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证红楼-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啦,这算是一场不均等的交易。

  黛玉对此有些不明白。

  因为燕霜夜在这交易中吃亏得多。黛玉的身份即使是暴露了,也有一定的把握可以离开。但黛玉收起来的东西……她看着却是觉得,如果全部丢失了的话,对燕霜夜会有极大地损害呢。

  虽说她并没有把这些物归原主的意思。

  也就是说对燕霜夜确实是无害的。

  但是,居然能够在之前短短的合作中建立这样的默契,也算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吧。

  又不过,燕霜夜本人虽算是一个天才的智者,却不能免这天下男人之俗。虽觉得黛玉是一个不错的合作者,却似乎总是对自己居然找了一个女人来合作这一点感到困惑。

  在面对黛玉的时候,这一点往往无法掩饰。

  而如果不见面的话,倒是能把黛玉当做一个单纯的修行者来看待。

  为此,虽然定下了一个交易,但两人反而见面不多。黛玉本身也不乐意和这样态度的燕霜夜相处。还好的是,即使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小姐,深居简也是可以的。不过这一次却是孤身一人了……虽有不少仆役,但表面上是贴身丫鬟的丫鬟,事实上也不是贴身丫鬟,不会贴身伺候的。

  但在金陵等了一段时间的黛玉,坐着车回到京城的时候,没想到刚好能见到这一幕——

  宝玉与宝钗。

  甄宝玉与薛宝钗的婚礼。

  马车停在了一边,让热闹的迎亲队伍通过。

  街道两旁喧闹无比,气氛一派热烈,构成了最好的舞台背景,名为婚礼的喜剧,就在这背景上举行。黛玉自己的马车,也成了这背景的一员。

  新郎官还没有过来的时候,黛玉就已经听得两边的百姓讨论了许多。比如说,薛家本来打算为一双儿女一嫁一娶之类的啦,又比如说,薛蟠的婚事出了点变故,但是女儿能够嫁到贾家也是福气之类的啦……

  这些东西,倒也听不出所以然来。

  不过,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婚礼虽说不上十分奢华,却也相当热闹喜气,鉴于这些民众在这方面的见识或者比她广博得多,黛玉也就接受了这种判断。

  在迎亲的队伍缓缓驶近的时候,黛玉忍不住掀开窗帘看了几眼。

  那个坐在高头大马上的新郎官志得意满,看来确实和宝玉极为相像,几可乱真。但是,他不是宝玉。不说别的,只说气质上,他就少了真正的宝玉因为具有一定的平等思想,超越了这个时代而产生的灵气。

  在他的身后,跟着长长地迎亲队伍,黛玉看见,宝钗的丫鬟,莺儿和文杏都在队列之中,宝钗想必坐在新娘的轿子上,盖着盖头吧?

  黛玉不知道,她的心里是高兴和难过,欢喜还是茫然?

  她一度决绝的想要离开大观园,但终究没有走成,如今,又自己踏进这场婚姻里了。她又知不知道真相?

  她对宝玉是有情的,对甄宝玉——假宝玉表现出来的对这场婚礼的接受程度,她又会有怎样的想法?

  黛玉想着,但既不知道宝钗是否知道真情,便自然更难揣测宝钗的心理。

  这时,迎亲的队伍停了下来。

  黛玉一愣,往更前面的地方看去,才发现,自己的马车其实就停在距离贾府不远的地方。她不由得自嘲的笑了。

  在贾府住了这么些年,她却连贾府的外面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想必,那个驾车的深八,是遵照燕霜夜的吩咐,特意这么做的吧?

  她远远的看见,那甄宝玉下了马来,满面欢喜的请出了新娘,看见新娘那挺得直直的背脊,看着婚礼的那些习俗热闹的,有条不紊的进行了下去。

  没有任何人表示任何不满。

  真是完美的婚礼,不是么?

  黛玉忽然心有所感,收回视线,往街对面望去。

  在那里,有一个带着斗篷,让人看不清面目的人,看到新郎新娘进入贾府以后,恰好转过了身离开。

  黛玉不敢下车,即使是带着面纱,她也怕自己的身形被人认出。因为贾府有许多熟悉她的人,比如说莺儿文杏,尽管现在她们注意她的可能性不大。

  但总有这个几率的——看,宝玉不就被她认出来了么?

  第一百六十三章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礼……

  贾宝玉确实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跑到了贾府的门外来观看。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站在这样尴尬的立场看贾府的大门。

  在离家出走的时候,他想的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日后贾家败落之时伸出援手而不至于太惹麻烦,到时候自己也被卷进去,那些援手自然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就算是给了钱,也会被收缴吧?

  后来,传言说贾家出了问题的时候,他确实是后悔过自己考虑不周的。

  但他仍然希望贾家痛定思痛。

  结果,居然决定用另一个贾宝玉来代替他?

  这个可能性在成为事实之前,宝玉想都没想过。

  听说贾家确定宝玉已经找到,只是失去了随身的玉,又因为这场劫难伤了心神,所以把前尘往事多半忘却的时候……

  宝玉至今都还记得当时的愕然。

  便是他想回去,也永远都没法回去了。

  贾家不可能不清楚,这是断了他的后路,也是断了他们自己找回他的后路。

  他那最是疼爱他的母亲,最是疼爱他的祖母……怎么会这么做?

