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部,全家终生免税;不愿从军的,绝不强迫。命令贴出不到十天,刘繇、笮融藏匿各地的旧部两万多人蜂拥而来。孙策的声势可谓震慑江东。

    除了刘繇、窄融手下的兵士以外,会稽东部都尉全柔也举眾前来归附孙策。全柔是吴郡钱塘人,曾在洛阳担任过尚书郎右丞的官职,孙策对全柔的聚众来归相当重视,立刻推派他担任丹阳都尉。后来。全柔的儿子全琮后来还成了孙权身边权倾一时的重臣。

    孙策一口气增加了这么多兵马,整顿军纪成了重要工作,吕范特别自告奋勇担任都督,以整齐军纪。在他的努力下,军中肃睦,威禁大行。另外,孙策还以张紘為正议校尉,以徐州彭城人张昭為长史,这两人从此成為孙策最重要的参谋,孙策后来出征,两人中总是一人随行,一人留守曲阿。

    曲阿在刘繇上任时被改為扬州州治,典章案卷都积存於此,且当地人口殷富,交通四通八达,加上父亲孙坚又葬於此地,因此孙策决定将曲阿当成自己事业发展的基地,立足曲阿,逐步完成收定江东的计划。这时,江东四郡的情势说明如下:丹阳:吴景被刘繇赶到江北后,袁术改派周瑜的叔父周尚為丹阳太守。这时丹阳东部诸县局势已稳,但涇县以西位居深山峻岭的七县仍在当地豪帅掌控下,包括陵阳县的祖郎、涇县的太史慈等等。有鑑於此,孙策将周瑜调回宛陵,一方面协助周尚镇守丹阳,一方面在后方替他调拨军马、粮秣、舟船等,以為后援。

    孙策正打算出兵收取吴郡,东方就传来捷报,原来朱治已经攻下了吴郡的郡治吴县,干起了吴郡太守,这下可替孙策省下不少功夫,只要扫荡吴郡南部的残餘势力,再攻取会稽,江东便可大势抵定。这时严白虎等地方山贼豪帅蟠踞在太湖东南岸的乌程,吴景建议先翦灭这些吴郡地方豪强,再挥军会稽。孙策却认為这些山贼没什么大志,只是群小角色,眼下应该先取会稽再回头收拾这些家伙。方略拟定,孙策便请吴景、孙贲回寿春向袁术报捷,并派手下陈宝回到江北,把住在阜陵的母亲与弟妹接回曲阿来相聚。

    吴景与孙贲来到寿春向袁术报捷,袁术听到孙策威震江东,心中肯定五味杂陈,虽然自己的势力得以深入江东,但孙策毕竟已不是当年的小孩子,未来会不会乖乖听他的话实在很难说。此时,袁术一面跟曹操争夺徐州,一面忙着製造舆论,替自己称帝预作準备。為了稳固自己在江东的势力,袁术把和孙策关系良好的周尚、周瑜叔姪调回寿春,改派堂弟袁胤接掌丹阳太守。另外,他把孙贲留在寿春,吴景则调任為广陵太守,委以徐州之事。至于立下大功的孙策,袁术特别表他為荡寇将军,让他领个将军的名号,以安抚其心。

    孙策将母亲与弟妹们再度接回曲阿,三年来一家人四地搬迁,现在终於有了安心落脚之地。这一年,孙策的二弟孙权十五岁,孙策相当疼爱这个弟弟,让年仅十五岁的他出任吴郡的阳羡长,还让朱治察举他為孝廉,希望从小就将他培养為治国之才。年轻的孙权看到随扈在哥哥身边的周泰服事恭敬。与他特别投缘,后来孙策攻取了会稽,便将周泰留在孙权的身边随从服事。此外,孙策还替吴夫人所生的亲妹妹完成了终身大事。将她许配给曲阿当地的士人弘咨。

    这时还发生了另一件小插曲,这年朱治刚满四十岁,但至今膝下无子,因此朱治特别请孙策做主,把姐姐的儿子过继给他。被过继到朱治膝下的小男孩姓施名然,从此改姓為朱。朱然因為与孙权同年,两个人从小一起读书玩耍,感情很好,朱然也特别得到孙权的信任,后来在吴国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

