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百匹了事。
  由于察哈尔的力量还非常的强大,又得到了明廷的一些帮助,武器装备上还略优于八旗和依附自己的蒙古部族军队,林丹汗调集大军突然出现在都尔弼城,死死咬住了皇太极手下金盟联军。 
  皇太极想不到林丹汗手中居然还有一支火器部队,哪是朱影龙给乐安公主陪嫁过去的,皇太极不察之下,损失了近三千多八旗勇士,追悔莫及。 
  林丹汗的大军小胜了一场,士气得到恢复,几场血战下来,完全是骑兵的较量,八旗兵果然悍勇无比,但蒙古人本来是剽悍,两强相争,必有一伤,不管是谁伤的重一些,朱影龙都躲在紫禁城内偷着乐,当然从感情上讲,他希望林丹汗能打败皇太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林丹汗不是皇太极的对手,不过在自己的帮助下,应该能多撑上一两年的,历史上的林丹汗可是撑了好几年才病死的,不排除皇太极明确目标之后,全力对付林丹汗,他死的更快一些,但至少现在察哈尔实力还在,皇太极不可能一口气吃下一个胖子,明廷虽然对蒙古各部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了,但随着边境的开放互市之后,这种影响力在缓慢增长。 
  接连几场血战之后,察哈尔与皇太极进入了胶着状态,双方攻守互有损伤,就这么耗上了,皇太极想不到林丹汗居然有那么大魄力,调大军与之决战,而且林丹汗手下蒙古军的实力也真的强悍,林丹汗因为跟明朝联姻,又得了许多援助,本身也想做一个有做为的蒙古大汗,眼看着皇太极把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部族收服过去,他心里也是憋着一股子气,跟皇太极耗上了。 
  皇太极现在也后悔了,他一时头脑发热,以为解决林丹汗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没有听从范文程等汉臣们的劝告,积蓄力量,见好就收,现在被林丹汗死咬着不放,他现在是进退两难。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四卷:风卷残云之第五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38 本章字数:2604
    古草原上风云变色之际,已经占领武昌的熊廷弼整顿 军队,裁撤老弱,合计总兵力达十万之众,洪承畴这个及江防大臣也不甘落后,收编洞庭湖水师后,正式给朱影龙上了一份奏折,洞庭湖水师和十八寨水上乡勇合并一处,挑选其精锐正式成立长江水师,朱影龙准了他的奏请,不过把水师的名字给改了,改为“海军东海舰队”,虽然他们只能在长江里暂时窝着,但名字还是一次到位的好,省的以后麻 烦,这样朱影龙算是将海军的大旗给扯起来了,洪承畴虽然一下子猜不透皇上为什么给起了个不着边的名字,但他关心的是他这个江防大臣手下终于有一支军队可以指挥了,哪管它叫什么名字,反正都得听皇上 的。  
  毕自肃升官了,升的不止一点点,从原来的汉阳知府升为武汉知 府,朱影龙下旨将汉阳府和武昌府合并成武汉府,汉阳城和武昌城也合并变成新的武汉城,并且把武汉的治所搬到原来的武昌城内,原来的汉阳知府衙门给了洪承畴这个江防大臣,成为海军东海舰队的临时指挥衙门。  
  占领武昌十天后,熊廷弼见整编的差不多了,他是立下军令状的,年内一定要拿下湖广的,于是留下两万守城,其余八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的副帅杨肇基率领六万大军向南攻打长沙府,另一路,左良玉为主帅率领两万人越过洞庭湖向西打,与郑南生合兵一处然后再向 南,两路大军一东一西,迅速出击,杨肇基带六门红衣大炮,左良玉带这四门红衣大炮。剩下的十门红衣大炮防守武昌,因为魏忠贤从南京抽调了五万军队与江西九江等地召集的越四万多的地方军队合兵一处,以李琪为主帅,李朝钦为监军,正气势汹汹的往武昌扑过来。 
  李琪虽然是魏忠贤的心腹,但底子没人家李朝钦硬实,人家可是魏忠贤最信赖地干儿子,南京城里赤手可热的小九千岁,所以李琪一切行动都得听李朝钦的,这李朝钦若是懂军事也就罢了。偏偏是一个不懂装懂的糊涂蛋,一听说熊廷弼分兵了,马上下令大军急急忙忙的奔武昌而来。  
  李琪虽然提醒李朝钦,谨防有诈,须知武昌城内的可是名噪一时的名将,连金人都在他手下铩羽,李朝钦则不那么认为,虽然他已经知道雄霸的真实身份,但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皇太极不过是一时轻敌。才遭致大败,并不是败在熊廷弼手上,而是败在他自己手上,从这一点上 看。熊廷弼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自己稳打稳扎,拿下武昌城不再话 下,诚然。李朝钦是有点眼力,到也看出了皇太极败于熊廷弼手中的一些原因,但他却忘了一点。如果不是熊廷弼抓住了皇太极轻敌这一重大失误。也不可能打败皇太极。可见一个人的失败并不是单一地,但李朝钦却看的单一了。不知觉间,他自己犯下了比皇太极更加轻敌的错 误,焉有不败之理? 
