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辛苦些;河工、修路之事;能出京;抽空便去一下辽东;将该安排的安排好。”李林甫沉默了会儿才说道。
    他将叶畅留在京中;原本是有自己打算的;但现在却不得不想法子将叶畅送出京;这可谓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叶畅点了点头;但又说道∶“辽东人力究竟不足……”
    “这两年给你移民十万过去”李林甫道:“除一般移民;天下凡有流罪者;皆至辽东”
    如今辽东两州之地汉人也不过十余万;李林甫一口气就是安十万去;显然也是逼急了。至于流罪者流放至辽东;让叶畅忍不住咂了咂嘴;这可就有些象另一世的澳洲啊。
    “还须准我在淮南道购粮;要不骤然增加十余万人;粮食便会短缺。”
    “我让淮南道助你;必要时可以少往长安洛阳送粮——杨钊那边必然掣肘;你须得将他先打点好。此人性强而自矜;志大而才疏;处小事则有余;行大略颇不足;若其为相;内不能服众;外不能抚边。坏大唐者;必此人也”
    李林甫的眼光当真有独到之处;叶畅听得他对杨钊的评价;忍不住想问:“相公如何看我?”
    “你?”李林甫上下打量了叶畅一番:“你不过中人之资;却屡有神来之笔;若非有这神来之笔;你不过与杨钊相等;但有这神来之笔;却让老夫看不透了……看不透”
    看不透
    在李林甫口中的三个字;便是极高的评价;叶畅笑了起来。
    “休要得意;你当心些;此次献俘;圣人将你捧得高高的;无非是要粉饰太平;将杨慎矜、杨洄之事掩过去。可惜;可惜;你做得却不够彻底”
    他所说的不够彻底;便是没有借此事将太子李亨也拉进此事当中。他却不知;在东宫之中;李亨几乎也同时在以掌击拳;说了声“可惜”。
    “殿下不须着恼;此次杨慎矜虽未成事;但圣人与李林甫那奸贼已是暗隙渐生了。”李静忠阴阴笑了起来:“李林甫既失圣心;其下台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孤知道;孤都等了这么多年了;再等两年又何妨;只是李林甫这老贼岂会心甘情愿;他必然要扶植叶畅……若叶畅得势;不过是换了一个年轻些的李林甫罢了;绝不可使之得志”
    李静忠听弦歌而知雅意;真正让李亨担心的;哪里是叶畅;而是李隆基。只要李隆基一日不把皇权交到他手中;那么他就一天难以安眠
    李静忠眼中闪动着阴谲的光芒;好一会儿;他低声道:“李林甫以夫蒙灵察为安东都督;又欲大力扶植叶畅;想来安禄山必是不满的;如今安禄山正得圣人宠信;若能与他结交……”
    兵权一直是皇权的关键;李亨此前通过韦坚暗中结交皇甫惟明、王忠嗣;为的就是能够控制一部分兵权。现在皇甫惟明与王忠嗣之事已经渐淡;而李林甫亦自身难保;故此李亨又蠢蠢欲动了。
    若是叶畅另一世;安禄山与李亨的关系极是紧张;双方难有合作可能。但这一世;因为叶畅的出现;双方关系虽不亲近;却也不相互敌视;故此李静忠才提议与安禄山结交。
    李亨怦然心动;但吃一堑长一智;再与边将联络;就需要谨慎了。
    “你去办可以;但是千万小心;最好……最好你自己亲自去办。”
    李静忠应了一声;又小心地道:“事不宜迟;据说安禄山又欲上京;奴婢这就去见安禄山留在长安中的刘骆谷。”
    得了李亨应允之后;李静忠离了东宫;却没有急着去寻刘骆谷;而是在宫中打了转儿;跑去见高力士。
    “你已经与殿下说了?”高力士问道。
    “说了。”
    “那你去办;莫对我说。”
    李静忠这才出了宫;心里冷笑了一声;高力士这墙头草;既想着要在太子身上投注;却又不希望背上风险。这世上哪里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他这般瞻前顾后;倒是成全了自己
    刘骆谷虽然挂着范阳节度使下属的职务;却常年都呆在长安城里;每日奔走于豪门权贵之间;替安禄山广撒金钱;打探消息;认识不少鬼鬼祟祟的人。不过;对今天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客人;他还是吓了一大跳。
    “你是太子殿下身边之人?”
