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最难忘的病人-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假来透析就行了。
  其实,我们最不希望病人更换透析时间,因为每一个病人的透析时间都是固定好的,每周三次要均匀分配。机器也是固定的,一个病人更换时间,必然要求另一个甚至两三个病人也换时间,做通其他病人的工作也不容易。但对老居我还是愿意帮忙,因为他太值得我敬佩了。
  老居今年46岁,原来是海员,经常随船出海,后来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也就不再出去了。现在他因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每周透析三次,单位让他休长病假,他觉得这样整天待在家里人生太没有价值。43岁那年,他辞去原来工作,通过自学参加全国司法考试。那些日子,他白天透析,晚上听辅导课,甚至星期天全天都上课。很多人劝他不要太辛苦,他总是笑着说:“没事,这样我才不觉得自己是个病人。”第一年参加考试他没有通过,但他没有灰心又复习了一年,第二年通过了考试。现在他拿到律师证,还要实习一年才能执业。
  我没想到,当我去做工作时,相关的几个病人听说是老居要换时间,竟然都同意了,他们说要支持自己的病友,自己的病友出成绩他们也感到骄傲。
  这几天,老居又听说我院本部血液净化中心晚上有病人透析,他硬请我和本部联系,把他的透析时间改为星期一、三的晚上(在本部),星期六白天仍然在河西血透室透析,这样他可以一点都不耽误上班,全部利用自己休息时间透析。
  我觉得他真了不起,这个年龄,又重病在身,血液透析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都时刻威胁着他,如此境遇下,老居却依然要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我被深深地感动着。
  

折翅高飞(1)
朋友是业余登山队队员,应他的邀请,我也参加了一次登山队组织的登山活动。
  目标是海拔近千米、陡峭俊秀的凤凰山。说是险峻,其实沿途都已装好栏杆扶手,顺着爬上去就行了。参加者还真不少,二三十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不累。其中一位年轻女士,高高的个子,秀丽的面孔,很是吸引眼球。她不断给大家讲着沿途的典故,比如箭眼、马蹄窝的故事等,还道出唐朝名将薛仁贵东征的典故,博来阵阵掌声。
  讲解过程中,她无意间一伸手,我一下注意到她动脉处点点的针眼痕迹,凭着职业本能,我第一印象就是扎针、吸毒所致。这么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真是看不出来啊。我转过头,不想再听她讲什么动人故事了。
  下山过程中,朋友不经意间把我的医生称呼带了出来,那位“吸毒美女”马上走过来,睁着大眼睛问我:“你是医生?”
  虽然打心底里反感这些吸毒的人,可是面子上还得过得去。“是,也是给人打工的,混口饭吃。”我回答道。
  “我也能称得上半个医生啦。”那美女自豪地说。
  就你这样子,我心里合计,省省吧。
  “我对肾脏病的研究可不少。”那美女依然自豪地说。
  这可说到专业上了,我正视她一次,可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于是又应付一句:“现今肾脏病病人可不少。”
  “可不是吗,我就是其中之一,”美女没有半点愁容,再次伸出胳膊示意着,“这是透析留下的。”
  我一惊,再次正视她。原来我误解她了,我的愧疚之心油然而生。不过,她这精神状态可很难与透析联系起来。
  “你是急性肾衰?”我问她。
  “不是,慢性的,透析好几年了,”她可能看出我的疑惑,“我不像透析病人吗?”
  我科里的透析病人,被经济、透析治疗等折磨得终日愁眉苦脸,连笑模样都少。像她这样乐观开朗的可少之又少,能像她这样登山的则根本没有。
  “玩笑开大了,我可没见过你这么健康的透析病人。”我可是实话实说。
  “的确,三年前确诊时我曾想到死,每周三次的穿刺、透析简直要令我发疯了。那时我恨我自己,也恨你们医生,你们为什么要给我下这么个诊断,还叫我去遭受那非人的治疗,”她认真地说着,“我那时抵触情绪极大,公开与管我的那位医生对着干。”她竟然笑了起来。
  “那你现在可是判若两人啊,什么原因使你有如此大的改变?”我问她。
  “有一次,我故意拖延不去透析,直到医院快下班时才去,那时血透室里就剩一个病人了。我认出那个病人竟然是曾经指导我治疗的医生。那几个小时中,他依然耐心地讲着如何治疗及自我保养;他鼓励我重返社会,叫我以他为榜样并要超过他。那一刻,我流出了眼泪,我的翅膀已经折断了,可我想要飞起来!”
