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郭绍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跳,活动了一番有点感觉了。不要想得太多,他默念着。
  心跳声就像隐隐中有鼓乐在为他伴奏,他追随着心的节奏;寒冷空气中悠然飘荡的浅浅白雾,好像是旋律的化身。郭绍喃喃道:“一切都很完美。”他轻轻从箭壶取箭,每一个动作都从容不迫,丝毫不慢也不快。拈弓搭箭,浑身的肌肉骤然充满力量,强弓在巨大的力气中拉开,牛筋在紧绷之中喀喀喀轻响、好像有生命在低诉:为了战斗而生!
  箭矢在空中瞄准停顿,最恰当的时刻,只有靠自觉。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保持满弓需要很大的体力,力竭更容易偏。
  “啪!”离弦的箭急速刺穿了空气。黑影一闪,正中那颗萝卜!萝卜被惯性从箭靶上掀翻。
  “射中了!”符二妹抚掌喜道。
  郭绍面露笑意,放下了弓。符二妹上前来,握住他的手道:“那么远都能射中,你刚才让我想起在弹奏一首很难的曲子一样……”
  “找回状态了。”郭绍长吁一口气,转头对符二妹说道。
  符二妹道:“夫君不用亲自上阵了,还那么紧张自己的武艺。”
  郭绍轻轻说道:“在这个世道,我发现大部分东西都用不上,但我靠它实现梦想。我不会抛弃它,就像在无数次恶战时它从来都很靠得住。人们只看到我站在高位、变得权势滔天,但很少人会有兴趣想我是怎么走到现在的,或许靠运气、或许靠……你姐。”他露出一个笑容。
  “我姐不会无缘无故选中你。”符二妹若有所思,幽幽说道。
  “还有二妹。”郭绍说道,“有一句话,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想说了,至今没说出来。在有资格靠近你之前,我已经做了很多、想了很久。”
  符二妹想了想,笑道:“原来你早就惦记人家了。”
  郭绍听罢“哈哈”大笑,道:“最后你还是没逃出我的手掌心。”
  符二妹柔声道:“我只是在等,何时说过要逃了?”
  ……郭绍渐渐从对符二妹的愧疚之中走出来,他慢慢找到了和二妹默契相处的方式。在殿前司告假三天,起初他的打算是专程陪陪二妹,只是没说,不想把补偿的心态表现得太明显。
  三天里,他确实都在二妹的身边,连一步也没分开。
  三天后他便犹自开始在中间的院子里建铁匠铺,叫了几个粗壮的妇人、还有铁匠老黄帮忙买材料。二妹当然不会做这等活,但对郭绍做的事都很感兴趣,忙着端茶送水送饭,看他干活。
  二妹随时都想腻在他的身边,但并不会缠着他,她最感兴趣的是郭绍的想法。正如她所言,想更多地了解郭绍,二妹似乎有点沉迷了,把郭绍看成是她的世界一样。
  有过开铁匠铺的经验,还有黄铁匠也是干了一辈子经验丰富的铁匠,现在郭绍不用计较成本、需要什么就叫黄铁匠买,建风箱、铺子、铁砧等各种设施轻车熟路。不过上午要去上值,只有下午回来忙活。
  “玉莲做的汤。”符二妹带着玉莲走到中院那作为铁匠铺的单独房子里,说罢又小声加了一句,“我帮了忙的,跟玉莲学呢。”
  郭绍从她手里接过毛巾擦了一把汗,看着玉莲正在默默地盛汤,便笑道:“我想起一个笑话。刘邦穷困时问樊哙,等咱有钱了樊兄弟想做什么啊?樊哙说,俺去喝豆浆一次要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吃烙饼,吃一个扔一个,哼!”
  玉莲递汤上来,郭绍故意摸着她的手:“不好笑么?”
  玉莲脸一红,悄悄看了符二妹一眼,嘀咕道:“我看阿郎和樊哙一样,现在还做这种活作甚?”
