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张镐并非叶畅心目中最理解的法官人选;现在因为手中人手不足;一时充当罢了。
    “叶司马行事;总是别出心裁……”王昌龄随口说了一句;也不知是赞还是讽。
    他有些犹豫;落入叶畅眼中;叶畅笑道:“王公有什么话只管说;在这里;言事无忌。”
    “那么……我想知道;叶司马与李相公关系究竟如何。”王昌龄盯着叶畅道。
    他虽然决心来助叶畅;实现自己平生抱负;但是还有一件事情困扰着他;便是叶畅与李林甫的关系。虽然岑参去信中再三说明;叶畅并非真正的李林甫党;只是李林甫故意利用他罢了;但王昌龄还想从叶畅口中;得到他的亲口证实。
    叶畅有些惊讶:“我与李相公关系……王公既问起;那我也如实回答。我原是贺公荐与李适之;李适之不用;反由其子辱我。后我奉圣命于陇右军前效力;皇甫惟明于军中欲害我不成;反致监军使边令诚死;李林甫得知此事;便欲用我反制皇甫惟明;而我亦不得不寻求自保;此乃我与李林甫关系之初。”
    王昌龄听得这里默然无语:传言误人;此又其一也。
    “后来李邕贪我家当;欲夺我船;故此我又借李林甫之后除之;而李林甫亦借我之手;除心腹之患。”叶畅又道:“如今我来辽东;朝中无人;谤诟日进;不得不结好李林甫;以求奥援。我只想着海外求仙;只是不忍辽东沃土;尽为膻腥所染;故此收复积利州之地;行我当日与诸公谈话时所提边策。”
    “王公问叶司马与李林甫关系;却是何意?”岑参见气氛有些紧张;便问道。
    “老夫与故相张九龄善;张九龄为李林甫诟陷去职;老夫颇有不平之语;故此被贬出长安;流落岭南。”王昌龄沉声道:“此乃旧事;你二人可能并不知晓。”
    “原来如此”叶畅与岑参对望了一眼;终于明白为何王昌龄为何会犹豫了;他与李林甫原来还有这等过节
    如今在天下人眼中;叶畅是不折不扣的李林甫一党;王昌龄若不是在江宁实在呆得憋屈;绝对不会来为叶畅效力。
    “王公;我说实话;无论王公来与不来;短时间内;我都必须与李林甫保持合作关系;有时必须为其所用。”叶畅向王昌龄行礼:“还请王公见谅。”
    王昌龄有些苦涩地道:“不敢;不敢;得君诚意;某愿效力……只是不知君欲老夫为何事?”
    “积利州营田副使。”叶畅道:“此为朝廷所授官职;不过我们自己在这有一衙门;名为劝农司;正需一司事。”
    “劝农司?”
    “正是;主管农政;农为国本;无农不稳;劝农抚民;尽在此司。”
    用王昌龄为劝农司司事;叶畅是经过思虑之后的;王昌龄毕竟年龄较大;年过半百之人不可能让他随军前去充当幕僚;而他的性格又不适合与同僚相处;倒是这个劝农司;能发挥他从底层走上来的所长。
    王昌龄自不会为劝农司乃管庶务而非清要之职难过;他更关心的是劝农司具体要做什么事情。听得他发问之后;叶畅便解释道:“积利州农事;尽归劝农司所管。永业田之分配、粮种之培育推广、粮食之收购囤储、农具之改良创新、禽畜之牧养……”
    他一连说了一堆事务;王昌龄原有些严肃的面容却渐渐带了笑:叶畅说得越细致;证明他对这些事务也就越关注;甚至很有可能在自己来之前;这些事情是叶畅本人在管辖。
    说完这些之后;叶畅补充道:“如今秋收已结束;劝农司要做的事情;除去方才所说之外;还有二事。一是乘此时节兴修水利;筑坝蓄水开挖沟渠以备水旱;二是为来年耕种做规划准备……特别是推广棉花与培育水稻。”
    “水稻?棉花?”王昌龄大奇。
    “我来辽东已一年有余;辽东气候;种一季水稻并无问题。”叶畅笑道:“只是水稻所需要水、地;何种水稻适宜辽东;这些都需要摸索;故此劝农司在秋冬之季;都要把来年试种水稻之事准备好。至于棉花;我与岑兄身上之衣;尽为棉布所织;今年棉花;亦将收取;我吩咐人带王公看过棉花采摘、脱籽、纺纱织布的全过程;王公便知;此物远胜于麻了。”
    对王昌龄来说;这些事情;可比他在江宁丞位置上受夹生气要有趣得多;他少年时在家渔耕;对于这些原本就不陌生;此时知道它们将是自己今后的工作;更是生出几分亲切感来。
    “还有王公薪俸;薪俸有两份;一份是按照朝廷体制发放的;另一份则由辽东总管府支应。”叶畅笑道:“王公乃君子;羞提阿堵物;可是我却不能让王公只于活不吃饭……朝廷体制这一块我动不得;但辽东总管府这一块;比照我领取吧。”
    “这可我与张兄都要高了……”岑参半真半假地羡幕道:“王公;当置酒宴请我等以为贺”
    王昌龄不知道比照叶畅领取是个什么数字;岑参见他有些莫名其妙;便伸出三根手指:“月入三百贯;三年便有万贯家财了”
    这个数字让王昌龄一惊:怎么积利州发薪俸完全是按钱折算;而不是粮与布帛?