    镜头转到江北。周瑜和叔叔周尚被袁术召回寿春,袁术看周瑜一表人才,想留他在身边為将,但这年头已经不流行老闆挑部下,部下也得看这老闆能不能成气候。周瑜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袁术以这点本事就想称帝,败亡是迟早的事,留在这种人身边实在危险,还不如南下待在江边,北方一旦有乱,马上可以跑回江东投奔孙策。于是周瑜自求出任居巢长。居巢就在长江北岸,从治所到长江渡口不到五十公里。落跑方便。

    周瑜带着数百名随从前往居巢上任,途经东城,部眾缺乏粮秣,听说当地有位乐善好施的大财主鲁肃,便前往商借。周瑜到了鲁肃家看到两大捆米,各有叁千斛。够他们一行人吃上个把月,鲁肃竟然随便指了一捆让他搬走,周瑜对鲁肃的豪爽大感惊奇,便与他结為好友。

    鲁肃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由母亲及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奇,好為奇计,虽然家财万贯,却完全不管家里赚钱的生意。他纠结豢养了一群乡里少年,一天到晚在山里击剑骑射、讲兵习武,练出一手不凡的射箭功夫,引弓射之,洞皆贯穿。此外他还大散家财,标卖田地,收揽资助各地的英雄豪杰,家乡父老都觉得鲁家出了个败家子。

    后来鲁肃的名声也传到了袁术耳裡,他请鲁肃担任东城长。鲁肃也是个聪明人,想必早就听过不少袁术的评价,推辞一番后就带着亲属与家客往居巢投奔周瑜去了。周瑜在居巢待了两年,直到袁术被曹操打得部众溃散后,才带着鲁肃回到孙策身边。

    曲阿在孙策之世都是孙吴政权的政治中心,孙策在曲阿站稳了脚跟,将一切打理妥,当后,便领兵南下,前往攻取会稽。孙策将曲阿整顿妥当后,终於出兵会稽。出发前他特别写信给富春老家的叔父孙静,请他到钱塘与部队会合。孙坚家**有叁兄弟,大哥孙羌去世得早,孙坚排行第二,小弟孙静多年来都留在老家富春看守祖坟。富春在吴郡最南端,往南渡过浙江就是会稽郡的郡治山阴,所以孙静对这一带的地形相当熟悉。正因如此,孙策特别请叔父孙静前来共谋攻取会稽。

    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虞翻知道双方实力相差太多,劝王朗离开会稽避避风头。王朗却不以為然,他认為自己是汉朝的官吏,怎麼可以弃城逃走让逆贼得逞,决定和孙策拼了。他派兵在浙江南岸的固陵防守,固陵城是春秋时代越国名臣范蠡所建,雄踞浙江南岸,易守难攻,孙策几次渡江攻城都无法成功。

    孙策久攻不下固陵,為此相当苦恼。叔父孙静因為从小在这裡长大,对地形相当熟悉,他建议孙策取道东南的查瀆,绕到敌军后方袭其不备,这一带他再熟不过,可以為大家带路。孙策听了大喜,便依计行事。

    孙静趁深夜带兵,绕道查瀆偷袭高迁屯,一举成功。孙策攻拔高迁亭后,在行伍中发现一个鹤立鸡群,特别显眼的部将,这人名叫董袭,是会稽餘姚人,他身长八尺,相当于180 ;公分,而且志节慷慨,武毅英烈,孙策见而伟之,便将他收纳身边,一起进攻山阴城。

    王朗见到孙策的部队突然在浙江南岸出现,大惊失色,连忙派周昕出城迎战。这位周昕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和两个弟弟多年来与孙坚家族為敌,几年前他被吴景打败,丢了丹杨太守的官跑回会稽,没想到几年后孙策竟然打到他的老家来了。

    周昕终究不是孙策的对手,兵败被斩。王朗见苗头不对,赶紧和虞翻坐船出海,一路逃到了东冶。会稽因為地处偏远,许多士人為躲避中原战祸都寄居在此,他们听到孙策的部队就要进入山阴城,实在福祸难料,也纷纷坐船浮海南行,这些人当中,后来在蜀国官拜太傅的许靖最夸张,一口气逃到了交州的南海。
正文 第368章 孙策崛起(下)
    东汉时想从会稽的山阴到东冶,也就是从今天的浙江绍兴到福建福州,陆路完全不通。两地中间隔了会稽山、天台山,当中群山百里人烟罕至,就算有人也全是未开化的山越,一般汉人走入山中多半有去无回,因此一定要走水路。从山阴坐船出海到东冶至少有八百华里,相当於四百公里,路程相当遥远。

