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证红楼-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新走回园子的时候,黛玉见探春有郁郁不乐之色,就知道她也知道这个结果,所以有些不甘。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贾府不会轻易让一个女孩子来管家的。

  黛玉倒是知道,也许在不多久之后,探春便能得到管家的机会,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她只会更加清楚明白,贾府内的各种情弊罢了。

  大厦将倾,除非从上到下大刀阔斧的改革一番,否则这样的态势,是难以挽回的。

  回到潇湘馆,黛玉便往怡红院走了一趟。不过瞧来她最近和宝玉果然属于没有缘分的那种,虽然走了怡红院,但宝玉却已经出门去了,说是薛蟠在外面请吃酒,不好不去。

  而且怡红院的情况并不大好——晴雯似乎在生闷气,躺在里面,连出来都没出来。或者是之前发生了什么的缘故,怡红院整体的气氛都很有些沉闷。

  黛玉不想久待,略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第三十七章

  黛玉其实自己想想,也觉得找宝玉并没有什么用处。

  她自己是寄居的小姐,对人家的家事不好开口说什么,王夫人也不待见她。但宝玉难道便好开口了?

  姑且不说他不敢违逆自己的母亲,便是敢了,又能如何?当家作主的是王夫人,王夫人本来就因为金钏儿和宝玉的事情恼火呢,宝玉若是说情,岂不是雪上加霜么?

  别说是说情了,就是让宝玉去看看外面的金钏儿,只怕都是同样的效果。故此,或者倒更多是要看看他的情况,看看是不是有“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意思。

  只是,虽然黛玉存了此心,数天来难得起了要找宝玉的心思,却谁料世事无常——不想找的时候,时时能够碰上,想找的时候,接连几件事情拖累,反而找不着了,便是见了,也全没有能单独说话的机会。

  端阳过后第二日,贾母便把史湘云接了过来。不知为何,黛玉觉得史湘云许久不来,这次来了,却越发和她生疏了。姐妹们谈笑,她一句玩笑,就引得湘云顶了好几句话回来,倒让她很是诧异。

  王夫人又说,史家已经再给湘云说亲了,已经有人相看,没准过几天就要有婆家了。倒成了一众姐妹中最早说亲的那个。

  但湘云却又似乎不是为了这个不高兴。黛玉也想不出为什么,只是史湘云即这样,她便也不凑上去找没趣了,自己走开。

  湘云喝了茶,贾母便让她看几个嫂嫂去,湘云自己带了一堆丫环仆妇要去看凤姐和李纨,众姐妹在贾母这里坐了坐,便结伴回园子里去了。

  走在路上,探春对迎春道,“我记得小时候,她来的时候,是和你住一块儿的?”

  迎春笑,“那个时候你们年纪都小,就我能照看着些。她最喜欢说话了,经常半夜都不睡觉。那时还是袭人在服侍她呢。后来林妹妹来了,也是晚上睡不大好,就住到她那儿去了。”

  探春道,“但这次来,我看她定要住到蘅芜院去的。”

  宝钗笑道,“我正说我那里冷清呢,她来了也好。”

  黛玉听她们说,自己只是不说话。湘云性格爽朗,大笑大闹,便连迎春见了她,都觉得舒心,黛玉随着年纪渐长,或者是性格不合的原因,倒是越来越生疏了。

  回到潇湘馆,黛玉自己回思,前一日到怡红院去,虽然表现不明显,但袭人确实是有些不冷不热的。便有些不愿意去怡红院。

  可是心里却放不下,总觉得还是得看看宝玉现在到底算是怎么回事才成,因此坐了一会儿,还是往怡红院来,才走出门,走的不远,倒远远的见宝玉出门去了,心知又算是错了开来,待要回去,却见湘云带着翠缕远远的走过来。

  虽然说现在湘云似乎对她有些成见,但黛玉倒是不讨厌湘云。只因湘云这个人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她不喜欢你,脸上便表现的颇为明显,在这样的公府侯门中,算是殊为难得了。

  湘云远远的走过来,一只手摇着扇子,一只手托着个金麒麟看,一见到她,脸上似乎就有些郁郁之色,又把金麒麟收了起来。

  此时两人走在同一条羊肠小道上,想要避开却也不能了。黛玉可不会转身避开她。

  “林姐姐。”看到黛玉,湘云还是打了一声招呼,毕竟是侯门千金,基本的礼仪还是要维持的。

  黛玉点了点头,“云妹妹这是要去哪里?”

