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证红楼-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一点,自然只是摇头。

  贾府现在的情况,正如红楼梦中所言,安享尊容者多,运筹谋划者无,败落是当然的。所以,她真没必要去计较。

  正在思量间,贾母又告诉她,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到她这里来拿,又从自己的体己里面拿了些散碎的银子给紫鹃,只说每个月来她这里拿些罢了,所有什么想要的,也尽可到外面买去。

  黛玉自然是一一应了。

  ——这样,老人家也能安心了吧?

  贾母的无奈,黛玉也是相当清楚明白的。

  和她一样,贾母表面看来十分尊荣,但依靠的,也不过是自身的关系网、体己,还有一个“孝”字罢了。夫死从子,她真正的权力,早没有了。掌权者是王夫人,这还是贾母当初自己定的,在贾赦的原配死后,就是王夫人掌管这个大家了。

  平时,依靠那些东西,她还有说话的地方,但王夫人真定了的事情,她也是没办法的。比如说,在红楼原着中,王夫人抄捡大观园,赶走了丫鬟里面她很喜欢的晴雯,贾母也是一个字都没法说的。

  但她偏又要为这贾府操尽了心,也是十分……可怜的。

  此时王夫人瞒着她,吞了她这个孤女的银子,也是很可能的。如果还联合了邢夫人贾珍那些人,就更可能了。贾母能说什么呢?都说投到建园子里面去了,她还能都收回来么?也只能这样处理罢了。

  不料,在最后……

  “玉儿。”贾母抚摸着她的头,说,“明儿你便跟着你琏二嫂子学着管家吧。”

  黛玉听到这话,这才是真正的吃惊了。有些不可思议的抬起头来看贾母。

  “这怎么可以?”她惊诧的问。

  她一个外来的姑娘家,怎么能管外祖母家里的事?

  “也不过就是学学算这家里的帐罢了,”贾母拭干了眼泪,笑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哪有让你明着管事的事儿?不过让你嫂子去找你帮衬帮衬就是了,以后你也总要当家做主的。”

  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暗示。

  黛玉又低下了头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一来,贾母在暗示,她无以补偿,所以以后就将这个家交给她。这是说要为她和宝玉做主了。她一个大家闺秀,是不能对这件事情发表意见的。不过在她看来,反正这事也成不了……

  二来,贾母也在暗示,她学习管家,这是暗地里的事。但既然学着管账,也完全可以给自己捞点体己。虽然她没这个意思,但要她学习学习帐务,她也无意拒绝。

  她想起此前看过的小说中,黛玉也说过“我替你们家筹算过”这一类的话,王熙凤似乎也说过黛玉很有管家之才。如果是完全不管银子的小姐,哪里能知道这些?

  想必,那个黛玉也是看过贾府的账的。能看得出“出得多进得少”的败落之像,就能知道,黛玉绝非一般人以为的不通世事,只是不喜欢那些乱七八糟的奴仆琐事,碍于寄居的小姐身份也不肯说罢了。

  次日里,果然王熙凤就在宝玉去上学的时候,带了平儿借着说话探望的借口暗暗的找了来,教她看些帐务。黛玉虽不曾做过会计什么的,算数能力却也是足够的,人又聪明。王熙凤略教了教,她就开始有些明白了。

  王熙凤,这是一个极为张扬的美人儿,丹凤眼吊梢眉,衣着华贵富丽,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泼辣的劲儿,黛玉一开始就被贾母告诉说这是一个“凤辣子”,后来看着也果然如此。

  但是,这一天来找黛玉的“凤辣子”,却有几分遮掩不住的惭愧之色,黛玉一看就知道,这一位也参与了她的“家产分配”中去,大概是才被贾母说了一顿,所以有些掩饰不住。黛玉只当不知道这回事,只是学着王熙凤给的账本。

  她看的是公帐,数日之后,在心底心算一番,便能发现果然是出多进少,还有很多不必要的花销。只不过,她学的是看帐,并不是真正的管家,所以最多就是记在了心底而已,没有提出任何问题。

  王熙凤不知道看出来了没有,反正她只看不说,她似乎还是颇为高兴的,又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经常带了账本来,有的时候还麻烦她帮忙算帐。

  这也耗不了黛玉多少时间,便也一一的应了下来。不过,这件事在她的屋子里也同样只限制了紫鹃知道而已,她为人谨慎不会乱说,因此便是连宝玉也不知道她在帮忙算这家里的帐目。

  当然,黛玉肯定的是,王夫人是知道的。

  这位贾府真正的掌权人,对她是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黛玉心思剔透,自然能看出来,宝玉的这个母亲,并不喜欢自己。

  也许是因为她的容貌,小小的年纪看来已经有了婀娜灵巧的纤弱美人之形;也许是因为她的性格,她太懒于应酬,总给人高傲孤高的感觉……

  总而言之,王夫人是很不待见她的。虽然面上还是很疼爱她的样子,但本来就很敏感的黛玉怎么可能分不清真心假意?

