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国-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如此,倒也不觉得后怕,“合德师兄,稍后若是有危急时刻,还需你出手相助。”
  郭淮点了点头,身子已经移到了第一辆马车前,显然,是为了保护罗氏女等人去了。
  “萧大哥,带着兄弟们小心点。”
  听到杨延昭发话,萧慕chūn忙点头,与其他人皆是面露欣喜之sè,多rì来,一直被郭淮蹂蹑般的训练,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转眼间,十人兵分两路,分别朝着两侧登岩而上,身形轻若矫猿,很快便融入到了青葱的林野之中。
  细风在山林中吹过,似乎带着低低的呻吟声,杨延昭站在马车前方,闭着眼,竖耳倾听,终于,身子猛然的动了。
  脚尖踮起,白衫随风舞动,身形飞快的在岩壁上踏过,直扑之前那光晕停留之处。
  拳风未到,那古木的茂密枝叶中,一道身影破树而出,手中的一柄长剑闪着冷冽寒光,剑锋直挑杨延昭的右手筋脉。
  竟是个用剑高手!
  心中有些骇然,侧身躲过,脚在岩壁点过,碎石随之而下,还未喘息下来,对方的长剑又横扫了过来。
  看来这蒙面之人已经察觉到杨延昭是车队的关键人物,也不再管手下的死活,想要径直取了他的xìng命。
  哪有这般的容易!
  留着眼前这修为与自己相仿的通劲之人,杨延昭要的就是能试一试身手,即便他剑法超绝,那也注定要为这次伏击付出代价。
  眼中闪过一丝的果决,杨延昭躲过那一剑,开始用起擒拿之术,手顺势缠绕在对方的右手上。
  似乎被这出其不意一招给惊住了,黑衣人身子被杨延昭拉着往岩石上砸去。
  可他毕竟是通劲的高手,哪有这般轻易就束手就擒的,右臂虽被困,却把手中的剑扬起,左手顺势接住,继而一剑朝着自己的右臂砍来。
  这是要鱼死网破。
  见此,杨延昭哪会随他断臂,忙收了手,顺道着一脚将对方给踢飞。
  “六哥,接着。”
  探出头来的八妹将‘朝云’甩了出来,杨延昭几个轻跃,将枪纳入手中,顺手舞了几个枪花,再逼黑衣人而去。
  长枪在手,虽在修为上二人相差无几,但毕竟一寸长,一寸强,很快,那黑衣人的剑势便被压了下来。
  见到这情形,郭淮也不再戒备了,转身往后面的一辆马车走去,倒是八妹与排风侧身挡在罗氏女身前,小脸上依旧满是紧张。
  朝云枪挑飞那寒光冷冽的长剑,枪尖直指黑衣人的咽喉,杨延昭沉声的问道,“说,谁派你来的!”
  通劲的修为,怎会为山林匪寇?
  未说话,那黑衣人竟右手握着枪头,直插胸口,很快便断了气息。
  将朝云拔出,扯开黑衣人的面罩,却是个方面的汉子,脸sè与手指皆有些发白,显然是常年被水浸润的结果。
  “教官,山上的人都被收拾了,这是兄弟们发现的。”
  这时,萧慕chūn等人也从山上下来了,手中拿着的赫然是弓弩。
  默不作声,杨延昭将‘朝云’染上的血擦拭干净,递还给八妹,或许是亲眼见到‘朝云’饮血,八妹的眉头有些微皱,甚至将鼻子也捏了起来。
  见此,杨延昭不由得苦笑了两下,确实是年幼的女孩儿,纵使平rì里怎般的喊着提枪上阵,但是初次见血依旧会感到有所不适。
  马车再次慢悠悠的上路前行,杨延昭的眉头深锁,手中拖着那弓弩,看着那弩箭上所散发的清幽冷光,显然是抹了剧毒。
  朝廷对于兵器管制,特别是弓弩之类,严禁民间所用,若是猜测不错,前方的道路将异常的难行。
  又是行了数十天,终于,进了福建路,首先引人眼球的便是那些奇异的土楼,依山而建,构筑于山岭狭谷之间,猛然间,大有鬼斧神工之势。
  进了建州,所遇的百姓脸sè明显白了许多,麻布裙裹身,语中带着闽南独有的浓重口音。
  这里,民智未开,见到生人,眼中明显的露着jǐng惕之sè,行了许久,都未见到用来歇息的客栈。
  费了一番功夫,倒是寻得一家酒肆,屋舍简陋,几张破旧的桌椅,屋内正有少许人在用膳,见到杨延昭等人,皆是抬首望来,眼中多是戒备之意。
  店家是个须发花白的小老儿,虽然杨延昭这些天好生的研究了些闽南话,但点些酒菜还是费了些力气。
  半个时辰后,杨延昭将手中的地图收起,越发的近海,杨延昭只觉得这空气中也多了cháo湿之气。好在有罗氏女在,帮着众人准备了些药材,免得因水土不服,而生出不适。
  “教官,我们是去福州?”