  “没有去哪里,我总没来过这个园子,听说这园子漂亮,所以瞎转转。”

  她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愿意和不喜欢的人来往的人,不过,黛玉对史湘云没有什么成见。尽管不是非凑上去不可,但见两人间的气氛一时陷入尴尬,又不好立刻各自走开,还是决定说两句。视线便转了转,指着翠缕手上的一个精致小包裹说道,“连行李都还未安顿好,就带着行李逛园子不成?”

  或者,这算是点燃了火药桶?

  黛玉不说这个还好,说起这个,湘云脸上便更不高兴起来。还是翠缕见她姑娘面上不好,回说,“哪里是行李,姑娘的行李都安顿到宝姑娘那里去了。这是刚才袭人央我家姑娘做的针线。”

  黛玉便有些皱眉,“云妹妹不是说在家里总要做针线都要做到三更?怎么来了来了这里,袭人还要你做针线?”

  现在的袭人也未免太拿大了吧?就算她们以前很有情分,也不该这样。真把自己当姨娘了?

  可惜,黛玉的好心却并没有传递到湘云那里。听见黛玉这样的说,湘云反而更不乐意了,“我自己愿意替她做。虽她是个丫环,但幼时照顾我就尽心,她即求我,我自然没有不帮的道理。且我也做惯了,和林姐姐不同。林姐姐清闲惯了,平日里和宝二哥哥那样好,他房里的针线也没想过帮一点忙的,谁又敢要你做针线?”

  湘云这话一出来,黛玉便一愣,但倒是知道湘云到底为什么对自己有成见了。

  一来,她的日子太清闲,还不帮忙;二来,觉得她自己不做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对别人帮忙挑三拣四;三来,她不帮忙,也比不上宝钗,但宝玉多半还要维护她。

  而这中间,又只怕还有许多复杂的缘故。因此湘云看不惯她呢。便是这两年她少使小性子了,这两年来得少的湘云也不怎么看得见。

  不过这没遮没拦的一番话也确实是让黛玉有些不快。

  “我虽和宝玉自小一起长大,但如今也大了,若有了心情,做一两件东西送了也就罢了,我也不是这里的丫环,哪有特特去分他房里的绣活的道理?他房里的丫环可都在干些什么呢?且我也没一个要好的丫环来要我做这些东西。”

  黛玉一直是有些容让湘云的。但是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的。

  她是什么人?该替宝玉做绣活的丫环不成?又为什么要去做那些绣活?她姓林不姓贾,难道来这里住着就该做活计了?

  而她这话,倒也把湘云说的有些一愣。

  湘云并不是一个完全不讲理的人。如果黛玉耍小性子,她自然不喜欢,但是,黛玉这番话说的却有道理——她为什么要替宝玉做针线呢?

  便是她自己,如果不是袭人的请求,她哪有专门替宝玉做针线的道理?同样不过是有了心情才做上一二件送人罢了。

  因此虽然有些不快,却反而无话可说了,虽然要强词夺理也能有许多话说,却终究不想那么做。便低下了头去。

  黛玉则是本来还想说——若袭人当真惦记着你们的情分,总不至于对你在史家的情况一无所知,怎么还要求你来做针线?要知道丫环可比姑娘的消息渠道多多了。

  在这大宅院内,有些事情谁不明白?湘云帮袭人做活计的话,只怕她的婶母未必高兴,袭人难道就想不到这点?还是果然“服侍了宝玉心里就只有宝玉”?