  可是他们确实这么做了,做的几乎天衣无缝。

  宝玉怀着巨大的震惊,小心的打听了一番,然后知道,麝月被调走了,包括麝月在内,茗烟、锄药这一类的小厮,没有一个知道那个宝玉是假的。

  宝玉真不知道,自己应该对此抱持怎样的心情。直到现在,他在这方面都还有些懵懵懂懂,茫茫然然。

  但是这场婚礼……

  这场看似完美的婚礼,却告诉了他一个再清楚不过的事实。

  从此,他不是贾宝玉,而是假宝玉。

  也好吧……甄宝玉自愿承担起了他的责任。

  也好吧……宝姐姐本来就想嫁一个有心向上,倾心仕途的人。

  父亲本来也就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

  贾家或者本来就需要这样的后人。

  从此,他这个假宝玉,真石头,只要在暗地里,先积攒一些财富,然后等贾家出事的时候,给他们以帮助,就好了。

  但依然,缠绕在心里的是无比的黯然。

  他甚至没法去打扰惜春,也不能亲自出面去安排雪雁和紫鹃。他不能给她们带去麻烦。

  于是……贾宝玉的一切,都已经离他远去了。

  贾宝玉在府外黯然离去。

  甄宝玉却在贾府内春风得意。

  整个贾府也都在大片大片的正红包裹下显得喜气洋洋。好像这一天,不会有任何人失意一样。但事实上,确实是有不满的人的。比如说湘云,比如说探春,甚至比如说贾兰。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宝二哥哥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湘云坐在宴席上,甚至没管结婚的人当中,有一个是她平素最为敬爱的宝姐姐,只是在那里嘟囔着。

  贾兰回来的那天太过惊慌失措,以至于“黛玉自尽”这件事情根本没法掩饰。

  虽然都说黛玉是因为思念父母过度而自尽的,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真能相信这个理由的,还真没几个。更多的人,知道一点儿事情的,比如说湘云,都觉得是因为贾家背约,黛玉无处可去,被迫自尽的。只是大部分人都不会向湘云这样明确的表示不满而已。

  而透露了这一切的贾兰呢?

  很难形容他的表情,他没有在“叔叔”的婚礼中帮上任何忙,本身就显得十分古怪的,坐在宴席上。现在没人顾得上管他,所以他也低头喝着闷酒。

  事实上,他已经隐约猜到,事先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黛玉可能是脱身离开了。也知道那个“宝玉”并非原本的贾宝玉。这个事实连贾环等人都不知道,唯有他,被母亲告诉了真相。

  所以,即谈不上是宝玉负心,也说不上自尽凄凉。

  但就是有一股难言的感触。想到黛玉留下来的,他却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上交给母亲的大额银票,贾兰依然下不定任何决心。

  孟母三迁以求好邻,黛玉对他来说也算是有三教之恩了。所以贾兰才会在心底犹豫。

  ——让他们觉得,林姑姑在悲愤之下,带着所有的钱财投江了也没什么不好吧?虽然这样一来,他们都还是会说他办事不力。但交了那十五万两,就能填平这个无底洞么?就能表示他办事得力了么?更可怕的是,如果他交了这十五万两给母亲,母亲却自己……自己收起来了,日后林姑姑所说的事情真的出来了也不帮忙呢?

  想到他回来以后,母亲甚至没怎么管平素和她极好的林姑姑的死讯,只是落了些眼泪,却难掩“从此以后不必再担心宝玉分走太多家产”的喜悦……贾兰很害怕。

  探春虽然觉得事情有更加蹊跷之处,但也是想不明白。

  所以她只是坐在湘云身边,虽不搭话,却也是眉头深锁。只觉得最近的所有事情,都是疑云密布。

  和湘云贾兰一起,算是构成了这场喜宴上最不和谐的背景。

  看着堂上兴高采烈给贾母敬茶的“宝玉”,她心里实在不可思议。宝玉素日对黛玉的一片深情,可谓是人所共知,忘却了前尘往事,真的能忘得这么彻底吗?明明一想“林妹妹”、“林姐姐”这样的词汇就会头痛欲裂,难道他自己就没有一点儿怀疑?

  甄宝玉的心里当然不是全无怀疑。

  他根本就是已经猜到了大致的情况。靠着平日里面偷听那些下人说话。

  至少他觉得他猜到的经过是很靠谱的。

  ——这园子里面本来有一个和薛宝钗一般风华绝代的美人,姓林,是贾宝玉的心上人。琴绣双绝,名动京城。她的绣品,在那些王公贵族之家也视作珍品,尚在慧纹之上,也比慧纹更加难得。

  但即使是这样,她也很不得王夫人的喜欢。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被送回南方去了,甚至后来还自尽了。贾宝玉因此愤而出走。而他呢?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大喊头痛,也刚好能证明,他受到打击的缘由。

  而王夫人从来不肯和他提这个名字,也刚好证明了一切。

  不过,这些东西和他又有什么太大干系呢?