  正当李朝钦越过李琪指挥九万大军围攻武昌城的时候,洛阳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横在洛阳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一下子倒了,作威作福十几年的福王被朝廷抄家查封了,三百多斤的福王穿着囚衣带着一家老小哭哭啼啼的被抓了起来。 
  钦差大臣惠王朱常润看着胖的都快走不动道地三歌福王朱常洵,哭的跟泪人似的,大声悲呼自己是不得已,没有办法才当这个钦差大臣 的。  
  可怜地福王朱常洵还不明白,怎么就一下子从威风八面的王爷变成街下之囚,母亲郑贵妃还被移出了慈宁宫,住进了宫女等死的鸾宫,自己这个侄儿比起他的父亲和大哥要狠多了。 
  查抄福王府所得简直令人震惊,仅一个才就藩十几年地藩王,王府之中就抄出白银五百余万两,金锭三千只,金银器皿、珠宝玉器满满五大箱,瓷器、古玩不计其数,乖乖,还有田契、地契、店铺等等,僭越使用的东西也抄出不少,这僭越的罪名福王算是坐实了,这让惠王朱常润都都嫉妒地双眼冒火了了,都是一个爹生地,自己地财产跟福王比起来,十分之一都不到,都说朝廷穷的厉害,皇上不会是没钱了,拿皇亲宗室开刀吧!想到此处,惠王朱常润顿觉自己后背谅飕飕地,顾不上同情福王了,连忙偷偷的找了一个没人的时候赶紧的修了一封书信回家,让家里都将值钱的东西分散藏好,虽然他才就藩没几年,但自问好事他没干多少,坏事倒是有几件,万一让皇上揪住不放,那可就麻烦了。 
  打开周淮安呈送过来的奏折,倒也把朱影龙小小惊讶了一把,他已经可以预料到从福王府能抄出不少东西,却料不到,会有这么多,这下孙慎行应该不会天天来烦他了,因为朱影龙从有限的国库中大笔一挥,拨出了三百万两白银用以组建海军和造大军舰之用,这样一来户部本来堪堪够使唤的银子,一下子缺了一个大口,孙慎行自然是不依,几次上书要求暂停组建海军和造大军舰,朱影龙自然是不同意,屡次驳回他的奏折,可这孙慎行就是犟脾气,你驳回了,他就继续上奏,还拉了几个御史一块上奏谏言,搞得朱影龙现在看到孙慎行就绕着走,目前来说,来自海上的威胁就是福建的郑之龙,可朱影龙庞大的海军计划可不是打败郑之龙就算完了,所以投入非常之大,三百万已经是他计算之后,前期建设不能再少的了,孙慎行则另有一番见解,眼下郑之龙虽然得了福建,但他的舰队还担负了与日本、南洋、马六甲等做生意护航的工作,暂时不可能与朝廷为敌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郑之龙是不会贸然率舰队北上的,尤其是今年福建遭受了大旱灾,郑之龙更是一边忙着救 灾,一边忙着对台湾移民,朝廷只需要维持一支势均力敌的舰队就可以了,计算下来花费一百万两白银已经足够了,故而一再要求朱影龙削减海军的经费,把省下来的钱用于陕西救灾,不但福建遭了旱灾,今年陕西也遭了大面积的旱灾,朝廷不得不追加了陕西剿抚大营的救灾专银,原本户部应该是朝廷最有钱的衙门,都快成了最穷的衙门了,因为户部银库里面的银子可都不归户部管了,早就被各项用度瓜分的干干净净 了,把个户部尚书急的快亲自去崇文门收税去了。 
  抄家固然来钱快,但这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治标不治本,治本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鼓励经商,开放国门才行。 
