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爱卿说的不错,和谈是皇太极提出来的,既然他们这么没有诚意,朕的意思,我们再打它一仗如何?”朱影龙想了想道,以战促和,这本是兵家基本战略之一。 
  “皇上,千万不可,这个时候如果挑起战端,岂不是授人以柄 吗?”杨鹤着急劝谏道。 
  “那你说该怎么办?”朱影龙没好气的回应了他一句道,杨鹤顿时没了声音,尴尬万分的低下了头。 
  “微臣到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在众多朱影龙倚重的大臣中,最年轻的当属史可法,因为他太年轻,人言微轻,虽然官居三品,都是因为他曾是皇上潜邸之人的缘故,虽然能力出众,但一些重要的场合他都尽量少开口,可能这就是一入官场之后,变的谨慎的缘故吧。 
  “宪之,你快说,朕听着呢。”朱影龙看史可法开口,当即露出喜色道。 
  “启禀皇上,谁挑起战端这都不重要,先如今朝廷的局势有点跟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有些类似,内忧外患,外有突厥的  利可汗几十万大军,内有太子部将大将罗艺的叛军,唐太宗以过人的心胸,与  利可汗在长安城下结为兄弟之盟,后来大唐在太宗治理下,先平罗艺的叛乱,然后挥军再战突厥,成就不世之帝王伟业,微臣觉得,皇上可以以史为鉴!”史可法出列道。 
  内阁首辅大学士孙承宗本来一直闭着眼睛听朝臣这些争论,当听到史可法这一番话之后,双目陡然睁开,虽然自己心中想法还能也跟他差不多,但要说出来,绝对没有史可法说的这么好,马屁拍的不显山不漏水的,而且句句切中要害,最后还把功劳全部归到皇上身上,自己还不会招致群臣的嫉妒,更难得是他心地正直,行事有不拘一格,如此就更加难得了,难怪皇上会将顺天府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 
  “宪之说的太好了,朕这就给刘鸿训下旨,这一家人,两兄弟打假有必要争谁对谁错吗,都是骨肉兄弟,为何不能平平和和的坐下来将矛盾化解呢,列位臣工你们说是不是呀?”朱影龙岂能不明白史可法话中的含意,哈哈笑起来道。 
  “皇上,这样一来,岂不是抬高了皇太极的身价吗?”陈杨美不满道。  
  “唐太宗能做得事情,朕就不能做得吗?”朱影龙有些不高兴道。
  “微臣不敢!”陈杨美虽然有些古板,但并不是白痴,他要是再反对,岂不是说朱影龙这个皇帝不如唐太宗吗?对于历史上这个伟大的帝王,后世帝王无不以之为榜样,就算他心里认为朱影龙不如唐太宗,也不敢当面说出来。 
  “皇上,  利是  利,皇太极是皇太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况……”孙慎行还是不赞成这个做法,大明朝的皇帝岂能跟一个蛮夷的酋首称兄道弟,这岂不是损了泱泱大国的脸面和尊严! 
  “况朕也不是唐太宗,是不是?”朱影龙虽然恨孙慎行那一套所谓的坚持,恨到忍不住杀了他,但这样的人是一面镜子,虽然多数时候他总是跟自己唱反调,但有这样的人在身边,最起码能鞭笞自己,让自己在想法到付诸行动之前有个缓冲的时间,得以仔细思考一下,三思而后行,避免冲动做错事。 
  “老臣不敢!” 
