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蓝色深井-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山的小路

  沿着曲折,狗皮草柔软纷披。这份曲折,是的,这份曲折,描写出来又怎样,不描写又怎样?我没有绘声绘色的本领,可也正好。

  我一生的路,始终游离于关怀者的视线之外。年代对我说:你不是风筝。我对我说:你是地道的风筝。

  这是依着排行,渐次走入黄昏的一群。有我爷,我大爷,大娘,我姑,我姑父——这样,你顺便也就知道我是谁了。我常想:我要是能和自己的角色惟妙惟肖该多好!

  我姑年纪最大,小脚,走着走着就和我爷隔涧相望了。就都停下来等她。模糊而嘹亮的是涧中红叶,挑灯照引着入冬的细路。

  一行人中,只我是个大孩子,一直跟在后边。我很成熟,很忧郁的样子,埋头悠着走,不故作聪明,不吆三喝四,不指手画脚,不东张西望。这种路,属于握有一把年纪的人,该怎么走随他们没错,该歇脚了不约而同就是。像这样散漫的走道一生能有几回?

  这里不会撞车,没有寒暄,走这种路不需要格外努力,格外小心。

  可巧遇见山场的主人,是个经风见雨的中年汉子,高个儿,宽脸。不知是谁递了烟,一递就是一圈。就都蹲在草窠里,谈他一溜坡的祖坟,谈这年头,谈天意,顺便就朝山下边的人和事不动声色地发一通议论。

  我忽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这过山的小路除了曲折,其实很单纯,正像我同胞的弟弟。多年以来,弟弟就藏在我暗淡的表情里,曲曲折折。

  夕阳似有若无,在林中蠕动。山下边已是浓雾弥漫,居高的我们也感到了些凉凉的呛咳。姑父说:不要紧,过去山头,离家就近了。

  可是有谁知道,正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段路,遍布老乡和熟人,才使我周身禀有的神秘之感丧失殆尽。

  清明的纪念

  清明夜,孤灯照影。我在异乡,在春寒与肠鸣声中念及母亲,于枕畔洒下仅存的泪水。

  母亲的名字里有一个“春”字,这已预示她暗淡的一生,如春即来,如春却去。 

  三月落红如雨,濯洗我苍黄的脸孔,樱桃好吃,原是母亲浓黑的发布成根须。

  于黄嫩的叶上,细寻那悠悠的青春路……樱桃,樱桃,你使我梦逐南风,至老不归。

  在通常是蚂蚁们祈雨的地方,我看见母亲面罩银纱,为我祈祷。

  清明既过,我以素衣素巾、持续的寒食来纪念我的母亲。愿她的在天之灵,永恒照耀我此去的孤旅。

  樱桃时节(三章)

  一

  四月八,泪如雨下,泪如雨下。往后的日子浓浓绿绿,却只是平淡得揪心。

  这是你平生最深情的一次,是你最早结晶了的执著。这被春风染了色的泪滴,为我一生的情书点睛。

  橘红色的梦!你一生的梦,从未越出春的藩篱,但你成熟了,意外的早熟。一年四季,你是庄稼院里较早的收成。

  我在离你最远的地方望你。你是属于母亲的,属于弟弟,属于孤苦的父亲,唯独不属于握。你是属于最初的,那最初的美、最初的悲!但是谁又能将你带走?谁又能将你带走?望见你时,许多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返,许多陌生的好日子又会接踵而至。

  深藏进去,不要说出。把你所有的情意深藏进汁液,让我品尝。关于根,关于樱桃好吃树难栽,关于美之将逝……离开了你,我从哪里获取这支撑我的一切?

  有许多梦,都称是最初的,真正圆满了的又有几个?我该说你是幸运的,但即使是你,初欢之后的煎熬,不也是日久天长?

