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代善等贝勒还是一贯坚持攻打明朝报仇,可皇太极心里知道,北京明廷并没有抽调蓟辽一线的边军南下平叛,横在自己面前的明朝军队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软弱的明朝军队,几次大战下来,不但防守胜利,连主动进攻也打出了士气,现在的明朝边军至少不会在心理上畏惧大金的八旗兵了,何况还有一个袁崇焕统一指挥蓟辽一线的防御,攻明谈何容 易?  
  “大汗,南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兵员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如果我们现在撕毁和约的话,不但授人以柄,而且一旦激怒了北京明廷,恐怕我大金要陷于三面合围之中呀。”这一次,大学士希福倒是站在了皇太极这一面,说到底,他还是皇太极的臣子,自然还是要帮自己的主子说话,经过上次风波之后,希福再不明白皇太极的心思,他这个大学士估计也就当到头了。 
  “希福大人说的不错,日前明廷派出使者前来商议,说是要求两国互派使臣,常驻两国都城,以便于遇到事情可以紧急磋商,两国使臣享有一定的外交豁免权,同时一切用度都是两国自行负担。”崇政殿大学士范文程奏禀道。 
  “这样一来。岂不是我大金的秘密对明廷都敞开了,不行,这怎么行呢?”皇太极连连摇头道。 
  “大汗只想其中一面,却没有想到另外一面,其实这样一来,南明岂不是也给我大金也敞开方便之门了吗?”范文程微笑的提醒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皇太极低头这么一想也是,可这是从为有过的事情,互派使臣倒是可以的,但就常驻使臣没有例可循。一时间他也拿不定主意,谁知道这里面暗藏着什么玄机呢,尤其是汉人提出来地,在金人的眼里,汉人胆小怕死但诡计多端,阴险。 
  “大汗不必担心明廷会耍什么花样,人都到我们这里,难道还怕他翻出什么大浪来吗,况常明廷的常驻使臣违反了我大金的律法,我大金可以遣返其回国。而且可以拒绝此人以后不可以踏入我大金的国 土。”范文程对明廷提出的这个互派常驻使臣的做法非常感兴趣,所以竭力促成这件事能办成。 
  “代善,你的意思呢?”皇太极也不能偏听偏信,还是转过去问了大贝勒代善一声道。 
  代善也看出皇太极无心攻明。眯着眼睛,不淡不咸的道:“既然是双方面的派出常驻使臣,我大金也不吃亏,代善并无异议。”代善一带头。下面地其他几个贝勒也都表明了无所谓的态度。 
  皇太极看代善那不愿意搭理自己的态度,心中微怒,但偏偏又发作不得。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范先生。此事本汗准了,具体的就由你去操办吧!” 
  “微臣领旨。”范文程脸色平静的道。 
  “本汗的担心的是。南明可能会迅速统一起来,到时候我大金面对的可能是一个统一强大的明廷,列位都是我大金的股胘之臣,都有什么看法,说说看。” 
  “以微臣看,明朝不过是外强中干,不足为虑,他们内部地矛盾斗争就已经让他们兼顾不暇,还要求着我大金不动刀兵呢,所以臣以为,我大金现在可以隔山观虎斗,等到它自己遍体鳞伤的时候,给它一刀,到时候不但大仇得报,而且中原的花花江山也是我大金的了。” 
  阿敏贝勒地一番话说到皇太极心里面去了,赢得代善等人的连声赞同,皇太极连连点头夸奖道:“阿敏贝勒说的对,这正是本汗心中所 想。” 
  “不过,我们也不能看着别人打的热闹,我们坐在家里不干事。”皇太极话锋一转道,顿时代善、范文程等金汉大臣摒住呼吸,往往下面会有什么重大地事情要宣布了,都颇有些紧张的看着皇太极的那张嘴,等待它地下文。 
  “本汗多次遣使者前往喀喇沁,说其归顺我大金,但使者多次被多罗特部劫杀,先前与明军交战,本汗隐忍许久,近日拉斯喀布汗派人给本汗送来密信,说林丹汗日益侵占他们所部草原,强迫他们信仰红教,今年要上缴地牛羊是去年地两倍还多,他们早已不堪忍受林丹汗的统 制,愿意归顺我大金,从此不再听命林丹汗,因此本汗决定出兵多罗特部,将归顺我大金喀喇沁部蒙古族人解救出来!”皇太极一口气说了出来道。 
  “臣弟愿为先锋!”多尔衮早就盼着上战场建功立业了,年仅十五岁地他完完全全的是一个大男子汉了,弓马骑射在诸兄弟之中也是佼佼者。  
  皇太极大为高兴,走上前来,将跪在地上的多尔衮扶了起来道: “好,不愧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阿玛的好儿子,本汗的好弟弟,本汗就给你五千精兵,许你与多铎为先锋,前往攻打多罗特部!” 