    “正是听闻安大夫那边有辽东良马;咱家想要一匹;方便为殿下奔走。”李静忠笑着道:“安大夫威名远扬;咱家这刑余之人亦是久仰;在殿下身边时;也不只一次听殿下说;若边将尽如安大夫;则圣人与殿下便无忧矣。”
    他话说得很圆滑;来这里是向刘骆谷讨要一匹良马;而且只说是自己的主意;但讨要的是辽东良马;意思所指;刘骆谷自然猜得出来。
    最近夫蒙灵察的任命;虽然是冲着辽东去的;可是直接损害的却是安禄山的地盘与兵力;安禄山最近正在拼命活动;看看能否使李隆基改变主意;至少要想法子将原安东都护府的精兵调至范阳;扔些老弱病残给夫蒙灵察。
    若是有太子支持……哪怕不是公开支持;私底下太子总有些力量;能够对李隆基产生一些影响。
    “公公既开了口;下官哪里会不明白;这就遣人去禀报安大夫;请安大夫给公公挑一匹最好的”
    “咱家也不白要这马;必有厚报。”李静忠道。
    二人相视一笑;李静忠不多逗留;又穿了一身遮着身形的衣裳;悄然离开
    从咸宜公主府脱身的杨则有些茫然地站在长安城的街道上;他怀里那枚金饼揣了几天;都已经被他体温温热了;却仍然没有花出去。
    离开驸马府之后;他心中恐惧;在外游荡了好些时日。他虽是出身卑微;却并不傻;心知那块金饼可能成为惹货之源;故此不敢用它;而是靠着自己身上带的些许钱支撑。可是到了今日;钱已经用尽;不得不出来;要么能找到活于;要么就只有将手中的金饼换了。
    “快去快去”
    “不过就是献俘么;咱们当今圣人登基以来;可没少搞过。”
    “此次却是不同;是辽东行军总管府献俘……”
    “辽东行军总管府?”
    “就是叶畅叶十一郎君的那个”
    周围纷纷的议论声传到了杨则耳中;原本他自有心事;但到处都在提那位叶郎君;他如何能不注意?
    “叶十一郎?啊哟;原来是他啊;我听说了;据说这位叶十一郎长得仪表非凡;又多才多艺;乃是天上仙人下凡。圣人与李相公;为了抢他当女婿;还在金銮殿上打将起来圣人给了李相公一金扁担;李相公则拿金丝楠木的擀面杖还了圣人一下……”
    连新入城的乡巴佬儿都在谈论这位叶郎君的事情;杨则的好奇心也起来了。他躲了几天;消息不灵通;便插嘴道:“这当真是在胡说了;圣人乃堂堂天子;李相公乃是当朝宰相;他们二人怎么会为争一个女婿打起来他二人要嫁女;全天下的少年郎君;哪个不是由得他们挑捡”
    “不同不同;这可是叶郎君;天上的财神降世;能点铁成金”
    “唉呀在这里喽嗦有啥意思;依我看;还是赶紧去春明门;圣人要在那外看献俘;咱们也能看看热闹;没准还见到叶郎君;沾沾他老人家身上的财气。
    沾沾“他老人家”身上的财气;几乎是长安城所有知道消息的百姓共同的心愿。故此当杨则赶到时;春明门里外的大街上;已经挤满了人。南衙的兵士、京兆的差役们;拿着横刀与水火棍;将挤入街中的百姓驱退;退到一道白石灰的线外才中止。因为水泥业的发展极快;故此连带着石灰、采石、石炭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石灰的用途更为广泛;除了用于划线;还可以用于建筑;甚至叶畅在洛阳救助灾民时用生石灰消毒的方法也在长安传播开来;京兆府每个月都得用生石灰对各处暗沟、垃圾场消一回毒。
    杨则到得晚了;自然没有好位置;举目四顾;只见人山人海;怕不有十万人拥于一处。若不是这几年举办球市;令京兆府有充足的应对大型集体活动的经验;只怕早就发生拥挤踩踏了。
    “叶郎君在哪?叶郎君在哪?”