  不,我不能想得太多,看在母亲的面上,我会认你为唯一的知己。在你的绿荫下,冥想也罢,苦吟也罢,总之要让这梦似的一生尽量平淡而从容地闪过。

  二

  象母亲一样,你的青春;象祖母一样,你的风骨。你让我尝试过修剪之术,你让我领略了“老树新花无丑枝”的诗意境界。

  在这困顿的小院里,你竟生长得如此繁荣,如此舒展,真正是个奇迹。我哪里忍心断送了你?可我知道,这寂寞的小院被母亲的遗恨笼罩得太久,于是一天天更加寂寞。我更知道,小院应该忘掉些什么,应该重新开始些什么。

  伤口是痛苦的标志,也是解脱痛苦的开端。你去之前,让我们握手,甚至拥抱,你去之前,绝对得打上我的印记。在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能够打上我的印记的事物了。樱桃好吃树难栽,老了的樱桃,我伟大的知己,你以俊逸的飞升留下一片新生地给小院,小院新生,而你涅磐。

  为整修老屋,我曾有过除掉你的动议,素有破坏欲的父亲欣然同意。然后我曾考虑借个相机,为你的小院,为小院的你定格,作为永久的纪念。谁料再逢双休回到家中,小院空阔了许多,你已经不见。你的遭遇和母亲何等相似!母亲弥留时,我不在跟前;而无限忠实的你,竟也选择我不在的时候,悄然离去。你是不忍心看我伤痛,我又怎能不深省自己的冷酷?

  三

  母亲是谁?母亲就是老屋门前那株樱桃树。

  当你顺着我今天的手指望过去,你注定看不见她。她早已如影随形地归去,跟从母亲一起归去。那一刻,她的根、茎、枝,她的叶、花、果,巨屑不遗地砸落在我心灵的黑土里,叮咚有声。伤痕累累的儿,疤去长留痛,痛定念更长。母亲的忌日是三月二十八,樱桃的交货期是四月初八。母亲,樱桃,你们俩谁是谁?你们生非同年,但以一死融成一片。你繁星一般粉红的赐果,映照着弥留者一字千金的遗嘱:好好上学! 艳阳和泪,迷茫了此后所有的暮春天气。你透明的皮里包藏一大滴泪,一触即破。你鳞片样的目光划伤了太多的岁月。

  这就是樱桃时节,这就是呵着捧着、不耐储运的樱桃时节。

  岳父的田园

  就说夏日的田园吧,是十里蛙声呢,还是蚊叮虫咬?

  水畔黎明,田野落霞。岳父的日子是他自产自销的西瓜,不熟不要钱,不甜不要钱。

  岳父只有两个季节:抢麦是忙,磨镰算歇。

  岳父于酒,一闻即醉;于茶,不渴不饮;无嗜而寡欲,最难得的是那颗平常之心。

  他将最疼爱的二女成全给我,算是给一个穷孩子翻身的资本。我没有才赋、荣耀和尊贵,如同岳父的田园,好生拾掇,照样寸土寸金。

  岳父与他的田园朝夕相处,与他的豆麦瓜果形影不离。他通过它们实践朴素的思想,展平他多褶的生命。

  他与脚下的泥土常相守,因而最相知。那份亲密,甚至超过对他的妻子儿女,走出家门的子女令他无奈,他只能眼巴巴盼着,能回来看看就好。

  土地如同神明,儿女们或皈依,或背叛,个个好事多磨。岳父有三子三女,最让他放心的,是玩土的二子,他懂技术,善经营,肯钻研,有志气。

  岳父以生命侍弄生命,如同诗人以天性触及天性。诗是田间小路,任性直肠,一如扶犁的主人;忧愤的诗与梦绝交,竭力庇护着温醇笃静的良田沃土。

  种瓜得瓜。雨过天晴。赤脚的汉子,颓败的牙口将支前旧事愈嚼愈香;没当上将军的士兵,如今指挥着浩浩荡荡的庄稼,防汛,抗旱,治病虫,骂假劣……这年月流行一个“假”字,假药、假肥、假种,如同打持久战的洪水和干旱,如同普天之下的流感。

  土地又延包了,一个无雪的暖冬。岳父无言,岳父不露喜忧之色。

  唇齿必相依啊。每当好雨知时,进了城的儿子女儿也便抖擞了筋骨,抽芽,拔节。

  顽石

  一滴沉重的泪砸进泥土,千百年后成了顽石。

  父亲已有五十年开荒的历史了,他的毅力和辛酸让我深深感动。开荒的人,注定会遭遇顽石,这既顽固更奸猾的石头。用镢,用锨,用锹,都不过是冒着湿气的青皮上留几道轻白的擦痕,此外毫发未动。改用手,可笑而已。

