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鸿训走后,徐应元从外面走进养心殿,道:“启奏皇上,大内侍卫统领周淮安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朱影龙返身走到龙椅跟前坐下。 
  “臣……” 
  “有什么事情快说!”朱影龙厌烦了没进来一个人,他都要说一声“平身”,有时还要说了好几遍,真是烦不胜烦,这些臭规矩。 
  “皇上,臣得到密报,有一个重要的情况要禀告皇上。”周淮安还没能跪下,站直了躬身道。 
  “说!” 
  “是关于吴三桂地。”周淮安神情有些不自然道。 
  “吴三桂,他有什么事?”朱影龙放下手中的奏折,看了一脸难色的周淮安,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挥手退去殿中站立伺候的太监和宫女。  
  “皇上,暗影奏报吴三桂与皇太极有秘密勾结,您请看!”周淮安从袖口中抽出一张纸条,走上前递了过去。 
  朱影龙一看之下,顿时脸色阴沉不定起来,上面写的不是别的什 么,正是吴三桂骗取皇太极信任诈降提出的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他投降后,将来为后金打下多少土地,皇太极就要封多大的土地给他,而这一条,在吴三桂的报捷奏折中一点都没有提及,还有,吴三桂为了诱使后金夜袭军营,曾今手书了一封效忠皇太极的誓言,上面还有他的亲笔签名,这份效忠书后来被吴三桂谈判以人易人之时,想管皇太极索要回 来,这种东西皇太极又怎么会归还给他呢,后来熊大帅及时赶到,吴三桂在熊廷弼的眼鼻子底下又怎么能索回效忠誓言书呢?只有将此事对熊廷弼隐瞒,而熊廷弼在给朱影龙上的奏折中似乎也没有提及此事,显然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难道是吴三桂怕朕知道了,会追究他或者不再信任他,或者他根本不想让熊廷弼和自己知道。 
  “颜佩韦可有奏报?”朱影龙顿时心中起疑道。 
  “颜兄只是将诈降的前提及了一下,似乎没有提到这分所谓的效忠书和条件。”周淮安回答道,“与熊大帅所奏差不多。” 
  “吴三桂!”朱影龙狠狠的一拳拍在御案之上,颜佩韦都不知道这件事,说明吴三桂是真的对所有人隐瞒了一些事情。 
  “皇上息怒,或许吴三桂只是怕皇上知道之后降罪于他,故意有所隐瞒呢?”周淮安分析道,“或许这根本是皇太极的离间之计呢?” 
  朱影龙头脑冷静下来道:“你说的对,朕多疑了,正所谓疑人不 用,用人不疑嘛,等他回京一问,他若还有意隐瞒,或者把事情推到皇太极故意离间上面,那就别怪朕了!” 
  “皇上,如果没什么事,臣要告退了!”周淮安神色黯然道,吴三桂之才他也是非常欣赏的,但是他居然对皇上隐瞒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这是欺君之罪呀! 
  “这件事朕知道,你知道,千万不可让第三个人知道!”朱影龙吩咐道。 
  “微臣明白了。”周淮安功臣向后准备退出养心殿。 
  “慢着!”朱影龙喝住周淮安的脚步道。 
  “皇上,还有何事要微臣去做?”周淮安立刻停下脚步。 
  “叫周文元立刻来见朕!” 
  “微臣遵旨!” 