  而光凭这一点,其实就能知道,即使是原本的黛玉嫁给了贾宝玉也是很难幸福的。而原本的黛玉……其实也明白这一点呢。

  现在的黛玉,不能肯定人参养荣丸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但却知道,在她暗中开始算一些帐务以后,王夫人对她更加冷淡了。经常见了面也是不说一句话的,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原本表面上会维持的关爱,也少了不少。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

  直到这一天……

  贾母在自己的房间里和众人谈笑的时候,说起鲍太医要来给她看看身体。虽无病痛,但老人家的身体也要时常调养的,便有时会请太医院的人来看。

  贾母此时正心疼着黛玉呢,说起这件事情,立刻就问黛玉这段时间身体可好,黛玉虽然体弱,但她那法诀对养生却是最好的,身体早已经大为好转,这一年也没有生病了,便笑答很好。贾母虽然高兴,却也不信,想了想就说,上次王大夫来给黛玉看病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只说和在扬州家里一样用人参养荣丸养着就好,如今这么久了,也该再看看,等到鲍太医来了,就给黛玉也看看,开个方子调养身体。

  黛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些,只觉得此话一出,王夫人的脸色就稍稍有些变了。

  虽然,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第十一章

  但最终还是一切都“正常”的。

  几天之后,鲍太医给黛玉把了脉,声称她十分健康。不过先天体弱,还是需要小心调养,也不需要另外开方子,还是人参养荣丸就可以了。又开了一方“天王补心丹”,只说是她底子虚,若是累了心口不免疼痛,可以用来服用。这个黛玉却没放在心上。

  虽然黛玉敏感的觉得她在王夫人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惊疑又看见了一丝轻松,却也不免怀疑,这只是她太过多疑罢了。

  必须要说的是,不管是她,还是原本的那个黛玉,都有这个毛病。她们也都有自知之明,偏又改不掉。

  于是,她转瞬就把这件事情给放了下来。

  过了数日,再次被送过来的人参养荣丸,却又恢复了最初的感觉。黛玉无从得知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故事,也不想去了解,只是仍然过着自己的日子。

  贾府忙忙碌碌的盖着园子,宝玉依然还会沉浸在秦钟逝去的悲伤中,但时间的力量是强大的,他到底还是逐渐把这件事情放下了。至少表面上再看不出来。

  黛玉则依然看看书,弹弹琴,绣绣花,和姐妹们说说话,完全大家闺秀的生活。要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大概也只有几点吧。第一她的身体确实是越来越好了,不再生病,晚上也睡得很安稳,这让紫鹃一天到晚想到这个就只是念佛。

  第二点,则是她一改以前的习惯——以前她是疏懒的大家小姐,一年半载也绣不出一件绣品来,不过是想动手的时候就动手罢了。现在呢?现在她倒也是随心,就好像兴趣转移过来了似的,整日里绣些山水花草的绣件,只为取乐。

  至于那些衣服花样之类的,她倒是全不动手,和以前一样,全部交给丫鬟们做。

  贾母很是夸奖她的绣艺,直说意境高远绣工精湛,甚至远超那本朝有名的“慧纹”。黛玉对此并不以为意。

  慧纹她也是看过的。说实话,她自己这是凭借着年龄见识欺人呢。若说她这样有了那样年龄见识的,还比不上一个十八岁就去世了的,足不出户的小家碧玉的小姐,怎么可能呢?天分、艺术,这些东西,怎么都是要年龄见识来支撑的。

  只是,她到底是大家小姐,贾母虽然如此夸奖,却也依然是随着她自己的心意来,也不把她送过去的绣件拿出来摆,不像那位“慧纹”的作者,绣件还是会流传出去的。只不过在言谈之间,贾母却时常在王夫人面前含蓄的夸奖她罢了。

  原本王夫人就很不待见她这一点,现在……也依然不待见。因为她绣东西,也一样从来都不是走的“正途”啊!至今为止,除了几个荷包香袋之类的小物件外,她绣的可都是摆件,衣服鞋子之类的,一样没有。王夫人只当她炫耀手艺呢。

  就这样,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这一天,黛玉恰好从三春那里回来,近日里她和惜春走得颇近——这点似乎倒是和红楼梦的原着不同。虽然惜春孤傲好佛而黛玉对佛家没有什么好感,但佛家在黛玉眼中就是一种哲学,以哲学的角度来和惜春讨论一番,也是颇为有趣的事情。

  何况最近黛玉绣些山水,对此惜春也觉得喜欢。

  恰好路过宝玉的屋子,便见宝玉也不知从何处回来,居然一身的饰物都不见了。虽然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心里想了一想,想起了书中的一个场景,便还是停下了脚步来,问他,“怎么这一身东西又没了?”说着自己捂着嘴笑道,“想来又是被小厮们欺负去了吧?”

