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魂--华夏之刃-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树叶兽皮的时代宣告结束。

  嫘祖除了是一位发明家外,还是一位颇识大体,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在其做西陵酋长的时候,发生过几次小部落叛乱,嫘祖主张恩威并用、攻心为上,最终平定叛乱;她提倡婚娶相媒,逐步终止了群婚、乱婚和抢婚等落后风俗;她辅助黄帝,不尚杀伐,安抚战败后的蚩尤部族,使之没遭到灭族的结局;她主张部族之间和谐相处、共存共荣,对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她教子有方,不溺爱子女,将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最终使其后颛顼和帝喾成为了明君圣贤;她终身为推广育桑养蚕制衣技术奔走劳碌,最后在南巡的途中(衡山道)逝世,因此被人们拜为道神、行神和祖神,亦即旅游者的保护神。嫘祖虽贵为“国母”却没享过清福,一生为民,无私奉献了自己的光与热,不愧为中华民族人文之母,是中华民族一位伟大的母亲,是华夏妇女历代崇拜的母仪。

  历代对嫘祖多有祭拜,武则天就为其作过诗。当代更有不少名人到嫘祖故里四川盐亭或河南西平进行敬祭和题词,中国多地都有在农历二月初十举办先蚕节的习俗,同时海峡两岸、各国华人也开展了对嫘祖文化的学术研讨。2007年11月,“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嫘祖故里河南西平隆重举行。四匾同挂一处,实属罕见。

  除了中国对嫘祖十分敬仰外,韩国也对嫘祖十分崇拜,他们也有先蚕节,以纪念嫘祖。1993年3月韩国东亚日报报道:“已经停止了85年的先蚕节享先蚕大礼,现已恢复。”足见嫘祖的影响力之大。

  女娲,是传说的人类之母,神话色彩过浓;嫘祖,被称为中华民族之母,当之无愧。

九 造字圣人——仓颉
当今的中国学生有一门必修的科目,叫做“鹦哥立誓”,啥玩意?一种语言。某些人疯狂地学英语学到了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炉火纯青、走火入魔的状态,但写汉语作文却是“卷面如画,一时不知所云”。真不知道该说点啥好。

  如果专门要对汉字进行一番研究,写个几百万字的书当不成问题,篇幅有限这里只说一些结论。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地球人都知道。

  汉字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并且仍然在被广泛使用中。比汉字古老的几种文字如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早就消亡了。

  汉字的读音最全面,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汉语诗是最美的诗。西方人学汉语的难处之一就是那舌头到汉语面前总是不听使唤。

  汉字写起来最美,书法艺术举世无双,横排竖排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从右边念从左边念想怎么念就怎么念,真是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拉丁语拼来拼去就是那么多字母,再变也变不出花样来。

  汉字最好认,意思最好懂。象形、会意、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大部分的比例,很多字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根据构字法猜出它的含义和读音。而英文词很多词意思虽相关,但写法却一点关系都没有,必须死记硬背。

  在中国,我们的启蒙教育的教材有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2500年前的《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仍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而英文,甭说上千年,就是三四百年前的,只有专家才能看懂。

  虽然我们也有文言文,不学习是不懂的,但依然有很多我们还会用到,如成语。成语绝大多数成于古代,言简意赅地表达一些意思。成语一般为四个字,可谓短小精悍,但用英文翻译就难了,四个中国字往往要产生一堆英文词。

  当然,汉字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不是不好写(我只认为繁体字不好写),而是在计数和理科公式上表达起来太繁琐,例如*数字十个数字的组合千变万化,也占不了多少空间,打个比方,自然数1234567891,用汉字要这么写: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六万七千八百九十一,要是来个物理公式,那就更难了。当然,英文也好不到哪去,上面那个数字写起来还不如汉语呢。所以,这两种语言必须借助符号和*数字,这里就体现了*数字(印度人发明的)和拉丁字母的价值所在。

  好了,说了半天怎么都是汉字啊?仓颉怎么还不出场?好,马上。

  仓颉,也称苍颉,父系为伏羲氏,姓风,母系为史皇氏。仓颉之母名侯冈,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相传其先祖为燧人氏。仓颉为史皇氏人。

  仓颉于正月二十四生在洛水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生有双瞳四目(虞舜、项羽也是)从小就聪明好学。相传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派他去管理牲口的数目和食物的多少。仓颉首先采用结绳计数的方法,但数目因为有增有减,解结非常麻烦,于是仓颉改打结为打圈,通过往圈里放贝壳的方法来计数,这一招还挺管用,用了挺长一段时间。后来黄帝看他表现很好,就让他去管理祭祀次数,狩猎分配,人丁增减等很多事情,结果搞得仓颉忙得不可开交。

  某一天,人们去狩猎,到一个三岔口时候,几个老人争辩起来,一人说向东,因为有羚羊;一人说向北,因为有鹿群;一人说向西,因为有老虎,要及时打死。他们是凭什么来判断的呢,仓颉一问,原来是地上野兽的脚印,于是仓颉猛然想到,脚印代表猛兽,我为什么不用符号代表东西?于是仓颉创造了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最后逐渐形成文字并进行了普及。

