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事,这可是从七品下的官职。而且更让他高兴的是,儿子不但得李璟的看重,而且还娶了李璟的亲妹妹做妻。
    现在在文登县,李家可谓是最有名望的家族,而他清宁乡杜家,也同样是水涨船高。这次的宴会,他早听说了隆重。当李璟派人送去银贴,还亲自接他前来时,他激动万分。杜家在清宁乡以前不错,但到了文登县就都不算什么了,更何况是登州。
    来的时候,文登的县令都与他同行,对他的态度可是比以前更加亲热了许多。这次来,杜员外也是带了重礼来,一万贯钱,就是在杜家,也是一笔巨款了。不过杜员外没有心痛,这个钱值得花。
    高声喊出一万贯,府门前送礼的许多客人听后都不由议论纷纷,打听这清宁乡杜员外是哪个。
    “这杜员外是李使君五妹的公爹,原来只是清宁乡的富商,如今可不一样了,身份大涨啊。”有知道的客人说和相熟的人说道。
    一些排在后面等待送礼的商人们听说后,都不由的皱了皱眉。
    就在此时,那边又在唱喝。
    “兰陵萧氏,金钱十万贯,粮食十万石!”
    “青州韩氏,金钱十万贯,粮食十万石!”
    “青州崔氏,金钱十万贯,粮食十万石!”
    仿佛一道惊雷霹雳,连续三道响亮的唱喝,让那些刚还在为杜家送了一万贯巨礼的客人们都惊呆了。这这礼物不得不让他们震惊。不说兰陵萧氏,青州韩氏,还有青州崔氏,那都是整个大唐都有名的大族,特别是崔氏和萧氏,能排在天下大族中的前十。这样的大族前来赴宴,就算不带礼物,都是抬高这宴会的档次了。
    可三家来了,竟然还带了这样重的厚礼。按眼下的粮价,这十万石粮食至少值四十万贯,加上现钱,那就是足足五十万贯啊。哪怕是萧氏这样的顶级豪门,送出这样的礼物,也让人惊叹。
    众人的惊讶的嘴还没有来的及合拢,只见又有一名身着华丽的管事给收礼的书吏送上了一张帖子和礼单。然后就听到那唱喝声又再次响起。
    “都里镇贺礼到,羊五万只,粮五十万石!”
    “辽东石城贺礼到,牛五百,战马一百,羊一千!”
    “辽东石人柱贺礼到,大米三千石,钱一万贯!”
    “新罗清海镇贺礼到,牛一千,马八百,钱十万贯!”
    一个个丰厚的礼单被高声唱喝而出,那些礼物震的在场的人都怔怔失神。登州城中的大海商谢家家主谢绚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礼单,三千贯钱,还有一些香料等物,咬咬牙直接撕了。然后对着管事道:“马上赶回家去,让家中立即凑一万贯钱出来,另外再把我们城北的那几个粮仓打开,取一仓粮,做为我们谢家给李使君的礼物。”
    管事吃了一惊,城北的粮仓,每仓存粮八千石。这些粮食都是从去年开始就囤积的,按眼下的情况,粮价以后只怕是节节高升,有价无市,八千石粮加上一万贯米,这可是加起来四五万贯的礼物了。不过见家主的目光,他还是点了点头,急忙的赶回去了。
    (未完待续)


第327章 臣服
    这场宴会,前来的不但有收到帖子的登州本地的那些豪族士家以及官员地主商户们,就是许多没有收到请帖的人,也因为早有听闻而不请自来。其中有许多登州四县的小地主及商户们带着厚礼前来,他们没有请帖所以并不能赴宴,带礼物来只是为了在收礼的帐薄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虽然不能和那些送上万数千贯礼物的贵客们相比,这些人的礼物虽然可能只有百来贯几十贯,可却挡不住送礼的人多。由于这场宴会一再推迟时间举办,所以登州上下早就知道了此事。不但登州境内稍有些面子的人都来了,就是许多登州港中的商队也都派了人前来送礼。