  宝玉听着颇为尴尬。

  但是,这正是黛玉欣赏宝玉的一点。宝玉的尊卑观念并不重,甚至在某些地方是很淡很淡的。当然,这种“不重”是相对而言的,和他的日常举止相比也有些地方很矛盾。但是在这个时代而言,能有这样的念头,就已经非常的难得了。

  要一口气吃个大胖子,用现代人的观念来衡量这个时代的人,有什么公平自由之类的思想,除了言情小说中作者YY出来的男主,那是不可能存在合格者的。

  在黛玉看来,宝玉至少有着能够变得在这个时代显得“与众不同”的希望。有一天如果他能觉悟的话,不是能变得很好,就是能变的很糟。

  所以,这样的话,黛玉能笑着说出来。

  宝玉见她在笑,却不敢怠慢,忙忙的从衣内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或者应该说是他硬要去的——取了出来,“妹妹送的我可没敢给人。”

  这话倒是让黛玉整个人都僵硬了一下了。她对宝玉已无男女之间的情义,所以便不在乎那些,但宝玉的心意却实在是明显,让人无法不在意。偏偏,在这贾府,想要避开他的好意又不可能,只怕反而更引人闲话——因为那样做的话,宝玉肯定会粘着她弄清楚怎么回事的。

  黛玉想了想,这宝玉在感情上面颇为滥情,那么,她果然还是当作没这么回事就好了。他们的事情,贾母有这个意思,但在她看来怎么都不能成功。想来如果不成功,宝玉也没有什么好失落的。

  当然,态度还是要分明。

  当下只是勉强笑了笑,并不做声。

  果然,宝玉对她的态度很是奇怪,“妹妹最近好像变了些呢。要是以前,只怕不等我拿出这荷包来就要生气了。”

  在这里他倒果然是敏锐!

  黛玉在心底说到,却是不好回答。过了一会儿才笑道,“医生不也那么说,心思略放宽些,身子便能好些。总是不动多余的心思,现在身体不也好了许多?你倒要我处处用心不成?”

  这番话倒是敲打了一下宝玉,宝玉也果然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他素来在和她说话的时候,都对她的每句话小心在意,处处揣摩。此时似乎是注意到了她的言外之意,很有些惊疑不定的样子。

  还是袭人走了出来,催他到王夫人上房去——今天宝玉却还是不曾去请安的。一边又连忙找了些小东西给他配在身上。

  袭人,这是一个相貌不算太出色,看来却十分端庄温和的丫环。可以说是宝玉身边的“第一得意之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故事中对她的判语其实只有一句——服侍贾母时心里只有贾母,服侍宝玉时心里只有宝玉。若是贾家不败,那么这个丫环,大概会永远都是贾宝玉身边,最为贴心体贴的那一个吧!贴心体贴到了,原本的黛玉都十分叹服,无法拒绝她存在的地步。

  有她的提醒,宝玉这才反应过来,把刚才想的东西都扔到了九霄云外去,又约黛玉同去。黛玉想想,今天她也没有请过安,既然在这里,便难免要服从些这里的规矩的,当下也就跟着他去了,一边又问他今天的事情。

  果然,现在园子已经基本落成了,今天宝玉去园子里面逛,却是遇见了父亲,被父亲考教了一回。

  黛玉尚且没有见到那据说美轮美奂的大观园,不免心中好奇,便也详细的问了些景致,心中很是向往——在现代,是找不到那样原汁原味的古代园林了。又听宝玉提了那些诗文,和文中比较一番,发现这个宝玉,在自己父亲考教的时候倒是文思敏捷,也不知怎么到了姐妹们诗文会友的时候,反而平常了不少。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我就喜欢这两句,一句雅致,一句艳丽。前句又要好些。”

  “正是正是。”宝玉也很兴奋,“那‘有凤来仪’和‘蘅芷清芬’实在是园子里最好的两处了,若有机会,妹妹也该好好去看看的。”

  他倒也有趣,居然就公然把自己命的名字当作是定论了。

  黛玉虽然知道事后也确实是如此,却也不免失笑。

  见她笑了,宝玉也有些不好意思,“若是妹妹去题,那必然是更好的。”

  原本的那个林黛玉的话,可能吧。但现在的她么……

  黛玉只是微笑,“这种事,你还是去找你的宝姐姐吧!”

  说话间,便到了王夫人的上房,那里正热闹异常呢,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刚好就放在了薛家空出来的梨香院内,却是一切都准备好了。另派家中旧有曾演学过歌唱的众女人们。

  王夫人又命贾蔷总理其日用出入银钱等事,以及诸凡大小所需之物料帐目。

  贾蔷也就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男子,大抵宁府那边的传承好些,从贾珍到贾蓉贾蔷,平均倒是比荣府这边的贾家子弟要俊秀许多。只不过,宁府的□黛玉亦有所闻,对这一家却都是不喜。

  据说是从贾珍开始,便是贾蔷,由宁府的大少爷贾蓉养着,关系也是有些乱七八糟的。顶上儿乱起来,也就难怪惜春不肯回去,贾珍的续弦尤氏也常来荣府,或者请贾母过去了。

  而看到这一幕,黛玉更加明确了一点:果然,在贾府,掌家大权还是握在王夫人手中的。王熙凤在大事上也不能做主,而贾母,在这些事情上,是问都不好问的。

  过了一会儿,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说是采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