  吴三桂呀吴三桂,你让朕怎么处置你呢?熊廷弼给朱影龙的私人信件中刚提到他收吴三桂为弟子的事情,突然间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朱影龙情愿他没有发生,情愿周淮安没有收到这份密报,对于吴三桂,朱影龙的印象就只有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做了大汉奸,后来为了富贵权位又起兵反清的反复无常之人,根深蒂固的认识已经扎根在他的脑海里,他还尽力的保持一个公正的心去看待他,甚至以为历史都已经改变了,吴三桂的命运也应该能改变了,野心,如果吴三桂真的是有野心,那自己该怎么办,是在等他的野心还处于萌芽状态之下将其斩杀,还是利用他先为自己效命,然后等他野心和欲望难以控制之时,再动手除掉他,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该选择哪一个呢?朱影龙扪心自问。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三章:谈判交锋(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1 本章字数:2595
    启七年九月十五,朱影龙派出以刘鸿训为主,黄锦、 为辅的谈判使者前赴辽东与后金皇太极谈判,同时给在宁远前线的袁崇焕和熊廷弼发出密旨,让他们要做好打的准备,万不可掉以轻心。 
  吴三桂救出老父和兄弟,一家团聚,自然是喜极而泣,吴三桂认不出熊廷弼来,但吴襄眼睛可不瞎,他是天启二年的中的武举,虽然他到辽东效力不久,熊廷弼被朝廷抓了起来,但他本人对熊廷弼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见到化名雄霸第一面的熊廷弼就已经开始怀疑了,只不过熊廷弼被朝廷千刀万剐,传首九边,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就算确认了熊廷弼的真实身份,他也不敢说出来,况且他已经知道这个雄霸已经收了自己最疼的二娃子为弟子了。 
  宁远城墙破损十之七八,朝廷拨下银子,趁现在还没有到天寒地冻的时候,袁崇焕立刻组织城内的青壮和守城的官兵抢修,大战之后,宁远城上是热火朝天,到处都是搬运砖块,修缮城墙的工人,血战近一个月,终于赢得了胜利,不论官兵还是百姓都是热情高涨,特别是朝廷及时给他们运来了粮食、食盐以及各种生活用品,人心都拢成一个团,修缮城墙的工程自然就又快又好了。 
  熊廷弼很是器重吴三桂,把他的前锋营一下子扩充了到了五千,袁崇焕也从宁远抽调了一些善骑射的士兵给了他,山海关那边俘获地战 马。满桂也十分大方的给送过来三千,这下子小小年纪的吴三桂隐隐约约的就成就了辽东一个新的军中新星,熊廷弼给朱影龙上奏折举荐吴三桂为这支铁骑的主将,授参将官职。 
  “这个熊廷弼,他怎么能这样呢!”朱影龙对熊廷弼这样力捧吴三桂很是不满,须知吴三桂比自己还小上一岁,年纪轻轻的就身居这样的高位也不是不可以,不错。吴三桂是有军事才华。但一下子将他拔地太高。必然会滋生他骄傲地情绪,妄自尊大,正所谓捧地越高,跌的越疼,看来不是每个人都是十全之人呀! 
  “皇上,熊瑚姑娘求见!”徐应元看朱影龙一脸的不高兴,怯生生的上前禀告道。整顿内宫虽然挨不着他,这几天他都被下面的人缠烦 了,有说情的,有送礼的,谁没一个人情世故地,搞得天天躲在这养心殿伺候朱影龙,烦心的事情都让王承恩去应付了,气得王承恩大骂他无情无义。 
  “让她进来。以后丽娘来见朕。只要朕不是在处理事情或接见大臣,你都可以随时让她进来,不必再请旨了。”朱影龙闭上眼睛沉思 道。他在想怎么处置吴三桂的事情,还牵扯到这么方方面面复杂的关 系,趁现在关系还不深,不如快刀斩乱麻算了。 
  “民女熊瑚叩见皇上!”熊瑚走到御案跟前居然给朱影龙跪下行叩拜之礼道。 
  “哎  ,丽娘呀,你这是干什么呀!”朱影龙忙从龙椅上站起来,走下来,搀扶熊瑚道,“来、来、来,快起来!” 
  “皇上,礼不可废。”熊瑚俯身不起道。 
  “行了,你今儿个是怎么了?”朱影龙奇怪的问道,“朕哪里做的不对惹你生气了?” 
  “皇上没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是民女不敢。”熊瑚贝齿轻咬下嘴唇道。 
  “你有什么不敢的呀?”朱影龙更是奇怪了。 
  “皇上让民女筹办大学一事,民女是在办不下去了。”熊瑚眼圈一红道。 
  “你怎么办不下去了?”朱影龙心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见熊瑚跪在地上不起,他干脆也就坐在地上了,徐应元赶紧递过来两个软垫,一个给自己,一个给熊瑚,然后道,“你倒是跟朕说说,谁给朕地宝贝丽娘气受了!” 