  我恼羞成怒,用下巴支开父亲,要一试身手。用镢,用锨,用锹,——也还得用手。无动于衷。人仿佛无能为力了。

  于是我绝望,对着崎岖的天空大口地喘气。你一向深爱着历史,想不到历史会这样地耍你。父亲什么表情也没有,他只说我们吃点东西吧。也对,人需要力气,我沮丧地想。

  于是,用那刚从地底出来的新鲜和腐朽、草根和树枝煮我们的喷香的小米粥,就着清爽的山风,大吃起小米演变的煎饼。

  我们的野餐余香满口。餐毕,父亲抽烟,抽自产自制的烟丝。他根本不瞧那顽石,仿佛什么都不往心里去。这究竟是久经打磨的沉着,还是老一辈人独有的风度?

  我却做不到。吃着的时候,还对那顽石蹙眉,切齿,耿耿于怀。父亲丢下我独自回家去了。不一会儿,他便慢悠悠地揣来了炸药。人需要外力,其实这并不丢脸。父亲是个老农,但没有他的时候,我会比他更迂拙。

  杨自文先生传略

  杨自文先生,一位壮硕的老人,费县西王官疃人氏。年轻时在军中服务,被天上掉下的一枚哑弹救活。然后在村中服务约二十年,再后四十余年,一直由仿佛无始无尽的扰攘陪伴。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个革命退潮的年份,先生中年丧偶,从此被长达三十年的寂寞浸透。晚近的数年,因受肺、心等多种宿疾的缠磨,脚力大为不济,活动范围日益退缩至床榻间。二零零六年十月底的一天,老人颤着腿到碗橱跟前取暖瓶时,突发晕厥,此后卧床二十余日。卧床期间,老人已检阅完他毕生所有的亲故,终于十一月十八日,习以为常的暖冬,习以为常的好天气,午后三时许,爽快撒手而去,享年八十六岁。暖冬的哭唤是当然的喜丧。

  奶奶面壁而去

  人之将死,其言语时而清空,时而沉浊,灵魂已在飞升的途中。百年烦忧,交割时却是如此匆促、含混,于低沉的呻吟和短促的哀鸣之间,钟声分外刺耳,钟声,何时开始了倒计时?那时的你,风雨飘摇中已抓不住舢板,甚至摸不到自己的老脸。无微不至的守候者,在你们低语着后事的时候,赴死者已转身向壁,不再面对苦味的人间,不再系念儿子、女儿,还有孙儿,径自解开生死的活扣,割断脐带,飘然而去。尘世的扰攘,肉体的痛瞬间留给人世,如同醒后忘却的梦,你不再需要空气,只是鼻孔长开着,任宇宙的气息自由地出入。后来,其实不过一刹那,亲人们便用哭声挽你,送你!你,孙儿最亲最敬的祖母,你面壁而去,在五月十八日的晨光中,每一棵树都为你投下长长的阴影,晴空万里,澄澈见底。

  传曰:小人物培云之祖母,占用三个汉字取名陈培兰,1910—2001,夫姓侯,先天户籍:费县徕庄铺,后天住地:费县崮山后。生于穷年,死于瘠地,自穷至瘠相去二十里许,祖母的时空观天然有限。观祖母一生,感知、感受、感想、感悟、感情、感恩、感怀、感伤、感慨、感激、感触、感应,乃至于感冒—所谓百感交集。而究其所感,无非崮山之运道风水啊!久病之后,择旧历5月8日晨,灵魂出窍而去。此去落户天堂村,其乐为可知,然未可指矣。祖母平生待孙儿最好,孙儿无以为报。报之以银钱,银钱稀少;报之以儿孙,儿孙寥寥;报之以纸笔,无名字句无人能晓……孙儿不肖,孙儿不孝!祖母个儿高,约米;奇瘦无比;形销骨立;平生喜干食;少饮水;牙齿落尽二十年;依旧是吃硬不吃软;如崮山之缺水年月;如孙儿之有哭无泪!闭上眼睛;祖母的肖像早脱水风干;依然且喜且悲;可亲可敬。