  符二妹笑道:“不对,夫君是刘邦。”
  郭绍干笑了一声,无言以对。符二妹道:“不过刘邦和樊哙有这样的对话?太史公写的么,我怎么没看过……一定是夫君杜撰的。”郭绍笑道:“所以叫笑话。”
  两个女人送完汤回去,郭绍又干了一阵,直到天黑才收工。
  他回到内园,符二妹在门口说道:“夫君,我叫人烧好水了,等一下你就能沐浴更衣。”郭绍点点头,带着二妹进了起居室旁边的屋子,从一堆兵器里翻出一块钢板来。他顺手拿起一把剑“当当”敲了几下,回头对符二妹说道:“别看它丑,我带着它参加过高平之战、武讫镇之战。”
  “夫君建铁匠铺,是想再做一副这种甲?”符二妹问道。
  郭绍道:“得重新琢磨,只是造甲我可以叫别人帮我做。我要造一种新的甲胄……这块不行、太重了,就是块敲成的铁板挂在胸前、一般士卒没法用。需要重新想法子。”
  这时董三妹到门口说道:“阿郎,热水备好了。”
  郭绍听罢便带着符二妹出了屋子。洗完澡吃饭,晚上他又掌灯在案前翻出图纸琢磨了好一阵。上面照自己的想象画了几张板甲样子,但他来回想了一阵,觉得工艺难以实现。
  他以前对冶金不太内行,只知道一些常识,但对此时的铁匠活倒是很了解……现在的工艺做不到图纸上的东西。
  这个时代造铁器,无非铸造和锻造两种。铸造的能实现更多的形状,但强度不够,很脆、很厚;锻造是流行的制造兵器和甲胄的方法。反复锻打,不仅能去杂质,还能调整铁的含碳量,手艺好能打成钢、正所谓俗话的“百锻成钢”,比如兵器就是靠反复锻打,只是效率低。
  不过手工锻造无法实现大部分塑型,尤其难以加工大件。
  像郭绍画的样子,完全无法锻打形成。他改了一下,觉得战阵上主要应该护住前胸,先做出一面胸甲就行……但仍旧难以整块用铁锤锻造。效率太低的话,还不如用现在流行的环锁甲,更便于活动……如果用冲压呢?郭绍伸手放在自己的下颔。
  符二妹拿过他放在旁边的图,也一本正经地细看起来。郭绍没理会她,继续提起笔在草稿纸上乱画一些齿轮和滑轮。
  他在纸上随便写下:水力锻床。但想想那玩意现在不好找场地试验、已经冬天河流都要结冰了,自己以前也没专门研究过水力传动装置。何况水力能实现的东西在一开始人力也可以,一群人拉动或者用畜力。
  动滑轮、齿轮都可以达到调整力量和方向的效果,这是郭绍中学就学过的物理知识,他只能靠这些东西。
  于是他在纸上画了一副很荒诞的图,先胡乱画了一群人拉一更长绳子,然后绳子上是一个滑轮……后面跟着添加想法。现在造齿轮只能用木头,就算能算出齿距,木料的承受力和磨损是个很大的问题。郭绍寻思还是用滑轮比较省事,绳子还可以用铁链来代替,只要够粗就承受得起力量。
  过了一会儿,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发动机来回运动的画面,实现一些动能转化应该和机械原理有关。他以前是学过机械原理这门课,悔当时不太认真,现在基本还给老师了。
  如果“动力系统”可以像磨盘一样,郭绍想象出一个场面,一群骡子跟着磨盘转、磨面似的;然后转动动能通过装置转化为锻锤上下反复的线性运动。这样就具有付诸实施的价值了。
  该怎么办呢?郭绍摸了一下后脑勺。
  符二妹打了个哈欠,说道:“我要先去睡了,夫君也别太熬太久。”
  郭绍点点头,又琢磨了好一阵,理不出个头绪来。太久没接触这些东西,成天想的都是古代的事,一时间捡起来头脑有点懵。他干脆放下毛笔,向卧房走去,只见符二妹已经睡着了。