  “朕可以告诉你们,朕并不是在效仿什么唐太宗,朕是大明的皇 帝,朕怎么做都与唐太宗没有任何的关系,朕是自己决定要这么做的,在你们眼中,皇太极是蛮夷,是胡酋,但是在朕的眼里,他是朕的对 手,是兄弟,记住是对手,是兄弟,而不是敌人,金人也是我华夏重要的一族,跟自己的族人称兄道弟这并没有什么不对,朕很早就有个愿 望,就是在朕有生之年,统一整个华夏,凡是黄皮肤,黑眼睛的,都将成为朕的子民,朕要他们站在同一片蓝天之下,过着富足幸福不受人欺负的生活,你们听清楚了吗?”朱影龙扫视诸臣一眼,掷地有声道。 
  “皇上!”孙承宗带头给朱影龙跪了下来,顿时被召进养心殿的几位阁臣和史可法等几个心腹重臣俱跟着一齐跪下,激动道,“臣等有幸得遇英主,实乃万幸!”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四章:再次和谈(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1 本章字数:3468
    日后,第二次和谈磋商开始,阿敏在皇太极的授意下 步,承认这次偷袭锦州是他们不对,但先前的历次战争还坚持是明军挑起来的,而且提出了要求明廷难以接受的高额赔偿。 
  刘鸿训抓住阿敏承认了偷袭锦州是后金先挑起来的这一点,坚决不答应阿敏提出来的高额赔偿,哪有打了胜仗还需要赔偿的道理,并且对阿敏提出了一家人,都是兄弟之间的内部争斗。希望暂行搁置这个问 题,接着往下谈。 
  阿敏请示了皇太极,同意了刘鸿训的建议接着往下谈,和谈才得以进一步谈下去,似乎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 
  接下来的谈判可归纳一下重要的八条:第一条,疆界的划分,后金要求山海关以外全部归后金统治,这个刘鸿训自然会答应,也不敢答 应。第二条,百姓归属问题,刘鸿训等人坚持后金将愿意回中原的百姓放回,后金则坚决不许,这些将来都是壮大自己力量的基础,没有百姓子民,再有一百年,凭后金那二十多万人就想入主中原,痴人说梦!还有双方的俘虏,明廷必须放还俘虏的八旗兵勇,而后金俘获的大明官军士兵则以他们自愿加入汉八旗为理由,坚决不放还,第三条,朝贡赔偿问题,后金提出明廷至少给后金赔偿一百万两白银,黄金十万两,以后每年至少须给后金银五十万两,黄金五万两,粗布五十万匹。丝绸十万匹,食盐、茶叶不等,后金以后每年也给明廷进贡东珠二十颗、貂皮三千张、人参两千斤,第四条,边境互开马市,要牛羊马匹以物易物换取农具等各式铁器用品,明廷必须保障后金商人的利益不受侵犯,第五 条。后金要求明廷撤走皮岛驻军。这个刘鸿训绝对不会答应。第六 条,既然是兄弟之邦,皇太极大大明皇帝许多,应该为兄,这条更是遭受所有宁远前线将官地抵制,明朝的疆域远比后金大的多,哪有天朝上国给小地蛮夷当弟弟的道理?第七条。严惩辽东经略袁崇焕,后金认为就是他步步进逼,才挑起了两国的战端,这样的人比起当年的熊廷弼更为可恶,第八条,明廷承认朝鲜是后金的属国,朝鲜以后将不再对大明进贡,而只对大金进贡。 
  以上八条。哪里看得出有和谈地诚意。完全是丧权辱国地条款,刘鸿训看到阿敏提出地八条,双方激烈争吵。最后争论未果,后金是寸步不让,而且咄咄逼人,并且声称如果明廷不同意这八条,他们就自己来拿! 
  “皇太极欺人太甚!”朱影龙气得三佛升天,啪了一声合起刘鸿训等人联名上的奏折,怒火中烧道。 
  “皇上息怒,这皇太极无非是借谈判漫天要价,眼下朝廷内忧未 除,他正好以此要挟皇上,这么苛刻的条件,其实还是可以商量的。”杨鹤出列道,“当初袁督师本就不该过分激怒皇太极,所以微臣建议,先免去袁崇焕辽东经略之职,以显示朝廷的诚意!”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孙慎行忙出列谏言道,“袁崇焕虽然此战并无多大功劳,但毕竟他先前为朝廷立下的功勋还有两次坚守宁远,如此对待这样一个朝廷有功之人,不但朝廷威信丧失,还会让四海蛮夷耻笑呀!” 