    而且除了登州本地还有那些正在登州的商队,莱州、青州,甚至还有密州、沂州、海州、泗州、徐州等更远的地方也有一些大族和官员派了人前来送礼。这些人送的礼物都不轻,这个礼既是对李璟接掌登州的祝贺,更也有想与李璟拉近些关系,甚至有从李璟这边弄些合作的意思。有的是想要购买李璟这边的特产珍稀商品,有想要买白酒、买香水、买冰糖、甚至是买军械、买战马买牛羊等,还有要买盐的。
    对这些人,李璟自然是来者不拒。
    不过今天最让人惊讶的先是崔家、萧家、韩家等几大家族所送出的厚礼。几个家族不但送出了十万贯钱,还送了十万石粮食。不但送钱,还送粮,这在眼下这样的粮荒之时,可比几十万贯钱还要珍贵。从这,就能看出,崔、韩、萧三家对李璟确实是全力支持的。
    而后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辽东大小将近三十个势力,还有新罗的清海镇送来的礼物。每家的礼物差不多折算起来都有十万贯,可最重要的还是粮食,都里镇送了五十万石,而其它大小的势力多是送的牛羊。这些势力纷纷送来粮食,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辽东南部的诸唐人建立的势力,看来这回是已经向李璟低头了。”宴会还没开始,不过客人们却已经进入刺史会中。今日的宴会分了大小十几个厅,按不同的身份安排。几个相好的客人坐在一起,一边喝着茶,一边小声的道。
    李璟自接到安东都护府都护的任命之后,便已经正式打出了旗号,目前已经把安东都护府的官衙和旗帜都迁到了卑沙城中。并且第一时间向辽东的那些汉人势力发出了通告,让他们接受安东都护府的管辖。所谓管辖,也就是把这些草头王们招安,不过李璟一开始也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只是要求他们名义上的归附朝廷,李璟则会授予他们都护府下的官职。
    但是具体的,他们自己的兵马和地盘还是在他们的手中,这个一时间并不会改变。要说改变,就是以后他们就是李璟的属下,而且还得向都护府上交一些税赋,并且如果李璟有需要时,他们得出兵配合。
    这个通告发出之后,辽东的各方势力都在沉默观望。对于他们来说,在辽东自由了百年,如今突然头上要套个枷锁,他们是并不愿意的。但是却也不敢直接拒绝,卑沙城覆灭在前,都里镇被打的签定城下之盟,这可都是前车之鉴。而且李璟不比先前只是大谢砦的一个小小兵马使。
    如今的李璟成了天子都赞赏之人,封侯拜将,又跟宋威关系增进,成了宋威义子,一下子做上了淄青镇的少帅。如果李璟要武力征服他们,谁也不愿意成为第一个。
    辽南各部的沉默,李璟这边也一直没有什么回应。但越是如此,辽南的各部越加的不安。
    而这些人中,最不安的就当属都里镇了。都里镇处于辽东与登州的交界点,也是登州进入辽东的最前端,而且由于青泥城与卑沙城已经在李璟的控制之中,再加上大谢砦,都里镇几乎被三面合围。如果李璟真要对辽东用武,都里镇首当其冲。
    先前两次都里镇都是拿钱才买得李璟的休兵,可这一回,李璟现在有安东都护这个衔头,那是皇帝饮封的,他对都里镇动手,那可是名正言顺。特别是李璟得到青泥城与卑沙城之后,兵马整编,现在整个镇东军两万多人马,而都里镇虽然招兵买马,却根本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实力。
    “五万只羊,五十万石粮食。”一个客人啧啧出声:“都里镇前后给了李使君好几百万,这次却不给钱,而是给了更珍贵的粮食。看样子,都里镇确实是服软了。”