    他听得四处都有人在问;心中不禁大奇;就算那位叶郎君天人一般;也不至于为万众所瞩目。
    他却不知;这世上最易惹动人心的;便是大人物的秘闻;特别是关系到闺闱的秘闻;总是能以超过奔马的速度传播开来。有关李隆基与李林甫争夺叶畅这个佳婿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了。
    再起上此前叶畅身上的种种光环;诗才;书法家;仙医弟子;理财专家;开疆名将……无论百姓对哪方面有兴趣;都能在叶畅身上找着落点。
    到得巳时三刻;献俘终于开始。盔明甲亮的官兵将士先自春明门外开进来;入门之前;对着城头的华盖黄伞高呼三声“万胜”;那声音如雷如瀑;让人热血沸腾;便是来看热闹的升斗小民;也禁不住跟着高呼起来。
    春明门城楼上;李隆基忍不住笑了起来。
    此次献俘;原本只是为了掩饰朝廷当中的政治风波;特别是杨慎矜与杨洄二人出事后在民间产生的不好声音;但此刻;李隆基心中却觉得;即使不为此;也应该办这样一次献俘;提振一下民心士气。
    “这些将士当真威风;不愧是能将契丹人打得落花流水的精锐。”这是城下一些百姓的议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叶十一久不写诗;如今他在辽东的诗传回来;果然不愧是能在边疆立功的名将。啧啧;说得也是;男子汉大丈夫风光当如是;我明日就要奔赴边关;自荐立功”这是某位书生在大发感慨。
    他们却不知道;起头的这些官兵;都只是从禁军中挑出的样子货;真正参与辽东大战的军士;却是一个都没有。
    “终有一日;我要教咱们的将士;真正受此荣耀。”叶畅也觉得心中激情澎湃;忍不住对旁边的善直说道。
    周围人声噪杂;但这句话还是传到了善直的耳中;他看着叶畅;咧嘴笑了起来。



第330章 万人齐呼叶十一
    这种正式的场合;善直原本是要穿着袈裟来的;但这莽和尚穿了袈裟不象大师倒象土匪;就连他自己也看不下去;于是又换了套武将的服饰。
    听得叶畅这样说;他心中甚有同感;浴血奋战的是边关的将士;获得荣誉与称赞的却是京里的这些老爷兵;怎么想也让人不爽。
    唐军进入之后;紧接着便是俘虏。送往长安的俘虏其实不多;也就是五百余人;若不是为了满足李隆基好大喜功的需要;叶畅原本是要将这五百余人尽数扔进矿井里去的。
    长安百姓是见多识广;一见便知是真的契丹人;而且叶畅挑出来的都是些长得丑陋凶悍的;故此众人见到之后;更是啧啧称奇:“这些契丹人可都是凶神恶煞一般;也不知辽东那边是如何将他们捉住的。”
    城上的李隆基看到这些凶悍的契丹人;也若有所思。在他登基以后;边事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对付北方的突厥与西面的犬戎;对付契丹人的事情做得少一些。现在看来;这些契丹人也同样是大唐之敌;只不过如今还暂时幼弱;若是给他们在辽东站稳了脚;过个数十年;甚至有可能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旋即李隆基便哑然失笑。
    数十年后啊虽然臣民们一天到晚在喊万岁;他自己却知道;世上不可能真有万岁之人。除非能找到仙人;得赐仙丹;否则人生难满百年。他已经老了;在帝位上的时日已经不多;数十年后的事情;让数十年后的人去担忧吧。
    若是叶畅真能寻着海外仙山;找到那传说中的仙人……
    李隆基终究是老了;即使是献俘这样能满足他好大喜功心态的事情;都让他难以长时间兴奋了。
    李林甫小心地收回了窥视的眼;李隆基的老态没有瞒过他的眼睛。
    而与此同时;李隆基身边的太子李亨同样也注意到了李林甫的老态。
    控制大唐最高权力的这对核心组合;都已经老了;将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此时献俘仪仗已经过去;但围观的百姓们却感觉意犹未尽;他们现在只是看到了热闹;却没有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人。便有大胆的喊了起来:“叶参军;叶司马;叶郎君”
    “对对;哪位是叶郎君?”