  传说,仓颉造好字后,人们都在学字,天帝怕他们忘了农时,于是下起了无数的谷米(天雨粟),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中谷雨的由来;人们学字后变得聪明了,致使魔鬼感到惊恐不安,黑夜跑到荒郊野外去哭泣(鬼夜吟)。

  以上造字过程只是其中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仓颉天生聪颖异常,广泛从民间搜集了各种图画文字并结合洛书(传为燧人氏作)上的符号文字创立了象形文字,刻在龟背上,还将其作为本族正统文字。第四代炎帝姜明听说后很恼火(嫉妒?),认为仓颉大逆不道(从何说起?),便派军队进行*。仓颉不服,率部迎战,结果把炎帝打跑,后趁势反击,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最后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此时仓颉三十岁,后执政四十二年,死后又传了四任。第五任仓帝时赶上黄帝入侵,仓颉五世被击败而投降,最后负责记录和整理历史典籍。

  这个版本要比第一版本更接近事实,因为汉字绝非一人造出的,最大的可能是,仓颉是汉字的搜集和整理者。但这个贡献就足以让他作为中国汉字始祖了。

  历代名人对仓颉多有拜谒,最著名的有寇准、孙殿英等。陕西白水县有座仓颉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彭德怀、贺龙曾亲自瞻仰并下有“保护文物古迹,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命令。仓颉墓有很多处,至今仍在争议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 历宗玄帝——颛顼
颛顼,号高阳氏,昌意之子,而昌意是黄帝与嫘祖生的二儿子,亦即颛顼为黄帝和嫘祖的亲孙子。颛顼的母亲叫昌仆,蜀山氏女,一名女枢,感瑶光而生(又来了),生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

  在具体介绍颛顼之前,先介绍一个人:少昊。

  前面提到,三皇五帝的说法很多,其中一种是:伏羲、神农和黄帝为三皇,这种说法的五帝之首为少昊,其他四个是颛顼、帝喾、尧和舜。这里少了女娲,多个少昊,少昊何许人也?

  少昊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相传太阳之母就叫羲和,生了十个太阳,这种太阳三只翅膀四个脚,名四足金乌,后被后羿射死九个。这是神话,事实上羲和部落已被考证,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后来羲和部落发展为东夷族,以玄鸟为图腾(燕子,三足金乌原型)少昊就是东夷族首领的称呼,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第一代少昊自称是白帝之子启明星(金星)与皇娥的儿子,因修太昊(一种说法为伏羲,一种说法为羲和后代,东夷先祖)之法,取名为少昊。黄帝时的少昊名清,一说即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黄帝死后,少昊得帝位,成为天下共主。可见东夷与华夏此时已相融。少昊在位期间,天下安定,繁荣向上。此时颛顼的才能逐步显现出来,最后少昊传帝位与颛顼。少昊的儿子有好有坏,其中重成了春神,穷奇成了四凶之一。帝喾和尧代的皋陶、禹时的伯益都是少昊的后代。

  不过据《史记》载,少昊不在帝位。神话中的少昊为西方天帝,属金。

  少昊这个人就说到这里。

  相传,黄帝活了121岁,在位100年,这个问题以后再说。黄帝有子二十五个,其中十四个被分封得到了姓氏。黄帝去世的时候,可能玄嚣和昌意先走了一步(老爹在位太久),帝位就传到了受人拥戴的颛顼手里,这个类似于明太祖朱元璋越过朱标传给了朱允炆,因为朱标比重八兄先走了一步。

  据传,颛顼住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这个地方,此人十分聪明,在民众中德高望重。即位后任命重(相传为少昊之子,又称句芒,一说为伏羲之臣)为木正之官(春神、谷神、忙神);命黎(祝融,一说为女娲之臣)为火正之官(火神)。这两个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句芒定下了四季的划分和二十四节气,对原来的历法进行了改革,这个重要性无需多言。因为句芒的贡献,颛顼被后人推戴为历宗(有没有搞错?不过句芒得到了谷神的称号),战国秦献公时所订历法取名为“颛顼历”。

  祝融的事迹前面说过了,教给人们使用火和保留火,击败了与颛顼争帝位的共工。不过据《史记》记载,祝融叫重黎,是颛顼的重孙子,帝喾时重黎因为没有将共工斩尽杀绝,而被帝喾杀了,重黎死后,其弟弟吴回任火正,又被称作祝融。

  因为颛顼被称作历宗,他又喜欢玄色,也就是赤黑色,所以被后人称作历宗玄帝。

  此外,颛顼还进行了一次宗教改革,禁绝九黎族信巫教拜鬼神的落后风俗,促进了民族融合。

  但是,以上都不是颛顼最有影响力的大事,最有影响力的是一条律令,此律令规定:妇女在路上遇到男子必须闪到一边去,否则会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此说虽然是传说,但已经反映,母系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女性地位变得低下,父系社会开始主宰历史。而从历史考证,也的确如此,因为在黄帝时代,嫘祖和仓颉之母等都是一族之首领,但从颛顼开始,部族首领已经没有了女性,男子的社会权威已经确立。

