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道人生-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客人,几个人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次的谈话。
  对于韩易来说,这次的面谈是他第一次和鲁海强面对面的试探对方的态度。说是试探其实也算是正确,毕竟之前鲁海强虽然对嘉义地产表露出了善意,但是没有真正了解鲁海强对嘉义地产的态度及看法,韩易还不敢贸然在松台区搞出太大的项目来。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谓投资容易,收场难。做生意的事,事先规划比起事后补救要强许多,摊子既然铺开了,要想有一丝不漏地再重新收拢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鲁海强没有拿捏姿态地亲自送韩易和金大牙出办公室,到了门口的时候,鲁海强突然说道:“昨天李宝泰他们来找过我,想要让松台区里出面争取大学城商业街的工程建设项目,我觉得有必要帮他们一把,不过这商业街的工程建设虽然不怵资金结算,但是好象这先期的资金投入却是要求项目公司先垫付,毕竟现在大学城建设处处都要用到钱,我看这个资金恐怕不小……”
  韩易闻言愕然回首,却看到鲁海强的脸上浮着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韩易愕然之后,马上恢复了笑容心领神会地对鲁海强微微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四百零一章 烫手山芋
  出了鲁海强的办公室,黄国诚还有些公务要处理,就先分手了。韩易和金大牙出了区府大门,韩易回头看了看区政府,说道:“这松台区的区政府有好些年头了吧?”
  “是好久了,八几年的吧?那时候还是县政府,设区之后后就直接改了过来。”金大牙在边上随口回答道,说完后蓦然回过神来,眼睛直直地盯着韩易:“你小子总不会在打区政府的主意?”
  “哪能轮到我啊,这可是要区里的大佬们才有权力。”韩易摸着鼻子嘿嘿笑了一下:“好了,金大哥,咱们先回车上再说。”
  金大牙闻言醒悟过来,看了下四周,心里晓得这大门口人来人往的也确实不是说这种事的地方,便马上住了嘴。
  发动车子开了出去之后,金大牙才摇头叹道:“这鲁海强也算是个精明的人物,却没想到还愣是被你小子一套一套地唬住了……”
  “金大哥,我这哪里是唬他,我说的可都是大实话。”韩易装出了一脸的委屈,“再说了,我们这怎么说,也是为了松台区的发展考虑不是?”。
  “行了,你小子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金大牙显然对韩易表现出来的委屈嗤之以鼻,挥了挥手说道:“你说刚才门口的时候,鲁海强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嘛……好象是告诉我们,李宝泰他们想要大学城的工程。”韩易嘻嘻一笑,说道。
  “少跟我嬉皮笑脸的没正经。”金大牙没好气地翻了翻白眼,回手递了跟香烟给韩易,说道:“我的意思是,鲁海强干嘛要特意跟你提这个事?”
  听金大牙这么一问,韩易收敛了嬉笑的神色,沉吟道:“我看鲁海强的意思,应该是想要我们能够搞这个项目。李宝泰他们想要大学城商业街的项目,如果没有区里出面的话,根本没戏,鲁海强话里不是说了,商业街的项目前期是要自垫资金,我看这是鲁海强和大学城建设指挥部谈判后的结果,不过这结果对于李宝泰他们来说,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大学城项目是属于政府工程,根本就不用担心以后拿不到工程款。不过这样一来,李宝泰他们的资金就会被大量占用,而且他还有火车站地块的项目。至于其他的几个,有多少实力我们心里也清楚,所以说现在就剩下我们嘉义地产了。不过我就是想,鲁海强有办法能够不让其他外面的那些地产商介入竞争?”
  “这个嘛……”金大牙嘿嘿一笑,点着手指说道:“这个你就不明白了吧,要在投标上面做手脚,可用的方法很多。就算是正常的投标,也可以在先期做许多的工作来限制。比如说企业资格、注册资金、还有预先提交的保证金,比如说,这块地价值两个亿,我可以要求交三千万的保证金,也可以交五千万,甚至要求交一个亿也可以,都是我自己说了算,就是要打个其他的公司措手不及,一时间到哪里去凑集来这么多的资金?另外,还可以在通告上做手脚,比如说把通告的时间缩短,这样一方面降低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筹集资金的难度;还有就是把通告的范围缩小,本来我要在两个或者三个区里一起通告的,我现在就在本区的媒体报纸上通告就可以了。最厉害的,还可以限制公司地域……”
  “原来这中间的名堂这么多啊!”听完金大牙的一篇长篇大论,韩易情不自禁地点头感慨,“看来这当中的道道还真是多。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和松台区之间,也算是各取所需,就算鲁海强是有心帮衬,那也是要我们有这个能力才行,不然的话,他鲁海强何必劳心劳力。”
  “这话说得倒也是!”金大牙听韩易这么一说,赞同地点了点头。
  吃过晚饭之后,韩易接到了方宏的电话,寒暄了几句后,方宏在电话里让韩易有时间回乐云一趟,盐林工业区经过这段时间的开发,一期的建设项目总共五十幢厂房已经进入交付阶段。
  盐林工业区如何整体开发的条框,经过多次的会议讨论和现场验证,早已经在公司计划里详细定了下来,只要按照这个既定的方案推进即可,剩余的主要工作还是在公司内部的管理上面。
  立信公司这边,由于工作的需要,又新招了一些人进来,各个岗位的都有,在方宏的严格管理之下,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而高效的团队,根本不需要韩易再在上面花费太多的心思。
  方宏来到立信公司之后,韩易得到最大的好处便是把自己给解放了出来,可以放心地在乐云和松台两边来回跑动,并且就算是象上次那样在松台呆上两个月也没关系。
  其实做公司,做企业,能否建立起高效优秀地管理团队才至关重要,不然事事都要自己操心,做老板那还能有多大的乐趣?