  一路走来,进了闽南之地,倒是未见到像样的市集,萧慕chūn等人也无了闲逛之意,吃完食物,遂径直的问道。
  将手中的带着清香之气的茶水喝完,感叹了一句好茶,杨延昭点了点头,“福州是福建路的重镇,安抚使等朝廷要员皆在那里,我虽是朝廷所封的转运使,但也理当是去福州先行拜见。”
  与那有些生愣的老头儿又买了些吃食,杨延昭一行便继续上路了,车中,八妹透过帘布看着四周的萧条破败之象,不由得咂摸着嘴,“没想到,闽南之地如此荒芜,一点都不好玩……”
  “建州之地本就偏属荒芜,即便往来客商都少有前来,不过待到了福州或许会好上许多,至少会比此地繁华几分。”
  “当真,那真是太好了。”
  闻言,八妹眼中露出欢喜之sè,这些天,眼中多是高山林木,罕见市集,小丫头早已经闷得慌了。
  待得到杨延昭点头之后,八妹又探出头,与排风一道朝着车外望去,突然间失声惊呼起来,“六哥,快看,他们是要做什么!”


 第一百六十九章 林默娘

      掀开车帘,顺着八妹所指望去,恰好见到一群人带着面具,**着上身,跳着不知名的舞,口中念着难以听明白的言语,似乎在做着某种祭祀。
  或许是因为好奇,萧慕chūn不禁将马车慢了下来,没多久,一身披印满奇怪字符,头戴黑sè鬼脸面具之人走到了那简陋的高台上。
  只见他摇着手中的短木杵,木杵周边的细小挂件顿时发出‘哗啦哗啦’的碰撞之声,似乎是念了一段极其长的咒文,突然将木杵半指着天空,其周身竟喷出了火焰来。。。
  “这人好生的厉害!”
  车中,八妹一声惊叹,杨延昭却未作声的继续盯着看,只因高台上搬来了许多的木材之物,而这场景,让他想起了旧俗中以人祭祀的陋习。
  在中原之境不会有此类事情,但这闽南之地,民众仍有蛮夷之风,就很难说得清了。
  正想着,耳边传来哭喊之声,却是几个带着面具之人拖着一泪水涟涟的女子往高台上走去。
  女子的衣衫被撕扯开,白皙的皮肤若隐若现,虽有反抗,但哪里敌得过身强力壮的汉子,很快便被绑到了高台的木材之上。
  随即,那黑sè鬼脸面具之人又举着木杵跳起舞来,在他的一侧,其余的面具人也随着舞动起来,而四周,越来越多的百姓走出来,放佛已经见惯了这样的场景,纷纷跪伏在地,满脸的虔诚。。。
  “救命……!”
  高台上,女子垂泪含着,闻此言,八妹猛然惊呼起来,“六哥,她是在朝我们呼救!”
  杨延昭也是被这声音惊了一下,进入福建路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如此熟悉的声音,这女子竟然是中原人。
  未作考虑,随即纵身下了马车,“萧大哥,你带着清儿他们先走!”
  萧慕chūn愣了片刻,但还是驾车离去了,而后面的马车中的郭淮却也是轻跃下来,“延昭师弟,你可是yù出手?”