  郭绍在床上给她压了一下被子,想起很久没陪玉莲和杨氏了……一回家就被符二妹跟着,别人也没胆子和她争。他当下便悄悄出了卧房,见玉清房里的灯还亮着,便走到门口、掀开门说道:“玉清你起来把厅堂的门闩好,我今晚去别处歇。”
  玉清猛地拉被子盖在脖子上捂紧,瞪眼看着他。“我又不把你怎样,瞪我作甚?”郭绍没好气道,见她醒着便不多留,说罢转身到厅堂提了一盏灯笼,出大门径直从屋檐下向东边走去。


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国商人
  太阳刚刚升起,冬天的阳光强度无力、完全没法驱散清晨的寒冷,但明亮的光辉给人要缓和的错觉。郭绍坐在上面那把椅子上,身体笔直,头盔放在旁边的桌案上放得端端正正,身上的衣甲也是干净整洁。
  刚刚点卯,一众人纷纷转头看着他。姿态气质很能影响身边的人,大伙儿见郭绍的形象,无不面有敬畏,没人开玩笑了,连史彦超也悻悻然老实听着。
  郭绍说话也十分干脆简练,没有半句废话、也不引经据典,一会儿工夫就把最近的事说了一遍,省得浪费大伙儿的时间。他的语速不快,大家都能回过神来,不过说得十分流畅。
  这时进来一个小将禀报:“禀枢密院王使君来了。”郭绍道:“有请。”
  说罢带着众将走出大堂,在门口等着见王朴。不多一会儿果然见王朴快步走了过来,众人抱拳以军礼想见,王朴拱手作揖,说道:“正巧过几天驻军要轮换值守,老夫送各军布防图过来,繁文缛节便免了,一会儿老夫还得去侍卫司。”
  王朴走进大堂,在旁边的椅子下坐下,这才从怀里小心拿出几张出来,翻来看了一番递给郭绍。郭绍也先浏览了一遍,说道:“西华门交给内殿直?”
  “对。”王朴说道,“虎贲军是殿前司主要的野战人马,无须复杂太多宫禁防卫,这也是太后的意思。”
  郭绍点点头,递给殿前司的大将确认调防军令。心道:看来符金盏还是很有手段的,看这情况她已经陆续把诸班直给控制了,放心才会这么做。
  众人检查了一遍,纷纷表示没有问题……枢密使亲自送的军令,基本没问题。这时郭绍便随口客气道:“王使君既然来了,到书房喝口茶?”
  不料王朴径直道:“也好。”
  郭绍倒是微微有些诧异,刚刚王朴还说要赶着去侍卫司。他便对众人说道:“大伙没什么事就散了罢。”
  于是带着王朴去自己办公的书房里招待。王朴坐下来,等胥吏摆上茶后,这才说道:“禁军已经整顿得差不多了,郭将军觐见太后时,可曾说起过对外用兵、打算从何处下手?”
  郭绍沉吟片刻,正想着攻蜀的选择是不是周全,毕竟王朴是枢密使。
  这时王朴又淡然道:“中原多年战乱,人口死伤、逃亡过多,只有那么多人那么大地盘,怎么治理都治不出花来,要增强国力还是抢夺别国的地盘见效最快。”
  “确实如此。”郭绍几乎要举双手赞同,又不动声色问道,“今中原南方已无太大威胁,王使君不主张继续进攻幽州?”
  王朴愣了愣,他似乎想到了年初在涿州北大战、周军完全处于下风的事,缓缓开口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今先帝驾崩,国家好不容易稳下来,攻辽冒险非上善之法。先动南方才是稳妥的作为。”
  郭绍从腰间掏出一把小刀来,走到桌案旁边,拿刀子划了一块纸递给王朴。做完他才想起来,这个做法曾经魏仁溥干过,果然人是容易相互影响的么。
  王朴一看:“蜀国?”
  郭绍道:“暂时在想这个地方,王使君以为如何?”