  众贝勒将领一看,前锋的位置让多尔衮兄弟给抢了过去,纷纷跪下请战,其实这个时候的金人将领对南下和西进没有什么确切的概念,他们想到的是可以打仗,就可以获得财富、女人、奴隶和权力荣耀,如果族中将领被代善搞成铁板一块,全力支持报仇的话,恐怕皇太极的野心梦想只能束之高阁了,要想让这些很难转过弯的族人清醒过来,那得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恐怕到时候他已经成了一杯黄土了。 
  “臣弟领命!”多尔衮兴奋的一张年轻的脸通红的站起来,虽然他对皇太极的憎恨与日俱增,但不得不承认皇太极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换作自己也不一定能做的这么好,如果不是他逼死了自己的母 亲,或许他愿意成为皇太极手中一把征伐四方的利剑,只可惜,两人之间那不可调和的矛盾,还夹杂了儿女私情,大玉有消息了,不过多尔衮没有告诉皇太极,他根本就不希望大玉儿回到皇太极的身边,自然不会将自己千辛万苦获得的大玉儿的消息告诉皇太极。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四卷:风卷残云之第四章:大家一齐开打(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38 本章字数:4593
    皇上,辽东六百里加急,皇太极出兵察哈尔了!”暗 袁崇焕的奏章一齐送到了朱影龙御案之上,一路小跑过来,呈上奏章的孙承宗还在下面小喘着气,眼尖的嫣红忙给端来一张锦凳,孙承宗哪敢受,原来嫣红不过是以宫女,虽然是皇上身边的人,没名没份的,孙承宗自然是坦然就座,但现在不同了,嫣红已经是皇妃的身份,一个皇妃给一个大臣端过来的锦凳,他是断然不敢坐的,上千年的规矩下来,几十年的坚持理解,岂是说改就能改的,圆桌会议已经是极限了,那还是在信王府的形成的规矩,才不那么太抗拒,宫里的礼仪可以改,也可以简化,但最根本的是要守住尊卑上下之分,在这一点上,朱影龙就是有一万张嘴也说不过这些大臣,礼仪之邦那可是喊了几千年的话了,说改就能改吗? 
  嫣红也知道她简单的一个搬凳子动作让孙老大人难堪了,不过,朱影龙后来给想了个办法,让嫣红认了孙承宗做义女,这样女儿给父亲搬张凳子,那就合乎礼法纲常了,这些都是后话。 
  “孙老院长,你怎么看这个消息?”朱影龙抬起头来问道。 
  “老臣认为,皇太极虽然在与朝廷的两次大战中伤了些元气,但很快就有哈尔阿喇克楚特部长多尔济伊勒登、安班和硕齐、扣肯巴图鲁、昂坤杜棱等台吉归附,此消彼长之下,实力不仅没有减弱,还有所增 强,此战察哈尔的多罗特部恐怕凶多吉少!”孙承宗略微思考了一下 道。  
  “老院长与朕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皇太极觊觎蒙古各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打仗可不比杀猪,没有养肥了再宰的说法,金人内部也有分歧,皇太极在范文程的建议下执行西进策略,吞并蒙古各部,然后再掉过头来对我们,策略是个好策略,表面上看来我大明国力式微,日薄西山了,是最弱的一环。但瘦死地骆驼比马大,皇太极暂时觉得啃不 动,所以要磨一磨他那副牙口,等磨的锋利的再动口,朕就是知道他现在的想法,恐怕也是鞭长莫及呀!”朱影龙无奈慨叹道。 
  “皇上比喻的贴切,不过老臣倒是认为我们并非没有作为,而是可能大有作为。”孙承宗神秘的一笑道。 
  “哦,老院长,你快说。”朱影龙惊喜的道。 
  “皇上。朝鲜使臣韩瑗前日前来拜访老臣,隐晦的提出希望朝廷帮助其脱离皇太极的控制,老臣认为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牵制皇太极的西进战略。” 
  朱影龙点了点头道:“是可以利用一下。不过朕该如何做呢?” 