  方宏在电话里提到,除了第一期建设项目的某些财务上的事宜需要韩易这个法人代表亲手签字办理之外,另外的,就是要继续制定下一步的开发计划,也就是第二期的开发项目,而这一部分,是需要和盐林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进行磋商,因此,也必须韩易这个立信公司的负责人到场。
  还有一个事,那就是关于王忠发购买的那一幢厂房,现在该如何处理,也是需要韩易亲自过来才能解决。
  王忠发跳楼之后,检察院曾经过来核实和审查有关的厂房事宜,但是那个时候,王忠发一直处于深度昏迷之中,而在购房程序方面,检察院也无法查出有任何的不妥之处。
  之后,王忠发突然从昏迷中醒来,却复又变得疯癫,如定时炸弹般让许多人心惊肉跳,直到王忠发在医院突兀死亡,然后便是王忠发家人的上告,并直接导致了赵斌差点下台的政治前途风波。至此,有关于先期王忠发暴露出来的经济问题全部被忽视,整个风暴的中心被有意无意地转移到了乐云市高层的政*治斗争上去了。
  等到乐云市或者说是暖州市的高层之间达成了某种不能言喻的默契之后,所有一切都仿如时过境迁,整个事情就被有意识地淡化了,所有的事情也都变得不了了之。
  就如一波三折的惊险故事,立信公司在这当中也只能是无奈被动地接受了这么一个烫手的山芋,而现在这个山芋已经烤熟出炉,韩易却不知道该把它交给谁了。




  第四百零二章 开发手段
  要说王忠发丢下来的这个烫手山芋,还真是让韩易有着烦不胜烦的感觉。从当初王忠发跳楼之后,前前后后的不但有乐云市检察院过来审核,接着又是暖州市纪委过来询问查证,几次三番折腾下来,让韩易都有些后悔当初把厂房卖给王忠发了。
  不过这世上当然是没得后悔药可买,这合同既然已经签下来,也只能是照着合同,先等厂房盖了再说。
  不过让韩易没想到的是,之后王忠发的事件愈演愈烈。王忠发涉嫌挪用信用社公款的事,虽然是属于乐云市政府高层的秘密,但是有碧辉公司那无处不在的情报网络,韩易当然对之中的一些事心知肚明,那么王忠发当时购买的这幢厂房所用资金的合法性就很值得商榷。
  但是待到王忠发意外身亡之后,各方却都有默契地沉寂了下来,再也没有人来关注这件事,仿如都忘记了一般。韩易心里却明白,这件事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五月二十七日的松台区政府工作会议上,鲁海强主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如何加快松台区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思路》的讲话。鲁海强在讲话中提出,要抓住和依托大学城建设的有利局面,大力改善松台区的城建基础设施,并且着重提出了要把城镇化建设和大学城有效结合的方针,重点投入资金开发松台区北区,营造新的城市中心等一系列的观点和思路。
  要说鲁海强的这个提案,在座的那些政府班子成员心里也都清楚,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就是对以前的北区开发的一个扩展罢了。不过鲁海强选择的时机却恰当,也就是说鲁海强是赶上了好时候,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大力支持大宗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
  土地出让,对于松台区政府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不说其他的,土地出让金就可以让市政财政大大地捞上一笔。钱多了,当然各个部门的日子就都会好过了。
  对于鲁海强的提案,在经过讨论之后,当然是获得了全票通过,紧接着,就由区政府办公室整理汇总好各方面的建议和思路,然后送报区委和区人大审批。
  当然了,既然是要搞城镇开发,自然是需要有实力过硬的房地产商。首选的当然是松台当地的房产商了,不过整个松台排了个遍,七八家房产公司大概也就是保泰地产和中兴地产还能算得上是勉强够格。本来召集中海的地产参与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然而前几天鲁海强在大学城建设指挥部碰的那个钉子早就传了出来,与会的人都是心知肚明,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触鲁海强的霉头。
  不管鲁海强在市里有多少的后台,但是最终的升迁,还是要依靠政绩来说话。而政绩绝不会凭空而来,这就要人来做事。当然了,做事的人很多,那么找什么样的人来做事就成了关键。和韩易的几次见面,年轻、聪慧有头脑却又不自傲,给鲁海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更重要的一点,韩易还是外来户,想比起如李宝泰这般的地头蛇来说,也就更好控制,所以鲁海强从内心里也是倾向于能够扶持嘉义地产在松台真正地干出一番事业来。