  王朴沉吟道:“得先拿下汉中和荆南……荆南本来奉中原为主,如果愿意纳土最好,不然也可以借道。主要是汉中(山南西道),拿下汉中能缩短我朝进军补给粮道;而蜀军则只能远道翻巴山供粮运兵。”
  郭绍道:“届时太后召集大臣,在御前议一番才好部署。”
  “甚好。”王朴应了一下,便起身道,“老夫先告辞了。”
  郭绍送走王朴,又拿出调防军令仔细琢磨了一番。具体部署是要安排给各军武将去办,但他得搞清楚从布防用意到实现过程的途径;不能干着一件事,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做到的;好在他在禁军干了多年,从高层到底层的调动都很熟知。郭绍习惯在意某一件事的各种步骤细节组成,大概是思维习惯,因为一直以来他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分子原子等微粒组成。
  在殿前司衙署呆到中午,随手过问一些出现在眼前的具体军务。当值的时候他一般至少要花半天时间在殿前司,这些都不是他想办的事,只是习惯把时间泡在上面,尽力而为、比较安心……一段时间内只有一两件重要事是在他的计划安排内。
  吃了午饭,今天郭绍既不去军营,也没有径直回家,而是去了城西陈夫人的院子。
  午后的晴天,陈夫人里很宁静。郭绍在厅堂里喝茶等了一会儿,随意看着此地的景象。东京各个层次的宅邸都比较相似,但每个人住的地方气息又不同;陈夫人这里有种很刻意的清雅,乍看装饰简洁、颜色单调,但比如仿秦汉时期的仿古家具就能看出她的矫情。有人布置简单是图省事,但陈夫人是纯粹去刻意追求那种淡雅。
  不过她的矫情并不让郭绍厌恶,反倒觉得有意思。
  不多时,便见陈夫人款款走了出来。她身上穿着浅色的襦裙,没有多余的颜色,但能看出那用料裁剪十分合身精细,脸上居然还遮着一层非常轻薄的纱丝。“妾身见过郭将军。”陈夫人施礼,从低垂的眼神到拿捏十分恰当的动作都十分讲究,郭绍估摸着真正的大家闺秀说不定还不如她。
  郭绍笑了笑,也不站起来,随手指着旁边的坐垫道:“承蒙陈夫人款待。”
  陈佳丽带着很刻意的羞涩,在旁边款款跪坐下来,伸手一手拿茶壶,一手托住底部,十分准确地倒茶进郭绍的茶杯里。她又伸手拿起茶杯,柔声道:“不烫不凉,刚刚好。”
  郭绍不好接过茶盏嗅了一下茶香,抿了一口气,放下说道:“上次托陈夫人操办的聘礼,不知陈夫人帮忙准备好没有?”
  陈佳丽微微侧目,站在内门口的孙大娘便转身进去了。陈佳丽轻声道:“郭将军稍等,孙大娘去拿礼单。”
  郭绍一脸满意,沉吟片刻又道:“陈夫人本是南唐人……我突然有点好奇,如果有一天周朝要攻打南唐国,我想在你的商帮里混进细作,陈夫人可否愿意?”
  陈佳丽道:“如果是郭将军亲自开口,我自然不会回绝。”
  “甚好。”郭绍笑道。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后说坏话
  陈佳丽沉默稍许,秀丽的脸上微微露出尴尬之色,便开口道:“我虽出身南唐国人,但陈家世代都住扬州,现在淮南已经属于周朝,我们便是周朝人了……现在算不上背叛南唐罢?何况无论是哪国,本来同族同祖,只是唐朝以后才分裂山河。陈家只是商贾,非南唐国宗室和官吏,谈不上要忠于南唐王室……”
  郭绍听罢一本正经地点头,煞有其事地说道:“陈夫人言之有理,深明大义。”
  陈佳丽松了一口气,心想刚才不解释还好。辩解那么多话,反倒显得自己是个太在乎颜面虚荣的人,还有点矫情。
  不过看郭绍深以为然的样子,陈佳丽和他相处倒是很轻松。她注意观察郭绍的表情,轻轻说道:“郭将军没有觉得我矫情?”
  她这么问,是因为偶尔会听到别人背后说她坏话,还有沈家的人背地里说得更难听,什么做婊子又立牌坊,叫她很伤心。
  郭绍说话声低沉时便有种好听的磁性:“确是有点矫情。”
  陈佳丽心里微微一怔,虽然不止一个人这么说她坏话,但被人当面说、还是郭绍说她还是有点难受。
  这时郭绍若有所思道:“但矫情点也没什么不好。太理智太古板太实用的人,相处起来感觉很枯燥乏味,好像就是为了过几十年等死,毫无乐趣;太在意表面、太过火,又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