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最难忘的病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陪送来的人说,可他们无言以答。沉默了一会,其中一个人说:“医生,我们是市经济广播电台的记者,我们给她筹集了一千多元钱,她们家太困难了,父亲病故了,母亲患肺心病,心力衰竭,姐姐没工作,小弟弟辍学在家,如果她住院治疗,这点钱是杯水车薪。您想办法在门诊给她治疗吧!”面对贫病交加的女孩,望着几位好心记者期待的目光,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作为一个风湿科医生,我责无旁贷,我马上回答:“我会尽力!”我为她精心制定了治疗方案,详细写在病历本上,让她到正规药店买药,到家附近诊所打针,力争让她花最少的钱,取得最佳的疗效。一周后丽敏退烧了,两周后水肿消了,一个月后尿蛋白由四个加号减少到一个加号,各项指标均有好转。
  在治疗期间,我逐渐了解了这个女孩。她性格坚强而且乐观,没有因为家境贫困和疾病的折磨而掉一滴眼泪、叹一声气,展现在你面前的总是那张可爱的笑脸,总能让你听到她那银铃般的笑声。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她美丽的秀发掉了许多,俊俏的脸庞也变了形,可她笑呵呵地把帽子往头上一戴说,看不见我光头了吧!
  丽敏的病情刚刚好转,她母亲又病危了,重度心衰,可没钱去医院看病。万般无奈的她给我打电话求助,我下班后立即打车去了她家,给她母亲检查后,开了药方,要求她母亲每天打针治疗。“请护士吧。”我说。而丽敏却说:“我会打针,我已经学会了,逼出来的,请护士还得花钱,又不及时,我行!放心吧。”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终于把她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熬过了北国漫长的寒冬,春天来了。丽敏的病情进一步好转,尿蛋白也消失了,但有些指标还不正常。懂事的丽敏看到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别说治病,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于是拖着虚弱的身体走出了家门。她说:“我必须去挣钱,我有责任养家糊口,更要自食其力。”她找了一份给花店打工的活,每天早起晚归给人家卖花,两个多月后挣了一千多元。正值花季的丽敏没有用这笔钱买一件衣服,而是用这钱打底,自己做起了卖花生意。花一束束卖着,钱一点点攒多了,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她终于开了一家自己的花店,当上了小老板。姐姐外出打工去了,小弟弟帮她打理生意,妈妈能操持轻微家务,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除了卖花,她还学会了插花篮,并能承办婚礼庆典,由于她做生意诚信实在,顾客越来越多,买卖越做越大。
  2004年,就在她生意兴隆的时候,厄运再次降临了,她感觉自己腿疼,很快就行走困难,到医院一检查,诊断为骨股头坏死。不能走路了,她无奈坐上了轮椅。我为她难过、担心,她这样怎么做生意呀!一家人靠她养活呢!然而,这个坚强的女孩在病魔面前不低头、不后退、不放弃!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继续做她的生意,坐在轮椅上插花,卖花。
  一次,我去她店里,见她被病痛折磨得面色苍白,额头布满汗珠,仍然坚持把一份结婚庆典的活做完。凭借这样的坚强,经过近两年的治疗,奇迹发生了,她又重新站了起来,离开了轮椅,扔掉了拐杖,又能独立行走了。病魔在这个坚强不屈的女孩面前又退缩了。
  光阴似箭,一晃五年过去了,我作为她的医生与她相伴的日子,是那么令人难忘,她那感人的情景一幕幕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这几年中,贫病交加的她,像钢铁一样坚韧,顶住重重困难,奋力拼搏。
  人世间有一种最宝贵的财富是精神,丽敏就是凭借这种精神,战胜病魔,为她的家撑起一片天,为她的事业赢得了今天的辉煌。不久前她又在闹市区开了第二家花店,最近又张罗着开一个花卉养植场,形成种花养花一条龙企业。她的目标是做一个大老板。
  

为你骄傲(2)
丽敏像一盏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了别人。我常把她的故事讲给我的病人听,有时把她请到病房,以身示教,开导那些对疾病恐惧、忧郁、甚至绝望的病人,尤其是狼疮病友。她们听了丽敏的故事,被深深感动并受到启发,由此激发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开始振作起来。有的病人也像她那样,一边治病,一边做自己的生意。
  对于丽敏来说,今后的路还很长,还会有艰难困苦,但我坚信,她会一如既往地勇敢面对。她那种坚强、乐观、开朗、自强不息的性格,会使她事业辉煌、生活幸福、身体安康。我为我有这么出色的病人而骄傲!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天使的另一片天(1)
她,曾经是一名医生,一场意外事故使她成为了一个病人,一个终身带有残疾的病人。但她又截然不同于一般的病人,她在康复自己的同时也在努力帮助着数以百计和她遭遇同样厄运打击的人们,并医治着他们心灵上的伤痛。她,是一个天使,是一个不小心折断翅膀落入凡间的天使。
  ——题记
  折翼
  叶子是个漂亮能干的女孩子,匀称挺拔的身材、过肩的飘逸长发、得体的装扮让人赏心悦目,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脸上亲切的微笑更是她的招牌标志。