  当然了,鲁海强心里是这么想,但是这个口子却是不能由他开始。黄国诚察言观色,在自由讨论的时候,趁机提出由嘉义地产也一起参与开发建设。
  黄国诚的提议顿时引起了一片讨论声。嘉义地产先前在欧洲城上的成绩有目共睹,实力已经明着摆在了那里,更何况嘉义地产在欧洲城项目上搞出了那几个捐赠的点子,也算是帮松台区的市政建设做出了些许贡献,而且因为那件事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还连带着让松台区的名声也提高了许多。因此黄国诚的提议马上就得到了多数的支持通过。
  “韩总,金总,有关于松台区城镇开发的提案已经提交了区委和人大审核,我看你们可是要早做准备。”会议结束之后,黄国诚刚走出会场坐进入车里,马上就给韩易打了电话。
  “呵呵,真是多谢黄区长了。”韩易自然知道黄国诚这个电话里要表达的意思,连忙笑着说道:“黄区长明后天有空的话,能否抽空来我们公司指导一下工作,有关于城镇开发的计划书,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草案,初步拟定的投资金额,大概会是在八到十亿左右。”
  “八亿到十亿?”电话那头传来黄国诚惊喜的声音。
  放眼整个松台区,恐怕还没有哪个房产公司能拿出这么大的手笔来。如果嘉义地产真要有这么多投资的话,那黄国诚讲话自然更有底气。
  “是的。”韩易微笑道:“当然了,我们的这个投资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分出好几期,黄区长也知道,目前无论是立信公司和顾江地产,在外面都还有大项目在进行当中,恐怕不能抽出太多的资金来。不过只要松台区的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并且具有发展潜力,我们也会考虑在其他项目完结之后,把主要的资金投入到松台区来。”
  为了能够加强黄国诚或者是说鲁海强的信心,韩易把投资的金额又向上提了一档,反正也没有人真的要逼着你非把这么多的钱摆在面前让别人看,空口白牙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当然了,韩易的话也决不是无的放矢。八亿到十亿的资金投放量听着吓人,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嘉义地产根本就不需要拿出那么多的资金来。
  要知道通常国内的房产开发手段,都是用得那种空手套白狼式或者说是空手道的方法。也就是房产公司先拿地,然后付款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后,便可以取得土地的开发权,之后就用土地到银行抵押贷款,从而盘活建设资金。而只要房子开始结顶,拿到预售证,马上就可以展开各种营销活动,开始回笼资金。
  再不济,也可以在拿到预售证之前,搞内部认购。只要你的公司实力足够让人相信,而且开发的楼盘品质够档次,就不怕会没人来买。
  说白了,政府的支持和银行是关键。只要你在银行的关系够顺畅,而后能够有效流动资金,那么只需要极少数的资金便可以撬动大项目。只要项目发展顺利,资金就完全可以循环滚动起来,到那个时候,无论是五亿还是八亿,又或者是十亿,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以嘉义地产现有的实力,只要在操作上稍微谨慎一些,不把摊子一下铺得过大,韩易完全有信心就算是不用搞出太多的歪门邪道来,也可以操纵起四五亿的项目来。




  第四百零三章 遗产处理
  一觉醒来,看向车窗外面,已经是青蒙蒙的天色。夏天的日子天亮的早,五点多的时间已经开始发亮了,随着时间的缓慢过去,天空变得越来越亮,看着外面的景致也逐渐熟悉了起来。
  五月底,从中海到乐云的高速总算是全线贯通,大大缩短了行车时间,从松台到乐云,最多只要五个小时就能到了。
  昨晚和顾江见了面,就松台新区开发的事情交换了一些看法,凌晨快两点的时候让张勇开车过来,直接回乐云。盐林工业区第一批开发的五十幢厂房已经全部完工,除了先期内部认购的二十幢厂房之外,剩余的三十幢厂房或售或租,也开始推向市场,王忠发购买的那幢厂房也该到了解决的时候了。
  半个小时之后,车子便进了乐云市区,韩易让张勇直接开车去了乐云碧辉大酒店。有关于王忠发那幢厂房的事情,韩易觉得最好还是征询一下曾庆华的建议再做决定。毕竟曾庆华在财务和资产处理上的专业知识比他要丰富许多,更何况如今碧辉公司还是立信房产公司现有的股东之一。
  在酒店下面的餐厅吃过早餐,韩易让前台开了个房间给张勇休息,自己也在床上眯了两个多小时,被手机的闹铃叫醒,眼瞅着时间差不多,然后拨通了曾庆华的电话。曾庆华已经在了办公室里,便让韩易直接上去。
  “作为开发商来说,我们只管当时登记的产权归属。如果说王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