    他还待再问;恰恰此时;匆匆的脚步声传来;王昌龄向那边望去;只见一个浑身铁甲的汉子雄纠纠而来:“司马;全军已准备完毕;请下令”
    叶畅向王昌龄告了声罪;然后回头对岑参道:“岑兄;你就先接待一下王公;我先失陪。”
    见叶畅匆匆而去;王昌龄还是没有忍住;向岑参问道:“这是?”
    “要打仗了”岑参答道。



第274章 辽东胡马鸣纠纠
    距建安城五十余里处;迭剌迪烈捋着自己的胡须;哈哈大笑着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十余个人。
    这十余人都是当地高句丽、扶余头人;在他大军来此之后;从四周赶来表示臣服。
    正是靠着这些高句丽人、扶余人、室韦人的臣服;迭剌部才能够从盖牟州突进八百里;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便到了建安州下。
    “你们放心;我们可汗来此之后;你们的部族;你们的权力;都会得到保障。不仅如此;为了奖励你们;你们可以自由攻击任何胆敢不服从者;所取得的收获;完全归你们所有”
    迭剌迪烈笑完之后;尽可能地用和霭的话语说道;他身边的一个通译;将他的话语译成高句丽语;说与在这里的诸人听;诸部头人闻言大喜。
    他们赶来臣服契丹;为的就是投机;借着这个机会保全自己同时清除敌人。得了这位契丹贵人的许诺;他们就可以狐假虎威了。
    却不知迭剌迪烈一路攻来;靠的就是这一手;将安东诸地分化;自己乘机渔利。
    “还有谁没有来?”他又问道。
    “建安城城主高箕未至。”他身边一人点头哈腰道。
    “哦?莫非在我大军面前;高箕还想着顽抗?”
    “此人乃大唐任命的建安州都督;故此不肯降……”
    “大唐?大唐范阳军、平卢军;都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他一个孤悬在外的破都督;也敢不降”迪烈大怒:“是何人给他这种胆量”
    身边那人轻声道:“请迪烈汗息怒;息怒……虽然高箕这破建安州都督乃是自己请封的;不过在他往南;却与大唐积利州相接;得积利州之助;故此敢于顽抗。”
    迪烈听到“积利州”;面露不屑之色。
    他最近时常听到积利州的名字;仿佛大唐的影响随着这个名字卷土重来。但迪烈觉得;这只是高句丽人被大唐打怕之后的反应。
    “那又如何;建安州的高箕既然不从号令;不斩之如何威慑四方?”迪烈哼了一声:“弓辅;你为使者;再去一趟;就跟高箕说;我大军随后便到;令他开门相迎”
    身边那个通译便是名为弓辅的高句丽人;闻言欠身行礼;便带着两个随从出门而去。
    他虽是出门;心中却有些犯难;那位高箕他也打过交道;此人乃高宝藏一裔;高宝藏为高句丽末代国主;其子高德武被武则天任命为安东都督;在高句丽故地遗下这一支来。营州之乱后;大唐自安东撤出;这建安州都督;便由高德武后代世袭。
    传到高箕手中;原高句丽王室血脉的威望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唯一支持他的;便是大唐的册封。高箕其人并无雄心壮志;保守家业就是他的全部理想;所以当积利州光复之后;他甚至遣使向叶畅道贺;屡屡有内附之意。
    这么一个人;背后又靠着积利州;如何会轻易开城投降?