  “合德师兄,若是没有遇见也就罢了,可是如今小弟可是朝廷所命的转运使,有监察与财赋之责,怎能眼睁睁的看着如此草芥人命?”
  摇了摇头,郭淮叹了口气,“延昭师弟,救得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此景,在闽南巫教盛行,此事极为常见,即便恩师,也是束手无力。”
  看着马车已经离去,杨延昭不禁咬定了嘴唇,“哪怕是只救下一人,杨璟也绝不会坐视不理,至于整个闽南,只要我在一rì,便会尽全力而为之。”
  说话间,杨延昭撕开下摆,将脸给蒙了起来,叹了口气,郭淮也随他这般,此时高台上已经很是热闹,火把也开始点燃,而台下的百姓也沸腾起来,很是激动的说着让人难以听懂的话语。
  “延昭师弟,小心那黑sè面具之人,巫教都有些邪门的伎俩,切不可大意了。”
  “恩。”
  点着头,眼看着火把即将点燃干柴,杨延昭身形移动,快速的朝着高台冲了上去,一脚踢开那yù点火的面具人。
  似乎没有预料到有人会出现,顿时sāo乱生起,趁着这功夫,杨延昭忙将缚着的女子松绑。
  一声怒吼想起,杨延昭虽未听明白,但从扑上来的人大致也知晓是要抓住自己。
  将受了惊慌的女子护在身后,一个侧扫腿,将四面扑来的人给踢飞,正当他要带人离去之时,耳中传来怪异的声音,只觉得全身乏力,甚至险些栽倒在地。
  “延昭师弟,你带她走。”
  有了郭淮在身边,杨延昭顿时没了刚才的无力之感,丝毫不敢犹豫,抱着那女子快速的朝着高台下冲去。
  台下的民众显然还处在呆滞之中,似乎从未预料过有人会在祭祀之时出来横生是非,这倒也有利了杨延昭,一阵疾行,总算是甩掉了身后的面具人。
  前方,萧慕chūn等人正停着马车在等待,三两步冲了过去,将救下的女子塞进车厢,交予到探出身子的罗氏女手中,正yù回去接应郭淮时,却见他已经闪动着身形而来。
  “延昭师弟,赶紧离开这里。”
  进了马车,郭淮低声道了一句,而萧慕chūn也不待杨延昭吩咐,却已是手中马鞭抽出清脆的鞭花,往着前方疾驰。
  “师兄,为何刚才小弟会觉得全身无力?”
  多了一个人,前面的马车自然会显得拥挤,而且刚才救下的女子明显处在惊慌中,杨延昭便跟郭淮同乘一辆。
  “这应该是巫术的一种,闽南之地,巫教很多,相传有七门八宗,因而巫术也是种类繁多。
  虽然修炼之人对闽南巫教很是轻蔑,言其为蛊惑民心的不堪之术,但若是真的到了闽南之境,最为提防的还是要算这巫术。”
  听着郭淮语中少有的郑重,杨延昭心里也不觉得多了丝忧虑,此行对于他来说,似乎又多了分无形的压力。
  疾行了半个时辰,出了建州城,到了林间小道上,萧慕chūn的马车停了下来,察觉动响,杨延昭也下了马车。
  “教官,罗姑娘让某去寻些水来。”
  闻言,杨延昭抬首望了望天,却已经到了正午,那些面具人想来也追不上了,遂让众人做着歇息,拿出之前买的糕点来充饥。
  萧慕chūn取来了水,送到马车上后,过了半晌,罗氏女将那女子搀扶了下来,虽然脸sè仍有些惨白,但是遮不住清秀动人的脸庞,长发已垂,恰好半掩那雪白的脖颈,粗布群在身,但盖不住那婉约可人之气。
  这时,杨延昭也才发现原来自己顺手救下的是个美人儿。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走上前,对着杨延昭微微一福,很显然,他已经从罗氏女口中知道是后者所出手相救。
  “姑娘切莫多礼”,杨延昭忙道了一句,并让罗氏女扶起了她,从萧慕chūn手里接过糕点,“刚才姑娘定是受惊了,这有些吃食,权当做给姑娘压压惊。”
  有些扭捏,但或许是真的饿了,犹豫了一会,与杨延昭再次道了谢,伸出纤细的玉手,接过糕点,小口的吃了起来。
  见她这举止,分明是生于大户人家,否则哪有这般的涵养,有可能是跟着父辈行商,出了意外,流落到了建州,才遭了那不幸之事。
  人已经救下了,应该想一想怎么来安置,或许在中原还有家可回,这样杨延昭也能寻个机会送她回去。
  “姑娘,你是怎么到了建州城的?”