  “皇上可还记得去年皇太极命阿敏等人率军征伐朝鲜,金军大胜,朝鲜求和,阿敏提出地三个和谈条件吗?” 
  “朕当然记得。一日割地,二日捉毛文龙,三日借兵一万。助伐我朝。并且永绝我朝。后来因为锦州合约的签订,金人与朝鲜签订的盟约大半都成了一纸空文。” 
  “皇上说的不错。锦州城下,皇上将朝鲜纳入谈判的条款使得朝鲜对朝廷好感倍增,对金人更加憎恶,所以朝鲜一心想借助朝廷的力量将金人力量从自己国土上赶出去,只不过朝廷武备太差,军队战斗力低 下,根本不是金人对手,所以暗中向朝廷求助,希望朝廷能帮助其完成这个心愿。” 
  “这个自然。”朱影龙根本就对朝鲜生了染指之心,不仅仅是帮助它脱离金人控制,还要将其纳入大明的版图之内。 
  “如今金人在朝鲜国内的安州、定州等地开放互市,并且还驻扎了数目不少的军队,只要朝鲜态度稍微硬起来一点,皇太极必然顾虑自己的东线,必然会增加东线地兵力,那么用于西进的兵力自然要大打折 扣。” 
  “朝鲜一旦对金人的态度强硬起来,皇太极必然猜到我大明在朝廷背后撑的腰,这么做太明显了吧,朕在三到五年内还不想跟皇太极对 上,国内  烂一片,朕要先收拾了国内地局面,才能腾出手来宰了这头磨牙的恶狼。”朱影龙咬牙道。 
  “皇上难道忘了,皇太极要施行自己的西进战略,必然在这个时候对我大明保持克制,只要我们做的不太过分,触及皇太极地底线,他不会对我大明再起刀兵的。”孙承宗分析道。 
  “不错,孙老院长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前怕狼后怕虎岂是朕的作 风!” 
  “不过朕倒是有个想法,与其强硬,不如让朝鲜更加软弱点,孙老院长,你说呢?”朱影龙被孙承宗这么一点,顿时如拨开云雾见青天,狡黠地看着孙承宗道。 
  “皇上地意思是?”孙承宗略显昏花地老眼顿时清亮起来道。 
  “如果朕接见了朝鲜使臣之后,朝鲜突然间对金人态度大变,朕在暗中支援朝鲜一批武器,甚至暗中派人帮助其训练军队,你说,皇太极会怎么想?”朱影龙笑问道。 
  “好计谋,这样一来,皇太极必然诧异朝廷为何突然态度大变,等他发现我大明在朝鲜背后若隐若现之时,朝鲜示弱,皇太极必然认为大明不愿意与其重起战火,而内心又不甘心,所以暗中又支持朝鲜,这样一来,皇太极必然会忍下来,继续施行他的西进战略,为了防备朝鲜,势必要增加东线地兵力,以金人现在的财政,供给二十万军队已经是极限,如果真的要实行西进战略的话,他最起码要动用十万到十五万的军队,这样一来,金人现有的军队不够用,必须扩军,而扩军以后,恐怕只有走以战养战路子才能能维持下去。” 
  “一个国家再强大,没钱也是不行的,朕要是有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处处掣肘了。”朱影龙点头同意孙承宗的观点道。 
  “不管是示弱也好,还是示强也好,都是为了拖住皇太极的步伐。他迈的太快是绝对不行的 
  朱影龙当即宣来朝鲜使臣韩瑗,一席长谈之后,韩瑗欢天喜地地离去,当晚就给朝鲜国王李倧写了一份密折,派心腹使者亲自携带走海路返回朝鲜。 
  崇祯元年八月,皇太极以派往喀喇沁的使臣被杀为由,亲自率领精锐之师五万征战察哈尔。命其弟多尔衮和多铎贝勒帅五千精骑为先锋,率兵先进。 
  刚刚十五周岁的多尔衮探知多罗特部青巴图噜塞棱及其部众在敖穆伦住牧,于是合兵袭击了敖穆伦,激战一天一夜。多罗特部多尔济哈坦巴图噜受伤遁走,台吉固噜被多尔衮亲手斩杀,其部众万余人被皇太极俘获。 