  抄家也不能随便乱抄,如果不是福王罪行这么多,朱影龙也没有理由下旨抄一个藩王的家,他的目的是震慑那些皇室宗亲勋贵,不要做的太过分了,激起民怨,到时候可别怪他不讲亲情了,只是没想到,抄了福王府还解了户部没钱之围,意料之中的意外。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四卷:风卷残云之第五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38 本章字数:4594
    廷弼看李琪、李朝钦的九万大军是来势汹汹,却走得 的,在九江就磨蹭了三天大军才出来了,据熊廷弼派去九江探查的斥候的消息说李朝钦一到九江就把逃到九江的黄运泰等十几个文官武将给关进了囚笼,押解进京了,估计魏忠贤绕不了这十几个人,下场肯定的悲惨的。 
  进入湖广境内,李朝钦不断的派出大量侦察的斥候,他也怕他刚到武昌城下,人家分出的兵马来个尾随其后,城里城外前后夹击,自己到成了人家嘴边的肉了。 
  “李公公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标下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李公公实乃诸葛孔明在世,标下对你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标下看那全部都是谣传,什么锦州大捷,那不过是雄霸这厮占了手下的功劳,标下看这雄霸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 
  “就是,标下听说他还是那伪帝的国丈,八成是没人敢跟他争功,最后把功劳都揽过去了!”这个参将平时把就喜欢将部下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黑锅就有部下去背,说别人正是说的他自己。 
  进入湖广境内,遇到敌军都是闻风而退,交战即溃,一溃及散,顿时李朝钦耳边充满了阿谀奉承之辞,直把熊廷弼说成一个主帅无能,累死三军的庸才白痴,听的李朝钦咯咯畅笑,踌躇满志,仿佛光复武昌就在他挥手之间,主帅李琪看了被一点点胜利就冲昏头脑的李朝钦是摇头叹息,监军、监军、监督的就是他的军,如果不是太监不能领兵。恐怕连他这个主帅都可以省了。 
  省省吧,人家是白痴庸才,还能上得战马,舞动钢枪,拉的强弓,你呢,一个死太监,他妈的,这是去打仗,你以为是游山玩水呀。还坐着轿子,暂时给李朝钦充当轿夫地八名军士在心里大骂自己上司的无 耻,又叹息自己命运不济,居然抬着个没有卵蛋的玩意! 
  李朝钦进入湖广境内后,进军颇为迅速,不再像乌龟爬了,三天就打到了武昌府东面的樊口,随即李朝钦拉着李琪给魏忠贤上报捷的奏 章,一通恭维之辞,在老祖宗英明的指挥下。朝廷大军已经收复了失地樊口等等,杀敌五千人云云。 
  其实,在熊廷弼占领武昌之后,就对武昌东面所有城镇进行了坚壁清野。所有人畜全部往西撤了,粮食什么的战略物资通通拉进了武昌 城,李朝钦占领的樊口不过是一个没有人烟的空城,如果不是怕李朝钦见机不对。溜回江西,熊廷弼到响把樊口做为李朝钦的埋身之所! 