  1995年夏天,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叶子以优异的成绩从医学院毕业,意气风发地走向一家市级医院的临床医生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她既聪明好学、吃苦耐劳,又热情活泼、能歌善舞,很快赢得了领导们的肯定、同事们的好评和患者们的信赖,并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2000年夏天,叶子忙着准备中级职称晋升考试,并收获着甜蜜的爱情,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美好,一场厄运却悄悄降临到了善良无辜的叶子头上——一个可恶的醉鬼在醉眼朦胧中糊里糊涂地制造了一场车祸,叶子为了推开一个吓傻了的小女孩,自己躲避不及,倒在了血泊之中。
  医院的诊断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胸12腰1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ASIA,D级。
  盛夏的阳光一下子变得暗淡下来,我仿佛听见天空里有翅膀折断散落的声音。
  迷茫
  双下肢肌力零级,膝关节以下的深浅反射感觉全部消失,专家说她将来很有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叶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失神的大眼睛迷茫地瞪着前方,清秀的脸上失去了原有的红润。当脊髓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剧烈地撕扯她时,她绝望地使劲敲击着自己不听使唤的双腿。
  失去了正常行走的权利,从一个受人尊敬的美丽的白衣天使,到一个连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爱情、工作、生活一下子都变得离叶子那么遥远。而对叶子来说,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她因此变成了一个无用的人,对家庭无用,对社会无用,对国家无用……想到自己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掌握了那么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却因为双腿的残疾不能走出家门回到工作的岗位,无法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叶子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她整天整月一个人对着窗口发呆,梦想着有一天会出现奇迹,能恢复健康,重新回到人群中去。然而不断地希望,不断地失望,叶子的生活越来越孤独苦闷,情绪也越来越低沉。她不止一次想到了死。她悄悄地把那些镇静剂一粒一粒积攒起来,可是当她看到年过六旬的父母头上新增的白发、愁苦的面容和无奈期盼的眼神时,她又不忍心了。她是父母唯一的女儿,两个老人已经承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怕是再也承受不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了。
  “可是,以后将如何自处?出路在哪里?我还能回归社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叶子内心充满了挣扎和迷茫。
  重新飞翔
  叶子的朋友们看到她的情况非常着急,就一起凑钱送给她一台电脑,鼓励她上网与外界交流。
  网络没有地域的限制,消除了空间的距离。叶子很快在网上结识了很多和她一样脊髓损伤的朋友,并查到了很多脊髓损伤康复的信息。网络和交流帮助叶子打开了封闭的世界,她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了南京一家康复医学中心,在脊髓损伤康复专家们的指导下开始了康复治疗和训练。
  可以自行控制轮椅了,可以架双拐短距离行走了,可以手下持杖行走了!
  在专家们的悉心治疗、指导和自己的刻苦训练下,叶子的身体状况恢复得越来越好。她欣喜若狂,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专家们高尚的医德医风也深深地感染了叶子,甚至改变了她的人生观。于是,很快叶子就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帮助更多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让所有脊髓损伤病人都能得到及时正规的康复,不要被康复知识的匮乏耽误了。于是,她在网上建立了个人博客,随时与那些同病相怜的人交流,并在2004年和朋友一起建立了“中国脊髓损伤者论坛”,还建立了好几个脊髓损伤患者QQ群,希望这些脊髓损伤病人通过论坛和QQ的交流来了解更多的康复知识。
  

天使的另一片天(2)
几年来,叶子潜心学习脊髓损伤康复方面的知识,并期望自己成长为这方面的工作者。她长时间泡在网上,每天熬到深夜,夜以继日艰苦地付出,写出了论坛上那些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康复资料。如今,“中国脊髓损伤者论坛”已经由最初的三个人变成了拥有四千多人的大家庭。它吸引了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同类病人和亲属,同时还不断有新人加入。论坛为脊髓损伤患者敞开了一扇光明之门。叶子成了脊髓损伤患者里颇有威信的领袖,大家俨然把她看得比医生还像医生,比亲人还像亲人。很多病友从网上走到了网下,他们给叶子打电话,让叶子帮忙联系医院和专家,甚至千辛万苦地找到叶子,向叶子倾吐自己的不幸苦闷,并讨教康复良方。
  和越来越多残疾人的接触使叶子进一步意识到,很多残疾者残疾的不仅仅是身体,心灵也蒙受创伤。于是,叶子又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她要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引导那些残缺的心灵走出阴郁,让阳光重新照耀那些残疾者的心灵。