  贾家已经和他绑在一起了。几个姐妹的不满无济于事。虽说那林姑娘的才气确实是十分可惜,但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他还有两个姐妹被卖到了青楼,三个姐妹在夫家地位一落千丈呢!

  甄宝玉以做得最好的礼节,带着宝钗一一对贾政、王夫人,和贾母拜过。贾政还是那副表情,王夫人虽然强作欢颜,但甄宝玉还是看见了她眼中的不满和疏离。至于贾母更不用说了,她低眉垂眼,看上去随时可能睡去,完全看不出喜怒之情。

  一连串的打击,已经让这个八十老人再也无力支撑下去了。

  甄宝玉也不是很在乎。

  反正以贾宝玉的身份,和贾政现在的地位,是很难分到什么家产的。继承爵位的有大房,贾政这边也有嫡孙。自己到底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他要的只是贾宝玉的这个清白的身份罢了。

  薛家虽然不是什么好家族,但倒是他们的帮助更靠得住。

  这样想着,扶起宝钗的动作,却又是更加温柔了几分。

  薛宝钗的心里,至今仍然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梦幻感。

  宝玉忽然忘记了黛玉……

  虽说私下问过大夫,说宝玉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能的。但这正说明了所受刺激的深重。宝钗感觉不可思议的满足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害怕,害怕哪天他就重新想起了黛玉。

  是的,虽说一直都告诉自己只是为了家族和母亲,和哥哥,告诉自己是因为年龄大了,因为母亲的意思不能违抗……但那或者只是借口。毕竟与哥哥以及哥哥的那群朋友相比,宝玉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出色。

  那种对女儿家的态度和别的……

  何况,他如今除了保留了原本的出色,还开始重视起仕途经济来。

  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

  她一度斩断了一切。但这场变故发生后,却还是走上了这样的路,不就是因为她本身,其实对成为宝玉妻子这一点,是有深切期盼的吗?

  想到宝玉也接受了自己,就更是满心雀跃。

  即使是仍有深藏在心底的一丝不安,也知道成婚以后,要不可避免的和自己的姨妈战斗。那也无所谓了。

  既然曾经试图挣脱而没有成功,那么就收拾心情,继续为原本就定下的目标努力吧。

  然后,宝钗又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被宝玉忘记的黛玉”。

  对黛玉,她的心里是有很多愧疚的。她羡慕她,曾经想过,通过自己和王夫人等人的关系,给她寻找一个好出路。

  但是,现实却一步步的告诉她,这根本不可能。林黛玉只能成为她薛宝钗前进道路上的阻碍,一年年的拖累着她的青春年华。

  后来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她们姐妹两个真正和睦的时候吧。就是她决定退出的那个时候。她真正意识到,拖累她的不是黛玉而是王夫人的时候。

  但谁知道后来又发生了那样的变故呢?

  ——抱歉了黛玉,我羡慕你,喜欢你,真心想和你好好相处,成为无话不谈的姐妹。但是……为了死去的父亲,为了无处可依的母亲,为了不成器的哥哥,为了败落的家族……我无从选择,只能舍弃这些东西,或者,就像是用冷香丸压下的热毒那样,只能偶尔想起,然后,迅速埋葬。

  愿你如你所愿,一抔净土掩风流吧!

  你宝姐姐,只能是俗世中人。就和那现在已经取下的金锁一样。不管怎么说,没有了那玉来配,到底是有些遗憾呢。

  甄宝玉最后扶起宝钗的时候,借着红色的喜袍大袖的掩饰,握了一下她的手。

  宝钗迅速埋葬了那些无谓的思绪,听从喜娘的牵引,往喜房中走去。

  盖头被掀开的时候,看到的是宝玉那张含笑的脸。

  那双转盼多情的眼睛,再不如记忆中那般总是淡淡的略过自己,即使是注视,也只是单纯欣赏美丽事物的眼神。就和看那些美貌的丫鬟一样。这双眼睛没有再避开她的眼睛,只顾着追寻那位林妹妹,而是……看着她。

  宝钗羞涩的笑了。

  她知道,即使是黛玉回来,她也不会再退让。

  但宝钗不知道,也就是在这一刻,这一天,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她都是向她已经开始觉得心寒的王夫人,大大的迈近了一步。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就在甄宝玉与宝钗洞房花烛,享受那人生四喜之一的时候,宝玉也在一栋看来是小富之家的民宅中见到了黛玉。而见到她,他才取下了遮掩面目的斗篷的兜帽。

  在以前,他们是不会在这个时候相见的。但现在同时离开了贾府,反而没有了诸多的顾忌。

  只不过在没有诸多顾忌的同时,却也是有些相顾无言。

  “林妹妹……”只说出这一句话来之后,宝玉就无言可达了。

  看得出来,在此之前他甚至没想过还有见到黛玉的可能。

  “请坐。”黛玉坐在琴案边,调着琴弦,伸出一手指了指一边的座位,“只是如今却没有丫鬟能招待你了,自便吧。”

  宝玉踌躇了一会儿,到底是坐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