  颛顼时代,疆域大了很多。黄帝时代,疆域大致是东边到海,西边到甘肃崆峒山,北边到河北徐水县釜山,南边到长江。而颛顼时代,东边到东海的一些岛屿(蟠木),西边到甘肃一带沙漠地区(流沙),北边到北京一带(幽陵),南边到了南岭以南包含了今越南的一部分(交趾)。

  下面说前面留下的问题,即寿命和在位时间问题。按照传说的说法,人的寿命发展史呈反抛物线形状,即上古的人都很长寿,活个百岁司空见惯,活个几百岁也有可能,如颛顼的玄孙彭祖,活了八百八十岁才挂掉;之后呢,人们寿命就变短了,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今天呢,活到百岁的老人又经常会听说了,八十、九十岁都很正常。医疗生活水平都大大低下的原始社会竟然活那么久,难道人类在褪化?答案只有一个,传说是骗人的。 因此史载的颛顼在位78年,98岁崩,这个我是不信的(纯属个人观点)。

  总结一下,颛顼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一位过渡型帝王,其在位的主要贡献是扩大版图,建立统治机构,禁绝巫教,促进民族融合,改革历法,定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研究了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

  《史记》中关于颛顼的记载就一段话,其他的史料也不是很多,但是神话中却不少,简要说两句。

  版本一,颛顼是帝王,拥有超人的力量,曾与作恶多端黄水怪大战九九八十一天,最后得到了女娲的天王宝剑杀死了黄水怪,造福天下,万民景仰。死后为北方天帝,主水,曾下凡救洪水中遭灾的百姓,被人们称作“高王爷”,修建了高王庙。

  版本二,颛顼是神,但是恶神,权利还很大。他认为人神有别,于是神仙们再也不管天下疾苦。他的爱好是听猪笼婆敲肚皮。他有几个儿子,全不是好东西。长子叫虐鬼,专门在凡间传播疾病;次子叫魍魉,长得像蝙蝠,专门在夜里袭击人类;三子叫小鬼,专门趁大人不在的时候残害小孩;四子叫穷鬼,到谁家谁家就穷(……);五子名字不带鬼,叫梼杌,也叫傲狠,长相象虎,非常凶恶残暴,与饕餮,穷奇,浑沌合称四凶(上古四大魔兽)。最后,颛顼逃到了河里,变成了鱼妇,半鱼半人(中国版美人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一 凤至凰来——帝喾
帝喾,号高辛氏,名俊(音读顺),其父为蟜极,蟜极父为玄嚣,玄嚣为嫘祖所生,黄帝长子,是颛顼的族侄。

  帝喾的出生依然很玄,其母握裒(音pou读二声)因踏巨人足迹而生下了他(似曾相识)。

  帝喾“生而神灵”,刚出生就会说自己的名字,小时候聪明好学,十二三岁就声名远播,十五岁开始辅佐颛顼。

  有一天,有九个国家联合来攻打颛顼,颛顼问帝喾是怎么想的,帝喾指出九国虽是联军,但彼此都怀有私心,并不团结,应该让他们发生矛盾自伤残杀,然后趁势击败他们。颛顼听了大喜,于是派人去挑拨离间,结果这九国果然发生内战,颛顼没费什么力气就击败了他们,平定了九国之乱。颛顼于是对帝喾另眼相看,将其封到了辛(今河南商丘)。后来洪水来了,帝喾带领百姓迁到了帝丘这个颛顼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不料帝丘也闹起了水灾,于是他们又迁了回去。反反复复,帝喾觉得迁徙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开始日夜思索,最终决定加高地势,经过艰苦努力,地势终于增高到了洪水不能侵袭的高度(神话说是玉皇大帝帮了忙),百姓从此安居乐业,辛地改名高辛地,帝喾最后号高辛氏。

  因为仁政爱民且才高睿智,颛顼死后帝喾得立。

  帝喾在位期间,其疆域已发展至东北辽宁,西北宁夏,西南四川,东南长江下游一带。

  帝喾喜好音乐,叫乐师咸黑制作了九招、六列和六英等歌曲,又命乐垂制作了乐鼓、钟、磬等乐器,还编制了舞蹈让六十四名舞女进行了表演。相传音乐十分动听,连凤凰都飞至殿堂,翩翩起舞。古时人们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凰,可见帝喾的威望。

  关于帝喾的记载不多,《史记》就一小段而已,但能被称为五帝之一,绝对不是一般的人物。总体来说,帝喾是一位仁政爱民、聪明睿智、品德高尚的上古帝王,其在位七十年活了一百岁(我不信),天下太平,疆域辽阔,百姓安康。

  帝喾最出名的地方是他的四个妃子生的四儿一女。

  正妃姜嫄,邰国国君女儿,在娘家时踏上巨人足印生子,因无夫生子感到羞耻(其实大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