  “皇上拟设大学,召诸子百家,不论出身,只要是在某个领域有独特建树,或者技艺高超者均可入大学受教,这样一来,国子监和翰林院那些本来答应地好好的入大学授课的老师通通都反悔了,说他们读地是圣人之书,行的是圣人直到,岂肯与贩夫走卒,市井匹夫们一起共事,所以,民女这差事没办法办了。”熊瑚委屈道。 
  “就这事?”朱影龙哈哈笑了起来,其实他准备设大学的这个想法由来就有,国子监本来也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机构,而翰林院则是为国家储备人才的机构,他想撤国子监设大学,或者把国子监改称类似后世那种评审学术和学位以及职称的一种机构,而把培养人才的部分独立出来,设立大学,既然现在一边是读圣贤之书的顽固派,另外一边是为国家不断创造财富的奇技淫巧派,两派根本就是水火不能相容,尿不到一个壶里,那干脆就把他们分开,这样这些所谓的文人士大夫的意见会小一些,接受也容易一些,道:“丽娘呀,你这颗美丽的脑袋在军事上可是灵活机变,朕都比不上,可在这个上面你怎么一点机智都没有了 呢?” 
  “你说怎么办吧?”熊瑚赌气道。 
  “既然这些所谓的饱学文士不愿意跟贩夫走卒,市井匹夫在一起,那好办呀,分开他们就是!”朱影龙笑嘻嘻的道,自己看是考虑有些太急躁了,改革也是要讲究策略的,硬来是不行的。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熊瑚顿觉豁然开朗,喜道。 
  “好了,好了,朕给你想到了办法,你怎么感谢朕吗,不如今 晚……”朱影龙近一个月没有碰过女人,一来是先皇新丧期间,他不能被人诟病,在大丧期间还沉迷女色,二来,他也太累了,根本没有那个精力,现在他位置坐稳了,也该放松一下自己松弛的神经了,他可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正想抱住熊瑚,一亲芳泽,却发现,熊瑚已经站起来,跳到几步开外,朝他嫣然一笑道,“皇上,民女有皇命在身,不得延 误,民女告退了!” 
  朱影龙愣坐在软垫之上,眼睁睁的看着熊瑚那婀娜动人的身影消失在养心殿门前。 
  重新细细的看了一遍熊廷弼的奏折,朱影龙提笔写下,吴三桂是个人才,但其年轻气盛,需要挫磨挫磨方可勘大用,你自己斟酌的办吧!
  熊廷弼拿着朱影龙批复的折子看了又看,还把袁崇焕叫过来一起看了几遍,最后两人都觉得皇上考虑的确实有道理,于是两人合在一起给朱影龙上了一个折子,举荐参将何有纲为这支铁骑的主将,吴三桂和颜佩韦都积功授游击将军的职位,协助何有纲统领这支铁骑,朱影龙这才在奏折上批了两个字“同意”。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三章:谈判交锋(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1 本章字数:3544
    鸿训等谈判官员一到宁远,袁崇焕便派人通知皇太极 的专使已到,请他派过过来和谈。 
  要求和谈的是皇太极他自己,总不能人家使者已经到了,他自己却毫无准备吧,于是命二贝勒阿敏和两个汉臣,一个是胡贡明,另外一个叫高士俊,这两人都是主张与明廷谈判的汉臣,所以皇太极把他们安排做了阿敏的副手。 
  谈判的第一天,双方在礼节上没有多大的冲突,顶多是阿敏在对待刘鸿训等人在态度上有些傲慢了些。 
  后金虽然这次损失不小,但实力还在,虽然明军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的胜利,但却失去了军事重镇锦州,还有个伪明朝廷的存在,国内很不平静,皇太极可以与南京的明廷联合起来,对抗朱影龙在北京的明朝政权,所以阿敏自然不把刘鸿训等人放在眼里,但和谈是己方提出来 的,所以自礼节上还算做足了,刘鸿训也知道目前的两军大态势,虽然停战,但摩擦不断,双方业已有上百人的伤亡,只是双方都还保持克 制,这才等到了两军正式谈判开始。 