    东冶是秦代初置,东汉时改称為东侯官,因此史书上这两个地名常常混用。虞翻陪着王朗坐船到了东冶,东侯官长商升原本拒而不纳,虞翻入城晓以大义后,商升不但收留了王朗,还愿意為他举兵抵抗孙策。

    王朗既然已经在东冶安顿下来,也知道虞翻在山阴还有年迈老母,就让他回家去了。虞翻回到山阴,孙策已经自领会稽太守。孙策对他礼遇有加,继续让他做原来的功曹,并待以交友之礼。后来孙策四处征讨,常常把虞翻带在身边。

    孙策刚攻下会稽山阴,山贼黄龙罗、周勃就趁乱而起。孙策带着董袭前往征讨,董袭果然勇猛过人,斩杀了黄隆罗、周勃两人,稳定了会稽的局势。孙策坐镇山阴,一边观察收揽人才,一边也希望借重当地人的力量来追讨王朗。这时被孙策看上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永寧县长韩晏,一个是太末县长贺齐。他授命韩晏為南部都尉,又察举贺齐為孝廉,以拉拢这些重要地方官员。

    会稽郡下辖十四个县城,境内群山百岳,全是山越聚集之地,能在会稽当上县长的人都有一套与山越共处之道。要嘛就是与山越相互勾结,鱼肉乡民。要嘛就是像贺齐这样屡屡大破山越,声名威震山越,使其不敢来犯。对孙策来说,平定会稽自然要倚靠像韩晏、贺齐这样的地头蛇,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孙策先派韩晏前往征讨东冶。不料韩晏兵败而回,於是孙策再改派贺齐為南部都尉,让他去对付王朗。

    东侯官长商升听说大名鼎鼎的贺齐要来了,也顾不得来投奔他的王朗。吓得连忙派使者乞降。贺齐对商升一面威吓,一面劝告,商升终於缴出印授準备投降。他的两名手下张雅、詹强不愿投降,竟然杀死商升,一个自称无上将军,一个自称会稽太守,和孙策打起对台了。

    贺齐在山越间颇有威信,他暗中派山越在张雅与他的女婿何雄当中挑拨离间,趁两边相拼的时机大举出兵,一举克定东冶。就算孙策真的有下令屠城。他还是放过了王朗。王朗在东冶城破后,扶着老母亲想坐船逃到交州,结果在海上被孙策的兵追上,箭都射到了船盖才出来投降。孙策得到王朗,一直希望他能為自己所用。但王朗宁死不屈。孙策虽然生气,因為王朗在海内颇有声誉,也不敢对他妄加杀害,只好把他软禁在曲阿。

    第二年孙策率军南下,把吴郡南部拥兵自重的山贼、豪帅一一剿灭,引兵扑讨,皆攻破之。严白虎见孙策军势强盛。难以抵挡,赶紧加强堑垒工事,并派弟弟严舆前往谈和。严舆到了孙策军营,要求与孙策单独会面,孙策进到营内,一刀把坐席劈成两半。严舆吓得身体抽动了一下。孙策见了笑说:“我听说你坐着也能跳,身手矫健,所以跟你开个玩笑。”

    严舆答说:“我看你动刀才失礼了。”孙策看这家伙是个窝囊货,拿起手戟就往严舆身上一丢,把严舆当场刺死。

    严舆的死讯传回严白虎营内。眾人深感恐惧。孙策趁势大举进攻,把严白虎的部众杀得大败。严白虎兵败后往南逃到餘杭投奔老朋友许昭。

    程普自告奋勇要领兵乘胜追讨,孙策念在许昭当年救济自己的老长官盛宪,现在又收留落难的朋友严白虎,颇有侠义风骨,决定放他一马,不再赶尽杀绝。

    孙策平定吴郡南部拥兵自重的地方势力,诛其英豪,稳固了吴郡的局势。丹阳郡位于今日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郡境西南今日的九华山、黄山一带向来是山贼啸聚之所在。