    “那是,李使君现在兵强马壮,朝中有天子和诸相公称赞,青州还有宋大帅与崔司马等撑腰,手握着镇东军,又新得登州这块地盘,这个时候,哪个敢跟李使君炸刺,那就是找死啊。再说了,都里镇如果服软,李使君一时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的。”
    几个人都是点头,仿佛自己成了朝堂上的诸公,指点着江山。
    “现在李使君要的只是各方的表态,这个时候,谁要敢拒绝归附,可能谁就是下一个要被李使君打击的对象了。至于其它那些人,是否表面归附,这个倒是其次的。”
    “是啊,都里镇这次拿出这么多粮食来,是个聪明之举,至少眼前的这一关是过了。”
    外面送礼的人还在排队,自崔、萧、韩三家的重礼送到,和辽南各部的大礼送到后,后面客人的礼物明显的要丰厚了不少。一些登州的大族,如谢家就送了一万贯钱和八千石粮食,其它的一些家族也看到今天送礼好像都送粮食,也纷纷在礼单中加了粮食。虽然眼下饥荒,可对于那些世族豪强们来说,他们是不缺粮食的。
    这些豪族世家本身就是大地主,家中千万亩的良田,甚至有的人家中有千顷之地。他们的粮食出售的很少,各家都有自己的粮仓存粮,特别是去年大旱后,这些人更是一粒粮都不往外卖,全囤积着。
    那些商人们也差不多,眼下的情况,几乎有半数的商人都在买粮囤积。今天的这个宴席送礼送的都有些奇怪,不是钱就是粮,那些什么奢侈稀罕之物反而很少,据说是因为录事参军事张大总管曾经在一次无意中说出来的,说是李璟只对钱和粮感兴趣,其余的东西,特别是奢侈之物并不喜欢。
    后面送礼的礼单中,基本上家家都有一样礼物,那就是粮食。多的如谢绚送了八千石粮,一般的地主有送千石,也有一些商人们自己没有粮食,临时从相好的朋友那时,临时借了三五百石,最少也是一百石粮。
    张宏不时的往收礼的这边来看一看帐本,看着帐本上的那些粮食数字,他的一张脸就没有停止过笑容。
    “郡侯,今天咱们收到的粮食至少有一百万石!”张宏大笑着对李璟道。
    李璟正在拆看几封辽东各部送礼使者捎带来的信件,越看李璟心里越高兴,对于先前他下的通知,各部如今终于有了回信。据统计的现在辽东的千人以上的汉人势力一共有四十七个,而今天,前来送礼的就有三十六个,送了礼且送来书信,表示愿意归附朝廷,接受安东都护府辖制的则有十九个。
    虽然只有十九个势力愿意表示归附,可其中却有都里镇、石人柱、石城等三个一万兵马以上的大势力,论起来,同时归附的这些人的实力已经占据了四十九个势力中的一半以上了。
    收礼收了一百万石粮食,李璟自然高兴,但更高兴的还是辽南各半部的反应。李璟眼下并不急着进入辽东,但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先做好,首先就得是把各部势力摸清底细,并且把能拉拢的先拉拢过来,至少,他先把辽南的这些势力先纳入安东都护府之下,接下来才是慢慢的整合他们。
    “郡侯,开宴了!”赵江进来禀报。
    李璟收起书信,来到大厅,致开宴贺词,便正式开始了这场千人盛宴。
    赴宴的人多,酒宴热闹,酒菜也相当丰富。而且今天的酒宴上,请来了登州最有名气的舞团剑舞阁前来助兴,另外还有登州的官伎也都被叫了过来,甚至请来了几个戏班,唱曲弹琴助兴。
    李璟带着镇东军的军官们,挨个厅都前去敬了杯酒,然后便回了主厅。他坐在那里,挡掉了几个人的敬酒后,其它人也便不敢前来敬酒了,大家说说笑笑,倒也是十分热闹,这景像,根本让人难以想象就在登州的城外,竟然还有无数的流民正流离失所,在窝棚之中挨冻受饥。
    宴会至半,李璟突然长叹一声。
    众人都向李璟望来,张宏笑着上前道:“今日宴会的酒菜都是请来登州最有名的厨子,莫不是却不合郡侯口味?”