  熊廷弼等是李朝钦越过泽湖,在野战中歼灭李朝钦地大军。杨肇基的六万大军南下的确是南下的。只不过南下的大军只有四万人。有两万人有贺人龙和曹文召率领,悄悄的沿着幕阜山北上。一旦堵住了李朝钦回江西的路,北面是长江,东面是贺人龙和曹文召的大军,李朝钦就只有往南逃窜,此刻南下长沙府的杨肇基迅速回师,以逸待劳,三面围追堵截,在运动中歼敌,一点一点的将李朝钦地九万大军吃下去。 
  熊廷弼首次摒弃了以争夺城池为目的的传统作战模式,也没有直接采用偷袭或者打埋伏等计策,要完全吃掉李朝钦的九万大军,他摸索着采用了朱影龙跟他提起过在运动中歼敌地战术,采取分割包围,一点一点的吃掉对方,这种战术非常适合兵力相当,战斗力也相当情况下要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众将都没有听说过这样新奇地打法,都对主帅的这种怪异的部署感到摸不着头脑,所以熊廷弼先将各将要完成地任务和要达到什么样地目地都跟他们解释清楚了,到了战场照做也好,临机决断也好,只要能完成他的战略构想就行,完成不了地,军法从事! 
  武昌府湖泊河流众多,简直就是实现这一新战术的最好的战场,他可以通过湖泊、河流将李朝钦的大军在撤退中切成几段,用以少量军队牵制和堵截,使其在按照自己设想的路线撤退或者逃跑,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不断的将包围中的大军吃掉,八万对九万,熊廷弼还是有把握 的,歼灭这支军队,魏忠贤恐怕没有胆量再派大军来收复湖广了,这正是熊廷弼想要的结果。 
  正当李朝钦率领大军慢慢的对武昌城形成合围之时,他还没有得意忘形到忘记还有两支军队可能会随时回援武昌,尤其是岳州的援军最 快,还有水师,所以他也懂得在江夏镇布防,阻止对手回援武昌,同时还围三阙一,除去江夏镇的两万人马,剩下的七万兵马一字排开,围住了武昌的东、南、西三面。 
  好家伙,那旌旗蔽日,刀枪明亮,再看手握刀枪的士兵,一副没吃饱睡醒的样子,简直就是待宰的绵羊,反观武昌城上,衣甲鲜明,个个精神抖擞,目不斜视,就盯着城下的军营,充满了无穷的敌意。 
  “毕大人,咱们这位李公公到也是位妙人,先礼后兵倒是学的似模似样!”熊廷弼难得笑一次,把李朝钦命人射进城中的劝降书递给了下首的毕自肃道。 
  毕自肃接过劝降书,略为扫描了一下,呵呵笑道:“魏忠贤对这李朝钦可是甚为信任,这一次居然把他派过来监军,就不怕他这宝贝干儿子折戟沉沙吗?” 
  “折戟沉沙?嘿嘿,听说为了这个监军的位置,南京城里面掀起的风雨可不小!”参赞军务的孙传庭道。 
  “咱们管那么多干什么,皇上给咱们的军令就是全歼李朝钦的九万大军,其他的我们不需要考虑!”洪承畴倒是看的最直接,出言道。 
  “洪大人这话倒是说到本帅心里面去而来,就在刚才本帅收到朝廷诋报,皇太极与察哈尔二十几万大军大战蒙古草原,嘿嘿,你们说。谁会赢呀?” 
  众人顿时听的一愣 
   没有将这个消息消化下去。 
  “林丹汗对金人一直采取的是隐忍的态度,为何这次会这么大的魄力?”毕自肃做过辽东兵备副使,自然对金人和察哈尔蒙古自己地恩怨是知之甚详。 
  “这个本帅就无法回答毕大人了,我想皇上此刻恐怕也没有弄明 白。”熊廷弼摇头苦笑道。 
  “不管怎么说,这对我们大明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林丹总不至于会跟皇太极演戏给我们看吧?”孙传庭打趣道,顿时惹的毕自肃等人跟着呵呵大笑起来。 
  “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雄督。羊已经进圈了,咱们是不是该关门宰羊了。”洪承畴迫不及待的提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