    袁术為了报复孙策,秘密联络七个险山大县的山贼首领,相约共同起兵与孙策為敌。孙策才平定了吴郡南部的豪强势力,又听说西方生变,赶紧派堂弟孙辅镇守在江北的历阳,防范袁术趁机渡江夹击,并亲自率领大军西进丹阳,讨伐山贼。

    这七个爆发动乱的县,皆在今天的安徽省南部,比较确定的叁县包括最东边的宣城、以及涇县、陵阳三县。其他四县依据涇县以西的地理位置研判,应该还包括春谷、芜湖、歙县、黟县。山贼动乱时,年仅十六岁的孙权正驻在宣城,这时城内只有不到一千名士兵,一时大意被山贼破围入城,霎时间数千名山贼涌入城内,孙权才骑上马,山贼已经和他身边的护卫短兵相接,刀刃甚至砍到了孙权的马鞍上。

    在此危急时刻,众人都荒了手脚,只有周泰在孙权身边奋命护卫,众人受到周泰的鼓舞,纷纷拼死杀敌。好不容易把山贼击退,周泰却已经身被十二创,差点因為护主而死。这次若非周泰奋力保护,孙权恐怕要丧命于此。

    祖郎算是孙策的死对头,五年前孙策在丹阳徵兵时就曾遭到他的袭击,差点连命都丢了。这次孙策领兵往陵阳讨伐祖郎,过程也是惊险万分。某次围剿过程中,孙策遭到众山贼包围,全靠程普与另一名骑兵在孙策左右当贴身肉盾,才护卫着孙策突围而出。

    孙策好不容易生擒了祖郎,祖郎惊恐万分,心想这回活不成了,孙策却对他说:“当年你率众袭击我,刀都砍到我的马鞍上了,但今日我正要创功立业,自然会捐弃旧仇,唯才是用,我不会為难你,你不必害怕。”祖郎对孙策的豁然大度既惊又喜,连忙叩头谢罪,孙策立刻任命他為门下贼曹,跟随讨伐山贼。

    三年前在刘繇兵败众溃之际,太史慈逃到了芜湖山区,受到山贼的拥护,当起了山大王,还蟠踞在涇县自称丹阳太守。这次孙策前往讨伐,在勇里将太史慈一战成擒。孙策后来亲自為他松绑,揽着他的手问道:“还记得当年神亭一战吗?倘若当时你抓了我,会把我怎么处置?”

    太史慈不但率直,还挺有幽默感地回答:“那就很难说了。”

    孙策听了大笑,回说:“我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一起创功立业!”说罢,当场任命他為门下督。

    就在此时,豫章却传来了刘繇病死的消息,孙策听了很是感慨,便对曾是刘繇部下的太史慈说:“刘州牧当年痛骂我替袁术攻打庐江,说我师出无名,行径卑鄙。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為当时先父手下的数千兵马,全在袁术手上,我一心要成就事业,不得不顺从他的意思。当年我两度向袁术索还父亲的旧部,要了两次才拿回一千多人,他仍要我去攻打庐江,时势所逼,我实在不得不去。但之后他不遵守人臣本分,阴谋僭逆,劝他又不听,我就与他绝交了,我与袁术之间交往的本末是这样的呀!如今刘繇已死,我恨不得在他有生之年跟他就此事辩论。现在听说他的几个儿子在豫章,不知道华歆待他们如何?他的部众意向又如何?你跟刘繇是同乡,当年又是他的部下,就帮我去探视刘繇的几个儿子,顺便向刘繇的部下宣达我的意思,想跟随我的相当欢迎,不想跟随我的就对他们安抚一番。另外也观察一下华歆為官如何,庐陵、鄱阳一带人民是否亲附於他。要带多少兵马,随你决定。”

    太史慈说道:“我有不赦之罪,将军的度量好比齐桓、晋文,在下无话可说,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依在下之见,兵不宜多,只要数十人随行即可。”

    孙策亲自替太史慈饯行,临走前两人把腕道别,孙策问道:“何时能还?”

    太史慈答:“不过六十日。”说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