  众多病友的信赖给了叶子更多的自信,她又恢复了原来的活泼开朗和积极乐观。她开始积极参加残联举办的各种演出和公益活动,甚至开始联系相关专家筹划拍一部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纪录片。
  叶子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她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家报纸陆续报道了她的有关事迹,当地残联把她树为学习典型,央视也邀她做客“健康之路”。
  很多人都说她出名了,可是叶子非常淡然,她说:“我本来就是一名医生,天职就是治病救人,只是车祸的发生让我改变了一种治病救人的方式而已。人的一生,总会失去很多,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无法再挽回,与其把时间用来哀叹,不如去寻找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看着阳光洒在叶子充满乐观和自信笑容的脸上,一种新生命拔节的声音在我耳边嘎嘎作响,我仿佛看到一个折翼的天使重生了一对隐形的翅膀,正越飞越高,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女孩,请你一直坚强
那天上午在我看门诊快下班的时候,一个来自农村的父亲领着二十多岁的女儿走进诊室找我看病。女孩的病情严重得让我都感到吃惊:面部布满红斑,严重贫血貌,骨瘦如柴,下肢却严重浮肿。她挺着大肚子费劲地走进来,吃力地坐下。我很惊诧地问她为什么会拖到病情这么严重的地步才到医院来看病?她无奈地告诉我,她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已经四年了,曾经在医院住院治疗过几次,后来家里没有钱了,无法继续治疗,拖到现在实在无法忍受了,才再次到医院来看病。
  体检后发现她有大量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血色素只有克,尿蛋白+++。我劝她住院治疗,父女俩都直摇头,说实在拿不出钱住院。看着他们伤心和无助的表情,我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农民的生活真是困难啊!花三千多元的住院费就有可能明显减轻她的痛苦,缓解病情,渡过目前的难关,甚至挽救生命,可他们就是拿不出这笔救命钱。
  我让她做了一些基本的检查和化验后,很细心地给她制定了用药方案,让她带药回家治疗,并向他们交待了很多注意事项以及预防和应变的措施。
  大约一周以后,父女俩再次来找我看病,女孩的病情减轻了一些,浮肿减轻,腹水也减少了。看到她的病情没有恶化,而且还逐渐好转,我松了一口气:差一点又失去一个年轻的生命。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女孩的状况越来越好。有一次来看病时,她向我打听出版社的地点,说自己写了一本小说想试着发表。我很吃惊地接过她递给我的五六本厚厚的笔记本,打开来一看,上面的字迹工工整整,一笔一画,看不到一处涂改。她告诉我,她因为生病不能出门,就在家里看书写小说,有很多时候都是在煤油灯下坚持写作。我的脑海里想象着她多少个日日夜夜忍受着病痛,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写字,她的毅力和志向确实非同一般。我问她,既然这么喜爱文学,以前有没有参加过高考?她说她的姐姐已经考上了大学,家里再没有钱供她上大学。面对这样一位热爱学习、性格又坚强的女孩,我着实地感觉到命运的不公平,真替她惋惜。如果不是因为贫困,不是因为疾病,她完全可能过上绚丽多彩的生活。
  在我援疆工作一年回来后,她又找到我看病,我发觉她身体更好了,变得更漂亮了。她告诉我一个意外的消息:她嫁人了,丈夫比她的年龄要大很多,还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带给家里的负担实在太重了,想赶快把自己嫁出去。
  就是这样一位正值人生最美丽阶段的女孩,却经历了这么多的不幸,承受了这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她几次让我这个具有一定社会阅历,轻易不会大惊小怪的人感到了吃惊、意外和震动。我一直在想:如果她的家境不是这么困难,她一定可以考入大学;如果她没有生病,她一定会外出打工奋斗,而不会嫁给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男人,去当一个仅仅小她十几岁的孩子的后妈。命运对她真的是很残酷。令人敬佩的是,尽管她面对如此之多的不幸,她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却非常好,无怨无悔,默默地和命运抗争,寻找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用很少的钱把她的病治好了,并让她的病情稳定了,给她的生活排除了一个极大的障碍。我告诉她:我们还要共同努力,要让她能够长期参加工作,自食其力,报答父母,过上平静的生活。
  此后,我意外地收到了她给我写的信。信中除了详述其病史、医疗史,表达其对我的信任与感激之外,女孩提出了“捐赠遗体”的志愿,她又一次让我受到震撼!
  这位普通又特殊的病人让我明白:医生如果能够在每天的工作中用心和全力地治疗每一位饱受痛苦的病人,如果能够尽己所能地帮助每一位病人,这就是在积德和行善,就是在为他人造福,同时也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满足和成就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勤奋的老居
前些日子,病人老居与我商量,他要求更换血液透析时间,把星期五的时间换到星期六,这样方便他到律师事务所实习。星期六事务所休息,这样他每周只要在星期一、星期三下午请假来透析就行了。
  其实,我们最不希望病人更换透析时间,因为每一个病人的透析时间都是固定好的,每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