    “求见叶郎君”
    初时只有一两个好事者在人群中喊;很快喊的人多了起来;声音汇成一片;喊得春明门城楼之上的人也听到了。
    李隆基哑然一笑;向站得比较远的叶畅招了招手。
    叶畅最初时并没有注意到李隆基的招手;他身边一官员提醒了声;他才意识到;忙到了李隆基面前:“陛下;有何吩咐?”
    “百姓在喊你;你且出去亮亮相;让百姓知道;我大唐有这般的少年英杰
    叶畅愣了愣;这等高调;可与他向来的习惯不合。
    “陛下;辽东功劳;乃是将士们奋勇搏杀的结果;臣只是适逢其会;当不得这个……”
    “让你去你便去吧;朕岂是赏罚不明之人;只要你心向朝廷;立了功劳;朕必然不会亏待你”
    李林甫在旁边垂下眼睑;叶畅无奈;只能转过身;走向城楼前。
    有机灵的太监在城头已经大喊起来:“奉圣谕;两京河道大使、辽东行军总管府录事参军、积利州司马叶畅接见百姓”
    那些想看看叶畅的百姓顿时向前拥了几步;若不是士兵差役们弹压;只怕他们都要涌到春明城下了。
    李亨神情有些冷;这种荣耀;原本只能属于他这个太子
    叶畅出现在城头;万众瞩目;无论是看清了他的;还是未曾看清他的;都不禁欢呼起来。
    他也算是少年英俊;长得对得起观众;立有卓勋;能赚钱;又有和公主、宰相之女的绯闻;故此百姓见过之后;只觉得名副其实。那些年轻血热的书生;雄壮有勇的侠客;见他那风光;也不禁心生向往。
    “大丈夫当如是也”不知多少年轻人心中;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这位就是叶十一?”
    “是;上回你没见着;圣人与李相公为了抢他为女婿;几乎打起来了”
    “说得好象你看见了似的;圣人与李相公岂会做这等粗鄙之事;我听说分明是圣人与李相公引经据典吵了一番”
    “啧啧;若我能有叶郎君这般运气;遇到仙人指点就好了”
    “你别做白日梦;也不照照镜子;就你这模样……”
    叶畅享受了一回明星待遇;外边的百姓们看他模样;有人起哄;甚至隐约有万岁之声喊起。叶畅心中一凛;回过头来;看到李隆基面色仍是带笑;而李林甫神情阴郁;另有一双阴冷的目光;却是属于太子李亨。
    李隆基这可是将他架在火上烤啊;这般情形;日后便是罪名
    他心念一转;在城头上突然大叫道:“千古一帝;陛下万岁”
    “千古一帝;陛下万岁”跟在他身边的那些卫士们;不明白叶畅为何会突然这样喊起来;但是他们是服从叶畅命令已经成了条件反射;当下也大喊起来。
    城头上传出“千古一帝;陛下万岁”的声音;周围站着的军士;便也跟着喊起;然后靠得近的百姓;外围的百姓;受气氛感染;大多数人都喊了起来。
    一时之间;“千古一帝;陛下万岁”之声;如春雷滚滚;震动长安城。
    这并非事先排演好的;李隆基当然清楚;他原本方才对叶畅已生出某种心思;但如今听得这四周都是这般激动人心的呼喊;那种心思;顿时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自得与自满。
    叶畅如此少年英才;非自己治下;谁人可用之?外边百姓的呼喊;正是证明;他这个皇帝数十年来威望无朋;文治武功;确实可谓千古一帝
    人群之中;杨则却是浑身一震;脱口道:“他就是叶郎君”
    他认出了叶畅;正是那日在柴房之中的人;自家族亲、主人杨洄之死;与他有着密切关系
    他摸着怀里还带着热量的那枚金饼;心怦怦直跳:这金饼竟然是叶郎君所赐
    他可是财神童子;有仙人授予的点铁成金之术;这枚金饼;是不是他用仙术所点化?
    他为何会出现在公主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