  此战后,多尔衮以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得到了皇太极的嘉奖,被册封为“墨尔根代青”,成为军中新贵,多尔衮也开始了他戎马一生,征战四方的历程。 
  喀喇沁原伊朗部族名,后被拖雷并入蒙古。      +        比自己强大的黄金家族乌良哈三卫。 
  喀喇沁蒙古族的来历有着一个这样的传说: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叫乌梁海的蒙古族部落在这里居住,他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酿造地马奶子酒远近闻名。一天。蒙古汗王忽必烈骑马游猎来到这里,为了求水解渴,走到一座毡帐前,热情的主人端出一大碗马奶子酒给他。他一口气喝完了奶酒,高兴地连呼“呜,喀喇沁            酒。世上少有            =。            中。忽必烈得知,居住在这一带的乌梁海部族原来竟是先王的功臣。而这个部落的首领壮忽儿也知道了面前的这位尊贵的客人,就是当世的英雄——蒙古族汗王。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相逢,壮忽儿便把自己地部落改名为“喀喇沁”,认为这是汗马赐给的美誉。后来,这个部族又为忽必烈的统一事业立了大功,受到了汗王忽必烈的隆重嘉奖。 
  喀喇沁蒙古被察哈尔吞并后。只保留下乌良哈朵颜卫,这个英雄辈出地蒙古部族从此走向衰退,直到依附金人。 
  皇太极与喀喇沁通使,并且进兵察哈尔杀掠了多罗特部。林丹汗闻讯大怒,当即兴师六万进抵喀喇沁部所在地,以武力裹走了喀喇沁苏布地塔布囊及其弟万丹伟征所属户口牧产。喀喇沁拉斯喀布汗与土默特、鄂尔多斯、阿苏特、永谢布的部分台吉联合,攻打了驻守赵城(在呼和浩特城一带)的林丹      ' 
  喀喇沁蒙古联军和皇太极地军队合并一处,全歼了赵城的军队,这下把林丹汗彻底激怒了,秘密调兵遣将,准备与皇太极好好的干一场。
  同年九月,喀喇沁部首领派遣  4喇嘛为首地使团与皇太极地使 臣,刑白马乌牛盟誓,归顺了皇太极。 
  以为这是个好机会,皇太极分遣巴克什和希福传令西北归顺地外藩蒙古各部率领所属兵马,到达约定地点,以征察哈尔林丹汗。敖汉部长索诺木杜棱、奈曼部长衮楚克巴图鲁会于都尔弼城;内喀尔喀诸贝勒所率兵马会于辽阳城;喀喇沁和科尔沁部会于绰罗郭勒。皇太极统领大军乘夜攻入察哈尔部的锡尔哈锡伯图、英汤图等地,俘获了很多人畜而 还。科尔沁台吉满珠习礼及巴敦(孔果尔之子)力战察哈尔部众,将所获物献给了皇太极。皇太极分别赐二人“达尔汉巴图噜”和“达尔汉卓哩克图”号。 
  科尔沁部长奥巴不忍心杀掠林丹汗及其部下,大家都是蒙古人,当然不能自相残杀,于是以足疾为由未到达所会之地,与其弟布达齐率部抵达察哈尔边界,虚张声势而还。皇太极知道后,大怒之下,遣人前去问罪,又不能砍了人家奥巴地脑袋,最后罚驼五十峰,马五百匹了事。
  由于察哈尔的力量还非常的强大,又得到了明廷的一些帮助,武器装备上还略优于八旗和依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