  但她知道,这话说出来,只会被湘云当作小性子、挑拨离间、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

  因此只在心底一叹,没有多说。袭人终究也是不敢害湘云的。只是说……

  “若云妹妹只是来散心的,那不妨和袭人说说,妹妹惦记着这份情份,故此要帮忙,袭人也该是如此的。”一边说,她一边让到了一边,说,“既然要去逛园子,那便快些去吧。”

  黛玉不知道的是,在她怀疑袭人对湘云的情份的时候,也有人正和袭人说清楚了湘云的处境。

  宝钗正到了怡红院,和袭人说起这件事后,忙把湘云的处境说了出来。

  袭人这才知道这件事。她原本曾要湘云帮过好几次忙,曾有一次,要求了十根蝴蝶结,湘云过了好些日子才从史府送出来,打得还挺粗,当时她却不明白为什么。此时方才明白缘故,忙说不再让湘云帮忙了。

  而宝钗,则从袭人那儿接了一点活计走,说是可以帮她的忙。

  湘云自己去逛园子了,黛玉见她有些不好意思,也没跟着,自己慢慢的走回了潇湘馆来。刚刚坐定,便见雪雁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姑娘姑娘,”她慌慌张张的说,“不好了,出了大事了,金钏儿跳井死了!”

  黛玉一叹。

  虽然她之前也想到了,此事只怕是必然要发生了,但听到雪雁这样说,想起一条命就这么没了,不免还是叹了一声。

  “不要这么慌慌张张的!”紫鹃却斥了雪雁一声,但她也十分惊诧,斥了一声后,便自己说道,“怎么就跳井死了呢?

  雪雁摇头道,“早上我就听说找不到她了,她家里人还到处托人找呢。谁知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就见了一个尸首,说是泡的不行了,只能勉强辨些面目呢。”

  紫鹃此前虽然也说了金钏儿一顿,但听到这个消息,同样有些怅然,“虽然出去了,又没了脸面,但也不至于如此。等个一个两人,托人再找个差使罢了。这又是何苦?这么多年,总也赶了些人,何必就这样寻了短见?”

  不过,她自己怅然一番,一看到黛玉有些神伤的神情,又忙把话转了开来,端茶倒水的,又忙于引开黛玉的心思了。

  黛玉虽然知道她的意思,但自己总没心思,便只是闷闷的坐着,看着窗外的竹子发呆,过不多时,便果然听园子里面乱了起来。

  ——宝玉,在外面被打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茧帮忙做了一张封面,试了好几下才准确的贴上去了。加上回复花了不少时间,今天晚了一点。大家觉得封面如何?

  第三十八章

  听见打宝玉,紫鹃雪雁都是一惊。虽然知道黛玉无心,但宝玉对待女儿素来体贴温柔,园中女儿也多半承情,紫鹃当下就有些犹豫的看着黛玉。

  黛玉心里也明白,便对雪雁道,“你到外面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雪雁忙应了一声,出去了。紫鹃的神色这才缓下来。

  只是还没等雪雁回来,李纨已经先走进来了,一把扯住说,“快去外面看看。听人说这次的打不同寻常,公公说要打死呢。”

  黛玉也有一点担心,虽然知道不至于打死,但打得狠了,却是难说,倒也没有推拒,只是问,“我们如何能轻易到外面去?”

  李纨忙说道,“太太已经赶去了,外面的人早避了个干净。若能劝劝,便总该劝劝,老爷一时气急,怕就打坏了。”

  黛玉便不再言语,跟李纨走到了门外。走向园门时,除宝钗外,迎春姐妹都早已经都聚了过来,一起向外厅中走过去,果然一路上门客小厮全避了个干净。走到外厅时,只见王夫人正抱着宝玉痛哭,贾政执着板子站在一边,满脸痛心无奈,到底再打不下去。待王夫人一边哭一边说起了贾珠的名字,非但勾得李纨也哭了起来,便是贾政,也不免泪珠滚滚而下,站在边上长吁短叹,看来却是不会再打了。

  只是此时宝玉看来早已经陷入昏迷,面色惨白,看来竟是已经打得不行了。迎春惜春见了,都唬了一跳,只是见贾政尚且有气,又未发话,便连王夫人都不敢就把宝玉带走,何况她们?