    如同弓辅所想;他带来的命令;高箕只作未曾听道;相反倒是劝道:“大唐拥兵百万;当今天子又雄才大略颇类太宗;又有叶司马这般不逊于班超的智勇之士为之谋略边疆;我等理当归心输诚。契丹既已降伏朝廷;为何还屡屡不逊;此非为人臣之礼也”
    弓辅听得他这迂腐的话语;实在有些无语;不过既是奉命而来;有些话还是需要讲到:“都督所言不然;都督乃高句丽王族之后;若非大唐侵凌;如今都督便是高句丽国王大唐向来言而无信;许赐公主与我家可汗成亲;却只闻其言未见其行;又纵容安禄山等边将;诱杀我契丹诸部贵人以为边功。如此之国;不背之更待何时?如今我契丹与奚联军;正准备大举进入中原;突厥人都往来依附;土蕃人更是进逼长安……”
    那弓辅是个有几分见识的;将大唐边境上的大患几乎全都数了一遍;在他口中;俨然已经有了一个大唐包围网。高箕听得连连摇头:“行了;你是高句丽人;我不为难你;你速速走了吧……”
    “都督;南面的使者到了”就在这时;有人进来禀报道。
    南面使者;就是积利州派来的人;高箕神色微微一变;若是被积利州使者见到弓辅在此;还以为他心怀二意;那情形就惨了。故此他摆摆手;让人将弓辅带出去;自己亲自来迎积利州的使者。
    那使者却也是高句丽人;正是钳牟丁。
    叶畅自长安归来之后;他也得了个封官;朝廷任命他为平郭县令;改青泥浦为平郭县。不过这只是名义上的职务;实际上青泥浦的大小事务都是叶畅一手抓持;而钳牟丁真正的职司;乃是积利州归化司司事;专门负责各族归化事宜。
    钳牟丁一身汉装;他进入高府时;却不曾注意到;有一个人正盯着他。他此前便作为使者来过建安州;在高府中与高箕相谈甚欢;直到午宴之后;有人引他到住处休息。落下脚没多久;他的随从中有一人进来禀道:“司事;有一人求见司事。”
    “什么人?”
    “那人不肯说;只是请司事想法子避开建安州耳目;说是有要事与司事相商”
    钳牟丁心中一动;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好;你和他说;我过会儿会假作去市集上看;在市集等我。”
    建安城乃是原高句丽重城之一;城中繁华;更胜过卑沙城。受大唐影响;城中也有坊市;钳牟丁转到市中;没多久便见有人向他示意。
    “阁下是?”钳牟丁问道。
    “某乃弓辅;崇顺王、松漠都督、阻午可汗帐下效力。”弓辅笑眯眯地道:“阁下可是积利州归化司司事、平郭县县令钳公?”
    这厮一口汉话说得相当流利;钳牟丁看到他仿佛就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当下道:“原来……等一下;你那个阻午可汗……就是迪辇阻里?”
    见钳牟丁大惊失色的模样;弓辅捋须一笑:“正是我家可汗。”
    钳牟丁盯着他;神情有些惊讶:“你怎么可能出现在此处?”
    “我到此处;乃军机;不可外传;倒是钳公;你如何到此处来?”
    钳牟丁脸色变了好几变;满心都是犹豫。因为建安州与积利州关系尚可;而且愿意遵从大唐号令;所以当契丹人出现在其境内之后;便立刻向积利州告急求救;钳牟丁此来也正是为了救援建安州。但这个时候;契丹人的使者;怎么会出现在城中?
    “某来此亦是军机;弓君;你邀我相见;究竟是何意?”
    “听闻朝廷以为我家可汗叛唐;故此特请阁下转奏大唐天子;我家可汗并未叛唐;实是为安禄山欺凌过甚;不得不为之耳”弓辅道:“劳烦钳县令;只需阁下转奏;我家可汗必有重谢”
    “呵呵……”钳牟丁冷笑起来:“只怕不是如此吧?”