    李璟又长叹了一声,等众人都放下酒杯,歌伎们也停止了丝竹弹唱之后,他才缓缓的道,“本人今日乃是大喜的日子,只是刚才本侯却突然想起了杜工部的一句诗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说的岂不正是我们眼下的情况么,我们在此酒池肉林,歌舞盛宴,可我却想起今日在城南见到的那数千流民,他们眼下正饥寒辘辘,在夜风中喝着露水呢。”
    这么破坏气氛的话语一出,众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虽然说这些人也讲究个名声,遇到灾年什么的,也会救济一下乡邻,可救济就是救济,如眼下城南一下,每天拿出点米来放粥,就已经是难得的善举了。总不能因为那些苦哈哈们没饭吃,他们也就不能欢乐了吧。
    “今日开宴庆贺剿匪平乱之捷,我闻张录事言,得各位厚爱,竟收得粮食百万石。某现在决定,今日所收到的一百万石粮食,一半留做镇东军军粮,另外拿出一半来,做为振灾之粮。张录事,你算一下,有这些粮食振灾足够否?”
    张宏假意拿出随身算筹袋中的算筹,直接在桌上开始摆开计算起来。
    “眼下夏收时节已过,可却颗粒无收,而且眼下夏种开始,可是地中的旱情没有半点缓解,今秋也难有收获。如此一来,便得等到明春春耕,如果明年天时好,得等到夏收才有粮食。这样,从现在开始,就得至少一整年的时间,百姓无粮可收,如果振灾,就得振一年。”
    “登州有三十多万百姓,有至少九成三十万人是已经断了粮需要振灾的。另外大谢砦还有青泥城和卑沙城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算起来,至少五十万人等着放粮振灾。一个成年男人每日粮两升,如果按最低的标准,平均每人一天半升,一年的口粮需要一石左右,这已经是最低的标准了,如果弄点野菜什么的,也许能熬过去。五十万人,一年就是五十万石。算来够了。”
    一天半升,一年一石,算下来,一个月才十斤粮食,一天才三两。
    李璟摇了摇头道:“你刚才还少算了一样,那就是这些粮食都是没有脱壳的,脱壳的话,只能得七成左右。一个人平均半升粮,算来才不过多少?短时间还行,一年的时间,这样就算熬到明年,那时身体也跨了。按一天一升算吧,脱壳后才不过七合。如此一年就是一百万石。”
    “郡侯,我们只有五十万石粮,这样就至少还差五十万石!”
    虽然今天收了一百万石粮,但刚刚李璟已经说明了,其中一半是要做为军粮的。在座的都是登州的各大家族代表,此时李璟说出这番话来,他们哪有不明白李璟的意思,看来,这差的五十万石,最后还是要落在他们的身上了。
    (未完待续)


第328章 以工代赈
    五十万石粮食,这不是小数字,省着点,甚至能养活三十万人一年。但这是李璟接任登州以来提出的第一个要求,这让各家族都不得不慎重考虑。
    不过登州不比中原内地,登州乃是北方重要的港口。江南的粮食每年都通过海运大量的输送到登州,再进入中原和北方,甚至新罗、与东瀛都有粮食运来。比起大运河来,从南方输送的粮食都相差不多。因此,登州的粮价向来比中原便宜,比起关中更是便宜。
    粮价最便宜的时候,关中斗米四五钱,而登州只有两文。登州产粮不多,但是登州港囤积的粮食却多。
    如同李璟所料的一般,他提出的这个要求最后各家族应了下来。五十万石粮食,由登州大大小小的家族分担,第二天就拟定了数字,然后第三天开始各家就陆续向登州的仓库送粮。
    看到这个结果,李璟很满意,这说明了登州上下对于他接掌登州的认可和支持。要真说来,其实李璟通过这大半年的时间,大量的购买,以及用商品交换粮食,并不是真的缺粮。虽然上次给了宋威不少,但实际上李璟在大谢南岛上,修建了一座仓城,里面的粮仓全部是容积八千石一座,这样的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