  手抄的裁剪本

  青岛版缝纫教材的手抄本。连同学艺时买的那台缝纫机一起成了吾妻张士秀的陪嫁物,视若珍宝。闺中学艺时借书手抄而成,十六开大仿纸,随嫁后屡经迁徙,从租房到房改房,再到宿舍,虫眼鼠痕,无妨甚至有增其价值,毕竟缝缝补补仍是我家清寒生活的半壁江山。俗话说知妻莫如夫,婚后多年,竟未购得一本装祯精美的裁剪书以备家用。那台缝纫机也仿佛一首老情歌粗声大嗓,妻子倒毫无怨言。敝帚自珍,人之常情啊!手抄的裁剪本给了我重大的启示,我那从贫脑壳里渗出的沙砾似的文字,既然拿不出版费,何妨沿用此法,手写复手抄,传之锴儿可也!裁剪本平时是深藏不露的,缝纫机则无处可放,处处显得多余。那么破旧,声音像拖拉机,皮带多年前就断了,妻子用麻绳代替照样工作,不用时,台面兼做化妆台和茶桌,踏板成了鞋架,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待将来房屋宽松时,定要置买一套精致实用的裁剪书,一台像样些的缝纫机,使为人作嫁、为人体面的半壁江山,实实在在体面起来。

  遭遇母亲节(外一章)

  一

  风絮絮,雨切切,遭遇母亲节。月亮及其周边地区是母亲的灵魂所在,此刻却只有阴暗和虚无。无须仇风,何必怨雨,正是农历无月的日子。墓畔土,坟头草,是为儿孙们准备的。再伟大的儿子也低于妈妈的坟头,跪在母亲的膝下;再卑微的儿子也高过妈妈的坟头,立于土穴上面。有癌相伴,母亲享年三十八岁。丧亲之痛,波及三代,痛定之思,唯以慰解。丧母者,一向无视这母亲节,眼里只有清明,心里只有母亲的忌日。从清明到忌日,一段混沌的光阴,有母亲节的点睛之笔,泪已夺眶欲出。风耿耿,雨涩涩。

  二

  母亲节一闪而过。母亲节不算什么,它就是一个人为的日子而已,就像我身边拥挤的白杨树。茅盾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的树。

  过罢母亲节,更深切地想起母亲。泉下的母亲,入泉已逾二十六年的母亲。过罢母亲节,心灵主宰下的儿子又该上路了。母亲,从今天开始,你泉下的光阴更寂寞,寂寞中的行程更漫长。

  在樱桃花的郁香里,母亲匆匆走了。留下小河与花香,留下罐头瓶里瘦小的游鱼,更加瘦小的坟包,还有那一片年复一年的荒草。母亲,您留下的遗物都是属于大家的,不能为儿子所独有。对于这些遗物,您的儿子既拿不起又放不下。母亲是清贫的,清贫的母亲没留下任何私房的纪念,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有。母亲,您那条娘家的小河,您出嫁之前二十余年如一日,临清流而照影,对微波而梳妆,就是这样的一条小河,一条健忘的小河,它只淡淡地对我说:它实在找不到您的底片。

  母亲,您走后就睡在向阳的山坳里,侯氏家族好几代的先人们就排列在你的后方。你的坟是你窥探人间的窗口,是你呼吸阳界空气的通道。阴阳有界,生死大别,但这正如一棵树和它在水里的倒影,没有谁能够割断它们的连接。都说人有生前身后事,母亲,您的生前之事不了亦了,而您的身后事,比如您的儿子,仿佛永无了日。我的微风,你的清波;我既摇落,你将冰封。。。。。。

  母亲,请您醒来,请您领受您应得的祝福:孙儿祝福他素昧平生的奶奶,媳妇祝福她素不相识的婆婆,丈夫祝福他泉下的苦命人,儿子祝福他永远年轻的亲娘。生与死并非两个不同的世界;相反;他们是在同一个宇宙中;生前有爱;身后倾情;生前相关;代代连通。

  母亲;生命就像萤火;跌入黑夜时要记得点亮自己;哪怕只有微弱的光。。。。。。

  废墟

  每每路过时光的废墟,醉心翻掘原初的断层。临盆的呼叫,多像我们极乐的痛苦。我们匍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