  闻言,女子停下正在吃的糕点,用手在嘴角边轻拭,低声说道,“奴家本是兴化人氏,只因被逼婚,着实无奈,才独身理家出走,想要前往中原之地,却没想到……”
  说到这,面sè仍有些惊怕,显然还心有余悸,而杨延昭却是觉得意外,对方竟然是闽南人,可是又如何说得如此纯正的中原之语?
  也许是察觉到他的疑惑,女子轻声的继续道,“祖上皆为在朝中为官,父亲对对中原之事很是欢喜,奴家因能耳濡目染,也能略知一二。”
  原来如此,这倒也是,闽南虽未蛮荒之地,但是中土文化源远流长,自然也传播到了此处,那些为官为绅则为了迎合朝廷,在这方面上有所研究,也不为稀奇。
  “既然姑娘家在兴化城,不如我等送姑娘回府,也省的家中双亲担忧才是。”
  杨延昭此言一出,女子顿时脸上闪过凄楚,“林默娘自幼随父亲习得名家典籍,深感乡里民生之苦,心中早已立志此生誓不嫁人,尽己所能,为百姓祈福。
  如今被逼无奈,家中父亲也是无力相护,不得已而为之,只能独身离家。所以还请公子救人救到底,暂且莫将奴家送回家中才是。”
  以一己之力,启万民之智,这是需要何等的决心?
  闻言,杨延昭心中满是肃敬之情,即便是低首坐在一边的郭淮,眼中也满是惊讶之sè。
  “六哥,林家姐姐这般的凄苦,我们便留她在身边好了。”
  见林默娘脸上的黯然伤神,八妹不禁上前摇着杨延昭的衣袖,小声的说道。
  在小丫头的脸上捏了捏,杨延昭笑着道,“鱼儿说的话,六哥何时有过不应允的?”
  听到这句话,林默娘很是欣喜的对着杨延昭再做一福,“多谢公子。”
  “姑娘客气了,只可惜姑娘是女儿身,否则,以姑娘的胸襟,定能入朝为官,造福一方百姓。”
  林默娘摇了摇头,“奴家虽只是一介民女,即不为官,亦不为将,但只是心中存着善意,终能减他人之苦。”
  闻此言,杨延昭不由得赞叹道,“姑娘果真是大智慧之人,积善为德,心中有善,却是处处为善。”
  被如此称赞,林默娘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公子谬赞了。”
  又是聊了片刻,杨延昭像似无意,随口道问,“默娘谈吐不凡,想来家中也是本地命门大户,又会是谁来逼你成亲?”
  迟疑了片刻,林默然垂首无助的应道,“不瞒公子,家父乃是朝廷所封的都巡检,掌管兵甲cāo练,巡视着福州、兴化等诸州邑,但却奈何不住对方官职在家父之上。”
  “是谁?”
  “想要娶奴家的却是朝廷派来的安抚使之子。”


 第一百七十章 赴宴

      都巡检与安抚使?
  听到这,杨延昭不禁眉头皱起,他委实没有想到林默娘身后的事情竟然与闽南之地的两员重臣联系在了一起。
  作为转运使,他要受制于安抚使,不过好在身上有着官家钦赐的令牌,倒也能便宜行事。
  而林默娘的父亲是都巡检,执掌着福建路近海四城的甲士cāo练,若是能为自己所用,这闽南之行或许要减少不少的困难。 。 。
  思量间,杨延昭便为rì后打定了主意。
  又是歇息了片刻,上了马车,继续赶起路来,rì落之时,若是到达不了南剑城,便得在林野中安营扎寨了。
  好在有林默娘在,对于闽南地形颇为熟悉,走着近路,终于在最后一道残晖隐入进城外山脉时,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到了剑南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