  “老臣的意思不过是权宜之计,孙大人你难道不知道朝廷现在有多艰难吗?”杨鹤抓住机会质问孙慎行道。 
  “不错朝廷是有困难,但即便是困难重重,也不能让有功之人对朝廷寒心吧?”孙慎行是主张不放弃关外地,而杨鹤则倾向于放弃关外的不毛之地,两人原则意见不同,自然就争论起来了。 
  “皇上,老臣觉得皇太极战败之后还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恐怕其中必有内情。“孙承宗出列制止了两人的争吵,然后对着龙椅上脸色不愉的朱影龙道。 
  “孙老院长的意思是,南京?”一连接到熊廷弼和常炎林的奏请派兵南下的奏折,他岂能不明白孙承宗话中地含义。 
  “启禀皇上,按照常理皇上在辽东打了这么大地一个胜仗,魏忠贤应该会安分一些,而他现在却在秘密调兵遣将,所图为何?”孙承宗 道。  
  “臣认为孙阁老有些过于担心了,魏忠贤想在南京站稳脚跟,必须将军中大部分将领换成自己的走狗,调动频繁这应该很正常,如果朝廷过于担忧,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通 
   历黄道周出列进言道。 
  朱影龙听了孙承宗和黄道周两个人的分析,觉得似乎都有一定地道理。  
  “皇上,臣查到一点消息。”周淮安出列躬身奏禀道:“前礼部左侍郎温体仁与皮岛总兵毛文龙本是同乡,这在座的诸位大人都是知道 的,但臣却查到,这个毛文龙一直与温体仁有书信来往,而且毛文龙每年都给温体仁一大笔的孝敬银子,拖他代为收集朝中动向,然后提前通报与他,以便他能早作准备,所以一直以来,毛文龙在皮岛逍遥了近四五年,而且越来越嚣张跋扈,不听朝廷调遣,此次救援宁远,更是硬生生的敲诈去朝廷一百万两银子,如果以他和温体仁的关系,如果朝廷撤了毛文龙,皇上和列位大人看这个毛文龙会怎么想?” 
  “臣恳请皇上下旨诛杀毛文龙!”孙慎行跪下道。 
  “臣等恳请皇上下旨诛杀毛文龙!”顿时在孙慎行身后跪了一大半的百官。 
  “皇上,毛文龙暂时不能杀,反而要好好安抚!”黄宗羲清脆有力的声音在太和殿上响起。 
  “宗羲,还不归列,这里岂是你胡言乱语的地方!”黄尊素忙出列训斥儿子道。 
  “爹,不是孩儿不听您的话。”黄宗羲对父亲深深一躬道,然后对着群臣侃侃而谈道,“站在这大殿之上,宗羲与父亲就是同殿为臣,既然同殿为臣,那就只有君臣没有父子,所以臣的话还是要说!” 
  黄尊素听了这番话脸上是阴沉沉的,心理确实异常的开心,儿子终于长大了,不但会学会顶撞父亲,也越来越成熟了。 
  “皇上,且不论这有辱国体的其他六条条款,这撤掉皮岛驻军严惩袁督师,就可以看出皇太极包藏的一颗祸心,他知道的力量现在还有 限,要入主中原积蓄力量最起码还要有十年的时间,而这个时候他最希望的是朝廷跟南京伪明朝廷争个你死我活,到时候他坐收渔翁之利,而要求严惩袁督师和撤皮岛驻军就是他的两步棋子,撤皮岛驻军必然引起毛文龙的不满,它在那儿经营多年,而且山高皇帝远,又怎么会轻易撤走了,加上刚才周统领所说,毛文龙与温体仁关系亲密,如果此时毛文龙因此倒向伪明朝廷,对朝廷来说不仅仅失去了一个可以牵制后金的战略要地,更重要的是如果皇太极与魏忠贤暗中勾结的话,恐怕后果不堪设想,至于严惩袁督师,诸位大人不会不知道,袁督师是横在皇太极心头的一根刺,有这根刺在,皇太极就动弹不得,如果朝廷替他拿掉了这根刺,后果不用宗羲这个小辈多说了吧!” 
  孙承宗惊讶的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听的两眼发光的朱影龙,心道,皇上是不是真的是神仙下凡,怎么他找来的个个都是人才,还都是可造之大才,眼光未免太毒了些吧? 