  “此后,我积极配合透析治疗,身体状况允许后,就到我爸的公司去打工。我工作努力,还被升为主管呢,不过可不是沾我爸的光,纯粹是我自己努力换来的。”
  “后来,因为工作比较忙,而一周三次的血透又太占时间,我听从医生的建议改作腹透了。这样我随时随地可以自己做了。我车里可是必备腹透液的。”
  “你开车?一个人?外地的?”我不敢相信这美女不仅是透析病人,还能自己一人开车出来,而且敢爬海拔近千米的高山。
  “没错,佩服我吧,”她得意地笑着说,“因为我是透析病人,我了解透析病人的痛苦,有空时我会去鼓励那些病友,就像当年我的医生鼓励我那样去鼓励别人。”
  那美丽的笑脸上的确看不出丝毫痛苦。
  “我知道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帮不了所有的人。下一步,我想成立一个透析救助基金会,去实实在在地帮助那些弱势的病人。”她充满自信地说着。
  “那太好了,我去给你打工。”我被她的乐观感染着。
  

折翅高飞(2)
“好啊,欢迎专业人士加盟,”她开心地笑着,“希望所有的透析病人都能重返社会,虽然我们是一群断翅的鸟,可我们一样能飞起来……”
  你不是折翅哀鸣的小鸟,你是展翅高飞的凤凰!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苔丽斯的身影
在半个世纪的从医生涯中,我接诊过难以计数的病人,其中一位欧洲女性的身影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她叫苔丽斯,时年36岁,碧眼金发,身姿婀娜,受过良好的教育,说法语,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是欧洲某跨国公司的职员,从事手工艺品的销售。1986年的金秋时节,她第一次来到中国武汉,下榻于扬子江边的武汉晴川饭店。
  由于旅途的奔波劳累,她到武汉的第二天就发起高烧来了,体温竟高达40摄氏度。她的面颊烧得通红,时而咳喘,眼角边流淌着泪水。经仔细检查,她患的是重感冒继发支气管炎,我们为她进行了精心的治疗护理。当护士小姐为她作肌肉注射时,针头被板结的肌肉顶住了,扎不进去,起初我以为是针尖不锋利,但仔细察看她的臀部肌肉,发现都是重重叠叠、密密麻麻的针刺痕迹。第二针加强了进针力度,只见她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但是她没有呻吟。“你为什么打这么多的针?”我用英语问道。她苦笑着述说了她人生的不幸:两年前她患了直肠癌,在巴黎一家医院作了手术并进行了肛门改道,术后在腰间一直挂着塑料袋子。法国医生告诉她癌细胞已经转移了,所以在手术后她一直在注射抗癌药物,针打多了,臀部肌肉就硬结如板块似的,也就插针难进了。“你时时外出,在旅途中不便就医,那由谁给你注射?”她莞尔一笑,笑得非常爽朗而又自信:“我自己临时充当护士,昨天在飞机上我已经为自己注射了一针。”说完将一个黑色的小皮包打开给我看,包内装满了抗癌药物和一次性的注射器。看着那些药物和针具,一时间我感到困惑和茫然。面对这位带癌生存、奔波异国他乡的女性病人,我顿生怜悯之情,眼眶湿润了。
  翌日的早晨,朝阳爬上了窗棂,我又来到了苔丽斯的房间,她的体温已降至38摄氏度,咳嗽减少了。她高兴地对我笑着说:Much ,Doctor。(好多了,谢谢您大夫!)”说完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太太,你还在发烧,需要好好休息。”我劝阻道。“不,不!”她摇摇头,淡淡一笑,“我要工作。”“等体温正常了再工作,行吗?”“不,不!”她用真诚的目光直视着我,“作为生意人要信守诺言,我与经营商约好了今天要见面。”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影集递到我手上,然后她就开始梳洗打扮。
  我打开影集的首页就看到她和丈夫与5岁儿子的合影,一家三口的嘴角都流淌着微笑,儿子一双圆润的大眼睛闪射着纯净、天真的光芒,着实惹人怜爱。但在苔丽斯微笑的目光里还是掩饰不了几分苦涩。
  我合上影集时,只见她上着一件淡雅的法式衬衣,下配一条紫罗兰色的长裙,头发右侧插着一朵玫瑰色的小花,映得她白皙的面颊似桃花映水,与刚才判若两人。她的憔悴病态之色全消失了,此刻显得艳丽多姿,楚楚动人。
  “太太,你真漂亮!”“谢谢你,医生。我今天要同中国人谈生意,不能不打扮一番。打扮对我们欧洲女人来说不仅仅是爱美的习惯,而且被看作是文明和礼仪的表现。”她边说边照镜子,我从镜子里看到了她的微笑,笑得那么潇洒,那么坦然而又自信。
  “太太,你为什么还要带着病痛跨洋过海地奔波呢?”她灿烂一笑,细长的眼睫毛向上挑了挑,然后一字一句地说:“为了自尊和自信,还有信心和希望……难道自尊和信念,希望和追求都是男人的专利品吗?”我以微笑作答。
  数天以后,她的烧全退,给我留下了一纸感谢信,就只身离去,带着癌魔走了。自那以后,每当我感到失意和懒散时,我的脑海中就浮起了那位自强不息的欧洲女性的笑容和身影。
  

志存高远,自强不息(1)
我出生于一个北方小城,医学院毕业后,在这座城市的口腔医院工作。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时光的确是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中,光阴在飞快流逝,记忆也逐渐淡忘,但有一个病人的境况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昔日的情景犹如电影画面历历在目,令人唏嘘不已。
  那是我参加工作五年后的一天。接近中午时分,我处置完一个患者后,抬腕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到中午下班的时间了。我正准备洗手吃午饭,这时从诊室门口急冲冲走进一个男孩,个子不高,看上去十四五岁的样子,但身体很结实。小男孩满头大汗,左手捂住脸颊,表情十分痛苦,但目光里充满了坚强。他望着我,声音有些发颤地说:“叔叔您好,我的牙痛得好厉害,有点忍不住了,麻烦您给我看一下好吗?”我犹豫了一下,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他好像明白了我在想什么,对我说:“叔叔实在对不起,耽误您吃饭了,要不我再忍一会儿,我能挺住。”他的这句话,反倒让我不好意思了,我忙说:“没事,别客气,快躺到诊椅上,我给你看看。”说完我随手打开灯的开关。