    “为表赤诚之意;我家可汗愿替大唐收取建安州;征伐不臣之辈”弓辅又道。
    钳牟丁脸色稍稍变了一下;这个弓辅;倒是能言善辩;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不过他为何会出现在这建安州城里;确实是一个疑问;方才与高箕相见时;高箕没有说出事;至少他心中对大唐;并不是象表面那么实诚
    “罢了;不管你来此有何用意;既是遇见了;那便替我家司马传两句话。”钳牟丁琢磨了一会儿;琢磨不出什么来;便中规中矩地道:“实不相瞒;闻说契丹迭剌部进犯安东;甚至兵犯建安州;我家司马十分震怒;已亲起大军;不日便将于此;我只是先来之使;通告建安州刺史此事。若是你家可汗真心向唐;不欲谋逆;即刻罢兵休战;返回松漠;我家司马必然上奏朝廷;表尔等输诚之意。如有不然……待大唐天军至时;汝等尽为齑粉……哦;对了;我家司马还让我专门说一句;勿谓言之不预也。”
    他说完之后;自觉与这弓辅没有什么再说的;转身便走。他身边几个随从警惕地护着他;慢慢远离而去。
    弓辅身边的一壮汉呸的吐了口唾沫;瞪着弓辅道:“你不是说此人乃是大唐大官么;为何不让我们动手;先取了他性命?”
    此人说的是契丹话;弓辅失笑道:“原本是想先刺死一个大唐官员;令高箕无法在大唐那边交待;不过发觉此人也是高句丽人;我改了主意;杀一高句丽人;大唐未必心疼;杀之有何益;倒不如想法子为我所用。”
    又看了那壮汉一眼;弓辅再次笑道:“撒懒;我知道你勇武冠绝一部;要不然也不敢想着在这刺杀一名唐官;原本就是想仰仗你逃出建安城。不过;与唐人斗;只靠着勇武却是不成的;当初可突于;还有如今的雅里;为何能玩弄唐人;甚诛杀唐人公主都无碍;靠的是这里……”
    弓辅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那名为撒懒的契丹人又呸了一声:“我们原本胡儿;胡儿学了汉人的把戏;就比汉人更阴毒……安禄山是这般;你也是这般;方才那个钳牟丁;还是这般”
    “欲打败狡猾之敌;就需比之更为狡猾。”弓辅嘿嘿一笑道:“好吧;至少知道了唐人来得挺快;咱们先回去禀报”
    他们回到大帐;得知唐人已经被人来援建安州;迪烈不惧反喜;当即下令全军开拔;抢在唐人来之前先攻建安城。
    他此令一下;不仅他所统辖的迭剌部;包括此来裹挟、征募的安东其余诸族联军;足足有六万人便一起进发。转眼之间;便至建安州城下;他令各军将建安州城围住;试探着攻了两回城未果之后;便休兵入营。
    “这建安州城倒不易攻。”回营之后;打发走依附的各部;帐中唯留下他自己亲信;迪烈笑着说道。
    “大汗说的是。”弓辅也笑;迪烈乃一部之主;亦可称汗:“不过大汗这等神情;分明是有主意了。”
    “那是自然;弓辅;你说的是;这建安州城能坚守;所仰赖者无非就是外有唐人救援;若是将唐人的援军打败了;此城便可不攻自下。”迪烈看了看身边:“撒懒”
    “在”
    “我给你六千人;尽为精壮;你去半道截杀唐人;将唐人将领的首绩取来;如何?”
    “只需两千人便可”撒懒奋然道。
    “唐军凶悍;非轻易可与之为敌;六千人我犹嫌少了;只是调离太多;怕压制不住诸部。我本部勇士;给你两千;你另取四千与你交好的其余各部战士
    弓辅在旁边神情略有些异样;给迪烈看到之后;嘴微微下弯:“弓辅;你有何话就说;莫要吞吞吐吐”
    “汉人奸诈;撒喇虽是我部第一勇士;勇则勇矣;就怕其轻敌冒进……”
    “弓辅你胡说些什么;我何时会轻敌冒进?”撒喇闻言大急:“迪烈汗;你只管放心;我奉大汗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