  一众姐妹看着人家夫妻父子之间的事,无一人好上前说话的。

  倒是探春,她远远见了贾环躲在角落里,虽缩在一角,却有幸灾乐祸之色,便轻轻一跺脚,轻声恨道,“又是环儿!”

  黛玉也听见了看见了,虽知道应该确实是贾环谗言起了一部分作用,但探春如何能轻易确定这个?一看到贾环就这样想,可见贾环在她的心底印象之差。

  果然,迎春就从宝玉那边撇开了眼睛,对探春弱弱的说,“也不定就是环儿……”

  探春显然不接受这样的意见,“除了他还能有谁?那丫环的事,便是大家都知道了,谁又能在父亲面前说?谁又敢在父亲面前说?看这样子,只怕还是添油加醋了呢。”

  但是似乎也有戏子琪官的事情。探春固然是眼光敏锐看中了一部分事实,却终究还是不免带了几分偏见。

  黛玉想到。

  姐妹们悄声说话间,贾母也赶过来了,一来就把贾政训斥了一番,贾政被她斥的叩头认罪,眼看是不打了,比黛玉她们还早到一步的王熙凤才连忙命人用藤屉子春凳把宝玉送到了贾母房中。

  姐妹们跟着,一时间,薛姨妈也来,宝钗和湘云也来了。袭人也忙出来照顾,见众人都忙乱到不堪,也不能好好看视的缘故,黛玉便自己退了出来,带着紫鹃往园中走去,一边走,一边只顾思量。最近的事情太多,不免有些理不出头绪来。

  姐妹们日常相处,便性子不是很合,也自然有一份情份在。宝玉和她,原本关系算是最好的,便是现在的她,可以说这个表兄在心底的位置也是很重的。

  见他伤重,黛玉也不免有些担心。可是,现在的宝玉到底在做些什么,她却真的是有些糊涂了。

  因为心里有事,便不免走的慢了些,也绕了一点远路。正在沉思之时,耳边却传来了一阵哭声。黛玉一愣,心里想这个时候什么人要哭?难不成是金钏儿的家人?可是要哭,也不至于在这府内哭啊,若是被人看见了,又是一场事端。

  便顺路走去,谁知,那哭声却是相当的耳熟,只听探春边哭边说道,“何苦来!便真把二哥哥打死了,也还有兰儿呢。这家产就能落到环儿手里不成?那金钏儿自己不自爱,哪里就有了‘□未遂’的事!若是对证起来,便连父亲也要怪罪环儿了,又能落得什么好?你只说我眼里只有太太宝玉,怪罪你们给我找别扭,但难道我就不盼着环儿好了?”

  黛玉一听,不由得愣了。

  原来不知不觉之间,她竟已经走到了赵姨娘房子的窗外。

  却不料竟能听见这样的事,想来是所有人都围在了贾母那儿,探春这才趁机来找赵姨娘的吧?那边乱成一团,她走时都没注意,探春原来已经先出来了。

  她过的……也是辛苦啊。

  虽然在王夫人身边奉承,但是心里也不是就全没有赵姨娘和贾环的。

  但是,黛玉这样想,赵姨娘却冷笑道,“姑娘且别说这现成话!但凡姑娘能将环儿提携一二,我也不至于把心操到这份上!姑娘盼着环儿好,如何做了鞋子都给了那一个?环儿就那样说了,又如何?反正我母子两个,竟也不能再差些了!姑娘只怕自己受了拖累,在太太哪里讨不到好,直说就是。姑娘原也不认我母子两个了,我母子两个做了什么事,又哪里能连累了姑娘?……”

  黛玉日常也曾见赵姨娘在王夫人凤姐面前奉承,便是对平儿这样有些权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