  和谈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战争是谁发动起来的,究竟是谁先挑起了战争,谁应该负挑起战争的责任,这本来是很明显的一件事情,皇太极领军闪电突袭了锦州,然后顺着南下围困宁远,还妄图攻占山海关,战争分明是后金挑起的,但阿敏拒不承认。说战争是明军挑起地,说明朝在锦州、大凌河一带筑城威胁了后金的安全,并且还一步一步的屯田蚕食他们的土地,他们这是在拿回属于他们的土地和捍卫自己的安全,所以挑起战争的责任在明军。 
  刘鸿训据理力辩,提出开原、铁岭、抚顺、沈阳、辽阳等城都是明朝原来的疆域,皇太极地先祖还是世袭地建州都督,是明朝册封地官 员。照这么说。后金的政权根本就是大明朝的一个地方政权。一个国家何来威胁到自己地方上的安全,更本就无稽之谈! 
  阿敏则认为刘鸿训所说根本就是荒谬之言,如果算历史,他们的祖先曾经统治着长江以北汉人的半壁江山,身为他们的后人,他们这么做也是拿回祖先曾经拥有过地江山,这有什么不对? 
  和谈的第一条就陷入了僵局。确定是谁先挑起战端,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几行白纸黑字,更是为了下一步,是谁管谁要赔偿,后金铁了心要赔偿,他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故意挑起战端了,而朝廷给刘鸿训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吃亏。所以刘鸿训就更加不可能把本来就不是己方的错背到自己身上。谈判席上,顿时吵的面红耳赤,第一天谈判就不欢而散。约定三日后再谈,宁远前线气氛为之一紧。 
  双方的谈判特使都将第一天谈判的结果上报给各自地主君,朱影龙接到刘鸿训等人地奏折,打开一看就知道谈判根本没有任何进展,于是召集孙承宗、徐光启等人连夜商议,眼下辽东不能再动刀兵了,熊兆  从扬州给他传来密折,说南京的魏忠贤正在蠢蠢欲动,调兵遣将,意图北上,熊兆  手上虽然有四五万兵马,有点捉襟见肘,请求朝廷派一支军队南下支援。 
  “皇上,现在最大的分歧是谁该承担挑起战争地责任,这个责任皇上和朝廷是绝对不能认的,这不仅仅是朝廷脸面和尊严的问题,这关系到天下人心向背,如果朝廷承认了是自己挑起战端,百姓们会怎么看,他们会认为朝廷不顾百姓死活,穷兵黩武,为了一个破地方,死了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银子,如果被人利用了,朝廷刚刚积攒的元气势必要付诸流水呀!”刑部尚书杨鹤道。 
  “那依杨爱卿的意思,这和谈还怎么谈下去?”朱影龙眉毛微蹙起道,“难道要朕把责任都推到死去的先帝身上不成?” 
  “这个……”杨鹤顿时被挤兑的说不出话来。 
  “皇上,先帝爷是有过错,但错不全在先帝身上,而是在魏忠贤这个阉贼身上!”左都御史陈杨美道。 
  “先帝有什么错?本官倒想问一下陈大人,后金野心勃勃,妄图脱离朝廷管制,朝廷派大军镇压,这究竟有什么错?”黄尊素对准陈杨美责问道,“现在讨论的是怎么让后金承认之他们挑起战端,而不是朝廷已经承认了是自己挑起战端,讨论谁来负这个责任,陈大人,你要搞清楚事情的本质!” 
  陈杨美被黄尊素一通责问,顿时老脸 
   黄尊素责问的句句点到事情的本质,是自己说错话了 
  “黄爱卿说的不错,和谈是皇太极提出来的,既然他们这么没有诚意,朕的意思,我们再打它一仗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