾经非常轰动的马玥的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