  “照黄少兄这么说,这毛文龙与温体仁的关系,他岂不是会随时投靠伪明?”杨鹤发问道,刚才这一番言论,让杨鹤这几个老家伙彻底打消了对黄宗羲这几个年轻人的轻视之心,后生可畏呀! 
  “毛文龙虽然跟温体仁是同乡,但他们毕竟不是骨肉兄弟,也非有结拜的情义,他们之间不过是利益结合,利则合,不利则分,朝廷只要暂时用丰厚的条件稳住他,许以他高官厚爵,等朝廷积蓄了力量,到时候就不怕他倒向任何人的,毕竟毛文龙是个聪明人。”黄宗羲微笑分析道。  
  “好,传旨,加封毛文龙为东江候,穿麒麟服!”朱影龙当即采纳了黄宗羲的建议,并且紧跟着借这个机会下旨,推行《保密条例》,保证朝廷机密不致外泄。 
  对于刘鸿训等人的奏折,朱影龙给的批复是,朕是天朝上国之主,拥有亿兆子民,怎可为弟?皮岛乃是我大明的国土,官军驻守乃是应当之举,岂能说撤就撤;袁崇焕是我大明的忠臣,对于忠臣朕岂能做出那种兔死狗烹之事;疆界划分可暂时搁置,双方可在宁远与锦州之间了划出一个区域来做为缓冲地带,设立马市,两方共管;赔偿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在每年朝廷与后金的物品交换当中给与适当的优惠,朕可以仿蒙古册立顺义王之里,赐给皇太极大金国金印,至于朝鲜是大明的属国,不是不再给朝廷纳贡,而是朝廷暂时免去朝廷的纳贡,可随时收回,其余的你们斟酌着办吧!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四章:再次和谈(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1 本章字数:3932
    顿内宫的工作阻力不小,才一开始就闹的宫里面天怒 狗跳,朱影龙怕包藏祸心的人在这段时间内搞出什么事情,对后宫的自己的妃子还有张嫣她们都配备了侍卫严格保护,首先是御膳房,全部换作了自己人,御厨们都先暂时放假,由嫣红全权接管,首先保证饮食的安全,再就是饮用水都是周淮安命大内侍卫亲自护送从玉泉山拉回来 的,并且要经过检测才能进入御膳房和送到各宫使用,防范可谓是滴水不漏,一开始还有几个太监领头闹事,不过被王承恩镇压了,该秘密处决的都基本上成了御花园的花肥了,自首和抄出的金银还真不少,民间都有传闻新帝是大明朝建朝以来最贪财的皇帝,不过这些钱他都贪给国库了。 
  通过这次整顿,内宫面貌是焕然一新,许多部门都换上了新面孔,原来那些在宫内作威作福的太监头头们,有的出宫回家种地了,有的被抓起来关进大牢,有的呢做了刀下之鬼呢,谁叫他坏事做的太多呢! 
  这一次整顿,内宫的权力来了一个大洗牌,首先是宫女的地位得到提高,然后就是内宫的财权一下子被朱影龙集中到自己手里,确切说集中到皇后和几位妃子的手里,太监不再掌管内宫财务,贪污源头给掐断了,朱影龙更将将后宫的日常事务交给几位皇妃分管,然后她们统统对皇后负责,皇后就对皇帝负责。这也是一种尝试,朱影龙不知道这一步能不能走下去,他不知道后宫争宠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她们都还没有子女,有地一个还不知所踪,有些东西他不能不早作准 备,其实这也是给她们找些事情做做,免得憋在深宫内无所事事。正常的人都能憋出毛病来。有事做的话。或许会好一点。 
  朱影龙甚至想过,将宫内闲着无聊的女人都遣出去,她们有的是光宗的妃子,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还有就是天启帝的妃子,更是正值青春美貌。就这么把这些女人关在这深宫内是有些残忍了些,但这是几千年传下的所谓祖宗规矩。他想一下子改变过来非常困难,恐怕会遭到大臣一致反对地,所以他想给这些女人找点事情做做,免得她们熬不住寂寞,过早地在这深宫中香消玉殒,想来想去,唯有给她们找点事情做 做,还有经常让她们出宫走走。这样或许就会少点悲惨地结局。 
  皇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