  经过检查,小男孩患的是急性牙髓炎,这种病发作时会带来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患者常常是坐卧不安,这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麻烦。我对他说:“这病必须马上治疗,治疗过程中会有些疼痛,你忍一下。”“没事,医生你放心,我能挺住。”孩子眨着明亮的大眼睛,目光中充满了坚毅与刚强。
  我随后对他进行了开髓引流减压及药物治疗。开髓施术时会很疼,即使成人也会因疼痛而发出痛苦的呻吟。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这个孩子一直紧握着拳头,豆粒大的汗珠顺着额头直往下淌,却自始至终都没哼一声。我不由得感到敬佩和惊诧。是什么力量和信念让他如此坚韧与刚强,能承受成人都难以承受的剧痛?我开始注意他。治疗完毕后,他一个人到收款处交款。回来后我告诉他,他的牙病不能一次治愈,还需要一两次治疗才能治好,过两天再来。他点了点头,道了声谢,转身离开了诊室。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不禁暗暗地佩服起这个小家伙。
  两天后,这个孩子来复诊了,我热情地接待了他。闲谈中,我知道他在读初中,学习成绩非常好,而且还是班干部。他说他叫方志强,志气的志,强大的强,让我以后叫他小强就行。我问他,怎么每次治牙都是你一个人来,爸爸、妈妈呢?听到我的问话,小强突然像是打了个冷战,头迅速地低了下去。看到了他眼中含满的泪水,我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但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强已经冲出了诊室,而我呆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这以后一连几天,小强都没有来我这里治牙,为此我懊悔不已,我想我一定是问到了他的伤心处,伤害了他。就在我将要忘记此事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巧遇到这个让我一生都难忘的病人——小志强。
  一个周末,我到市郊办事,事情办好后,我准备回家,在站点等车时,我看到对面住宅大门里走出一个小男孩,手里拎着满满一桶垃圾,正吃力地往外走。因为相隔不远,我看清了他,这时他也朝我这边望了过来。我们四目相对的一刹那,彼此都愣住了。“小志强,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了你,这是你的家吗?你的牙还好吧?”我脱口而出。“叔叔,真的是你!你到这来做什么?来,到我家坐坐。”我们像多年老朋友久违了一样,他拉着我的手,把我拽到他的家中。
  这是一间低矮的平房,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墙壁上贴了好几张奖状及三好学生证书。“叔叔你快坐,我去给你倒水。”小志强说着去倒水了。这时里面房间的床上传来一个声音“是谁啊”,我赶快回答:“我是口腔医院的医生,前几天小强的牙病是我给治疗的。”“噢,是这样,快请坐吧,你自己找个椅子,我不中用了,不能招呼您,请包涵。我是志强的爸爸。”我们闲聊起来,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在这次闲聊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小强原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可是就在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夺走了小强妈妈的生命,小强的爸爸也因这场车祸造成了腰椎骨折,无法劳动,直到现在都需要人来照顾,生活不能自理。事情发生后,小强擦干眼泪,挺起胸膛,独自支撑起了这个家庭。他懂事地安慰、开导、劝解爸爸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使他爸爸从无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志存高远,自强不息(2)
从此以后,家庭中的生活重担落在了小强柔弱的肩膀上。他学会了烧水、劈柴、做饭,每天为爸爸端屎、端尿、洗脸、擦身、揉背、按肩,帮他进行功能锻炼。到晚间爸爸睡着了,他再复习功课。如此日复一日,从未间断。就是这样一个承受生命之重的孩子,学习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
  不知什么时候,小强已站在我的身后,默默地低着头,手中的那杯水清澈而明亮。我接过那杯已经有些发凉的水,一饮而尽。
  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小男孩和他那双含泪的眼睛。他那种坚韧和刚强的目光时常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论过去多少岁月,我的脑海中都会闪现他的影子。当我意志消沉时,当我感到厌倦时,他的影子就会出现,他那坚韧刚强的目光鼓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人生再大的挫折也算不得什么,只要有了信念,有了顽强不息的品格,就能一跃而过。祝福你——我生命中最难忘可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